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115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3年兰州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答案】C

【解析】

【名师点拨】区分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抓住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物质,不能仅凭一些现象做出结论。

【答案】D

【解析】清洁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的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都是清洁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含硫的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属于清洁能源,同时煤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知识回顾】

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混合物。

2.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3.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化石燃料中所含的硫,燃料时生成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且会引起酸雨,化石燃料中所含的氮,燃烧时会生成氮氧化物,污染空气,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气体之一;化石燃料燃料产生的粉尘、碳氢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4.化石燃料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煤干馏、石油分馏可得到一系列化工原料。

因此应该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

5.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同时对环境带来影响,人类必需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氢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答案】A

【解析】

A

塑料盆用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

陶瓷碗用陶瓷制成,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

×

不锈钢汤勺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

×

紫砂锅用紫砂制成,紫砂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知识回顾】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金

材无机非金属材料:

如水泥、陶瓷、大理石、光纤等

料天然高分子材料:

如天然橡胶、棉花、麻、羊毛、蚕丝等

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

复合材料合成橡胶

 

【答案】D

【解析】牛油富含油脂,蔬菜富含维生素,米饭富含糖类,牛奶富含蛋白质。

【知识回顾】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及食物来源

营养素

生理功能

主要来源

蛋白质

维持人的生长和发育和组织更新,其中血红蛋白质是人体内氧气的输送者,酶是生命过程中的催化剂

牛奶、肉、鸡蛋、鱼、黄豆、豆腐、花生等

糖类

给机体提供能量,主要包括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

米、面、红薯等

油脂

提供能量,是生活活动的备用能源

花生油、菜油、猪油等

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蔬菜、水果等

无机盐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

【答案】D

【解析】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和磷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知识回顾】

氮肥:

能为作物提供氮元素的化肥,如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等

化钾肥:

能为作物提供钾元素的化肥,如氯化钾,硫酸钾等

肥磷肥:

能为作物提供磷元素的化肥,如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等

复合肥:

能为作物提供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以上的化肥,如硝酸钾等

【答案】C

【解析】检查装置气时,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导管口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答案】A

【解析】

A

×

开车尤其是私家车上班,对能源消耗较大,易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与绿V客环保主题不符

B

一次性筷子需海消耗大量的木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符合绿V客环保活动的主题

C

用环保购物袋可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一是减少能源消耗,二是减少废弃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V客环保活动的主题

D

周末走出户外,亲近自然,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间的良好关系,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符合绿V客环保活动的主题

【教你“读”题】纯净物

能用化学式表示,氯酸钾能用化学式表示,氯酸钾是纯净物。

【答案】D

【解析】

A

×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是指污染物少或没有的空气,但仍然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

B

氯酸钾是盐,属于纯净物

C

×

纯粮食醋是指用粮食酿成的食醋,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还含有水,属于混合物

D

×

生铁是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

【知识回顾】

【易错分析】不能根据概念判断纯净物,仅从字面分析判断,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不能仅从字面上判断,应该根据概念从物质的组成上判断。

【答案】C

【解析】

A

纸是可燃物,在此次火灾中纸尿裤是可燃物

B

火灾中常伴有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及烟尘,污染空气

C

×

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环境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并隔绝空气

D

易燃物质的堆放不能太密,否则一着火易引发火灾

【易错分析】由于对着火认识不清,易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认为是降低着火点,其实掌握了着火点的含义应该很好区分的,如果我们这样设想,假设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那么可燃物燃烧所需温度就降低,这样不仅起不到灭火的效果,反应会加大火势。

【答案】C

【解析】钠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钼的化合价为X,则有2×(+1)+X+(-2)×4=0,所以X=+6。

【知识回顾】化合价原则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同一种元素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3)氢元素的化合价常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常为-2。

(4)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常显负价。

【教你“读”题】氧原子

O,所以2个氧原子

2O

【答案】A

【解析】

A

“2O”表示2个氧原子

B

×

“2O2”表示2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C

×

“O2”表示氧气,表示一个氧分子,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D

×

“2O2-”表示2个氧离子,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规律总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a

(1)元素符号R前面原数字a表示原子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b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其意义与数字a无关。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c表示一个离所带电荷的数量,数量为1时,1常省略,其意义与数字a无关。

(4)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d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其意义与数字a无关。

【答案】B

【解析】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原子本身是由更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构成

B

分子在不停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

×

除分子和原子外,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

×

固体较难压缩,说明固体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较小,但不是说没有间隙

【答案】D

【解析】

A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

B

×

面粉难溶于水,面粉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C

×

饱和溶液是相对的,一是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质量的前提求,不能溶解某种溶质,但可能还能溶解其他溶质,二是只要外界条件发生变化,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

D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答案】D

【解析】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

B

×

滥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

C

×

黄河水水随季节不同会变化,另一方面自然界中的水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或可溶性杂质,生活和生产中需对水进行一定的净化,需要消耗人力和物力,也需消耗能源

D

沉淀和过滤仅除去水中没有溶解的固体杂质,蒸馏不仅可以除去沙漠中没有溶解的固体,也能除去水中溶解的杂质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根据氢氧化钙中所含的元素:

钙、氧、氢,可以选其中一种元素进行配平,选择氢元素,生成物中氢原子的数目是2×2=4,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x=2。

【名师点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其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对本题一类的试题,不需全面考虑,仅需考虑个别元素原子,尽可能选择出现机会少的原子进行计算,如本题中最好选择氢元素,如选择氧元素,则计算较麻烦,也易出错。

【教你“读”题】“碳海棉”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的单质)

碳单质的性质。

【答案】A

【解析】“碳海棉”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的单质),由此可知碳海绵的性质即是碳单质的性质,碳单质常温下性质稳定,碳海绵多也,所以具有强吸附性,碳单质具有还原性,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题思路】碳海绵是一种最近发现的材料,对我们很陌生,面对陌生的情境应该将他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物质,如本题,如果仅考虑碳海绵思考,则毫无效果,应该转化为碳单质进行考虑,一般这类联系最新科技成果的试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解题的关键是将题给信息转化为所学知识。

【答案】C

【解析】

A

×

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红磷燃烧只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戏磷燃烧只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

B

×

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将其中的氧气除去,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

C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当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不会再上升,说明瓶中还有气体,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水不能继续上升,也就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

D

×

红磷不足无法将瓶中氧气消耗完,其结果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易错辨析】“烟”和“雾”是在描述实验现象时易混淆的字,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辩析,如雾天骑车,头发变湿,说明雾是液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摩托车冒黑烟时,放一张白纸于黑烟中,一会取出,白纸上留下黑色固体,说明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名师点拨】描述实验现象时,必需准确、规范,不能混淆(不同物质的反应现象,相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现象仅是用眼睛能看到的,用耳朵能听到的,用鼻子可闻到的,用嘴能尝过的,用手能感受的,生成了XX是结论,不属于现象),二是准确区分“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和“雾”(液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答案】C

【解析】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积,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g×10%=10g故A正确,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氢氧化钠易潮解,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垫纸称量,应该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如放在烧杯中称量;酸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最筒、烧杯和玻璃棒,配好的试剂应该及时转移到细口瓶中,并贴好标签。

【答案】A

【解析】

A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如果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湿润,相当于对待测溶液进行稀释,使酸溶液的酸性减弱(碱性溶液的碱性减弱),会带来误差

B

紫罗兰中提取的色素可作指示剂

C

柠檬酸、白糖、小苏打都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中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制得碳酸饮料

D

6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所以该实验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易错分析】本题考查课外实验,错的原因一是由于平时没做家庭小实验,试题也不看,就乱写,二是不能从化学知识角度分析实验,因此需要在平时学习中重视实验,努力完成课外实验,实验过程中不仅动手做,更要开支脑筋思考,掌握其中的化学原理。

【答案】D

【解析】

A

C7H14N2O2S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B

C7H14N2O2S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7∶14=1∶2

C

C7H14N2O2S中含硫元素,该物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氮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转化为氮氧化物,也会引起酸雨

D

×

C7H14N2O2S中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4∶14∶28∶32∶32=42∶7∶14∶16∶16,即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化学式意义全解】

物质分类:

有机物

元素种类:

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

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7+14+2+2+1=26

C7H14N2O2S原子数目之比:

碳∶氢∶氮∶氧∶硫=7∶14∶2∶2∶1

相对分子质量:

12×7+1×14+14×2+16×2+32×1=190

各元素质量比:

碳∶氢∶氮∶氧∶硫

=84∶14∶28∶32∶32=42∶7∶14∶16∶16

元素的质量分数(以氧元素为例):

(16×2)/190×100%=16.8%

【名师点拨】有关大分子化学式意义的考查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2.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3.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注意:

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

【答案】A

【解析】硝酸钾如能一步转化为硝酸钠,从反应类型上分析,应该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朋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该反应要实现,需生成难溶性的钾的化合物,根据物质溶解性规律,钾的化合物均为可溶性的,所以不能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镁和氧气反应可转化为氧化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转化为氢氧化钠,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

【答案】D

【解析】

A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B

酒精和白醋都有特殊的气味,可通过气味将两者区分开来

C

碳酸钡难溶于水,氯化钠能溶于水,利用溶解性可将他们区分开来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易错分析】本题易误为D正确,其主要原因是思维定势,认为盐溶液一定是中性的,避免出错的方法,一是从俗称上分辨,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二是从概念上区分碱溶液与碱性溶液,酸溶液与酸性溶液,如果能正确辩认这几个概念,也不易出错。

【答案】C

【解析】

A

氮气不与铜反应,氧气能铜反应,所以通过热的铜网可将氮气中的氧气除去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C

×

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滴加盐酸后无法得到氧化钙

D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滴加适量的盐酸可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名师点拨】物质除杂的原则是:

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

是指加入可除去杂质的试剂后,不能增加新的杂质。

不减;是指要保留的物质的量不能大量减少

易分:

是指加入可除去杂质的试剂后,生成的其他杂质可容易分离

【答案】B

【解析】

A

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所以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即有氢氧化钠,也有碳酸钠,往其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了再与碳酸钠反应,即刚开始加入盐酸,无气体产生

B

×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较铁快,即反应时,相同时间内镁反应产生氢气多,由于反应后两种金属的化合价均为+2价,但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较铁小,所以等质量的镁和铁完全反应后,镁反应产生的氢气多

D

硫酸稀释过程中酸性减弱,pH增大,但无限稀释时,溶液酸性很弱,几乎接受于7,但无法等于7

【名师点拨】解答坐标图类试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坐标轴的意义,然后结合题中所涉及变化对曲线所表示的相关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和终点。

 

【教你“读”题】根据“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Y的质量为70g,将上表完善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70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变化的质量/g

减少16

减少64

增加44

增加36

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X、Y是反应物,Z、W是生成物,如果W为水,但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之间的反应;参加反应的X、Y之间的质量比为16g:

64g=1:

4;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

(1)Zn

(2)Cl-(3)

2O(4)ZnCl2

【解析】

(1)锌是金属元素;

(2)氯化锌是一种盐,在溶液中离解出的离子是锌离子与氯离子,所以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氯离子;(3)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化合价标示于元素符号正上方;(4)氯化锌中锌+2价,氯-1价,所以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Cl2。

【规范答题】元素符号书写注意大小写,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的的表示要分清,不能混淆,化学式的书写要准确、规范。

【难点分析】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易出错的地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不断强化,养成准确使用,规范书写的习惯。

【答案】

(1)③ 

(2)① (3)④

【解析】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具有强腐蚀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氧气可供呼吸,支持燃烧,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也可用于切割或焊接金属,碳酸氢钠常用于制发酵粉,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用作建筑材料。

【答案】

(1)微量

(2)126.9(3)B

【解析】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根据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一般如果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微粒,即图B。

【图解】

【答案】

(1)Fe2O3CO2

(2)①Fe+CuSO4===FeSO4+Cu【答案补充:

Fe+CuCl2===FeCl2+Cu、Fe+Cu(NO3)2===Fe(NO3)2+Cu】②CuSO4+2NaOH==Cu(OH)2↓+Na2SO4【答案补充:

CuCl2+2NaOH==Cu(OH)2↓+2NaCl、Cu(NO3)2+2NaOH==Cu(OH)2↓+2NaNO3,注意本空中E的化学式应该和前一空保持一致,另外,氢氧化钠也可用氢氧化钾代替】复分解反应

【题眼定位】第一步:

根据C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可知C为二氧化碳,根据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可知B是三氧化二铁,根据F是红色金属,可知F是铜,根据F是蓝色沉淀,可知H为氢氧化铜;

第二步:

根据A、C的组成元素相同,可知A为一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可知D为铁;

第三步:

根据反应①和②可知E为可溶性的铜盐,G为可溶性的亚铁盐,其阴离子与铜盐的阴离子相同。

【解题思路】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常有两种考查形式:

①教材已知的化学方程式;②明确指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陌生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如下:

(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线;

(3)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答案】

(1)灼烧闻气味

(2)乳化(3)①(4)涂机油(补充答案:

涂润滑油,涂油)

【解析】

(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所以利用灼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可将羊毛和棉纤维区分开来;

(2)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利用其乳化作用可去除餐具或衣服上的油污;

(3)白色污染是由塑料等难降低的合成材料的废弃物引起的污染,所以能引起白色污染的物质的塑料瓶;

(4)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生锈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如涂油,刷油漆,镀上一层其他金属等,但自行车链条的防锈措施是涂油(机油,润滑油)。

【答案】

(1)36<

(2)蒸发结晶(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

【解析】

(1)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由于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氯化钠的上方,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2)由图一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很平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很陡,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对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可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加热蒸发,至有较大量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由于温度较高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所以析出晶体的主要是氯化钠,硝酸钾则还溶解在溶液中;

(3)由图二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使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温度升高,所以饱和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析出,使溶液变浑浊。

【答案】

(1)蒸饱水是纯净物,不存在溶质质量分数

(2)二氧化锰(答案补充:

氧化铜、氧化铁等)生成白色沉淀【反思交流】

(1)倾倒试剂时,标签未向着手心

(2)2H2O2

2H2O+O2↑(答案补充:

2H2O2

2H2O+O2↑、2H2O2

2H2O+O2↑等,催化剂应该与实验报告一致)

【解析】

(1)由标签上的“5%”可知瓶内试剂为溶液,溶液是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所以不可能是蒸馏水;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等的催化下能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如果往样品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不是过氧化氢溶液;硫酸能与硫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所以若样品是稀硫酸,则加入氯化钡后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思交流】

(1)标签受损的主要原因是倾倒试剂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残留于瓶口的试剂流下将标签腐蚀;

(2)步骤一中,如果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则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投递氢分解产生氧气,本小题的空应该与实验中所用物质对应。

【难点突破】本题根据标签排除蒸馏水较难,但本问的难度不是由知识的难度造成的,而是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造成的,突破的方法是抓住信息进行分析排除。

具体过程为:

5%

试剂瓶中所盛物质为溶液

溶液是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

【答题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到化学式的书写规范、配平以及反应条件的标注。

【答案】

(1)检验纯度

(2)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3)引流滤纸破损(答案补充:

过滤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接触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解析】

(1)由于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2)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在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根据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可知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如果过滤操作中发现过滤所得滤液呈浑浊状,其一是闪协起到过滤作用,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超过滤纸边缘;其二是接受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含有不溶性物质,滤液进入烧杯后显浑浊;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