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716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配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低压配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配电.docx

《低压配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配电.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压配电.docx

低压配电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6年6月1日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2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2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2

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4

第一节一般规定............................................................................................................................................4

第二节配电设备布置中的安全措施.............................................................................................................5

第三节对建筑的要求....................................................................................................................................6

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6

第一节一般规定............................................................................................................................................6

第二节短路保护............................................................................................................................................6

第三节负载保护............................................................................................................................................7

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8

第五节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11

第五章配电线路的敷设........................................................................................................................................11

第一节一般规定..........................................................................................................................................11

第二节绝缘导线布线....................................................................................................................................12

第三节钢索布线..........................................................................................................................................12

第四节裸导体布线......................................................................................................................................14

第五节封闭式母线布线..............................................................................................................................15

第六节电缆布线..........................................................................................................................................15

第七节竖井布线..........................................................................................................................................18

附录一名词解释...................................................................................................................................................19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

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

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

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

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

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

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

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

规定。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

表2.2.2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

最小芯线截面(mm2)

敷设方式

铜芯铝芯

裸导线敷设于绝缘子上1010

绝缘导线敷设于绝缘子上:

室内L≤2m

室外L≤2m

室内外2>L≤6m

2<L≤16m

16<L≤25m

1.0

1.5

2.5

4

6

2.5

2.5

4

6

10

绝缘导线穿管敷设1.02.5

绝缘导线槽板敷设

绝缘导线线槽敷设

塑料绝缘护套导线扎头直敷

1.0

0.75

1.0

2.5

2.5

2.5

注:

L为绝缘子支持点间距。

第2.2.3条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

5m,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或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

第2.2.4条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温度校正系数可按下

式计算:

20

10

tt

Ktt

=(2.2.4)

式中K:

温度校正系数;

t1:

导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t0:

敷设处的环境温度(℃);

t2:

导体载流量标准中所采用的环境温度(℃);

第2.2.5条导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应采用下列温度值:

一、直接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采用敷设处历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

二、敷设在空气中的裸导体,屋外采用敷设地区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屋内采用敷设地点

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均取10年或以上的总平均值。

第2.2.6条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中性线(以下简称N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

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第2.2.7条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第2.2.8条采用单芯导线作保护中性线(以下简称PEN线)干线,当截面为铜材时,不应

小于10mm2;为铝材时,不应小于16mm2;采用多芯电缆的芯线作PEN线干线,其截面不

应小于4mm2。

第2.2.9条当保护线(以下简称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PE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2.2.9的规定。

表2.2.9PE线最小截面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

相线芯线截面S(mm2)PE线最小截面(mm2)

S≤16S

16<S≤3516

S>35S/2

第2.2.10条PE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有机械性的保护时为2.5mm2;

无机械性的保护时为4mm2。

第2.2.11条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禁用作PEN线。

第2.2.12条在TN-C系统中,PEN线严禁接入开关设备。

注:

TN-C系统——在TN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其定义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

TN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

通过PE线与该点连接。

其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一般场所内的配电设备的布置。

变电所

低压配电室的配电设备布置,应符合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的规定。

第3.1.2条配电室的位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设置在尘埃少、腐蚀介质少、干燥和震动

轻微的地方,并宜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第3.1.3条配电设备的布置必须遵循安全、可靠、适用和经济等原则,并应便于安装、操

作、搬运、检修、试验和监测。

第3.1.4条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它的管道通过。

室内管道上不应设置

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配电屏的上方不应敷设管道。

第3.1.5条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应高出地面200

mm以上。

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第3.1.6条同一配电室内并列的两段母线,当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母线分段处应设

防火隔断措施。

第3.1.7条当高压及低压配电设备设在同一室内时,且二者有一侧柜顶有裸露的母线,二

者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m。

第3.1.8条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的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

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尚应增加出口。

第3.1.9条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和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3.1.9的规定。

表3.1.9配电屏前后的通道的最小宽度(m)

配电屏种类单排布置双排对面布置双排背对背布置多排同向布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5

屏后屏后屏后前、后排距墙

前维护

前维护

前维护

间前排后排

不受限

制时

固1.51.01.22.01.01.21.51.52.02.01.51.0

受限制

1.30.81.21.80.81.21.31.32.02.01.30.8

不受限

制时

抽1.81.01.22.31.01.21.81.02.02.31.81.0

受限制

1.60.81.22.00.81.21.60.82.02.01.60.8

注:

1、受限制时是指受到建筑平面的限制、通道内有柱等局部突出的物限制;

2、控制屏、柜前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可按表3.1.9的规定执行或适当缩小;

3、屏后操作通道是指需要在屏后操作运行的开关设备的通道。

第二节配电设备布置中的安全措施

第3.2.1条在有人的一般场所,有危险电位的裸带电体应加遮护或置于人的伸臂范围以外。

注:

1、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保护仅用来防止人无意识地触及裸带电体;

2、伸臂范围是指人手伸出后可能触及的区域。

第3.2.2条标称电压超过交流25V(均方根值)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

外罩,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84)的IP2X级。

第3.2.3条遮护物和外罩必须可靠地固定,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3.2.4条当需要移动遮护物、打开或拆卸外罩时,必须采取下列的措施之一:

一、使用钥匙或其它工具;

二、切断裸带电体的电源,且只有将遮护物或外罩重新放回原位或装好后才能恢复供电。

第3.2.5条当裸带电体用遮护物遮护时,裸带电体与遮护物之间的净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当采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级的网状遮护物时,不应小于100mm;

二、当采用板状遮护物时,不应小于50mm。

第3.2.6条容易接近的遮护物或外罩的顶部,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4208-84)的IP4X级。

第3.2.7条当采用遮护物和外罩有困难时,可采用阻挡物进行保护,阻挡物应能防止下列

情况的发生:

一、人体无意识地接近裸带电体;

二、操作设备过程中人体无意识地触及裸带电体。

注:

阻挡物用于防止无意识地触及裸带电体,不能防止故意绕过阻挡物而有意识地触及裸带

电体。

阻挡物是指栏杆、网状屏障等。

第3.2.8条在有人的一般场所,人距裸带电体的伸臂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裸带电体布置在有人活动的上方时,裸带电体与地面或平台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2.5m;

二、裸带电体布置在有人活动的侧面或下方时,裸带电体与平台边缘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

1.25m;

三、当裸带电体具有防护等级低于IP2X级的遮护物时,伸臂范围应从遮护物算起。

第3.2.9条在正常的人工操作时手中需执有导电物件的场所,计算伸臂范围时应计入这些

物件的尺寸。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

第3.2.10条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一、屏前通道为2.5m;当低于2.5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的护网高度不应低于2.2m;

二、屏后通道为2.3m,当低于2.3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的护网高度不应低于1.9m。

第3.2.11条安装在生产车间和有人场所的开敞式配电设备,其未遮护的裸带电体距地面高

度不应小于2.5m;当低于2.5m时应设置遮护物或阻挡物,阻挡物与裸带电体的水平净距不

应小于0.8m,阻挡物的高度不应小于1.4m;阻挡物内屏前、屏后的通道宽度应符合本规范

第3.1.9条的规定。

第三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3.3.1条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部分不应低于三级。

第3.3.2条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当配电室为

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楼上部分的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

第3.3.3条配电室的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建筑装修应少积灰和不起灰;顶棚不应抹灰。

第3.3.4条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

第3.3.5条当严寒地区冬季室温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配电室应采暖。

炎热地区的配电

室应采取隔热、通风或空调等措施。

有人值班的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采光。

在值班人休息间

内宜设给水、排水设施。

附近无厕所时宜设厕所。

第3.3.6条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配电室,应设设备运输的通道,并应设良好的通风和可

靠的照明系统。

第3.3.7条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

动物进入的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84)的IP3X级。

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作用于切断供电电源

或发出报警信号。

第4.1.2条配电线路采用的上下级保护电器,其动作应具有选择性;各级之间应能协调配

合。

但对于非重要负荷的保护电器,可采用无选择性切断。

第4.1.3条对电动机、电焊机等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的保护,除应符合本章要求外,尚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4)的规定。

第二节短路保护

第4.2.1条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

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短路电流。

第4.2.2条绝缘导体的热稳定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

一、当短路持续时间不大于5s时,绝缘导体的热稳定应按下式进行校验:

t

K

S≥I(4.2.2)

式中:

S——绝缘导体的线芯截面(mm2);

I——短路电流有效值(均方根值A);

t——在已达到允许最高持续工作温度的导体内短路电流持续作用的时间(s);

K——不同绝缘的计算系数。

二、不同绝缘、不同线芯材料的K值,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三、短路持续时间小于0.1s时,应计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大于5s时应计入散热

的影响。

表4.2.2不同绝缘的K值

绝缘

线芯

聚氯乙烯丁基橡胶乙丙橡胶油浸纸

铜芯

铝芯

115

76

131

87

143

94

107

71

第4.2.3条当保护电器为符合《低压断路器》(JB1284-85)的低压断路器时,短路电流不应

小于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第4.2.4条在线芯截面减小处、分支处或导体类型、敷设方式或环境条件改变后载流量减

小处的线路,当越级切断电路不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中断,且符合下列

情况之一时,可不装设短路保护:

一、配电线路被前段线路短路保护电器有效的保护,且此线路和其过负载保护电器能承受通

过的短路能量;

二、配电线路电源侧装有额定电流为20A及以下的保护电器;

三、架空配电线路的电源侧装有短路保护电器。

第三节负载保护

第4.3.1条配电线路的过负载保护,应在过负载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

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载电流。

第4.3.2条下列配电线路可不装设过负载保护:

一、本规范第4.2.4条一、二、三款所规定的配电线路,已由电源侧的过负载保护电器有效

地保护;

二、不可能过负载的线路。

第4.3.3条过负载保护电器宜采用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其分断能力可低于电器安装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