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166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docx

必修三第八单元习题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

?

?

学校1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名画《枪杀马德里市民》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画的内容反映的是拿破仑战争B.作品属于浪漫主义绘画

C.作者是西班牙画家哥雅D.热情讴歌了拿破仑反封建的功绩

2.(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东莞中学、广州二中等六校联考,历史,21)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

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

A.资讯传播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D.艺术鉴赏

3.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A、追求理性B、世界各国文化的激烈碰撞

C、追寻理想世界D、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

“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

“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②—印象派绘画作品

B.③—印象派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C.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D.②—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5.

19世纪中叶以来在光学理论及科技等的启发下,美术出现了一个新派别,他们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

该派别是(  )

A.浪漫主义派B.现实主义派C.印象派D.新古典主义派

6.“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对恩格斯这段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A.启蒙运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B.资本主义制度充满矛盾走向腐朽

C.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D.合乎理性的社会不可能存在

7.“它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

”基于这样的认识,产生了下列哪一作品

A.《格尔尼卡》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D.《自由引导人民》

8.“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

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9.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

①《基督山恩仇记》②《红与黑》③《泉》

④《枪杀马德里市民》⑤《蓝色的多瑙河》⑥《小夜曲》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10.某校在艺术节上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主题包括:

“海涅的诗歌创作”、“名画《自由引导人民》背后的历史”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表演一场“贝多芬之夜”。

你认为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文艺

11.下列对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充分反映了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困惑B.使用金属、玻璃为绘画材料

C.线条粗犷、形式夸张、富有装饰味D.艺术表现形式千奇百怪,使人产生困惑

12.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奴杜发表的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这里“第七艺术”是指()

A.电视B.电影

C.歌剧D.网络游戏

13.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在文学和美术领域的反映是出现了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14.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

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

为此我们可以认为(  )

A.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

B.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C.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越显突出

D.现代科学技术让竞选变得更加激烈

15.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

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人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戈多的到来,但戈多是谁?

为什么要等他?

始终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但含有很大的隐喻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C.表现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人的共同心理

D.表现了人们失望、彷徨、痛苦的精神创伤

16.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下列各项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浪漫主义美术注重个人情感,抨击近代工业社会的弊端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作者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

C.印象主义绘画借助了当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D.《格尔尼卡》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绘画技法上的革命

17.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美术创作以新的视角描绘宏观世界(包括光和空气氛围),成果丰硕、异彩纷呈。

现代美术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B、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

C、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日益变化D、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

18.

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

A.传播资讯B.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

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D.使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19.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

B、工业革命后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人类行为冲突形势加剧

D、人类对理性主义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秩序的不满

20.下列内容不属于华加索创作特点的是

A.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B.采用变形的表现手法

C.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D.拒绝采用各种新材料

21.(2009年5月山东济南市高考模拟16题)1911年,意大利诗人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这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第七种艺术”。

这种新兴艺术是指

A.电视B.电影C.戏剧D.流行音乐

22.“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

”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

23.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说明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24.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的场面

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

③访问《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④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作者被后人誉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他是

A.达·芬奇B.梵·高

C.莫奈D.毕加索

26.(2009年1月山东德州市高三质检22题)下列历史人物与称谓搭配错误的是

A.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B.海顿——交响乐之父

C.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

D.毕加索——现代绘画之父

27.一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阅读了《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双城记》《红与黑》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

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A.批判现实主义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28.某作曲家声称:

“我所创造的音乐,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来自人们灵魂底脚的律动。

”他要使“听者不仅能感受到心灵的创伤,还能逐渐去弥合那种创伤。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老人与海》

C.《悲怆进行曲》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9.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这些“拜伦式英雄”体现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自我意识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30.

(原创)为了更好的了解19世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下列人物的作品最值得你参阅的是()

A、萧伯纳B、狄更斯C、列夫.托尔斯泰D、马克.吐温

31.《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书中写到“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

”这部作品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荒诞主义

32.“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就首先在于个性的发现”,“在(五四运动后)差不多整整十年之内,这种青春激情的爆发可以用一个难以捉摸的字眼概括:

爱。

”与这一风格类似的流派是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古典主义D.浪漫主义

33.创作下列文学作品的共同背景

作者

创作时间

国别

作品

惠特曼

1855

美国

《草叶集》

拜伦

1818

英国

《唐璜》

雪莱

1819

英国

《西风颂》

雨果

1831

法国

《巴黎圣母院》

①欧美国家正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改革②欧美地区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

③世界正经历着第一次工业革命④欧洲启蒙思想的启迪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4.下列科学技术发生在19世纪的有①《物种起源》的首次出版②瓦特的蒸汽机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④第一部电影的出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35.有艺术家主张要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

为此,他们坚持户外写生。

这种主张属于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6.某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悲惨现实生活的描写,无情揭露和批判了现实生活的黑暗和社会制度的腐朽,表达了作者对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请问该小说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C.现代主义流派D.古典主义流派

37.有一幅画作的主题是五位仕女:

她们的棱角分明,好像是用斧头砍出来的,透视法和明暗对比都为平面所代替。

右边两个人物的头部严重变形,其中一人的鼻子在脸上折成扁平的。

这幅画最可能是哪一位画家的作品?

A.莫奈B.梵高C.塞尚D.毕加索

38.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某电影的海报,若要从电影史角度给该片配上一则标题,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

A.电影时代的处女作B.默片时代的经典

C.有声黑白时代的开山之作D.有声有色电影的代表

39.2009年暑假,王伟同学到欧洲旅游。

他不可能()

A.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观电影发明者的故居

B.到法国巴黎,买票欣赏歌剧家比才创作的《卡门》

C.到意大利罗马,买票欣赏威尔第创作的歌剧《茶花女》

D.到德国柏林,买票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

40.(2009年4月南通市第二次调研20题)恩格斯曾经高度赞扬一部作品:

“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这部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红与黑》D.《约翰·克利斯朵夫》

41.(2009年4月江苏南京市二模18题)文学与艺术象一对姊妹花,发展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从欧美文艺风格发展的历史来看,下面空格内应是()

42.某高中学校举办艺术节,有一位学生模仿的名家作品(右图)引起大家的注意,以下评论中正确的是

A.这幅画诞生在工业革命的前夜B.笔触粗放且色彩大胆体现独特风格

C.具有古典绘画的那种典雅与细致D.反映了20世纪人类的躁动与不安

43.下列有关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代电影最早是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B、格里菲斯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C、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电影

D、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悲剧电影

44.下图是绘于沙皇时代的俄罗斯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下列作品在创作理念上与之相似的是

A.《西风颂》B.《西游记》

C.《日出·印象》D.《战争与和平》

45.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主题是“等待”,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老也等不来的人;剧中场景极为简单,暮霭的黄昏,阴沉沉、灰茫茫,荒野之中只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只有一棵秃树。

该剧中“等待”的寓意和场景的象征意义分别是指(  )

A.没有意义的生活和世界的空虚B.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人民的绝望

C.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生活的贫困D.个人主义膨胀和价值体系崩溃

46.《绘画与科学》中说: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

”以下绘画符合该思想的是()

A.《枪杀》B.《塞莱斯蒂纳》C.《睡莲》D.《晚祷》

47.上个世纪40年代一段时间里,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法国巴黎的

毕加索艺术馆。

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的复制品(见图)。

一位德军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毕加索所说的“杰作”是指

A.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B.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法国城市巴黎郊区格尔尼卡的罪行

C.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法国城市格尔尼

卡的罪行

D.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48.高二的小明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A.小明的文化素质太低

B.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令人颓废

C.作品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

49.(2009年4月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20题)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没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C.工业革命D.1929年经济危机

50.浙江青年潘德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单身骑车环绕地球一周的人。

1933年9月,他到达德国首都柏林。

当时他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

①很多工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

②人们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

③战争临近人们恐惧不安;

④街头到处都飘扬着纳粹党旗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5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二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请回答:

(1)材料一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

出现了那些杰出人物和作品?

(2)材料二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

(3)与巴尔扎克同一流派的欧美作家还有哪些?

52.简述电影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5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二:

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

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

这种吝啬的可恶在于贪得无厌地赚钱。

——《欧也妮·葛朗台》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所示作品的风格。

(6分)

(2)“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请结合以上材料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一

观点的认识。

(3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此画是西班牙哥雅的名画,反映了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战争,哥雅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支持人民反对拿破仑侵略,作品标题就告诉了我们作者的立场,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认真捕捉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

2.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鉴别社会现象的能力。

根据《超级女声》故可选出正确答案。

3.D

【解析】总体把握文化在20世纪的特征,即多样化融合发展。

4.C

【解析】从美术流派的特点可以看出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②《拾穗者》米勒

——是现实主义美术绘画作品,③《赛纳河之晨》莫奈——印象派绘画作品④《马拉之死》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故选C.

【答案】C

【解析】易错选A项,错在基础知识不扎实。

题目中强调在光学理论及科技等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委明显就是印象派。

6.C

【解析】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为人类设计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但现实社会并没有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么美好,这让当时的人们感到失望和不满。

恩格斯的这段话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情绪。

7.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与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相符,故A项正确;BCD分别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浪漫主义,故排除。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现代主义

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电视节目的内容极为丰富,电视传播覆盖范围十分丰富,具有娱乐功能,有人将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视

9.B

【解析】②是现实主义作品,③是新古典主义作品。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所列举的文艺作品都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故选C。

故应选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浪漫主义音乐。

11.C

【解析】本题目考查对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发展特点的理解,C项是后期印象画派的特点。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1911年”“电影先驱者”可知,“第七艺术”是指电影。

所以答案选B。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

13.B

【解析】略

14.C

【解析】题目信息说明电视、广播对美国选民选举总统产生了直接影响,突出了其政治功能,故正确选项为C。

A项“决定作用”的说法言过其实;电视、广播同属于现代媒体,B项说法错误;题目中无法直接反映D项内容。

1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荒诞派戏剧的背景和内容,其中内容是表象失望彷徨的精神创伤,人民危机的意识,并没有对未来的憧憬的描述,所以错误的是B项,CDA符合题意。

16.C

【解析】略

17.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美术兴起的根本原因,属于中等难题。

解题关键是要分析现代美术兴起的因素,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18.

A

【解析】ABCD选项都是电视的功能,A选项实际是对电视功能最集中的概括。

19.D

【解析】略

2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毕加索的立体画派,其特点是采用夸张、抽象和变形的方法表现思想,D不属于他的特点排除。

21.B

【解析】电影艺术被称为“第七种艺术”。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信息"拒绝旧习惯",即反传统,"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即反理性。

反传统、反理性属于现代主义文艺的特点,故选C项。

A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叶在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流行的思潮;B项的特点是对现实的失望把希望寄托在未来;D项错误,印象主义画派主张绘画更加关注人的感觉,重视光与色的作用。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近代西方的文学与艺术

2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视的作用。

根据题干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只有A项符合题意。

所以选A。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电视艺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起来,贝多芬和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的著名音乐家和文学家,他们生活的时代电视还未出现,所以①③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②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视的发展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8是一幅世界名画《向日葵》,而《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梵高也被后人誉为“扑向太阳的画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扑向太阳的画家”

26.D

【解析】现代绘画之父是法国画家塞尚。

27.A

【解析】略

28.B

【解析】从题干中“灵魂底脚的律动”和“心灵的创伤”可判断其为现代主义风格,与《老人与海》风格一致。

2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孤傲、狂热、浪漫”“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拜伦式英雄”体现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