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027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docx

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

一、判断题

1.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2.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

3.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的识别由车间(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成。

(√)

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置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

4.无酸性的乙类氧化剂与压缩和液化气体可隔离储存,并保持2米以上的问题,与惰性气体可同时储存。

(√)

5.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事物造成突发性损害因素。

(√)

6.口对口人工呼吸,放在前额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2次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

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

(√)

7.硝酸铵化肥(UN2071)在无法阻止分解的情况下(例如天气恶劣),会对船舶结构立刻造成危险。

(√)

8.对某一事故分析讨论会,只要明确事故责任(责任事故或机械事故、管理事故或技术事故)就可以了。

9.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

(√)

10.硫磺与过氧化钠可以同库储存。

11.汽油不能与其他油品混合使用。

(√)

1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宜专库储存。

(√)

13.由化学品引起的逐渐失去意识但呼吸正常,只需每隔3个小时将伤员轻轻翻身,身边照看。

14.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15.志愿者参与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

16.燃烧三要素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燃料、氧和火源。

(√)

17.可移动罐柜导则代替;T21可以用T22代替。

(√)

18.湿式气体储罐密封用液体要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一般是用水,但如罐内的气体溶解于水则不可用水来密封。

(√)

19.储存危险品建筑物内应根据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

20.接触和吸入有毒物质会中毒,所以在处理有毒物质事故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穿戴消防服很重要。

(√)

21.粉尘爆炸易燃固体的危害之一。

(√)

22.清污包括减少外部污染和防止潜在的危险物蔓延。

对于有些化学品,如强碱,应长时间用水或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暴露的眼部。

(√)

23.安全教育的结果是使大家行动安全化和安全行动习惯化,以引导其正确的行动。

(√)

24.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

25.当人身上沾上着火的液体时,应迅速用喷射灭火。

26.皮肤被危险化学品灼伤时,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冲洗。

(√)

27.管理者的失职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

(√)

28.在气体液化的一般规律中,当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施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只能是压缩。

(√)

29.Ⅰ类包装盛装低度危险的货物。

30.违章跨域皮带机属于不安全行为。

(√)

31.盛装液体的包装灌装时,应留有一定的膨胀余位。

(√)

32.《IMDGCode》规定,根据危险货物不同的防护条件,舱面积载分为只限舱面、在由防护的舱面上积载。

33.口对口人工呼吸:

放在前额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2次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

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

(√)

码头管道末端如果设置了绝缘法兰,同船上接管前,接跨接电缆。

34.吸入硫化氢后,应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努力保持安静,并迅速就医。

(√)

35.油品数量的计量方法目前有衡量法、容量法、体积-质量法。

(√)

36.运输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必需配备与运输货物性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备设施。

(√)

37.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

38.进入或探入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叫做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相应的作业安全规范。

(√)

39.有中毒症状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离开中毒场地。

对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

40.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宜专库储存。

(√)

41.乙炔的燃烧形式为分解燃烧。

42.在用罐车的定期检验分为年度检验、全面检验,其中年度检验每年至少一次。

(√)

43.乙炔具有潜在爆炸的危险,任何粗暴的操作或局部发热都可能导致过后发生爆炸,用水冷却几小时,挪动容器,对于经过任何粗暴的操作或局部发热的容器应抛弃。

44.在货物运输组件装箱之前,无关的标记、标志、标牌、橙色标签、符号及海洋污染物标记?

45.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集装箱,最高只许堆码二层,其他危险货物集装箱不超过三层。

(√)

46.安全教育的结果是使大家行动安全化和安全行动习惯化,以引导其正确的行动。

(√)

47.有中毒症状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离开中毒场地。

对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

48.违章跨越皮带机属于不安全行为。

(√)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3.5%(√)

49.发生事故后上报内容中必须有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状态,上报人信息可根据事故的紧急状态。

50.根据《油船油码头安全作业规程》,当雇用外来承包人员时,船长或油码头经营者应确信所作的安排可保证他们了解并且遵守所有关于实施安全作业的规定,使他们处于负责驾驶员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

(√)

51.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用水进行扑救。

52.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组成。

(√)

53.人体总血量约有5000-6000ml。

出血是战伤中的主要并发症。

急性出血(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可引起休克,造成死亡。

54.钢储罐防雷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

(√)

55.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

56.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

(√)

57.进入罐区已经在入口处通过静电释放装置消除静电,故进入工艺泵房前,进行静电消除。

(√)

58.硝酸铵化肥(UN2071)在无法阻止分解的情况下(例如恶劣天气),会对船舶结构立刻造成危险。

(√)

59.发生化学品摄入,伤员出现经常性呕吐,可以肌肉注射10毫克灭吐灵;2小时后如果呕吐持续在重复使用。

(√)

60.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

61.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62.腐蚀性物质应急处置需准备的器材中包括惰性材料。

(√)

63.应急准备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

64.在禁区由于存在对伤员和急救人员再度受伤的潜在危险,禁止进行除最基本的维护生命以外的任何治疗。

(√)

65.在货物运输组件装箱之前,无关的标记、标志、标牌、橙色标签、符号及海洋污染物标记。

?

66.许多抢救人员习惯于立即护理伤员,而忽视可能发生于自身的危险。

如果不做适当保护,进入污染区域的抢救人员会冒着暴露和变成伤员的危险。

(√)

67.有中毒症状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离开中毒场地。

对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

68.所有的危险货物包装都应进行堆码试验。

(√)

69.无酸性的乙类氧化剂与压缩和液化气体可隔离储存,并保持2米以上的间距,与惰性气体可同库储存。

(√)

70.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属于人员方面的。

(√)

71.销售、购买、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需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备案。

(√)

72.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集装箱,最高只许堆码二层,其他危险货物集装箱不超过三层。

(√)

73如果一种危险源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在运输此类物质时装上标一种危险性标志。

74.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事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

75.按液化气船液化方式的分为压力式液化气船、低温式液化气船、低温低压式液化气船。

(√)

76.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相关信息不能留下空项,没有相应数据的需要说明原因。

(√)

77.汽油的终馏点温度,表示重组分含量多,不宜完全燃烧。

78.可燃气体以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

79.钢储罐必须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小于2处。

(√)

80.爆炸品与其它非爆炸品严禁混储混运,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与炸药、爆炸性药品以及发射药、烟火等其它爆炸品存和运输。

(√)

81.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火源必需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才有可能发生的基本理论,是防火技术的根本依据。

(√)

82.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居民住宅及工厂企业等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

83.易燃液体危险性的大小与液体的闪点、自燃点有关,闪点和自燃点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大。

(√)

84.输液臂应具备与船舶的紧急脱离装置,以备异常情况时船舶能尽快离开码头。

(√)

85.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项目。

(√)

86.铁路罐车充装量不得大于罐车标记载重量,同时要留有膨胀余量,充装量上限不得大于罐体标记容积的95%,下限不得小于罐体标记容积的83%。

(√)

二、选择题

1.储运金属钠时,通常将其放入煤油或石蜡等矿物油中,主要是为了(C)

A、防止碰撞B、防止被盗C、防止与空气中的氧和钠接触D、防坠污染环境

2.在处理冷冻的固体发生的事故时,应穿(C)

A、防腐蚀服B、防辐射服C、防寒服D、防静电服

3.以下物品没有毒性的是(C)

A、砒霜B、敌敌畏C、氧化碳D、氰化银

4.下列关于专用于载运放射性物质的专用船舶运输,说法错误的是(B)

A、船舶运输中辐射防护计划应经船旗国主管机关批准

B、该船舶运输中的辐射防护计划无需经各中途停靠港主管机关的批准

C、应预先为整个航程确定积载计划

D、所有托运货物装、运河卸的工作都应由在运输放射性物质方面适任的人员进行监督

5.发生化学品中毒时,伤员出现呆滞但呼吸正常,清污后,伤员应在安全地方观察至少(C)小时

A、6B、7C、8D、9

6.确定有“避开生活居住处所”积载要求的物质、材料、物品有(A)

A、遇潮湿空气产生有毒或腐蚀性蒸汽的物质B、不易挥发的腐蚀性物质

C、不易挥发的有毒物质D、第5.1类氧化物质

7.当(A)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A.碳酸钙B.红磷C.硫磺D.木材

8.熔融的有害物质发生泄漏,应尽快隔开热源,让泄漏的物资(B)

A.蒸发B.凝固C.汽化D.挥发

9适合包装粮食、饲料等各种粉末、颗粒状危险货物的容器是(D)

A.金属箱B.捆装C.钢罐D.塑料编织袋

10.危险货物包装标记1A1/Y1.4/150/83,改包装是(A)用于盛装固体的纤维板箱

A.用于盛装液体的闭口钢桶B.用于盛装固体的开口钢口

C.用于盛装液体的开口钢桶

11.危险货物的包装在盛装具有下列(B)特性的危险货物时其封口必须是气密封口。

A.产生易燃气体或蒸气B.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气

C.可能与空气发生危险性反应D.强腐蚀性液体

12.下列属于极度危害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是(A)

A.苯B.甲醇C.二甘醇D.乙二醇

13.运输包装标识是在收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送达直至交付的运输全过程中(A)的重要基础

A.区别与辨认货物B.选择货物C.交付货物D.购买货物

14.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

检验、评价和(C)应急能力。

A.保护B.论证C.保持D.维持

15.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

16.发生危害性物质的事故时急救人员的主要目标包括(D)

A.终止伤员的暴露B.转移伤员,使其免于危险C.治疗伤员D.以上都对

17.下列关于第1类爆炸品与其他类别危险货物之间的隔离,说法错误的是(A)

A.第5.1类的硝酸铵和硝酸钠可以与所有爆破炸药类一起积载

B.二硫化碳(UN1131)不可与极其易燃的危险货物同船积载

C.船舶运输时,应按《IMDGCode》进行隔离,并积载在船上彼此间尽可能远的部位

D.烷基镁(UN3053)不可与极其易燃的危险货物同船载运

18.液化石油气属于(A)

A.易燃气体B.毒性气体C.易燃固体D.爆炸品

19.不属于甲类危险品的有(D)

A.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技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B.闪点<28℃的液体

C.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

D.有腐蚀性的常温下性质较稳定的固体

20.危险货物乙炔着火时,采用(B)灭火。

A.砂土B.干粉C.碱性水D.水

21.(D)是由一定比例量的泡沫液水和空气,经过水流机械作用相互混合组成。

泡沫液的成分是动物或植物蛋白质类物质(如牛角、豆饼经水解制成),它可以有效地扑救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

A.二氧化碳B.雾状水C.化学泡沫D.空气机械泡沫

22.港口设施的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保证至少每(B)个月进行一次港口设施保安训练。

A.二B.三C.四D.五

23.危险货物包装标记4G/Y145/S/83,该包装是(A)

A.用于盛装固体的纤维板箱B.用于盛装液体的闭口钢桶

C.用于盛装固体的开口钢桶D.用于盛装液体的开口钢桶

24.由授课者根据培训对象,按照预先准备好教材讲解。

这种安全教育形式是(A)。

A、培训授课B、座谈讨论C、提问启发D、个别教育

25.依据《IMDGCode》,“远离”代表的是隔离(A)

A.1B.2C.3D.4

26.下列关于第1类货物与非危险货物间的隔离,说法错误的是(A)

A.第1类货物一般不需要与无危险性的货物隔离

B.当第1类货物紧靠与居间的舱壁积载时,在舱壁另一面的任何邮件应“远离”舱壁积载

C.邮件、行李、私人物品及家具什物可与第1类货物同舱积载。

D.载有不同的第1类货物的货物运输组件不需要相互隔离,如果不允许这样,货物运输组件应相互隔离

27.危险源辨识是对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A)

A.风险后果B.根源或状态C.大小D.利益

28.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遇有泄漏时,若无法控制,可将气瓶推入(A),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A.水中B.路边C.无人的地方D.地下

29.对储存管理中的废弃物处理,错误的是(C)

A.禁止在危险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

B.泄露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C.必须用化学方法处理废弃物品

D.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

30.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A)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A.不能B.能C.完全可以D.不一定

31.感染性物质发生溢漏时应立即阻止溢漏,立即通知有关(C)及收货人、发货人。

A.海事管理部门B.港口消防部门C.卫生防疫部门D.边防部门

32.一般(B)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A.胶合板桶B.铝桶C.铁桶D.塑料桶

33.一些人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理解迟钝,对事故苗条的处置反应迟钝。

这类人属于(C)。

A、事故频发者B、心不在焉者C、理解迟钝者D、知识缺乏者

34.毒害品发生溢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①应谨慎地将溢漏物收集起来,撒漏处应及时洗刷消毒②处理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并有人监护③清洗污水可以排放到海里④被污染的衣服、用具等应统一处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5.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引起静电荷集聚,在电位发生变化时放电而产生的火花称为(C)

A.撞击火花B.电器火花C.静电火花D.化学热

36.危险货物罐车装卸作业应在(D)内办理。

A.普通线B.一般线C.客运线D.专用线

37.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对周边影响范围,直接经济损失等因素,可以把事故分为(B)等级。

A.3B.4C.5D.6

38.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C)灭火

A.雾状水B.加压水冲击C.泡沫灭火剂D.干粉

39.输油臂工作环境为(A)℃至+45℃之间。

A.-20B.-25C.-30

40.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用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LEL)表示,其含义是(C)

A.可燃气爆炸上限与下限差值的百分数B.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值

C.可燃气的含量占爆炸下限的百分数D.可燃气中氧气含量的百分数

41.液压装卸臂回转接头内密封检查,发现孔内有(A),必须更换密封圈。

A.输送的介质B.润滑油C.润滑脂D.没有油

42.锌粉,深灰色的粉末状的金属锌,可作颜料,常用以制造防锈漆、强还原剂等,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与氧化剂、硫磺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由以上描述可知该物质属于危险货物中的(B)

A.腐蚀品B.易燃固体C.放射性物质D.有毒气体

43.事故发生的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称为(A)

A.风险率B.损失量C.严重量D.危险级

44.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码头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中,装卸作业操作规程应识别一切与作业有关的(C),确定对安全与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A.法律法规B.风险因素C.环境因素D.危险源

45.考虑油品产生静电,油品在输送过程中(B)

A.压力不能太高B.速度不能太快C.管径不能太大D.距离不能长

46.下列关于第6类货物的积载要求,说法错误的是(C)。

A、所有感染性物质必须采用隔离3,与生活居住处所“用一整个舱室或货仓隔离”

B、卸完货后应对装运过苯类物质的处所做是否污染检查

C、部分感染性物质必须采用隔离3,与生活居住处所“用一整个舱室或货仓隔离”

D、在滚装船积载时应特别注意通风和隔热

47.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作用不包括一下选项中的(D)

A、抑制或敦化货物的危险性

B、防止因解除雨雪、阳光、潮湿空气和杂质而是货物变质

C、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收到的碰撞、震动、摩擦和挤压

D、美观、从包装形式易于辨认货物。

48.发烟硫酸属于(A)

A、氧化性物质B、毒性物质C、易燃固体D、有机过氧化物

49.下列关于油罐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要做好油罐防腐工作B、安全附件季巡回检查

C、保温设施完好无损D、应定期清洗

50.腐蚀品溢漏时,可用(B)将溢漏物收集起来

A、木屑B、惰性吸收材料C、棉纱D、砂土

51.根据适用于液体货物的通用包装导则Poo1的规定,组合包装的内包装不能有(A)

A、玻璃内包装B、塑料内包装C、金属内包装D、木材内包装

52不属于甲类危险品的有(D)

A、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B、闪点<28℃的液体

C、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

D、有腐蚀性的常温下性质较稳定的固体

53.抢救人员应尽量回收清污过程生产的废水(物)并作适当处理。

应将上元与该环境隔离以防止参与污染物的传播,所有有潜在污染可能的上元衣服和所有物应脱去并(D)

A、装入贴有适当标签的袋子B、立即销毁C、扔掉D、回收

54.不同的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有不同的最大净质量限制,一下桶装危险货物中,允许净质量最小的是(C)

A、铝桶B、胶合板桶C、钢桶D、碳质纤维板桶

55.电气设备带电灭火时,下列(C)灭火器材不宜使用

A、黄砂B、二氧化碳C、泡沫D、四氯化碳

56.危险性属于4.2项目包装为Ⅰ类或Ⅱ类的物质的临界量(C)危险性属于4.3项目包装为Ⅰ或Ⅱ类的物质的临界量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

57.以下不属于起重机伤害的选项是(C)

A、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

C、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定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58.危险货物乙炔着火时,应采用(B)灭火

A、砂土B、干粉C、碱水D、水

5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

检验、评价和(C)应急能力

A、保护B、论证C、保持D、维持

60.液化石油气属于(A)

A、易燃气体B、毒性气体C、易燃固体D、爆炸品

61.下列关于第1类爆炸品与其他类别危险货物之间的隔离,说法错误的是(A)

A、第5.1类的硝酸铵和硝酸钠可以与所有爆破火药类一起积载

B、二硫化碳(UN1131)不可与极其易燃的危险货物同船载运

C、船舶运输时,应按《IMDGCode》进行隔离,并积载在船上彼此间尽可能远的部位

D、烷基镁(UN3053)不可与极其易燃的危险货物同船载运

62.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

63.储、运气瓶应(B),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A、防潮B、控制火源C、控制湿度D、冷冻处理

64.一般在误服药品后(D)洗胃最有效。

A.48h内B.24h内C.12h内D.4~6h

65.下列关于鱼粉的松散包装运输积载要求,说法错误的是(C)。

A.航行期间每天3次测温并记录

B.货温超过55℃并继续升高时,应限制向舱内通风

C.未稳定的鱼粉并袋装积载无须特殊通风要求

D.应避开易变热的管路和舱壁

66.装卸电石时,不宜在(C)环境下作业。

A.高温B.夜晚C.潮湿D.寒冷

67.紧急喷淋和洗眼器使用的水是(D)。

A.海水B.河水C.自来水/海鲜水D.中水

68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B)处理。

A.大量水稀释B.碱性物质中和C.火点燃D.化学反应

69.有机氧化物运输中发生泄漏,可用(D)作为吸收剂吸收。

A.氧气B.氢气C.氮气D.惰性材料

70.第1类危险货物的积载类05指的是(B)。

A.在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或舱内B.只限在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

C.在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或在舱内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D.禁止装运

71.(D)是由一定比例两的泡沫液水和工期,经过水流机械作用相互混合组成。

泡沫液的成分是动物或植物蛋白质类物质(如牛角、豆饼经水解制成)。

它可以有效地扑救易燃和可能火灾。

A.二氧化碳B.雾状水C.化学泡沫D.空气机械泡沫

72.除(C)外,所有的危险货物包装应进行堆码试验。

A.塑料桶B.罐C.袋子D.箱

73.第1类危险货物于客船积载方式为“或在舱内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满足客船积载规定”的是(B)。

A.积载类01B.积载类02C.积载类03D.积载类04

74.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D)

A、用清水洗B、用冷水清洗C、用热水清洗D、用软、纸软布抹去

75.当酸性危险货物发生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B)处理。

A、大量水稀释B、碱性物质中和C、火点燃D、化学反应

76.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引起的静电荷聚集,在在电位发生变化时放电而产生的火花称为(D)

A、撞击火花B、电器火花C、静电火花D、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