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895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

二、建设规模

1、污水管网工程总长度70公里

2、工程建设规模

该项目工程建设规模详见表1-1。

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

表1-1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起止地点

管径

(mm)

长度

(公里)

1

二污管网洪绪区域工程

龙庄中心街至第二污水处理厂

D1400

3

2

小清河中段污水管网工程

善国路至大同路

D1200

2.7

3

荆河北岸截污渠一期工程

善国路至大同路

D1200

1.1

4

塔寺南路污水管网

荆河路至荆河(双侧)

D600

1.2

5

青啤大道排污

龙泉路至京沪铁路

D800

4

6

杏坛东路污水管网

塔寺路至解放路

D800

1.1

7

荆河北岸截污渠二期工程

荆河大桥至善国大桥

D1200

1.3

8

荆河北岸截污渠二期工程

龙泉大桥至愚公桥

D1200

0.7

9

永昌东路污水管网

龙泉路至落凤山大道

D800

1.5

10

振兴中路污水管网

大地路至北辛西路(双侧)

D800

1.8

11

大地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振兴路

D800

0.7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起止地点

管径

(mm)

长度

(公里)

12

解放西路污水管网

振兴路至柳屯路

D800

0.8

13

荆河东路污水管网

龙泉路至落凤山大道

D800

1.4

14

解放中路污水管网

塔寺路至荆河

D800

0.9

15

新华西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奚仲路

D800

1

16

宏大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墨子大道

D800

1

17

大同南路污水管网

青啤大道至荆河

D200

1.2

18

永昌西路污水管网

善国路至京沪铁路

D800

1.2

19

滨河东路污水管网

黄连山路至落凤山大道

D600

0.9

20

北辛西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染山路

D600

0.5

21

滕文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奚仲路

D600

0.8

22

鲁班大道北段污水管网

红荷大道至滕文路

D600

0.4

23

小清河南岸污水管网

北关街至京沪铁路

D1000

0.8

24

学院西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济微路

D800

4.1

25

二污管网鲍沟区域配套工程

鲍沟镇玻璃城至平行路

D1000

2

26

小清河东段污水管网

文化路至塔寺路

D1000

1.3

27

荆河中路污水管网

文昌路至龙泉路

D800

1.3

28

新兴北路污水管网

北辛路至通盛路

D800

0.4

29

河阳路污水管网

墨子大道至振兴路

D800

0.9

30

小清河污水管网一期工程

鲁班大道至小清河冯河交汇处

D1200

2.2

31

冯河污水管网一期工程

小清河冯河交汇处至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

D1500

1.8

32

小清河污水管网二期工程

京沪铁路至鲁班大道

D1000

2.8

33

冯河污水管网二期工程

小清河冯河交汇处至红荷大道

D1200

8

34

科圣路污水管网

通盛路至红荷大道

D1500

1.1

35

荆河西路污水管网

鲁班大道至奚仲路

D800

0.9

36

解放东路污水管网

龙泉路至荆泉路

D800

0.7

37

荆泉路中段污水管网

解放东路至荆河

D800

0.5

38

大同中路污水管网

杏坛路至小清河

D800

1.2

39

振兴南路污水管网

青啤大道至孟尝君大道

D800

3

40

荆泉路北段污水管网

北辛路至荆河

D800

1.2

41

大同北路污水管网

红荷大道至龙岭路

D800

1.6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起止地点

管径

(mm)

长度

(公里)

42

善国北路污水管网

冯河至龙岭路

D800

2

43

和平路污水管网

新华西路至学院西路

D800

0.8

44

新华西路东段污水管网

柳屯路至墨子大道

D800

1.2

45

柳屯中路污水管网

学院路至冯河

D800

1

46

合计

70

三、建设地点

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位于滕州市城区内。

四、项目投资

该工程项目投资总额为13628.42万元

五、建设期

5年

第二节建设单位概况

一、建设单位

滕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建设单位地址

滕州市善国中路19号

三、法人代表

四、建设单位概况

滕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主管全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局机关设置办公室、人事科、综合财务科、城建城管科、村镇建设科、基本建设科、工程执法科、政策法规科和信息宣传调研中心等职能科室。

局下辖市政工程管理处、园林管理处、环境卫生管理处、住房委员会办公室、房地产管理局、燃气总公司、公共汽车公司、燃气供热管理办公室、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城市建设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物业管理办公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档案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新科建筑技术研究中心、瑞达焦化公司、正方新型建筑材料厂、山东省建筑砌块试验中心、墙体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近20个企事业单位,全局现有干部职工5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00余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滕州市城乡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础建设、公用事业、城区开发、经营城市、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滕州市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山东省人居环境先进城市、省级城市绿化先进集体和全省建筑业十强县等称号。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六、《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

七、《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八、《滕州城区排水现状及规划图》

九、《滕州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10-2020年)

十、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

十一、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

第四节研究范围

本项目研究范围为: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

三、项目建设方案;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

五、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并做投资估算。

第五节研究内容

一、走访建设、交通、规划等部门,了解滕州市总体规划、道路规划、区块开发建设计划、相关建设项目进展的资料。

二、调查滕州市路网沿线现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和建筑、管线等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

三、充分认识可研中所需要完善及新建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在滕州市城市建设的地位和功能。

并依据总体规划,通过分析,掌握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结构、建设规模及标准。

四、排水工程设计,分析沿线现有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标准。

五、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估算。

第六节主要研究成果

一、主要技术标准

1、排水体制:

部分雨污分流、部分利用排水边沟排水。

2、抗震标准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基本烈度IV度。

二、主要简要结论

本项目主要是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及重点节点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并对上述工程做投资估算。

经测算,该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总投资额为13628.42万元。

项目建设期5年。

三、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该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建成能够较好地改善滕州市城市的污水排放状况。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拟建项目对各种主要社会因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看,不同利益群体对该项目的实施是可以接受的。

但要注意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对受损利益群体的补偿,从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资金筹措

本项目为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628.42万元,由政府投资,滕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建设。

项目建设资金由滕州市财政局筹集。

五、其它研究结论

1、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项目进度安排及管理

根据国土利用规划以及城区发展规划,本项目五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为保证排水管网施工的质量,应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为辅。

整个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协调好各管线建设单位与道路建设单位的关系,确保各工序的有序衔接。

工程施工程序,应是先地下后地上,各种地下管线应尽量同步施工,以免造成浪费并延误时期。

2、施工便道及土方调配

由于本项目土方量较大,现状路网不足,设置施工便道并进行土方调配的可能性不大。

采用机械进场后,管网建设与区块场地平整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工作,土方开挖后就近回填,并通过调整区块内的台地标高,减少土方的外运量。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背景

随着滕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工程的投资以及雨洪灾害的风险,而且加剧了城区面源污染,对城区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滕州市政府充分意识到城区污水排水工程对于控制地表水体污染的必要性和防洪排涝的重要性,按照国家鼓励城市雨污分流的产业政策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在新一轮《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0》和《滕州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10-2020年)》中,将城区污水管网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列为政府督办项目。

滕州市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制定《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方案》,拟在城区新建污水管网排水工程,计划五年将雨水和污水分开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轻城区防洪排涝压力、缓解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控制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障滕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流入微山湖水质达标。

受滕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委托,编制《滕州市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滕州市的河道末曾经受到严重的水污染。

城市供水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但由于水污染,地下水已受到渗透性污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部分污水管网损坏,且地下水因为多年的大量开采,其开采量也逐年减少。

由于郭河被污染,城河郭河汇合入湖后,给南四湖也造成了污染,使沿湖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养殖业受到直接影响,人民健康受到危害,不仅极大的影响着滕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的生产生活,而且也给沿湖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所以,治理水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时刻不容缓的任务。

2000年滕州市按照国家对淮河流域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积极申报省政府,将污水处理工程列入了南四湖流域治理的详细规划。

滕州污水处理中心作为“九五”期间山东省淮河流域建设的11座城区污水处理厂之一,在滕州市建设,该中心于2002年投产运营,之后滕州市又积极筹集资金,先后建设了滕州第二污水处理厂及木石地区污水处理厂等。

第二污水处理厂已于2008年投入运营。

截止2010年底,滕州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1万m³/日。

污水处理中心建成后,管网不能配套,将使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也不能达到治理水污染的目的。

在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同时进行污水管网的建设,能有效改善市区污染状况,减轻水体污染,为城市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也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效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滕州市在污水处理管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10年,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160.1公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滕州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方面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区域生活污水范围随之不断扩大,水量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产业方向也有较大变化,甚至转产、停产、迁移及改变用地性质。

这两方面的变化使得滕州市城区排水系统中污水收集、处理及雨水排放系统不匹配,各区域排水水平也极不平衡,导致滕州市城区排水系统收集、处理的矛盾更为突出和显著,出现了道路排水不完善的状况,部分污水管网及污水泵站无临时事故及溢流排放口,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部分路段雨污水混用,挤占雨水管容量,加上污水沉泥和雨水排放的间歇性,雨水管网满流现象严重,部分排水管网存在随意放大或缩小管径和改变坡度现象,使得以重力排放的排水管网存在若干技术缺陷,造成排水管网流通不畅,加之原有铺设的排水管网存在设计标准和管道选材标准低较为严重,造成路面污水四溢,尤其是大雨过后,部分地段积水现象尤为严重。

实施部分路段污水管道的建设工程,是十分必要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该项目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滕州市排放的生活用水和雨水,经域内河流流入微山湖。

该项目建设可从源头上治理对微山湖环境的污染,确保南水北调水质。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

有关省级政府要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任务、项目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并签订责任状,严格责任追究。

各级地方政府要将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将滕州市污水管网工程列入淮河流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二、是落实滕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需要

《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章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中明确指出:

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和改造城区排水、排污和中水回用管网。

《滕州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10-2020年)》确定滕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三、是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城市防洪能力,有效避免洪涝灾害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街道、住宅和大型建筑物使城市的不渗透水覆盖的面积不断增加,使得相同的降雨量,城市地区产生的径流量也迅速增加。

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排水工程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使雨水流向排水管网更为迅速,即可避免暴雨时的洪涝灾害,又能集中收集污水,有效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污染。

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城市污水管网工程是一项集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处理、排放以及城区御洪、防洪、排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保障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生命线工程。

是以合理和综合利用城市雨水,集中收集、处理污水,安全排放,消除城市水患和污染为目标,确定城市排水体制,布置和建设城市污水的收集、输送、排放等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以及城市御洪工程建设等。

在城市建设方面,过去由于经济的原因,缺乏对给水排水统一性的认识,单纯考虑城市给水工程,欠考虑排水工程,使城市雨水和工业废水,大面积污染了水体,导致水资源和水环境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水资源紧缺带来的重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仅有的水资源又在遭到重大的人为污染,导致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问题,需要运用开源节流、减污降耗、强化法制、运用经济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发展清洁生产等各种方法。

滕州人民政府对城市排水工程系统作出统一的安排,从时序上保证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中的首要问题。

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数目、选址、效益和费用等问题。

同时,对城市的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影响深远。

滕州市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环境保护要求,原有排水设计,雨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条件、排水系统工程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等综合考虑确定。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区的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

按照排水体制选择的原则,结合各个片区的排水现状和旧城改造的规划,依据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区的排水制度:

老城区由于原有设施为合流制管渠,要全面进行分流制改造。

新规划城区均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经雨水管渠系统就近排入河流水体,街区的污水经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后,汇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或进行再生回用实现科学发展。

五、是从源头治理水污染的需要

雨污分流是城区排水工程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水质,净化水体的前提。

滕州市对老城区雨污混流的排水设施进行彻底根治,完善污水管网工程,实现雨污完全分流,是从源头治理水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时进一步加大措施,确保雨污分流制度的实施:

1、新建排水管网严格实行雨污分流;

2、针对原有合流管渠采用新建雨水排水设施的措施,完善污水管网工程,原混流管道改为污水排放专用管道,实现雨污分流改造。

3、实现雨污分流从源头抓起,从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等排水源头控制,通过行政干预的措施,使小区、单位等内部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系统分离,建立排水许可制度,做到“不分流勿接入”。

总而言之,滕州市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以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实施城区污水管网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节项目建设条件

一、滕州市概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区,南临枣庄市薛城区,西濒微山湖,与微山县相连,北靠曲阜市,和邹城市接壤。

全市总土地面积1485平方公里,境内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46公里。

滕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8条省级道路穿境而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网络。

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有济南、徐州、临沂3个机场。

全市辖21个镇(街道办事处),1226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1年全市总人口169万人。

人口出生率10‰,死亡率5.61‰,自然增长率4.39‰。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72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21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279.99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比例为8.5:

53:

38.5。

人均生产总值45329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018美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8亿元,增长25%。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6.2亿元,增长24.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59.2亿元,增长15.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57.3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45.0亿元,增长35.3%,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9.9亿元,增长48%。

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7:

52.0:

47.3。

境内财政收入89.58亿元,增长25.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达到40.15亿元,增长33.3%。

其中,税收收入29.25亿元,增长24.5%,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2.84%,同比下降5.1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5.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6.35亿元,增长17.3%。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4.29亿元,增长17.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05亿元,增长17.9%。

城镇实现零售额164.42亿元,增长17.4%;乡村实现零售额51.92亿元,增长16.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3元,增长14.5%;人均消费性支出13463元,增长18.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87元,增长14.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13元,增长11.5%;年末人均居住面积45.2平方米,增加5.4平方米。

全年入经济开发区项目30个,总投资98.6亿元。

总投资267.77亿元的50个在建项目中,有25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84.3亿元、利税116.8亿元。

被评为“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在全省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列第16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8家,增加值增长14.0%,产品销售率为99.53%。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利税和利润分别为1394.49亿元、149.97亿元、85.21亿元,分别增长22.2%、20.0%和19.9%。

城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

城市道路453公里,绿化覆盖面积21.06平方公里。

开工城市建设项目159个,竣工91个,完成投资106.9亿元。

完成19条城市道路施工,解放路跨荆河斜拉大桥、大同路跨荆河桥、北关街跨小清河桥等3座桥梁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

新增集中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

铺设天然气管网36.2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99.75%。

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6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5720万立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3平方米。

实施了木石、级索、西岗、滨湖、大坞、鲍沟等6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中木石、大坞2处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

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城市污水18万吨,全年完成了12公里污水管网改造任务。

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北纬34°50′至35°17′和东经116°49′至117°24′之间。

东与枣庄市山亭区毗邻,南与枣庄市薛城区交界,西与济宁市微山县相连,北和济宁市邹城市接壤。

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贯通境内南北。

全市总土地面积1485平方公里,境内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46公里。

2、地形地貌

滕州市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

海拔最高点596.6米(东郭镇莲青山),海拔最低点33.5米(滨湖镇湖东村),市驻地海拔65.4米。

低山丘陵区面积4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5%;平原区面积91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6%;滨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

全市土壤总面积10.98000公顷,分为5个土类、12个亚类、22个土属、90个土种。

褐土主要分布低山丘陵区,面积4.5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1.05%。

潮土分布诸河流中下游、面积4.467公顷,占40.66%。

棕壤分布山丘中下部、面积10106公顷,约占9.2%。

砂姜、黑土分布洼地、低平原地带,面积9684公顷,占8.81%。

水稻土分布湖洼地区,面积308公顷,占0.28%。

滕州地层在全国属华北地区型,在山东属鲁西底层分区的泰安地层小区与济宁地层小区。

地质构造以折皱和断裂为主。

境内共有大小山头453个,其中沙石山130个,青石山323个,最高峰为莲青山摩天岭,高596.6米,其次为龙山,主峰高415米,被称为古滕八景之一的“谷翠双峰”,东峰高400米,西峰高408米,两峰并起,其间洞壑玲珑、虚谷相连。

其他著名的山有小白山、染山、马鞍山、谷山、吉山、孤山、南龙山、落凤山等。

全市有大小河流近10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左右的2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