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810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

第1516课教学设计

首页

金塔中学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学期总第15课时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何生斌

审核人

何生斌

上课教师

上课班级

课题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课时

本课题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过程与方法:

比较异同、认识趋势,探究原因分析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和科索沃战争的恶劣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揭露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

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

教学资源

课件、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上课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1.“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2.美苏争霸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

结果怎样?

3.教师导入:

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

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究竟有哪几“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新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

2.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

3.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4.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有可能实现吗?

为什么?

5.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6.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

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

7.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

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一超多强

1.“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

2.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

3.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4.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有可能实现吗?

为什么?

(二)科索沃战争

1.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

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

3.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

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

A.美国的意图:

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

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途径。

B.危害:

在“人权高于主权”幌子下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使得美国朝着它的全球战略目标迈进了一步,却给相关地区造成极大损害,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曲折,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辅导学生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一说明,美国国内仍存在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问题。

“美国在参加和尊重国际人权公约方面一直保持着很差的纪录”。

材料二说明,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投掷的大量贫铀弹,对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

显然,这也是与它标榜的“人权”相违背的。

 (接着分析人权幌子背后的真实目的)

可见,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最后形成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信念)

三、课堂小结

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将人权与各种援助甚至互惠性的贸易往来挂钩,不接受把人权作为交往的条件,认为这有损于国家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尊严。

总之,不能允许美国在“人权高于主权”幌子下为所欲为地称霸世界。

四、作业

1.完成《填图册》第21-22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2.提醒学生预习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首页

金塔中学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学期总第16课时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何生斌

审核人

何生斌

上课教师

上课班级

课题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课时

本课题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掌握: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概括归纳、探究原因分析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

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

教学资源

课件、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上课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1.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

2.教师导入:

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下,尽管还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复杂矛盾和冲突。

但是各“极”的人民都向往和平、追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二、学习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3.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

4.组织学生“动脑筋”:

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5.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海尔”公司发展的典型材料说明了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A.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好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兴利除弊。

B.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C.在维护国家基本权益的前提下,通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开发市场、公平贸易,提升自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

D.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下列事件发生于1995年的是(B)

A.东南亚金融危机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2.组织学生“动脑筋”:

想一想,他们两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说说你的看法。

A.女:

全球化使更多的价廉物美的外国商品进来,国内很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工人工资可能要降低,甚至要失业,不好。

B.男:

全球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工人工资也能增加。

三、归纳: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两人所说的结果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

四.作业

完成《填图册》第23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首页

金塔中学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学期总第19课时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何生斌

审核人

何生斌

上课教师

上课班级

课题

第17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课时

本课题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比较异同、认识趋势,探究原因分析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

教学资源

课件、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上课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

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

2.教师导入: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

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A.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B.“催化剂”(社会保证):

C.标志: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

A.“克隆”是什么意思?

B.怎样对待克隆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A.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B.范围广——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等)

三、练习巩固

1.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B.它起源于美国

C.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2.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哪些负面效应?

(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农药的使用对人体带来危害。

再如手机带给人们全新的通信观念,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而且手机的工作频率与飞机的导航雷达相近,乘客在飞机升降中使用手机会造成干扰而使飞机偏离航向甚至坠毁。

还有,作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电冰箱、空调器。

但由于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不断泄漏,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强度加大,患皮肤病的人数大量增加等)

3.面对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更新哪些观念?

(例如,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又如,由于祖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特别重大,必须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等等)

4.完成《填图册》第24-25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提醒学生预习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首页

金塔中学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学期总第20课时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何生斌

审核人

何生斌

上课教师

上课班级

课题

第18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课时

本课题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德莱塞作品的现实意义、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贝克特等现代荒诞派艺术的特点、肖霍洛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毕加索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过程与方法:

比较异同、鉴赏感知,探究原因分析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一面,必须引起警惕;但也有人道主义和追求进步的一面,其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毕加索等人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品格是值得人们尊崇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德莱赛、罗曼·罗兰、贝克特、毕加索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对于荒诞派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

教学资源

课件、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上课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近代俄国哪一位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你能说出他哪些代表作的题目?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请在下列绘画作品和相关作者之间用线条连接起来:

《蒙娜丽莎》

达•芬奇

《向日葵》

 

《最后的晚餐》

梵高

二、学习新课

1.课文介绍了20世纪欧美文学哪些名著?

国别

文学作品

作家

《美国的悲剧》

德莱塞

《约翰·克里斯朵夫》

罗曼·罗兰

《等待戈多》

贝克特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2.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罗曼•罗兰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

4.《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

它展现了西方社会什么现象?

(学生阅读体会,教师启发点拨)

5.“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句话出自何处?

有什么教育意义?

三、现代美术

1.毕加索说过:

“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

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

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他有哪一件作品最能体现这些思想?

(《格尔尼卡》)

B.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此画描绘了纳粹德国空军在1937年4月26日轰炸西班牙城镇格尔尼卡后的惨状。

图中的马在濒死前前蹄抖动着,试图重新站起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匹马是不可屈服的人民的象征。

躺在地上手握断剑的受伤战士,表达了人民的复仇决心和决战到底的气慨。

一位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儿子,仰望天空,以愤怒的目光注视着罪恶的法西斯飞机。

这幅油画表现了作者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也歌颂了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C.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毕加索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他把自己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产生的思想觉悟用画作传达给了人们,引起了强烈、广泛而持久的共鸣。

毕加索具有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崇高品格,才能够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

2.《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

四、练习巩固

1.小说《美国的悲剧》作者是(D)

A.奥斯特洛夫斯基

B.高尔基

C.罗曼·罗兰

D.德莱塞

2.完成《填图册》第26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3.提醒学生预习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首页

金塔中学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学期总第21课时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何生斌

审核人

何生斌

上课教师

上课班级

课题

第19现代音乐和电影

第1课时

本课题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发展脉络、演奏特点、影响及好莱坞的兴衰历史。

2、美国西部片有什么特征?

好莱坞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影之都”?

过程与方法:

结合欣赏、探寻原因、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客观而公正地评价现代流行音乐,从音乐世界体验人生的情感;在了解好莱坞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对美利坚民族性格及精神世界的正确理解;探寻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的原因,激发振兴中国电影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爵士乐和好莱坞电影。

教学难点:

理解爵士乐中的情感表达、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

教学资源

课件、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上课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近代欧洲有一位以惊人毅力战胜耳聋带来巨大困的音乐家叫什么名字?

哪一首乐曲标志着他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2.这首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3.教师导入: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说明了除文学和美术之外,人类情感还可以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宣泄。

到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电学、光学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形成了电影、电视等新的艺术形式,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起来了。

二、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爵士乐是怎样形成的?

2.爵士乐具有哪些表现特征?

3.从爵士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人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4.电影是怎样诞生和发展的?

5.好莱坞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过程?

美国西部片有什么特征?

6.好莱坞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影之都”?

奥斯卡金像奖由来如何?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爵士乐是怎样形成的?

(运用课件演示历史线索,教师讲解)

2.爵士乐具有哪些表现特征?

(演奏者可以即兴发挥,自由自在地演奏。

尤其是不规则的切分节奏特点,就好像他们对现实社会不停地敲击,所形成的风格和特色特别丰富多彩。

3.从爵士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人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

A.爵士乐在它的故乡非洲没能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的现代音乐流派,是因为那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无法被现代世界所理解。

B.而来到美洲的黑人尽管早期受到非人的待遇,但是美国多元文化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无形中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国黑人音乐也在演变和发展。

随着黑人的解放,他们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掌握成熟的音乐理论和高难度的乐器演奏技巧,最终发挥天赋创造出爵士乐。

爵士乐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黑人以外世界各地人民的认同,也为黑人赢得更多的理解。

C.由此导出结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好莱坞

1.电影是怎样诞生和发展的?

A.产生:

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

B.发展:

形式上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一银幕到多种银幕,功能上由单一的娱乐功能到教育、传播等多种功能。

2.好莱坞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过程?

美国西部片有什么特征?

(教师作些补充介绍)

3.好莱坞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影之都”?

(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归纳)

4.奥斯卡金像奖由来如何?

A.全称: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B.第一届:

1929年

四、练习巩固

1除了爵士乐和好莱坞电影外,课本里还提到了哪些娱乐形式?

(摇滚乐、迪斯尼乐园)

2.完成《填图册》第27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