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193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

年十二能文。

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

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

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

“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

方今小人在位,毒痡四海,而公顾屏弃田里。

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

”恕奇其言,笑而不答。

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

“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

”疏入,不报。

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

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

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

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

“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

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

致仕尚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

”帝得疏,颔之。

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

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

“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

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

”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

“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

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

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

”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

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

“智见经筵以寒暑辍讲,午朝以细事塞责,纪纲废驰,风俗浮薄,生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

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

”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

智至广东,总督秦纮檄召修书。

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

天启初,追谥忠介。

(选自《明史·邹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B.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C.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D.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县城举行的考试,因考期在八月,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B.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宜,即“入直”。

C.三木,桎、梏、拲合称“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因为是木制的所以称为三木,一般借指较重的罪行。

D.对簿,指受审问。

簿,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

在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邹智生性耿直。

他路过三原,拜见退休尚书王恕,为王恕的遭遇打抱不平,并表达了上书天子的意愿,王恕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B.邹智嫉恶如仇。

万安、刘吉、尹直把持朝政,他十分愤恨,等到孝宗即位时,便对此三人进行弹劾,后来刘吉被罢免,所以对邹智怀恨在心。

C.邹智向皇帝推荐王恕,等到王恕受诏进京后,又建议王恕先拜见皇帝陈述弊政,后接受官职,否则难以再见到天子。

D.邹智与御史汤鼐意气相较,关系友善,他们经常在一起品评人物,理论朝纲与民生。

但后来被品评过的少保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构陷邹智入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

(4分)

(2)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沈攸之字仲达,少孤贫。

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殷孝祖率众军攻之,中流矢死,军主范潜率五百人投贼,人情震骇,并谓攸之宜代孝祖为统。

时建安王休仁总统众军,闻孝祖死,遣宁朔将军江方兴率三千人赴赭圻。

攸之以为方兴名位相亚,必不为己下,军政不一,致败之由,乃率诸军主诣方兴推重,并慰勉之,方兴甚悦。

攸之既出,诸军主并尤之。

攸之曰:

“卿忘廉蔺事邪?

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

”明旦进战,自寅讫午,大破贼于赭圻。

寻进号辅国将军,代孝祖督前锋诸军事。

薛常宝等在赭圻食尽,南贼大帅刘胡屯浓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下,以饷赭圻。

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寻克赭圻。

赭圻、浓湖之平也,贼军委弃资财,珍货山积,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

攸之遣二十人被甲索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蛮。

追孝既失之,录其母去。

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赐钱一万,转补队主。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

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沉没。

仓曹参军崔灵凤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

“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

”灵凤答曰:

“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

”攸之欢然意解。

(选自《宋书·沈攸之传》,有删改)

[注]流查:

竹筏。

乐广:

西晋名士。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B.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C.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D.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

指人的别名。

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孤:

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用作帝王的自称。

文中指前者。

C.蛮:

先秦指非华夏民旅,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泛称南方少数民旅。

D.婚姻:

指男娶女嫁过程,也就是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沈攸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大敌当前,形势危急,沈攸之率领各位军主拜访江方兴,表达推崇敬重之心,从而使军政统一,上下齐心,最终大败敌军。

B.沈攸之机警明断,能够识破敌人伎俩。

敌军把布袋装米系在竹筏和船的腹部,伪装翻船顺风流下,来传送军粮。

沈攸之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得到很多粮食。

C.沈攸之唯才是举,礼贤下士。

双泰真孔武有力,不肯听从沈攸之的征召,射杀追兵,后来听从母亲的劝降前来归附,沈攸之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并委以重任。

D.沈攸之晚年勤奋好学,喜爱典故。

他能背诵《史记》《汉书》中的很多史事。

仓曹参军崔灵凤引用乐广的典故来为自己辩解,沈攸之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怒气大消。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攸之曰:

“卿忘廉蔺事邪?

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

(2)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

幼聪敏。

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

帝谓曰:

“汝何不读书?

”子良曰:

“娘今何处?

何用读书?

”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

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

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

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

四年,进号车骑将军。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

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

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

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

诏云:

“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

”子良所志也。

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

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百斛”,泛指多斛。

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C.“太傅”,始于西周,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

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D.“友悌”,与朋友相友爱。

古人说的“孝悌之义”,意即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萧子良孝顺有加。

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萧子良重义好古。

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给她一个奴仆。

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萧子良礼遇贤士。

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写文化教育的文章。

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萧子良深受信任。

武帝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他推荐萧鸾和他一起参与政事,武帝同意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二、古代诗歌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浥中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筿(xio):

细竹。

②浥(yi)沾湿.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A首联从总体上勾勒草堂全景,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自然天成。

很好地反映了“狂夫”的性格。

B.领联中“含”浥两字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细弱,融情于景,充满爱怜之意,富有情趣。

C.领联用工笔细描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微风轻吹,翠竹轻摇:

细雨蒙蒙.荷花妖烧。

“翠”

和“红”。

对比鲜明。

D.前四句中美好的自然景致,有力地反衬了后四句中恶劣的现实生活,在这种对比下,全诗

笼罩着一种悲苦的气息。

14诗中的“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

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

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

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15.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16.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7~18题。

至后①(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

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

③金谷、铜驼:

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④棣萼:

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冬至”点题,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写出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的现状。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

诗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洛阳胜地金谷园、铜驼陌受到战争破坏,让诗人心生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在愁苦之余本想写诗遣愁,诗成之后却心生寂寥倍感凄凉。

18.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郡斋:

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

理会:

通达事理。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21教育网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久病初愈,精神健旺,宾客满堂,诗人喜形于色。

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诗歌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对聚会场景进行了详细描写,也体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

20.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5分)

三.名句填空(每小题1分)

21——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美丽而广阔、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庄子说过“,。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月烘托举酒话别气氛的诗句是“主人下马客在船,。

,。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从味觉和视觉对山间“四时”中的春夏进行描写的名句是“,。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7)《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8)《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9)《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

10)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遭贬黜的句子是:

,。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1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1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15)《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

16)《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

17)《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

18)《三峡》中用夸张手法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

19)《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

20)《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___。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__。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

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

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

麦克尼尔却__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

他___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易之论硕果仅存异军突起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弥足珍贵独辟蹊径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硕果仅存异军突起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弥足珍贵独辟蹊径顺藤摸瓜

25.下面是平泉中学关于辩论赛的通知,其中有五处不合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4分)

各位同学:

公元2018年11月12日,我校首届高中生辩论赛将正式开始,请同学们届时一定务必莅临。

本次辩论赛得到了市演讲协会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的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将会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一局定输赢。

决赛将邀请本市享有极高盛誉的主持人进行点评,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辩论的魅力。

平泉中学学生会

2018年11月10日

26.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习写一箱800字的文章(50分)

某日,一知名律师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坐长途火车买了2张上铺。

上车后他开始找人商量换下铺,问了两位男生一位因为腿伤不便换座,另一位没有说明原因直接拒绝了。

最后,两个女孩给他换了下铺,也没要求补差价,事后,这位微博拥有将近200万粉丝的律师,写了一篇《火车换铺有感》,他在微博结尾写道,“至于那两位男生,有朝一日,你们也会为人父也有带着孩子出现的时候。

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

微博发出后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为热心女孩点赞,有人为不愿换座的男生叫屈,也有人对该律师的态度表示不满。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律师、不愿换座的男生或换座的女孩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李明为写信人,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平泉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答题卡

一、选择。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填在表格中(16×2分=32分)

题号

1

2

3

5

6

7

9

10

11

13

15

17

19

22

23

24

选项

二、填空。

文言翻译3×8分=24分

4

(1).。

.

.。

(2)。

.

.。

8

(1)。

.

.。

(2)。

.

.。

12

(1)。

.

.。

(2)。

.

.。

诗歌鉴赏4×5分=20分

14.。

.。

.。

16.。

.。

.。

.。

.。

.。

18..

.。

.。

.。

.。

.。

.

.。

 

20..

.。

.。

.。

.

.。

21.名句填空20×1分=20分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5.语言表达。

修改4处即可得4分

①“”应改为“”

②“”应改为“”

③“”应改为“”

④“”应改为“”

26作文。

50分

 

平泉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答案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