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671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ocx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工程建设公司矿建发展历程略述

引子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历史由来。

然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判!

回顾历史却并非仅仅为着怀旧!

历史是一面镜子,又是一条长河。

它彰显英雄,也现形劣伪;它客观评判,也启迪后人;它滔滔不绝,又段段可研。

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坎坷性。

物质世界在历史的大记中跌跖起伏。

企业是物质的,在物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它必然是闪光的浪花一朵,也注定了其发展的曲折性!

一如工程建设公司的矿建系统。

它的历史不可磨灭地闪烁于工程建设公司的相应发展历程,随工程建设公司的沉浮而衰兴。

有人这样说,工程建设公司的发展史略同于淮北矿区的发展史,这是工程建设公司与淮北矿区发展史的共性所在。

工程建设公司因矿而生,又因矿而兴。

但相对于淮北矿区,工程建设公司的历史又是个性的,它必然是因具备淮北矿区发展所需要的某些独特的品质而存生。

矿建系统相对于工程建设公司,亦然。

独撑“江山”的使命嬗变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1973年5月,响应建设淮北矿区的激情号召,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纷踏而至这片昔日炮声轰隆的淮海战场,以钢铁般的意志打响又一场建设新家园的艰苦战斗,淮北矿务

局开拓延伸工程处就此成立。

在轰轰烈烈的煤碳开发建设中,它责无旁贷地撑起淮北矿区的半壁江山。

1978年7

月,淮北矿务局决定生产工程处与开拓延深工程处合并,成立淮北矿务局基本建设工程处,至此,延伸工程处为四个建制矿建工区所代替,成为隶属于工程处的矿务局三级单位,其使命发生了首次变化,既要支撑起建设淮北矿区的半壁江山,又要扛起兴旺工程处的责任。

从此,矿建人利用当时极其落后的生产力,镐刨铲锄,肩扛手拉,以革命的热情和不屈的意志为淮北矿区打下一眼又一眼矿井,建成一条又一条巷道,一对对矿井先后投产,一车车乌金带着矿建人的体温和祝福运往全国各地,矿建人为新中国的能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78年至1997年的十九年间,社会的发展是飞速的,世界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

先进取代落后势不可挡。

这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并以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迅速为世人所接受,许多先行国家纷纷改革、利用、并享受着它带来的具大利益。

经济全球化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格局下,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首要使命显现无疑。

而当时的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春风虽也早扑面而来,但就经济体制而言,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各行各业依然在僵硬的体制和机制下机械地按指标生产着,按指令行动着,无所谓活力,无所谓成本,也无所谓效益。

其现状是国有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生活水平迅速下降,社会稳定受到考验。

当时的工程处也不例外,经营发展举步唯艰。

矿建作为淮北矿务局自己的煤矿基建队伍,受到一定的内部保护,有任务有活干,矿建人挣得的经济效益此时已是整个工程处的主要收入来源,矿建一度撑起了工程处生存和发展的整个“江山”,这是矿建使命发生的第二次变化。

此次矿建使命的变化对工程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的,是决定性的,也是历史性的。

至2008年,矿建已成立了35年。

乘首次淮北矿区大开发的东风,矿建人在“艰苦创新业,开拓争一流”企业精神的鼓舞下,大力弘扬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战天

斗地,艰苦拼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至今已先后施工井筒30多个,井巷总进尺25万多米,完成施工产值20多亿元,为淮北矿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在与大自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和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矿建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已发展为9个项目部,33支快速掘进队,其中13支重点掘进队,从业职工达4210人;施工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7655型凿岩机、P

60或P90型耙矸机、5T或8T蓄电池电机车、50KW或

70、90KW绞车、转叫喷浆机等装备和其它工器具的全面运用,使矿建完全告别了手拉肩扛的原始劳动阶段,把人从粗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岩巷队单进由过去的月均30米左右提高至月均100米左右,立井工程掘进速度由矿建组建之初的月20米左右提高到月70米

以上,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职工的收入明显增长,由矿建组建之初的年人均千元左右提高至现在人年均3万

元以上;职上生活明显改善,职工住宅楼成片成片的投入使用,教育、医疗、交通、养老、防暑保暖、文化娱乐等各项福利待遇让矿建人阳光灿烂。

矿建的发展历史,也是一段不断改革的发展史,主要

集中在对“三项制度”的改革上,尤其是工资制度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

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矿建于1984年首次执行了计时计件工资制,政策性的为“多劳”和“少劳”或“不劳”拉开了收入差距,曾一度极大地调动了矿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劳动效率空前提高,“干孬干好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变。

随着企业的发展,分配上的公平公正越来越成为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

针对当时工资分配制度在“公平”方面存在的缺陷,国家再次调整了工资分配政策,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基础上融进“兼顾公平”的基本要求。

作为又一次改革,矿建于1994年开始执行岗位技能

工资,岗位技能工资的执行却让广大职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对“级别”的追逐上,直至上个世纪的结束和新千年的开始。

在用工制度的改革方面,早在90年代初第一

批农民劳务工加入企业生产活动,就预示了企业用工制度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真正的用工制度改革是从1993年开始的,随着当年第一批全民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上岗,企业职工“终身制”既企业职工不再全部是固定工被初步打破,为企业在“人”的管理上,初步打开了灵活之门。

时间进入1997年,国际经济形势曾极为严峻,亚洲金融风暴狂虐地把众多企业推向破产。

国内煤炭市场也陷入一种无序和失范状态。

遍地开花的小煤窖在巨额利润的驱动下,对不可再生的宝贵煤炭资源进行着掠夺式的低成本开采。

凭借低廉的成本,他们以相互比拼的低廉价格把煤炭肆恣地销往祖国各地,无情地侵占着国有煤炭企业的销售市场,使本应是卖方市场的不可再生资源市场扭曲地转变为买方市场。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对不可再生资源执行的是保护性开采的方针,注重成本的投入,这就使国煤价格要远远高于私煤价格。

致使国煤在市场上的销售失去了竞争优势。

其时淮北矿区到处煤炭堆积如山,销售举步唯艰,生产投入举步唯艰,煤矿经营运转举步唯艰。

在这种背景下,时势逼迫煤炭企业不得不把“生存”当作第一要务。

在国家宏观调控暂无效用的前提下,煤炭企业只能也必须从自身挖潜。

于是,发生于上世纪末的新一轮企业改革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此时,矿建已有了亏损,工程量不再饱满,庞大的职工队伍显露出了雍肿。

这注定了矿建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当历史的脚步义无反顾地走进1998年,人们对煤炭工业企业的困境己不言自明。

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应得的工资拖欠一个月,又拖欠一个月,后边是连续的拖欠;最显著的事实是淮北矿区到处是堆积如山的煤炭;最不愿听到的信息是国有煤炭企业生存危机的形势宣传和一串串令人胆战心惊的亏损数字;最大的影响是职工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秩序失去规范,社会稳定受到严峻考验。

但在强大的形势宣传攻势中,煤炭职工不得不无可耐何的首次认识了一个另他们终生难忘的词语——减人提效,下岗分流。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世纪末的情殇尽管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中,人们对“减人提效,下岗分流”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再认识,甚至于有了一定程度的坦然。

但当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时,那坦然就露出了“浅显”的羞涩。

人们感到恐惧、无助、甚至愤怒。

在人们传统的就业观念里,有了单位就意味着成了“公家”的人,生死也就有了交待,铁工资、铁岗位、铁交椅。

有了单位就意味着以后生活高枕无忧,一帆风顺,最多也就是有饭大家吃,无饭饿人家,怎么就“减人提效、下岗分流"了呢?

当然,人们对岗位对企业的留恋,还有更加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用了几十年的心血与企业与岗位间建立的深厚感情。

传统的就业观念让人们怎么也不能和不愿接受“下岗分流”的事实。

人们交头接耳,又茫然四顾,这到底怎么了?

煤矿职工在迷惑的同时,对希望抱着深深地怀疑。

一时间“还好吧”成了人们见面时相互问侯的流行语。

工程处的改革,又首先从矿建开始。

1998年,淮北矿务局工程处更名为淮北煤矿工程总公司,矿建系统有五个矿建公司,从业职工2000人左右,而定员定岗了1800人左右,有200人左右必须接受下岗分流,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矿建人注定首先要在本次改革中为兄弟行业甚至上级机关做出表率。

一时间矿建人议论纷纷,抱怨抵触,恐惧担忧。

但改革的步伐未因此而停止。

各项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步步推进,“下岗分流,减人提效”的各项措施落实得掷地有声。

当一大批分流人员暂时离开了矿建企业时,所有的矿建人都泪眼朦胧。

亲密工友的离岗成就了留下来的矿建人。

惊魂未定中,矿建人更加爱岗和敬业。

这世纪之末的阵痛让矿建人终生难忘。

但它没有击垮矿建人钢铁般的意志,在另一层含义上,却把矿建人炼狱得更加大气,更加超然,更加理性。

矿建相对于工程处,有两个最大。

一是贡献最大。

除了矿建人为承载工程处发展之重而贡献的巨大经济贡献不讲,单就矿建下岗人做出的前无古人的放弃和牺牲,对工程处的整个改革事业就是不小的贡献,他(她)们永远值得我们尊

敬。

二是牺牲最大。

矿建人开启了整个工程处下岗分流的先河,既做了先导,又做了榜样。

对于离岗的人们,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有多大,牺牲就有多大,甚至更大。

这是矿建人永远值得自豪的地方。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此后的一段不长的日子里,当时被成为淮北煤矿工程建设总公司的发展事实证明,下岗分流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经营之重,但效用是短暂的。

相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下岗分流不是灵丹妙药。

淮北煤矿工程建设总公司的不少下属企业亏损的还在亏损,滑坡的还在滑坡。

厂长、经理负责制也不凑效。

此时承载着整个淮北煤矿工程建设总公司生存经营之重的基本上依然还是矿建。

不幸的是缘于大环境的深刻影响,矿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到了举步唯艰的地步。

五个矿建公司最大的发展“瓶颈”是工程量不饱满,工程接替困难,一下子就撞上了矿建生存发展的软肋。

加上承建山东鹿洼煤矿工程尝试闯市场不顺利的影响,其它煤矿基建单位诸如二十九处、七十二处等相继破产的消息又接连传来,更加重了矿建人的焦灼不安。

矿建人在沉思和对时局的高度关注中苦苦思索着,寻觅着。

路在何方

凤凰涅槃复新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时间进入1999年12月,淮北煤矿工程总公司经过资产重组,刚刚正式挂牌成立为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便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步履蹒跚的迈入了公元2000年。

新千年给这个年界不惑的煤矿基建企业带来了新气象。

首先是深化改革为企业生产经营增添了活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公司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做了体制上的准备,进一步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灵活性。

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则为企业经营发展明确了责任和风险,进一步调动了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以新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现代产权制度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则为工程建设公司自身和其下属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政策性的要求和指明了方向。

大政方针、大规大距确定落实以后,接下来的一系列的企业内部改革充分体现出了工程建设公司决策层的智慧、员工的理性和发展的急切。

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入。

在干部人事制度上,首先在生产系统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建立了按德、能、勤、绩、廉标准考核,量才使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坚持定期对职工进行全面考核,实行尾数下岗,经过再培训和双向选择,实现竞争上岗。

在分配制度上,实施了定编、定岗、定员、定责的“四定”政策,建立了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要形势的工资分配制度。

开展并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贯标认证。

矿建全面实行项目法施工,经营管理上实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

如果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既“一结构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那么包括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企业内部改革则进一步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其次,是集团公司经济政策的大力扶持。

一是1.7亿元的债务得到有效解决,使工程建设公司减轻了沉重的经营负担。

二是剥离社会服务职能如医院、学校、

养老等的划出,再次为工程建设公司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一解决一剥离”让工程建设公司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精会神的谋划经营发展,勾勒未来蓝图,轻装上阵,勇闯市场。

第三,国家不断加大对煤炭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煤炭市场的有效整顿,使国有煤炭工业企业销售市场逐步回归。

销售拉动了生产,生产拉动了基建。

工程建设公司的整个经营和发展,又一次生机初显。

此时的矿建已发展为六个项目部,从业职工达2000多人。

在奋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奋争,这是矿建人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性格品质!

若再仔细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可以说矿建的崛起应该从当时的矿建二公司抢滩许疃矿建设工地算起。

1999年3月,矿建二公司艰难的挤进淮北矿业集

团新区开发的第一对矿井许疃煤矿建设工地。

2000年9月,矿建二公司更名为许疃矿建项目部。

直到现在,这支英雄的队伍依然奋战在淮北矿区新井建设—杨柳煤矿建设的工地上。

讲工程建设公司矿建系统的崛起从许疃矿建项目部成立算起,并不是仅仅说这支队伍为工程建设公司上交了多少利润,为许疃煤矿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它具有当时背景下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其时因为煤炭销售市场还没有根本好转,整个淮北矿区生产经营运转困难,煤矿基建和改扩建工程严重不足,加之外委煤矿基建队伍不断渗入淮北矿区,造成矿区煤矿基建和改扩建工程竞争空前激烈。

许疃煤矿作为淮北矿区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对矿井,其基建工程市场对整个工程建设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抢战许疃矿基建工程市

场,被工程建设公司当时称为“吃饭工程”。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些高层领导和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公司矿建施工技术和能力持怀疑态度,矿建缺乏良好的外部形象,抢占一个新工地,重塑矿建良好形象迫在眉睫。

带着多重使命,胸怀一颗热爱自己所在企业、热爱淮北矿区的赤子之心,英雄的矿建人在许疃煤矿建设工地上刻服重重困难,奋力拼搏,艰苦开拓,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提前完成一项又一项重点任务,改写了一个又一个施工记录。

如许疃矿建项目部施工的全部工程优良品率达88%以上,在矿建系统首次出现了许疃矿井下中央变电所免检工程;巷道贯通和重点工程竣工提前率实现了100%;结束了工程建设公司不能施工象箕斗装载硐室类的高技术复杂工艺工程的历史;建造成工程建设公司首个成井无伤亡许疃矿主井井筒;谱写了大断面岩巷月单进160米的当时国内同行业先进记录。

“许疃矿建”在世人心目中的新形象初步树立。

窥一斑而知全貌,此时的整个矿建系统已有了突飞猛劲的发展迹象。

2001年度,矿建井巷进尺首次突破万米大关。

而从2003年到2007年五年的时间,矿建就完成井巷进尺108019米,占35年进尺总量25万多米的42.79%。

其间亮点频出,捷报频传。

06年在海孜32采区运输大巷创单孔大断面全岩月进尺185米的新记录,许疃82补套行人上山创全岩月进尺160米新水平。

07年创下了在杨柳矿大断面火成岩掘进月进尺153米的新纪录,集团公司领导和矿方一起给我们送来了贺匾;许疃煤矿33采区轨道下山施工,月进130米的下山施工新纪录等。

07年12月25日,杨柳矿建项目部施工的东翼轨道运输大巷和东翼胶带运输大巷,分别创下月进尺204米和202米的集团公司岩巷掘进新记录,集团公司和孙疃、杨柳等矿分别发了贺信。

同时,《深部矿井高应力大断面巷道控制爆破技术研究》,《实施4M1E管理创新,提高岩巷掘进速度》,《煤矿井下混凝土喷射支护减尘降弹技术与装备研究》,《立井凿井钢丝绳张力实时监控系统技术研究》,《矿用U型钢、工字钢前探梁在架棚巷道中的应用》,

《矿用工字钢棚防脱帽》等一大批矿建科技成果、管理创新成果和安全实用技术项目享誉淮北矿区,其中不乏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新技术,为矿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目前,公司9个矿建项目部,33支井巷掘进队伍,其中13支重点队的平均单进水平都在100米以上,33支掘进队月均正常进尺可达2600米以上,在淮北矿区开创了老区留、新区要的喜人局面,矿建品牌越叫越响,矿建新形象越树越亮,成为淮北矿区矿建工程建设中一支强大的施工水平领头军。

历史性机遇与挑战

2003年底,淮北矿区吹响了“大投入、大开发、大跨越”的号角,二次创业轰轰烈烈地拉开了久违的帷幕。

淮北矿区郑重地做出了“做精做强做大煤炭主业”的必然抉择。

对工程建设公司而言,大开发就是大机遇,大机遇必将推进大发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工程建设公司发展的春天,必是矿建业发展的春天。

现在,这个期盼已久的春天已经到来!

而面对这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过去,因为过去会给我们经验和启迪;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现在,因为现在会给我们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客观地对待将来,因为将来会给我们希望和成功。

但机遇愈大,挑战愈大,竞争也愈大。

纵观工程建设公司的发展史,她的每一次兴盛无不和淮北矿区的开发和发展密切相关。

1958年开始的淮北矿区的第一次创业,正是工程处的诞生之时。

2003年开始

的淮北矿区的第二次创业,必定是工程建设公司的壮大腾飞之日。

为此,工程建设公司提出了“做精做强矿土安主业”的战略构想,并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实施着。

矿建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持续发展,做精做强,实现恒久兴盛。

在这次机

遇中,单就矿建系统而言,大投入的第一个7年间就是成

百亿元的煤矿基建工程市场,机遇之大是空前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愈是这样,我们愈是要完全清楚地认识自己,总结自己。

认识和总结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为了在发展和竞争中当好赢家。

近几年矿建的发展是快速的,也是本质有效的。

但面对大机遇、大挑战、大竞争,矿建无论队伍自身,还是管理上,也还有许多薄弱之处,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矿建队伍方面:

一是先进掘进施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参差不齐,总体技术创新水平不高;二是机械化装备程度和先进程度均不够,距满足国内先进的快速掘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立井施工技术和工艺不够先进,与国内专业打井队伍相比存在差距;四是矿建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不足,尤其缺少专业建井人才;五是应对复杂地质条件能力有待提高;六是学习力不足,自觉进步意识不强。

矿建管理方面:

一是矿建愿景不够明确,缺少统领矿建员工思想和理想的标志性核心理念;二是内部管理精细化不足;三是项目法施工管理还不十分规范;四是对促进矿建科技进步方法不多,政策不够完善;五是自主管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等等。

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新要求的要把矿建队伍打造成一支“文明之师”(即管理有章法、行为文明、施工文明、素质文明)、“威武之师”(即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施工战斗力强)还有一定差距。

我们必须以革命的意志和改革的精神的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的持久激励自己。

当前,矿建人必须站在历史和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主线,大力培育矿建信誉、矿建质量、矿建效率效益、矿建安全和矿建文化。

以勇于负责不负后人的精神,牢固树立矿建品牌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推进矿建又好又快的永续发展。

新世纪的希冀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时势之变,诡谲莫测!

时势造就英雄!

时势更成就智者!

《尚书》云:

与治同道,罔不兴。

矿建人曾经是英雄,现在是智者。

矿建人一定会回忆着往日的故事,希冀着新世纪的荣光,与集团公司和工程建设公司“同道”,踌躇满志,豪情满怀,抢抓机遇,勇于进步,善赢挑战,创新兴业,决胜市场,锻造品质,再创辉煌!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相信矿建人有这样的气魄,有这样的韬略,更有这样的能力。

祝愿矿建在淮北大地上更加繁荣昌盛!

蒋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