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082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06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两部分:

第Ⅰ部分为必做题(共100分),第Ⅱ部分为选做题(共50分)。

其中必做题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构成,选做题则仅含非选择题。

共6页。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 Na~23 S~32 Cu~64

第Ⅰ部分必做题(包括第一至第五题,共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D.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

4.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A.0.045mol·L-1  B.1mol·L-1C.0.029mol·L-1  D.不能确定

5.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6.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A.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7.现有三组溶液: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8.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H+,得到一种新型化合物[HC60][CB11H6Cl6]。

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可以跟你熟悉的某个化学反应所属类型相似,你所熟悉的这个化学反应是

高温

A.Zn+2HCl=ZnCl2+H2↑ B.NH3+HCl=NH4Cl

高温

C.NaOH+HCl=NaCl+H2OD.CaCO3===CaO+C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C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 D.钠的还原性强

10.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变蓝色的有

A.加热浓氨水B.加热NH4Cl固体

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D.加热饱和NH4Cl溶液

11.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12.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B.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13.含有下列阳离子的六种硫酸盐溶液:

Na+NH4+Al3+Fe3+Fe2+Cu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可加热),这种试剂是

A.NaOHB.AgNO3C.KSCND.NH3.H2O

14.能用“Ba2++SO42-=BaSO4↓”表示的反应是

A.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C.硫酸与硝酸钡反应D.硫酸与碳酸钡反应

15.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6.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A.作还原剂          B.作氧化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1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D.定容时仰视

18.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H2O分子数目为NAD.05NA个氯气分子中Cl物质的量是05mol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19.(4分)用线段连接相关材料和用途

    材料用途

氧化铝陶瓷制轴承

氮化硅陶瓷通讯

光导纤维高级耐火材料

压电陶瓷点火器

20.(9分)

(1)鉴别KCl溶液和K2CO3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     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21.(10分)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

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l2+SO2+2H2O

H2SO4+2HCl)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

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浓度。

在20世纪的60年代~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

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

简述其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其次,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第三,再向溶液中加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23.(13分)2004年2月3日,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向地球传回了火星土壤的显微照片,显示的是“机遇”号火星车的着陆区域——“梅里迪亚尼平面”,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该地为红色和桔色(两种颜色近乎红棕色),所以可能存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从“机遇”号火星车所发回的实物照片的红色和桔色,来推断火星上可能存在着赤铁矿,这是利用了物质的颜色这一_________性质对物质的存在进行推测的。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这种推测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验证。

  

(2)假设有一块火星矿物样品,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化学实验来证明该火星矿物中是否有三价铁元素。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锤头、研钵(研杵)、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试管、滴管、稀盐酸、KCNS溶液

实验步骤及方法:

①。

②。

③。

④。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1)NO的体积为多少?

(2)NO2的体积为多少?

第Ⅱ部分选做题(包括第六至第七题,共50分)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5.(12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C、

F、H、乙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⑤

反应⑥

26.(5分)前一段时间,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

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Cl+2H+=Cl2↑+H2O。

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

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其中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和(填离子),当另一种具有(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上述反应而产生氯气。

举例说明这两种洁污剂的名称(家用洁污剂的商品名称)、。

27.(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下列三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1)这三组实验是如何分组的?

请写出各组的试管编号:

第一组

第二组第三组

你认为如此分组的依据是:

(2)写出试管②⑤⑧的实验现象:

②;

⑤;

⑧。

(3)请你作为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实验及现象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的结论(至少答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3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某校研究活动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反应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气体的速度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是(用简洁的文字描述)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4)当D中产生________(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则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

29.(6分)向1L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值;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总量达到bmol时,沉淀不再减少,求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

 

2006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D

D

A

B

B

C

B

C

A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C

B

A

AC

A

A

BD

AD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4分)

19.材料用途

  氧化铝陶瓷制轴承

  氮化硅陶瓷通讯

  光导纤维高级耐火材料

  压电陶瓷点火器

20.

(1)盐酸(1分)、CO32-+2H+=CO2↑+H2O(2分);

  

(2)盐酸(1分)、HCO3-+H+=CO2↑+H2O(2分);

  (3)加热(1分):

2NaHCO3

Na2CO3+CO2↑+H2O(2分)

21.

(1)①2H2SO3+O2

2H2SO4(2分)②小(1分)

  

(2)C(2分)

  (3)不可取(2分)。

因SO2的排放总量没有减少,所以进一步形成的酸雨仍会造成对全球的危害。

(2分)

22.

(1)二(2分)

(2)HNO3,检验碳酸根离子;除尽碳酸根离子;Ba(NO3)2,检验硫酸根离子;AgNO3,检验氯离子(每空1分,共7分)

23.

(1)物理(1分)

(2)实验原理:

Fe2O3+6H+=2Fe3++3H2O(1分),Fe3+遇到KCNS溶液变为红色(1分)。

实验步骤及方法:

①样品处理:

将样品用锤头敲碎,放置在研钵中研细备用(2分)。

②溶解:

将研磨好的样品粉末倒入烧杯,加10mL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片刻(2分)。

③过滤:

取②中混合物液体过滤(2分)。

④检验:

取2mL滤液加入到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2滴KCNS溶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2分)。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若溶液变为红色,则原火星矿物样品中含有三价铁元素(1分);如果溶液不变色,则原火星矿物样品中不含三价铁元素(1分)。

24.解:

设混合物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a,NO2的物质的量为b。

(1)4HNO3(浓)+Cu=Cu(NO3)2+2NO2↑+2H2O(2分)

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进行下列的反应

(2)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2分)

由两个反应方程式中NO2与Cu,NO与Cu的计量关系,及已知数据可列方程组:

a+b=11.2L/22.4L·mol-1①(2分)

3a/2+b/2=32.64g/64g·mol-1②(2分)

解①②两个方程,得:

a=0.26molb=0.24mol

所以NO的体积为:

0.26mol×22.4L·mol-1=5.8L(1分)

NO2的体积为:

0.24mol×22.4L·mol-1=5.4L(1分)

第Ⅱ部分选做题(包括第六至第七题,共50分)

25.

(1)A:

NaB:

AlC:

FeF:

FeCl2H:

Fe(OH)3乙:

Cl2(各1分,共6分)

(2)反应①:

2Na+2H2O==2NaOH+H2↑(2分)

反应⑤:

2FeCl2+Cl2==2FeCl3(2分)

反应⑥:

FeCl3+3NaOH==Fe(OH)3↓+3NaCl(2分)

26.(每空2分)

ClO和Cl;酸性;84(或者是“漂白液”、“漂白粉”等)、洁厕净(主要成分是盐酸)

27.(14分)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各1分,共3分)因为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强酸(盐酸和硫酸)分别与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的反应,所以如此分类。

(2分)

(2)(3分,每空1分)

②固体溶解,得到蓝色的溶液 ;⑤镁条溶解,产生大量气体;⑧产生白色沉淀。

(3)(共6分意思相近就给分写出其中三个点给满分)

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④酸并不能跟所有金属反应;⑤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速度不同。

28.(13分)

(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且移开手掌后,C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3分)

(2)①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②向实验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③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4分)

(3)品红溶液褪色(2分)

(4)A;(2分)除去SO2并检验已被除净(2分)

29.(6分)解:

因为:

Fe3++3OH—=Fe(OH)3↓,Al3++3OH—=Al(OH)3↓,

Al(OH)3+3OH—=AlO2—+2H2O(方程式全对1分,1-2条给0.5分)

根据物质的量比得:

{

1L溶液中:

a=3[n(Al3+)+n(Fe3+)](2分)

b—a=n(Al3+)(1分)

解得:

n(Fe3+)=(4a/3-b)mol(1分)

c(Fe3+)=(4a/3-b)mol/L(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