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396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汉语文备课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汉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2014.9.1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1-9.6

第一课,第二课,

6

2

9.8-9.13

第三课,第四课,综合练习一

6

3

9.15-9.20

第五课,第六课,

6

4

9.22-9.27

第七课,第八课,综合练习二

6

5

9.29-10.4

国庆节放假

放假

6

10.6—10.11

第九课,第十课

6

7

10.13-10.18

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综合练习三

6

8

10.20-10.25

期中考试,第十三课

6

9

10.27-11.1

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6

10

11.3-11.8

第十六课,综合练习四

6

11

11.10-11.15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

6

12

11.17-11.22

第十九课,第二十课,综合练习五

6

13

11.24-11.29

第二十一课,第二十二课

6

14

12.1-12.6

第二十三课,第二十四课,综合练习六

6

15

12.8-12.13

总复习

6

16

12.15-12.20

期末考试

6

小学四年级上册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15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4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整体来说由于基础过差,拼音一块仍然是一大难关,还有个别同学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思维不能扩散,上课积极性不强。

需要多加辅导,多加鼓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24篇。

教材后面还编排6篇课外学习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生字词、课文和练习三大部分。

每一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练习。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共六个专题,它们依次是:

多彩的生活、心中的朋友、名人故事、生活小故事、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综合练习”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教学目标

1、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培养热爱祖国、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生字65个字,会写21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6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学习写留言条。

4、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

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本册要求学生认275个字、写275个字。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

教案

第一课我爱美好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并了解它们的意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意。

二、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运用词语,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了解结构助词“地”和代词“一切”的用法,理解全诗意境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以提问的方式)

叫几个同学说说自己喜欢什么?

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逐步引出日常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由此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诗歌,初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三、 学习生字、词。

ben              mo               suo

奔 (奔跑)  上下   默 (沉默) 左右  索(思索) 上中下

kuo              Jin chuan          

阔(广阔)半包围 仅(不仅)左右 川(山川)独体 

deng tanwei               

瞪(瞪眼睛)左右  探(探求) 左右未(未来)独体     

1、 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及读音。

2、 解释字词,并让学生用一些词说话造句。

3、 对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

4、 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以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一、朗读

       这首是语言精练、节奏感很强,适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学中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二、课文分析。

       本课是一首短诗,全诗一共六节,通过对云朵、小河、大山、海洋发出的疑问,表达了作者探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第1—4节:

作者依次选云朵、小河、大山、海洋,分别从不同角度向它们发问,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和探究。

第五节   :

这一节诗中说明生活的内容极为丰富,而需要我们探求的领域更是多姿多彩。

第六节   :

与标题相照应,回答了作者探求一切的缘由:

我爱美好的生活。

三、 学习结构助词“地”和代词“一切”

   语法的学习以举例为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

   例:

      我们大声地唱歌。

             天渐渐地变冷了。

             他把知道地一切都告诉了大家。

四、 板书设计  

云朵:

站得那样高

                     小河:

哗啦啦的奔跑着

我爱美好的生活       大山:

静静的沉默着

       海洋:

广阔的海底世界

五、 小结      

作者依次选取云朵、小河、大山、海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他们发问,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和探究,蕴含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沉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所有生字词以及课文内容,知道了课文要表达的情感,明白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二课《这是好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词语,了解其意思和用法。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懂文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所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文中所学的语法“不是……吗”和“倒”。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好事帮助别人吗?

你们自己都做过什么好事呢?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课本看看文中的扎西是怎么做的?

二、 初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于读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给予及时的纠正。

三、 学习生字、词。

  qia                wei  qu          qiang

恰(恰好)左右     委   屈  上下    枪(**)左右

jing               lao               fu

井(水井)独体    捞(打捞)      抚(抚摸)左右

rao

扰(打扰)左右

1、 分析字的间架结构

2、 教读,分组读进行比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解释疑难字词。

4、 让学生用简单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 朗读并分析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  小尤拉设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救妹妹

    2、 小尤拉陪妹妹去玩了吗?

为什么?

       没有,因为他想像着救掉到水里的妹妹而不愿意陪她玩。

   3、 课文中的几件事都是尤拉能够做到的,可是他为什么连一件都没做呢?

     因为他只沉迷于幻想,而不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学习“假使”和“恰好”的用法。

     1、假使:

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语中。

       如:

假使有什么事情,请打电话给我。

           假使这次去不了,以后就么机会了。

   2、恰好:

副词,正好,刚好。

       如:

我到家的时候恰好是七点整。

           这时他恰好走来了。

三、板书设计。

  妹妹掉水里(救)

设想       狼来抓奶奶(打)

            小狗掉进水井里(捞)

妹妹要求陪她玩(没陪)

恰好        奶奶需要帮助(没帮)

              小狗咬水喝(没给)

四、 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后要懂得不论事大事小,只要对别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情。

教学反思: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所有生字词以及课文内容,知道了课文要表达的情感,明白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懒”爸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新词,能够理解和运用。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懂课文所讲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所学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那么你的家人是怎样的?

说说他们会为你做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今天我们去明明家看看明明的爸爸又是怎样当爸爸的。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目的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以下的讲解打基础。

三、学习生字、词。

lan                ti               ma

懒(懒惰)左中右  替(代替)上下   麻(麻烦)半包围

fan               zhi               gu

烦(烦恼)左右    织(组织)左右   顾(照顾)左右

jiang     zhuang

奖        状

1、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及部首。

2、领读生字词,然后分组,个别读。

3、解释疑难字词,并用词语简单造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并分析课文。

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父母对孩子正确的爱。

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自然段):

写明明对爸爸很不满(全班齐读)

第二部分(2—3 段):

 具体讲爸爸是怎么个“懒”法

(明明想让妈妈替他刷鞋,可爸爸不同意。

 明明不知道海星是什么,爸爸让他自己去看书找答案)

第三部分(4—5段):

明明在比赛中很出色,由此明明改变了对爸爸的看法。

   讨论:

爸爸“懒”得用心是什么?

二、学习介词“替”的用法。

替:

介词,相当于“为”、“给”。

    如:

大家都替你高兴。

        同学们替他背行李。

        卓玛替扎西打扫卫生。

三、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到明明的爸爸平时不替他做事,不是真正的懒,而是为了培养明明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

  教学反思: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所有生字词以及课文内容,知道了课文要表达的情感,明白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4、我长大了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及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估计”和“真的”用法,能在具体环境中运用。

3、体会“长大”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掌握所学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长大“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设计问题。

如:

今年你多大了?

你在家帮大人干活吗?

你会招呼客人吗?

由此导入本课的教学。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生字、词。

ji                 xun               gu

技(技术)左右    训(训练)左右    估(估计)左右

mao               yao               mo

冒(感冒)上下    药(吃药)上下    末(周末)独体字

gao                  gou

羔(羊羔)上下       沟(水沟)左右

1、师生共同分析字的间架结构。

2、形近字辨析。

     技————枝(树枝)   估————姑(姑娘)

     末————未(未来)   沟————钩(钩子)

3、解释疑难字词。

                 第二课时

一、朗读及分析课文。

让学生分组表演三个片段:

片段一表现的是扎西礼貌待客的情景。

片段二表现的是扎西学会了照顾妈妈。

片段三表现的是扎西替爸爸去放羊和帮助别人的场景。

通过提问,抽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1、客人来了,扎西是怎么做的?

   扎西请客人喝茶,并且很有礼貌的回答了客人的问话。

  2、妈妈生病时,扎西是怎么做的?

   照顾妈妈吃药,还煮好了奶茶,做好了面条。

  3、扎西放羊时,做了什么好事?

   扎西捡到一只小羊羔,并送还给了失主。

二、学习“估计”和“真的”用法。

     估计:

动词,大概的推断。

   如:

我估计现在有4点多了。

       下雨了,估计他不回来了。

   真的:

的确,确实的意思。

   如:

我真的看见了她。

       他真的去了北京。

三、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算真正长大了。

课文从不同的生活侧面表现了扎西的成长片段,从中可以体会“长大”的含义。

                      5、古诗二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古诗的节奏

二、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两首,理解诗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两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诵读以前学过的古诗,如《梅花》《江雪》等,以此来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学习生字:

yi                         shuang

疑(怀疑   疑问)左右结构  霜(风霜  下霜) 上下结构

zeng                       jiang

赠(赠送   赠品)左右结构  将(将来  将要) 左右结构

yu                         ta

欲(欲望   食欲)左右结构  踏(踏歌  踏步) 左右结构

tan 

谭(水潭   深潭)左右结构

                   第二课时

一、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的作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

二、 课文讲解:

1、 教师范读,让学生把诗读正确。

2、 通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疑”,怀疑。

 床前的月光如此明亮,让人怀疑是铺在地上寒冷的白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举”,动词,往上托;往上伸。

“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

 “望”,看的意思。

 “思”,想,思念。

抬起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下头又想起久别的家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乘”,坐的意思。

  “舟”,小船。

  “将”,副词,将要。

快要。

  “欲”,准备,打算。

 “忽闻”,忽然听到。

李白正准备坐船离去,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阵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千尺”,是概数,形容水很深。

  “不及”,比不上。

桃花潭水虽有千尺深,也比不上老朋友汪伦前来为我送行的这片情谊。

三、 小结:

《静夜思》全市仅20字,语言平实朴素,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赠汪伦》一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感人的送别画面:

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情。

6.蓝 树 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第五段,理解“林园园看见李 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了课题你有疑问吗?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问,教师对问题做出评价并按排解决时间)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努力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齐读。

强调:

“术”、“桌”是翘舌音。

“经”是后鼻音。

“拿”的声母是N,不是L。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

每个自然段说什么。

读前指导长句子的停顿和断句,出示长句子练习。

指名读,读后评议。

(字音正确,无添字漏字现象,无断句)

3、快速看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提示:

------向-----借绿铅笔,结果)

四、分段细读课文。

李丽怎么会 画出蓝书叶,林园园真是个不愿帮助别人的孩子吗?

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李 丽为什么要借绿铅笔?

2、讨论。

理解第三句中“正要”“可是”两个词;(1、老师让画树,画树叶要用绿铅笔;2、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3、小结: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自读体会。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我们还仔细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李丽借绿铅笔的原因。

那么李丽为什么最后还是画的蓝树叶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仔细读后面的课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想办法记字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

发生了什么事?

二、继续阅读课文。

自读课文二至四段,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用铅笔画出她们之间的对话,多读几遍,注意读出正确的语气。

(一)、学生读、画,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二)、逐段阅读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仔细听:

李丽看到林园园把树画好了,对林说了什么,用怎样的语气?

林园园呢?

他读的语气是否正确,应该怎样读?

2、讨论。

(抓住“小声”、“吞吞吐吐”)理解“吞吞吐吐”,结合课文理解。

(提示:

她 真的没画完吗,她想说什么?

)应该怎样读她的话,练读,指名读。

评议。

3、林园园说她还没画完,不肯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自读这一自然段 的三句话,体会她们说话时的心理。

4、等林园园全部画完后,李丽再 借时她又说什么?

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她们的对话练习朗读。

A:

指名分角色朗读;B:

讨论评议。

5、在李丽答应小心后林园园痛快的把绿铅笔借给她了吗?

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注意体会她们的语气。

6、自己读,找出她们的语言,并画出表示她们说话 时的语气和表情的词语,练习 朗读。

(林园园的一句话中有三个“不要”,你听了会感觉到什么?

她又皱着眉头说:

“还要画小草?

”,她是真的在问李丽吗?

你感觉到什么?

林园园感觉到了吗?

7、快速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读一读,结合板书李丽和林园园的语言和态度,想一想: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三)、分角色朗读二至四段。

1、分小组练习。

2、指名读。

读后评议。

三、阅读第五自然段。

李丽知道林园园舍不得把铅笔借给她,她会怎么做。

1、指名读第五段,思考:

林园园看到什么脸红了?

她会想什么?

2、填空.、 (书后练习3)

李丽拿起自己的( )铅笔,( )地画着( )。

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 )脸红了。

先填空,练读,注意突出括号中的词语。

3、讨论林园园脸红的原因。

她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呢?

四、总结延伸。

(联系实际,谈谈各自的想法。

五、识记生字。

大部分生字都可采用分部件记忆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说,教室作必要的指导。

1、特别注意:

“铅”的右半部分,上面没有钩;“桌”分部件强调。

“由”的一竖要出头。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

六、作业。

1、抄写词语并用带点字口头组词。

(书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 蓝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小声 吞吞吐吐 怕把笔尖弄断

”要。

不要。

不要。

不要“ 

连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