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424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docx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第一章概论

超声临床操作规范 (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

      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发展而来,逐步走向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实验医学,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

包括超声检查仪在内的各种检查仪器和检查手段都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方面的诊断参考信息。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可能单纯依据某种方法的检查结构,对所有病人都能做出精确的临床诊断。

      超声检查属于影像学范围,利用人体组织产生回声形成的间接图像,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并非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声学原理决定了超声图像可能存在某些伪差与假象。

包括医师、病人及仪器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与真实病变之间的差异。

超声检查医师责任是,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图像与病变之间不完全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不能机械地“按图索骥”。

因为经常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

目前,根据我国超声诊断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医院所装备的超声仪器设备条件,对超声诊断的一般要求可定为:

             ①对于某些常见病,检查方法与分析手段已较为成熟,可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做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例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②对于多数病变,主要对超声检查的发现做出描述性的报告,其中器官与组织异常的区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实质性、含液性、含气性等。

至于病因性诊断,则仅为分析性或推断性意见。

             ③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为诊断参考。

第二节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

       超声仪器和超声诊断技术发展迅速。

设备性能存在差异。

超声诊断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于整顿规范。

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应用的适应症亦需统一。

仪器调节、操作手法、观察记录及报告随访等方面,应规范化并进行具体质量控制。

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进行超声普查是较为特殊的问题,更须规范并行严格控制。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超声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

          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3.本次指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现阶段行业内的基本质量标准,而非最高标准。

三、超声质量控制原则

          1.质量控制的内容必须对多数医院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必须考虑到超声检查病人数量与占用时间。

应删繁就简,又不遗漏要点。

           2.质量控制应经权威部门授权组织检查,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

普查由各医院超声诊断部门自查填单,获得面上数据;抽查则可获得多种实际情况,并核实上报内容及数据的真实性。

抽查不应事前通知。

           3.超声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

操作手法、报告记录与随访制度等方面。

           4.在检查过程中,应同时核查该单位对《超声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记录;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并于国际术语接轨。

四、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

1.人员专业素质

      

(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正规培训;操作者须有上岗的资格证书(上岗证需待卫生部及地方卫生厅、局或其他卫生管理部门统一颁发)。

      (3)对超声诊断专业的继续教育积分记录或考试分数。

2.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的具体调节

      

(1)主机要掌握调节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贞平均、或机内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

在启用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之前,应预选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参数。

在使用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时,应适当调节流速量程及滤波器。

在检查眼球或胚胎时,应注意声功率的输出(mW/cm2或TI、MI数)不超过规定范围。

只会使用电源开关、总增益等几个简单调节钮者,不符合专业人员标准。

      

(2)超声探头

                 ①原有性能指标。

                 ②电缆断线或图形黑条情况。

                 ③探头表面裂开或磨损情况。

                 ④仿体(标准模块)测试。

                    凡性能降至原指标参数75%以下者;或者②~④条中具有1条明显不合格者,定为不合格探头,由计量监测部门开具鉴定不合格证,即行报废,不得做诊断使用。

     (3)图形打印、记录设备

                ①检查多头热敏原件是否失效?

1点失效者期限在两个月内修复或换新;2点失效者限1个月内换新;3点及3点以上失效者限2周内换新。

                ②对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应做图形打印或其他图形记录提供临床资料并存档。

3.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

               ①操作手法随不同脏器及检查途径而异。

通常用平行滑移、原位侧角、原位旋动或上述几种组合性手法;以及各种操作手法的标准化程度。

               ②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

前者主要查询脏器整体结构,依靠超声解剖学作病灶的定位;后者则针对病灶放大、细察,分析其物理性能等。

如做超声血流成像,则进一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在观察过程中,必须经常调节仪器面板上有关功能钮,使之呈现最佳显示。

4.图像记录

        对疾病有关的声像图表现对临床拟诊不符的图象表现,检查者应给予记录。

记录媒体可采用热敏打印,计算机打印,CD盘存储,工作站存储,光盘刻录等。

描图、录象、光学胶片等虽亦可使用,但较陈旧,且易失真(特别对彩色失真)。

        

(1)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

        

(2)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3)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象特征。

5.报告单要求

详见本章第三节。

6.随访

(1)常规、重点或专题。

(2)随访间期分为单次、不定期、定期。

(3)随访内容。

7.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科主任负责、重视,根据全国超声质量控制要求统一规定,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制定具体项目及要求。

       加强学习,分工负责,严格自查,专业质控中心或卫生领导部门抽查、讨论、打分、评比。

五、普查问题

         超声普查常可发现无症状早期病变(包括早期癌肿)。

但如滥用超声做高速度象征性普查,可使漏检率增加,而贻误病人就诊。

因此,超声普查需分类(常规普查与专科普查),规定早期超声常规普查的范围,明确受检脏器必须进行的几组观察切面,以及对每一脏器应支付的最短观察时间,作为普查质量控制中的基本观点。

1.常规普查范围

    

(1)仅限于黑/白超声二维成像(B超)。

    

(2)常规普查的脏器为肝脏、胆囊、脾脏及双肾。

2.常规普查准备及要求

   

(1)遮光检查室工作面积(每台设备)在10m2以上,室内保温23~27℃。

设好检查床、桌、凳等用具。

   

(2)禁烟、保持空气流通。

   (3)保证电源供应,应使用稳压器,仪器接好地线。

   (4)备洗手池。

   (5)超声诊断仪性能稳定。

探头工作频率3.0~3.5MHz(或2.5~5.0MHz)。

显示屏最好22cm(19英寸)以上。

   (6)探头首选凸阵(R=40),线阵亦可用。

   (7)每台普查仪应配工作人员两名。

其中一名操作,另一名记录,两小时后轮换。

检查人员应为正式专业超声诊断医师,工龄3年以上,具有正式普查上岗证者;或为正式专业超声诊断技士,工龄6年以上,具有正式普查上岗证者。

普查中绝不允许检查胎儿性别。

   (8)凡医师、技士技术水平不符合要求、不遵守脏器普查时间规定而进行高速度普查者,一经查出,应取缔其上岗证。

    (9)普查中应预防交叉感染。

3.常规普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在超声普查中,常使用便携式黑/白超声诊断仪,其性能偏低、显示屏常小(20cm以下),分辨力差,不易获得清晰声像图显示。

操作人员长期注视荧光屏,易致视力疲劳而漏检病变。

在常规超声普查中,各医院可根据具体条件和情况,对受检脏器必须扫查的切面及观察的时间做出规定,以免因疏忽而遗漏病变,影响早期诊断。

第三节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

         通常,超声检查时就诊病人较多,无法追询病史并进行体检。

故要求临床填写超声检查申请单应逐项填写。

特别对简要病情、体检发现、其他医学影像报告与有关检验结果填写完整,并写清楚检查目的、要求和部位。

超声复查病人,必须填写原超声号。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

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也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查者的凭据。

报告单上分为上项、中项及下项:

       1.上项为一般项目。

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必要时,需加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如:

经直肠法),记录媒体编号。

       2.中项记述检查时的发现,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

一般描述为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声像图的不同表现。

局灶性病变应做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3.下项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1)病变的部位或脏器。

                     

(2)病变在超声声像图上锁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3)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4)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5)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6)必要的建议如:

报告单必须由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的超声检查者亲笔签名。

技术员或进修医师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师加签。

日期按年、月、日排列,简写时可用“年/月/日”(如:

02/01/07)代表。

            4.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认识,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

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第五节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

       1.检查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严把考试关,重视扫查方法并经考核,评价其对声像图的逻辑分析水平。

操作手法要规范,病应掌握个别情况、个别脏器的特殊检查要求。

科学地统计、规范各脏器及常见疾病的检查时间范围与平均检查时间(包括记录、报告)。

      2.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症;提出检查要求。

申请单填写不详,要求不明确,常可使需要检查的脏器和病变部位遗漏,影响超声诊断的质量和及时的临床治疗。

      3.超声彩色血流成像法属于高一档次的检查,切必须同时做常规二维法与频谱多普勒法检查。

在病情需要时开出申请单。

腔内超声探头有其特殊构造,具专用性,针对某一腔道、某几个脏器,检查时应注意选择。

该探头与人体体液或黏膜直接接触,故必须严格防止交叉感染;使用者也应为受过严格训练的专科医师。

介入超声是利用二维超声锁显示的体内结构声像图引导与监视下进行穿刺或插入导管,作出进一步诊断或引入直接治疗的手段。

穿刺等同于一次小手术,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训练,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做好必要的急救准备。

      4.某些患者需要进行腔内超声(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血管内超声检查、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等)与介入超声检查和监护时,检查者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解释检查的过程,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反应以及并发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作,并请患者和家属在谈话记录书上签署意见。

      5.超声工作者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负责,过细检查。

检查床边放置屏风,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

检查手法应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发现异常时,要仔细观察,病注意有无相关表现和并发症。

检查结束后可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包括病情和诊断)。

必要时,可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6.确立随访制度,规范随访标准,并可举行读图会与疑难病例讨论会,即使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超声医师的诊断技能。

      7.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探讨超声诊断质量控制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超声工作者的技术水平。

       8.脏器常规超声检查时切面观的选择是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肝脏、胆道、胆囊、胰腺、脾脏、心脏和肾脏等常规切面观见表1-1~1-5。

肝脏的观察应注意下列问题:

   

(1)肝脏在腹腔中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平整程度、左右叶比例;观察肝左外叶(LLL)、肝左内叶(LML),肝右前叶(RAL)、肝右后叶(RPL)及尾状叶(CL)5个肝叶。

   

(2)肝内各管道观察,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肝内胆管、胆总管等口径及走行。

观察管腔内情况。

   (3)肝实质回声分布情况观察包括,粗细、均匀、纤维化程度、有无弥漫性及局灶性病变。

需显示观察膈顶部。

肝脏超声检查常规切面见表1-1。

表1-1肝脏超声常规切面

探头位置       标准切面       观察重点

右季肋下       横 切       第一肝门

剑突下       横 切       第二肝门

右肋间       斜 切       右叶间裂

右肋缘下       矢状切       左叶间裂

               正中裂

               膈顶部

               外侧角

               肝下缘

表1-2胆囊、胆管、脾脏、胰腺常规切面

脏器       探头位置       标准切面       观察重点

胆囊       右肋下       纵切       同时观察胆总管中下段

               横切       

               放大       

       右肋间       斜切       

胆道       右肋间       斜切       观察小胆管,寻找胆总管中下段

       右肋下       横切       

胰腺       剑突下(上腹部)       横切       胰头、胰体、胰尾、胰管均需要观察

               纵切       

               斜切       

脾脏       左肋间       斜切       

       左肋下       斜切       

表1-3心脏超声常规检查切面

探头位置       标准切面       观察重点

胸骨旁位       左心长轴观       RVAW、RVOT、AOR、AOV、IVS、LVOT、LV、Apex、AM、PM、T、M(p)、LVPW、LA、CS

       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观       RV、IVS、LVW、M(p)、LV

       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观       RV、IVS、LVW、AM、PM、MVO、LV

       主动脉根部短轴观       RVOT、TV、AOR、AOV、LCA、RCA、IAS、RA、LA、LAA、PA、PAV

心尖位       四腔心观       Apex、LVLW、RVRW、IVS、LAW、RAW、IAS、LV、MV、LA、PV、RV、TV、RA

       五腔心观       同“四腔心观”,另加:

LVOT、RAV、LAV

       左心长轴观       与“胸骨旁左心长轴观”相同

       左心二腔观       Apex、LVAW、LVPW、LV、MV、LA、PV

注:

AM:

二尖瓣前叶;Apex:

心尖;AOR:

主动脉根部;AOV:

主动脉瓣;CS:

冠状窦;LAA:

左心耳;IVS:

室间隔;IAS:

房间隔;LA:

左房;LAV:

主动脉左瓣;LAW:

左房壁;LCA:

左冠状动脉;LV:

左室;LVAW:

左室前壁;LVOT:

左室流出道;LVLW:

左室左侧壁;LVPW:

左室后壁;LVW:

左室壁;M(p):

乳头肌;MV:

二尖瓣;MVO:

二尖瓣口;PA:

肺动脉;PAV:

肺动脉瓣;PM:

二尖瓣后叶;PV:

肺静脉;RA:

右房;RAV:

主动脉右瓣;RCA:

右冠状动脉;RV:

右室;RVAW:

右室前壁;RVOT:

右室流出道;RAW:

右房壁;RVRW:

右室右侧壁;T:

腱索;TV:

三尖瓣

表1-4心脏超声检查中可能需要加做的切面

探头位置       标准切面       观察重点

胸骨上凹       主动脉长轴观       AOR、AOV、AscA、AoArc、DesA、InoA、LCCA、LSub-CA、SVC、RPA、LVOT、LA、MV、RA、PDA

       主动脉短轴观       AoArc、RPA、LPA

肋下位(剑突下位)       四腔心观       HV、IVC、RA、RV、IAS、IVS、Apex、LA、LV

胸骨旁位       左心长轴观       M-型超声心功能

心尖位       四腔心观       二维超声心功能

       左心二腔心观       同上

注:

Apex:

心尖;AoArc:

主动脉弓;AOR:

主动脉根部;AOV:

主动脉瓣;AscA:

升主动脉;DesA:

降主动脉;HV:

肝静脉;IAS:

房间隔;InoA:

无名动脉;IVC:

下腔静脉;IVS:

室间隔;LA:

左房;LCCA:

左颈总动脉;LPA:

左肺动脉;LSub-CA:

左锁骨下动脉;LV:

左室;LVOT:

左室流出道;MV:

二尖瓣;RA:

右房;RV:

右室;PDA:

动脉导管未闭;SVC:

上腔静脉

表1-5常规普查时必须扫查的脏器切面

普查脏器       必须扫查切面

肝       肋下斜切及肋间斜切二组系列切面

胆囊及胆管       胆囊长轴系列扫切

       胆囊段轴系列扫切

       总肝管、总胆管长轴扫切

脾脏       肋间长轴扫切

       脾脏肿答时应加肋下扫切

双肾       肋间长轴扫切或左、右侧卧位双肾矢状切加短轴扫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