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6983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PTX 页数:10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课件.pptx

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介绍,内容,什么是汇算清缴为什么要汇算清缴哪些人需要汇算清缴如何汇算清缴,什么是汇算清缴,是指居民个人汇总全年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的收入额,计算出本年度的应纳税额,再减去年度内已预扣预缴税额,得出本年度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为什么要汇算清缴,旧税法分类税制下,自然人不需要汇算清缴。

新税法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下,自然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汇算清缴。

哪些人需要汇算清缴,年度内已预扣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年度内已预扣预缴税额小于年度应纳税额,扣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纳税人申请退税的,需办理汇算清缴。

扣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纳税人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需办理汇算清缴。

如何汇算清缴,基本征管规定相关税收政策,基本征管规定,办理期限办理地点办理流程办理方式,办理期限,纳税人办理2019年度汇算清缴的期限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在此期限前离境的,可以在离境前办理年度汇算清缴。

办理地点,汇算清缴期结束前未办理的汇算清缴期内办理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后未办理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前未办理的,依次按照纳税人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收入来源地预判主管税务机关。

纳税人同时有两处及以上任职受雇单位或者收入来源地的,依次按照申报属期时间最近、应税所得金额最大的顺序预判主管税务机关。

汇算清缴期内办理的,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有两处及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汇算清缴期结束后未办理的,按照预判规则确定主管税务机关。

办理流程,税务机关办理流程纳税人办理流程,税务机关办理流程,数据归集试算应纳税额预填申报表申报提醒受理申报退税审核催报催缴后续管理,数据归集,基础数据扣缴申报数据自行申报数据其他数据,试算应纳税额,生成管理清册准备预填申报表作为管理依据,预填申报表,仅适用于网上申报,申报提醒,普遍申报提醒重点申报提醒,受理申报,网上受理大厅受理邮寄受理,大厅受理,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汇算清缴时,税务机关发现本机关无权为其办理的,应当引导纳税人通过网络方式办理或者告知其到有权办理的税务机关办理。

邮寄受理,受理方式受理税务机关职责注意事项,受理方式,邮寄申报采用定点集中受理方式。

省税务局指定一个或多个税务机关统筹负责本省汇算清缴邮寄申报事项,并提前向社会公告指定的税务机关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办理邮寄申报的注意事项等。

受理税务机关职责,受理税务机关负责申报表受理、录入、受理结果反馈、缴税凭证寄送等事项,并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逻辑性进行审核。

申报后的税额确认、退税审核、税款追征、争议处理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与管理工作,仍由其主管税务机关负责。

注意事项,纳税人通过邮寄申报办理汇算清缴时,其寄送地邮寄申报受理税务机关无权为其办理的,应当将居民个人邮寄申报资料予以退回并告知其退回原因。

退税审核,审核方式审核时间,审核方式,系统自动审核为主、人工审核为辅。

审核时间,通过网络方式办理的,自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退税决定。

通过办税服务厅办理的,自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退税决定。

通过邮寄方式办理的,自收到邮寄申报表之日起30日内做出是否退税决定。

对退税审核时发现存在高风险的纳税人,可以适当延长审核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催报催缴,按照“重点催报、依法催缴”原则,根据应补税金额和风险等级,统筹确定本辖区逾期申报提醒比例和范围。

后续管理,汇算清缴期结束后,可以按照分级分类原则确定范围和比例,组织开展汇算清缴事后抽查。

纳税人办理流程,收集整理收入纳税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汇算清缴填报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补(退)税,收集整理收入纳税信息,扣缴单位提供网络自行查询,扣缴单位提供,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单位应当于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支付除工资、薪金所得以外其他所得的扣缴单位应当在扣缴税款后,及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网络自行查询,自2019年1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官网(http:

/),点击“我要办税”-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点击“山西税务特色应用”,使用相关查询功能。

网络自行查询,自2019年1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官网(http:

/),点击“我要办税”-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点击“山西税务特色应用”,使用相关查询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申报记录查询、收入纳税明细记录及申诉记录查询。

网络自行查询,自2019年1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官网(http:

/),点击“我要办税”-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点击“山西税务特色应用”,使用相关查询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申报记录查询、收入纳税明细记录及申诉记录查询。

网络自行查询,自2019年1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官网(http:

/),点击“我要办税”-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点击“山西税务特色应用”,使用相关查询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申报记录查询、收入纳税明细记录及申诉记录查询。

网络自行查询,自2019年1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官网(http:

/),点击“我要办税”-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点击“山西税务特色应用”,使用相关查询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申报记录查询、收入纳税明细记录及申诉记录查询。

网络自行查询,自2019年1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官网(http:

/),点击“我要办税”-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点击“山西税务特色应用”,使用相关查询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申报记录查询、收入纳税明细记录及申诉记录查询。

判断是否需要汇算清缴,自行判断咨询专业人士判断根据税务机关提示信息判断,填报申报表,自行填报确认或修改预填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网上申报大厅申报邮寄申报,邮寄申报,纳税人选择邮寄申报方式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应当向汇缴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公告指定的税务机关办理邮寄申报。

邮寄申报,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清晰、准确、完整填报纳税申报表,并一式两份寄送邮寄申报受理机关。

涉及补缴税款的,可以通过税务部门远程办税端缴纳,也可以携带税务机关寄送的缴税凭证到银行柜台要求缴纳。

邮寄申报,邮寄申报受理日期以邮戳日期为准。

邮寄申报需使用专用信封。

邮寄申报,税务机关不予受理情形:

邮寄申报资料不齐全;申报信息填写不完整、不清晰、不准确或者字迹无法辨认;邮寄申报填写信息存在应纳税额计算适用公式、税率错误或者其他逻辑错误;填报的已缴税额与实际入库的已缴税额不一致;纳税人未选择向指定税务机关办理邮寄申报的。

邮寄申报,税务机关不予受理的,居民个人可补齐补正申报资料后重新办理邮寄申报,也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或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申报。

补(退)税,补税方式退税程序便捷退税,补税方式,网上银行POS机刷卡银行柜台非银行支付机构,退税程序,纳税人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审核退税,便捷退税,纳税人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在网上税务局(包括个人所得税手机APP)提供便捷退税功能,纳税人可以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通过简易申报表办理年度汇算退税。

退税注意事项,纳税人应当提供本人在中国境内开设的符合条件的银行账户。

纳税人有权放弃退税。

办理方式,自行办理集中办理委托办理,集中办理,适用范围办理程序注意事项,适用范围,适用于取得工资薪金或连续性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

连续性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主要指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险营销员或证券经纪人。

办理程序,汇算清缴期开始前,扣缴单位应当向本单位员工确认是否需要由本单位办理汇算清缴申报、补缴税款或者申请退税。

员工需要单位集中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4月30日前与单位进行书面确认;逾期未确认的,单位不再为其集中办理。

办理程序,单位为员工集中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后,可以一并为其补缴税款或者申请退税,也可以由员工自行办理。

选择单位代为补缴税款的,员工应当及时将补缴税款交付单位。

注意事项,纳税人向扣缴义务人提出代办要求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办理。

由扣缴义务人代办年度汇算的,纳税人应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提供本人除本单位以外的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扣除、享受税收优惠等信息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委托办理,受托人需与纳税人签订授权书并妥善留存。

相关税收政策,应纳税额的计算公益性捐赠境外所得抵免,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综合所得收入-费用-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准予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减免税额-抵免税额,综合所得收入,工资、薪金所得为应发工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取得的全部收入。

费用,费用=(劳务报酬收入+稿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免税收入,免税收入稿酬收入80%30%免税补贴、津贴,免税的补贴、津贴,对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他各种补贴、津贴均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免税的补贴、津贴,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免税的补贴、津贴,误餐补助;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工伤保险待遇。

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

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

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等。

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减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三险,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一金,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注意,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2019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

纳税人在2019年度未申请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其他扣除,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年金,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年金,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的年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

其中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年金,个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个人死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余额,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对个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领取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余额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

商业健康保险,政策规定注意事项,政策规定,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注意事项,保险公司销售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及时为购买保险的个人开具发票和保单凭证,并在保单凭证上注明税优识别码。

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未获得税优识别码的,其支出金额不得税前扣除。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综合所得税率表,减免税额,政策规定注意事项,政策规定,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减征90%,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经营所得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两年内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减征90%,每人累计不超过30000元。

注意事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汇算清缴可以减征的个人所得税,按照汇缴地规定标准执行;汇缴地与预缴地不一致的,按照综合所得预扣预缴可享受减免税额合计与根据汇缴地标准计算的减免税额“孰高”原则确定。

公益性捐赠,概念捐赠额确定可扣除金额确定如何扣除扣除凭证,概念,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

捐赠额的确定,个人捐赠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实际捐赠金额确定捐赠额。

个人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非货币性资产市场价格确定捐赠额。

其中,个人捐赠股权、房产的,按照个人持有股权、房产的财产原值确定捐赠额。

可扣除金额确定,全额扣除限额扣除,全额扣除,特定事项特定团体,特定事项,个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特定事项,个人捐赠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测试赛的资金和物资支出可在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全额扣除。

特定团体,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务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机构,主要包括:

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等。

特定团体,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在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是指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特定团体,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

限额扣除,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计算扣除捐赠额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

如何扣除,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选择在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中扣除。

当期在一个项目所得中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在其他项目所得中继续扣除。

已经扣除的公益捐赠支出,不得再调整到其他所得中扣除。

如何扣除,在工资薪金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赠支出的,可以在预缴税款时扣除,也可以在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赠的,应在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如何扣除,在工资薪金所得预缴税款时扣除公益捐赠支出的,应当根据居民个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益捐赠的扣除限额。

居民个人从多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选择一处在预缴税款时扣除公益捐赠支出,选择后当年度不能变更。

如何扣除,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股权激励等所得,如果按规定采取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计税方式的,应按照在分类所得扣除公益捐赠支出的规定处理。

扣除凭证,应取得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非税收入统一票据或者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的印章。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员工开展公益捐赠的,可以凭汇总开具的捐赠票据和员工明细单扣除。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