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834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建议书

附件及附图: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

1.1.2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1.3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自治区东北部的####市,以大雁煤业公司所辖的大雁矿区为中心,涵盖相邻的旗县。

1.1.4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

1.1.5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矿区废弃土地综合治理利用有关条款。

(2)国务院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3)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马铃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土豆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的批示精神。

(4)国家计委投资(1993)530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5)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与技术目录。

(6)《####盟农业发展十五和2010年计划》。

(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气象、环保等基础资料。

1.1.6研究工作范围及研究工作概况

(1)研究工作范围

通过对项目的建设地点、拟建规模、种植计划、产品类型及产品销售市场、建设方案、条件建议、环境保护、总图布置、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与分析,从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论证了项目的必要性,并对其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可靠的结论。

(2)研究工作概况

编制单位对项目区进行实地勘察,收集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料,并对公司整体经营现状和现有条件进行考察,重点了解该公司在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方面的基础和水平。

编制专家和公司技术及管理人员共同对项目的实施内容、产品方案、市场前景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讨。

根据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土壤、水文、气象、交通条件、国内种薯市场以及国家对该产业的扶持政策,对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产品种类、技术要点、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

最后根据项目承办单位的要求、当地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专家意见和项目建议书的要求形成了本项目。

1.1.7项目投资构成、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投资构成

项目的总投资为8313.6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7413.6万元,流动资金900万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总规模预计达30万亩。

第一期工程的生产规模为10万亩,加上轮作区共30万亩,第二期工程的生产规模为20万亩,加上轮作区共60万亩。

本项目对一期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和论证。

一期工程分为核心区和示范辐射基地两部分,具体内容与规模如下:

1.核心区

核心区是项目建设的重点区域,主要以马铃薯组培快繁中心、微型种薯生产基地、原种生产基地和种薯贮藏库为主体建设内容,规划占地面积为0.2万公顷左右(包括轮作区),设计由4个功能区组成:

(1)马铃薯脱毒种苗组培快繁中心

(2)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基地

(3)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

(4)马铃薯贮藏库

2.辐射区

辐射区种薯基地的主要用于生产合格种薯,总面积为2万公顷(包括轮作区)。

1.1.8资金筹措

该项目申请国补4057万元,地方配套2228万元,企业自筹2028.6万元。

1.2项目研究的主要结论

该项目围绕国家建设工程中心,温家宝总理批示“把土豆办成大产业”,国家计委、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要求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中国农业建设的一个重点,建设马铃薯产业高科技园区,以及国家正筹备建设的西部大开发马铃薯产业链,在####、甘肃等四省区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的发展思路和精神,选择矿区急需改良土地、气候冷凉、适宜繁育马铃薯种薯的####地区,并且由国家二级企业大雁煤业公司和其控股子公司####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建设国家一流的种薯生产基地,可以发挥####地区的地域优势,而且通过种薯扩繁,可以大大提高####地区脱毒种薯种植水平,提高土地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带动####、####,甚至全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面积的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产量提高、品种优化、效益增加的目的。

通过建设该种薯生产基地可以带动项目核心区及辐射区农民生产近1~2万公顷(15~30万亩)的马铃薯合格种薯生产,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可以为10~30万公顷的马铃薯生产提供优质种薯。

项目内容融入了“高新”、“高效”和“产业带动”的总体战略思想,符合国家的西部开发、产业化发展及投资扶持方向;项目的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方案切实可行。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良好。

各子项目均可达到各自预期的主要经济指标。

因而,表现在财务内部收益率高,所得税前可达38.6%,税后仍可达34.3%;财务净现值,税前为11831.0万元,税后为9561.8万元;从建设期计算的投资回收期,税前为4.8年,税后为5.0年。

该种薯生产基地建成后,通过引进、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新品种、脱毒微型薯及各级优良种薯的繁育技术、现代化种薯贮藏技术和现代化高效优质马铃薯生产技术,可使####优质马铃薯种薯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对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优越条件、促进当地农牧业结构调整起着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对整个大雁矿区来说,通过该基地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其他非煤行业转向、增加就业岗位,发挥其综合发展的优势。

近几年来,由于矿区土地多年连作,矿区采空区水土流失严重,矿区有2/3的土地沙化退化,主种品种小麦和油菜平均亩产不到200斤,通过种植马铃薯,可以使亩产达到2000-2500公斤,而且通过马铃薯与豆类作物轮作,能有效改良土壤,防止土地进一步退化流失。

同时,由于煤炭市场形势一直没有好转,大雁煤业公司有5000余名职工下岗,急需安置,因此,此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达到改良中低产田的目的,而且可安置下岗或社会人员10000人,并可带动当地运输业、印刷业、劳动力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带动当地职工、农民脱贫致富,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战略重组,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该基地建设是以高新技术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为主体,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同时,采取轮作方式保持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并能有效地控制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该基地建成后,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并有效地控制土地沙化,保证当地独特而优越的自然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

综合上述分析,该基地建成后将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项目是可行的。

该基地的建设将对####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型煤矿转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同时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建议####或国家有关部门早日立项支持。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内容、数量

备注

1

生产(建设)规模

 

 

 

1.1

脱毒薯组培快繁中心

 

保存马铃薯品种资源相应的无毒基础苗,年产脱毒试管苗400万株左右。

 0.15-0.2

元/株

1.2

脱毒微型薯生产基地

 

利用组培快繁中心生产的脱毒苗生产脱毒微型薯6000万粒

 0.2-0.3元/粒

1.3

脱毒原种生产基地

 

利用微型薯生产基地生产的微型薯,年生产原种2万吨左右

 2000-5000元/吨

1.4

合格种薯生产基地

 

利用原种生产基地生产的原种,年生产合格种薯20万吨左右

 650元/吨

1.5

马铃薯种薯贮藏库

 

年贮藏各级种薯2万吨左右

 

2

总投资

万元

 8313.6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170

 

2.2

流动资金

万元

 900

 

2.3

土地深松和改良投入

万元

 243.6

 

3

项目定员

580

 

 

其中:

管理人员

17

 

 

工程技术人员

20

 

 

生产工人

543

 

4

主要原材料、资料、动力消耗

 

 

 

4.1

脱毒种苗

万株/年

400

 

4.2

脱毒微型薯

万粒/年

6000

 

4.3

脱毒原种

万吨/年

2

 

4.4

总用水量

m3/h

1288

 

5

基地占地总面积

公顷

22032

 

其中:

㈠核心区

公顷

2032

 

 

①脱毒种苗组培快繁中心

公顷

0.2

 

 

②脱毒微型薯生产基地

公顷

20

 

 

③脱毒原种生产基地

公顷

666.7

 

 

④贮藏库

公顷

2

 

 

⑤其他辅助工程

公顷

10

 

 

㈡辐射区

公顷

20000

 

 

①合格种薯生产基地

公顷

20000

 

6

种薯基地总建筑面积

M2

21000

 

其中:

①脱毒苗组培快繁中心

M2

2000

 

 

②种薯贮藏库

M2

20000

 

7

年销售收入(100%负荷)

万元

13000

 

8

年总成本(100%负荷)

万元

8332.9 

 

9

年税金总额

万元

780 

 

10

年利润总额

万元

 3473.2

 

11

投资利税率

%

 

 

12

投资回收期(静态)

5.0 

 

13

贷款偿还期

4.9 

 

1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34.3 

所得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

%

 38.2

所得税前

第二章马铃薯产业市场前景

2.1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趋势

世界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包括鲜薯和加工产品两大部分。

根据FAO的统计,1999年鲜薯的进出口量约1000万吨,价值20多亿美元。

进出口量最大的是荷兰,当年的出口量为120万吨,进口量为136万吨。

马铃薯贸易量最大的加工产品之一是冷冻马铃薯制品。

1999年的进出口量约400万吨,价值30多亿美元。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冷冻制品出口国,当年出口约90万吨。

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国,当年进口47万吨。

日本的冷冻马铃薯制品仅次于美国,当年进口达到28万吨,价值约2.4亿美元。

近年来,国际马铃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继续发展的趋势。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的改变,增加了对快餐食品、休闲食品的需求,从而加大了对作为休闲食品为主角的马铃薯食品的需求。

更由于马铃薯加工食品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不管是西餐还是中餐,也不管欧美人、还是亚洲人,对马铃薯休闲食品越来越喜欢,尤其是小孩和16-40岁的女性消费者。

美国曾对收入的增加同马铃薯消费的增加关系作过专门研究,结果表明,其成正比例互动关系,当家庭收入在1000-4000美元时(低收入),只有2.5%的家庭使用冷冻马铃薯产品,3.3%的家庭使用罐装和脱水马铃薯制品,24.7%的家庭购买马铃薯片和马铃薯条;而当收入超过10000美元(高收入时),则有13.5%的家庭使用马铃薯制品,6%的家庭使用罐装和脱水马铃薯制品,38.9%的家庭购买马铃薯片和马铃薯条。

其他国家目前对马铃薯消费量较大的群体也是收入较高的家庭,表现出与美国相同的消费发展趋势。

对马铃薯产品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马铃薯国际贸易的扩张。

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马铃薯产品的需求蕴含着巨大的市场。

亚太区域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受西方国家消费影响较大,马铃薯食品一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但天生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马铃薯。

目前,比如种薯。

他们主要是从西方国家进口。

这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国际市场。

尤其是我国将同东盟各国形成共同市场,马铃薯鲜薯及加工品的出口东盟更是如虎添翼。

目前,周边国家日本每年进口速冻薯条25万吨,东南亚15万吨,价值40亿元;全粉4万吨,价值6亿元;其他马铃薯加工食品进口达16亿元;淀粉方面,日本每年进口淀粉及变性淀粉30万吨,东南亚20万吨。

鲜薯的出口量也很大,仅####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脱毒马铃薯已通过山东、深圳客商出口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在5000吨以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马铃薯产品的进出口也迅速增加。

中国1999年的鲜薯出口量约7.5万吨,价值1100万美元,当年进口量为2万吨,价值750万美元。

冷冻马铃薯制品出口约2万吨,价值1600万美元,当年进口冷冻马铃薯制品(主要为冷冻薯条)约8.1万吨,价值6000万美元。

中国每年进口淀粉13万吨,按每吨600美元计,价值7800万美元。

此外,中国还进口其他马铃薯制品,包括全粉、薯片、变性淀粉等。

总值近2亿美元。

国内马铃薯产品的需求市场也在迅速扩张,特别是马铃薯快餐产品增长十分惊人。

我们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例。

目前,麦当劳在北京有88家连锁店,在大陆有近470家,年销售薯条2万吨,按每吨10万元人民币计,则销售收入为20亿元。

据权威专家分析,到2005年,麦当劳将在大陆有1000家分店,每年将卖出5万吨薯条,价值50亿元人民币。

如果按20%的生产率,5万吨的薯条需要25万吨专用原料薯。

肯德基目前每年仅土豆泥一项在大陆的销售收入达3亿元。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有5000-10000家麦当劳连锁店。

国内商品薯的需求也是呈增长的趋势。

商品薯的需求由鲜薯、食品加工、以淀粉为代表的非食品类加工三大项构成。

在此,我们仅仅以淀粉和变性淀粉的需求为例进行叙述。

目前我国的淀粉每年需求量约为80万吨,每年的产量仅有30万吨。

按7吨原料产1吨淀粉计,则需商品薯50万吨×7=350万吨。

按亩产1.5吨计,80%的合格率则需要近300万亩的种植面积,按每亩120公斤种薯计算,需要种薯30万吨。

目前我国变性淀粉的需求量在100万吨左右,按8吨商品薯生产1吨变性淀粉计,则需商品薯约800万吨,也就是说,需要6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这相当于整个####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需种薯近70万吨。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有规模的马铃薯加工项目,可以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原料薯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负责给麦当劳和肯德基供应薯条和土豆泥的辛普劳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买不到合格原料薯。

此外,目前我国专用型商品薯的供应也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0%左右。

今后,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马铃薯产品的需求将会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

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马铃薯14公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更低于发达国家70公斤的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消费油炸马铃薯片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大约在150倍左右。

美国每年人均消费油炸马铃薯片9公斤。

如果我国人均年消费鲜薯量达到30公斤,则增加需求176亿公斤,相当于目前我国马铃薯年总产量的25%。

按每公斤平均0.8元计,则价值约141亿元。

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有15%的人口以马铃薯及其制品为主食,这将大约是6000万吨的市场,几乎是在2000年总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倍。

马铃薯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未来马铃薯产品市场增长的势头表明,异常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今后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2马铃薯种薯市场分析

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和效益都与播种的种薯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作用已成为科研和生产上的一种普遍共识。

随着快速高效脱毒种薯微型薯化繁育技术的发展和微型种薯繁殖成本的降低,脱毒种薯繁育将逐步向微型化、工厂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以优质低成本的微型薯为核心的脱毒种薯新型繁育体系已经逐步在种薯推广应用和马铃薯生产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马铃薯种薯的栽培还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种薯培育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

因此,马铃薯种薯市场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

优质原原种的需求。

我国目前年需求优质原原种(微型薯)3-5亿粒,仅内蒙年需原原种就达1亿粒;周边国家的需求约为1亿粒。

供给方面,如前所述,目前全国主要繁殖单位约有50家左右,总繁殖能力约有1亿粒。

其中####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是较大的原原种繁殖单位,而且质量有所保证。

由于市场混乱,原原种的市场价格从0.15~0.50元之间。

甚至有个体户也参与“繁殖”和销售,质量和价格差别很大。

一级种薯的需求。

根据我国的马铃薯生产现状,种薯投入产出比为1:

7,每年的种薯需求量为723万吨。

按亩产2吨计,需要362万亩的种植面积。

适宜种薯繁殖的地方有内蒙、甘肃、黑龙江、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河北张家口、北京北部山区等。

目前,我国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约为10%,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马铃薯产量、品质的整体提高,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10%的脱毒种薯推广主要是在山东、内蒙,所以山东的马铃薯亩产是目前全国最高的。

内蒙####市生产的脱毒种薯在山东地区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30%左右。

2000年以来,累计推广面积达30余万亩。

按目前的10%的推广率,每亩按需脱毒种薯120公斤约需种薯8.5亿公斤即85万吨。

要把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搞上去,要使我国的马铃薯产业整体优化升级,变土豆大国为土豆强国,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要真正让农民受益,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至少要达到70%,如此,则新增需求36亿公斤即360万吨脱毒种薯。

按每亩产2吨计,则相当于144万亩的脱毒种薯繁殖面积;按每公斤1元人民币计,则提供了价值36亿元的种薯需求市场。

对新增的脱毒种薯需求的供给,目前几乎可以说是空白。

目前,一级种薯的销售价格同原原种一样,差别比较大,从每斤0.4元到0.8元不等。

国际上,荷兰等主要马铃薯种薯出口国,通过海运到我国上海口岸的一级种薯价格为600美元/吨,等于5元/公斤。

价格比国产的至少高3倍。

到东南亚市场是1美元1公斤,我国的种薯将有较大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马铃薯市场,特别是脱毒种薯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大的市场潜力,建立种薯生产基地,有利于规范种薯市场,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身也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生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不仅是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也是我国农业应对WTO挑战,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

2001年8月21日,温家宝总理曾深刻指出:

“我国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产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土豆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

”因此,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新的运行机制,建设国家级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发挥高新技术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上的作用,通过提高脱毒快繁检测技术,加快繁种进度,扩大脱毒种薯推广面积,提高加工转化程度,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培育和开拓马铃薯产业国内国际市场,迎接WTO挑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推进马铃薯产业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整体上切切实实地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是把我国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举措。

3.1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技术发展状况

3.1.1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状况

(1)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在世界各国种植十分广泛。

根据联合国FAO的统计,2000年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4个,其中亚洲40个,欧洲40个,非洲36个,中北美洲14个,南美洲10个,大洋洲4个。

在过去的10年中(1990-2000),全球每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保持在1900万公顷左右。

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中国472万公顷,俄罗斯320万公顷,印度130万公顷,波兰120万公顷。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种植面积从1982年的245.4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471.9万公顷,总产从1982年的2382.5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6456.4万吨。

过去几年中种植面积增加较快的省区有黑龙江、云南和山东等省。

黑龙江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26.55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42.08万公顷,排名从1998年的第8位上升至2001年的第4位;云南从1998年的25.26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37.87万公顷,排名从第9名上升至2001年的第5位;山东省从6.71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12.73万公顷,排名也从第17位上升至2001年的第12位。

在过去20年中,马铃薯单产也有一定的增加,但增加幅度远低于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增加幅度。

单产从1982年的9.7吨/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13.7吨/公顷,产量增加了41.2%,而同期种植面积增加了92.3%,总产量增加了171%。

估计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的种植面积还将有一定的增加,原因有:

1)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马铃薯的比较效益显著高于粮食、豆类、油料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农民会增加马铃薯的种植面积;2)在马铃薯加工业的带动下,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增加;3)南方冬作区在冬闲田上种植马铃薯和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的面积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在未来的几年中,马铃薯单产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原因有:

1)种薯质量改善;2)病虫害防治技术将提高;3)投入增加;4)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随着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提高,马铃薯的总产也将有一定的增加。

####市马铃薯种植面积93.1万亩,总产112万吨,但我市没有上规模的种薯生产基地,大部分种薯需要外调。

(2)种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很多年前就开始规范种薯的生产和经营,也针对种薯生产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法规,但目前我国种薯生产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没有权威的部门组织、管理和协调马铃薯种薯生产,种薯的质量差异巨大。

国外普遍采用的注册种薯生产制度还没有在中国实施。

商品薯生产和种薯生产没有严格的区分。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马铃薯原原种(微型薯)生产的技术已经普及,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原种生产需要量。

但生产出的微型薯质量难以保证,也没有权威机构对各单位所生产的微型薯进行检测和监督。

在种薯经营上,也同样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一些根本不具备种薯经营资格的单位和个人都在从事种薯经营。

因品种不适当、种薯质量差引起的案件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对种薯的质量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种薯质量达不到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质量标准,农民将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种薯生产者赔偿损失。

因此本种薯基地将在保证种薯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自己的生产规模,并将生产规模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管理范围内。

随着农业结构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我国将形成以内蒙东北部、黑龙江北部、河北坝上、甘肃定西、云南昭通等地区为核心的种薯生产基地。

国内同行权威专家一致认为内蒙东北部具有建设现代化、大规模的产业化种薯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

(3)种薯的需求量与目前的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72万公顷左右,按每公顷用种1.8~2.25吨计算,需要各级种薯850~1100万吨。

按每公顷生产15~20吨种薯计算,则中国需要60~70万公顷左右的合格种薯生产田。

尽管在未来的数年内,中国仍会有一部分农民继续使用自留种薯生产马铃薯。

但是,如果按一半的种植面积使用合格种薯,马铃薯每亩用种量在120公斤左右(每公顷2吨左右),则中国需要30~40万公顷的合格种薯生产面积,种薯的需要量巨大。

3.1.2国内外马铃薯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

(1)品种研究方面的技术发展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