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7212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docx

部编版我是独特的优秀教案1

《我是独特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信心完善自己。

2.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课程标准: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里的第一条“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对自我的认识与了解比较模糊,且多停留在对自我外在特征、活动特长方面的认识。

因此,需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与品质。

同时,由于三年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负面评价容易产生不自信、不能合理地看待自己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确立了从多角度了解自己,能够正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并能肯定和接纳自己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五、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有自己的特点”,设计了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和兴趣爱好,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理想自我,以及通过个人秘密的角度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四个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变得更好”,交织了两条逻辑思路。

一条是叙述小健的成长故事,通过小健和不倒翁的对话看到小健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过程。

另一条思路是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信改正缺点,并能肯定接纳自己。

以“赞赞自己”这一拓展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八、教学过程:

  活动一:

游戏:

大风吹

  导语:

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出示任务:

学生玩游戏“大风吹”

  反馈指导:

教师说:

大风吹。

学生问:

吹什么?

教师说:

吹戴眼镜的人。

戴眼镜的人立马起立说:

我是戴眼镜的人。

  小结:

同学们的反应真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特点,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活动二:

我的烦恼

  导语:

大家好,我是不倒翁先生,小朋友们都爱和我倾诉烦恼。

接下来和我一起来听听小健的故事吧!

  出示任务:

  1.出示教材第六页案例“我是不是很差劲呢?

”,思考:

小健为什么烦恼?

  2.小组讨论,请学生思考自己的烦恼。

  3.将烦恼写下来,放进不倒翁先生的大口袋里。

  反馈指导:

  1.学生观看案例,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生活中因自身不足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现象。

  3.将烦恼写下来。

  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独特的地方。

  活动三:

我很棒

  导语:

你想知道小健后来的故事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任务:

  1、出示教材案例“其实,你也很棒”,思考:

“不倒翁先生”的话有道理吗?

假如你是小健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2、争当“不倒翁先生”,分小组讨论不倒翁大口袋里学生上个环节写的烦恼,请学生来鼓励同学。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情况加分。

  4、观看绘本故事《我》

  反馈指导:

  1、学生观看案例,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不倒翁先生”的视角,重新看待不足。

  3、引导学生谈感想。

  小结:

我们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都不足以完全否定自己。

学会改进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就能做更好的自己。

  活动四:

“赞赞”领奖台

  导语:

每个人都有优点,同学们的优点有哪些呢?

  出示任务:

  1、游戏:

优点大轰炸。

  2、请学生登上“赞赞”领奖台,说出给自己颁奖的名称和理由。

  3、欣赏歌曲《我真的很不错》。

  反馈指导:

  1、屏幕滚动播放班级学生的姓名,教师随机喊停,显示哪个学生的名字,其他同学开始就这个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

  2、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欣赏歌曲《我真的很不错》

  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优点,也有不足。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不断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九、板书设计:

  1我是独特的

  我有自己的特点

  我能变得更好

《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

  2.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客观地评价自己。

3.能够感受自我期望,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客观地评价自己。

2.能够感受自我期望,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课程标准: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里的第一条“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对自我的认识与了解比较模糊,且多停留在对自我外在特征、活动特长方面的认识。

因此,需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与品质。

同时,由于三年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负面评价容易产生不自信、不能合理地看待自己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确立了从多角度了解自己,能够正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并能肯定和接纳自己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五、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有自己的特点”,设计了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和兴趣爱好,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理想自我,以及通过个人秘密的角度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四个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变得更好”,交织了两条逻辑思路。

一条是叙述小健的成长故事,通过小健和不倒翁的对话看到小健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过程。

另一条思路是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信改正缺点,并能肯定接纳自己。

以“赞赞自己”这一拓展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准备:

小镜子、课前小调查

  八、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特别的游戏-----快问快答

  出示任务:

  1.游戏快问快答引出问题------谁是独特的人?

  2.出示魔法盒,请个别学生来看答案,其他学生来猜答案。

  3.请学生喊出“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独特的人?

公布最后结果。

  反馈指导:

师利用投影让学生看到镜子中独特的人就是自己。

  小结: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为和别人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那个独特的自己。

(板书:

我是独特的)

  活动一:

我眼中的我

  导语:

谁能一眼在照片中找到自己和你的好朋友呢?

  出示任务:

  1.在班集体照中找到自己和好朋友。

  2.请学生照小镜子,说说自己的外貌特点。

  3.观察图片,发现我们还有哪儿不一样?

  4.结合学习、玩耍、运动等活动,说说自己的特点。

  反馈指导:

  1.通过找自己的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相貌不同。

  2.通过照小镜子,请学生说说我们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3.结合图片,讨论自己的性格特点。

  4.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玩耍、运动等活动,说出自己的特点。

  小结:

我们每个人不仅在外貌上有自己的特点,在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活动二:

他人眼中的我

  导语:

除了在镜子、活动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哪里了解自己的特点呢?

  出示任务:

1.了解赵兴的调查

  2.分享课前小调查:

别人眼中的我

  3.赵兴的求助:

不认同某人对你的看法,该怎么办呢?

  4.儿歌:

好评和差评

  收到好评,说谢谢,继续努力不骄傲!

  收到差评,改不足,微笑沟通变更好!

  反馈指导:

1.小组内分享课前小调查“别人眼中的我”,思考,“我是这样的吗?

”,引导学生回应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他人看法与自我认知不一致的问题。

  3.学生朗读儿歌。

  小结:

通过他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有时他人对我们的了解还不够,对我们的看法也不全面。

我们可以积极的沟通,让他人更好地了解我们。

  活动三:

自我期望中的我

  导语:

你们猜老师的魔法盒里还藏着什么?

魔法棒!

  出示任务:

1.写出你想成为的事物。

  2.游戏:

魔法变身。

  反馈指导:

1.请学生参照教材的范例,任选一种或几种写一写。

  2.通过游戏,请学生说出自己想成为的事物,以及期望中的自己是什么样。

  小结:

同学们,从你们的分享中,老师感觉到你们都是积极向上的人,都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拥有良好品格的人。

  活动四:

内心世界中的我

  导语:

刚才大家都很积极的发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我独特的内心世界》,看看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出示任务:

1.阅读故事袋

  2.讨论:

文中主人公内心“故事袋”里有什么呢?

  3.讨论:

这个小朋友的故事袋有哪些东西,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4.学生回想自己的“故事袋”。

  反馈指导:

1.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有同学愿意和同桌或者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袋”,也可以不分享。

  不过,关系到身心安全的事情,应该告诉老师或家长。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在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特点,我们还能从自我期望、内心世界中发现自己的特点,这些便组成了那个独特的我。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如,谁是独特的、找一找、照镜子、魔法变身等。

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了他们认识自我的兴趣,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来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本落实了教学目标。

班级几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在“他人眼中的我”调查环节中反馈的都是一些不好的评价,教师在课上及时引导,让其知道自己也是有闪光点的,课后,再单独找他们谈话,充分肯定、并且放大优点,帮助他们积极地看待自己,提高自信。

在第一课时,“活动三”环节中,教师没有提前了解情况,感觉课上没有及时给予很好的引导,如果能准确提取学生期望成为的某种事物的良好品质,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从自我期望中全面地认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