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21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6年8月柳州高中、南宁二中、玉林高中三校联考理综试卷

化学试题

7.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B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D

向足量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溶液变蓝

还原性:

I->Fe2+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ol明矾晶体完全溶于水制成胶体,其中所含胶体粒子数目为NA

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C.0.1mol·Lˉ1CaCl2溶液中含有Clˉ离子的数目为0.2NA

D.136g熔融的KHSO4中含有2NA个阳离子

9.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液体)

b(固体)

c(液体)

A.

稀盐酸

锌粒

浓硫酸

B.

浓氨水

生石灰

浓硫酸

C.

饱和食盐水

电石

硫酸铜溶液

D.

浓硫酸

Cu片

氢氧化钠溶液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的原子半径比Y大,Y与Z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

B.Z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

C.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11.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B.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原因是两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均为7

1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25℃时NH4CN溶液显碱性,则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K(HCN)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

Na+、Ba2+、HCO3-、Cl-可以大量共存

C.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

向含有Cl-、CrO42-且浓度均为0.010mol·L-1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CrO42-先产生沉淀

D.常温下pH=7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13.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负极

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Cr2O

+6Fe2++14H+=2Cr3++6Fe3++7H2O

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13.44LH2(标准状况)时,有0.2molCr2O

被还原

26.(15分)铵明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污水处理等多个行业的重要化工产品。

以高岭土(含SiO2、Al2O3、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备硫酸铝晶体[Al2(SO4)3·18H2O]和铵明矾[NH4Al(SO4)2·12H2O]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岭土首先需要灼烧,实验室灼烧高岭土所需的实验仪器有(填字母)。

a.蒸发皿b.泥三角c.漏斗d.酒精灯e.三脚架f.坩埚g.烧杯h.试管

(2)写出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滤液2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为:

;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滤液2→硫酸铝晶体的操作包含的实验步骤有:

、、、洗涤、干燥。

(5)中和结晶操作是将过滤出硫酸铝晶体后的滤液,先用硫酸调节酸铝比(溶液中游离硫酸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用氨水中和至一定的pH值即可析出铵明矾晶体,写出该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

27.(14分).亚硝酸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12(g)

2C1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酸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2(g)+NaC1(s)

NaNO3(s)+ClNO(g)K1

②4NO2(g)+2NaC1(s)

2NaNO3(s)+2NO(g)+Cl2(g)K2

③2NO(g)+C12(g)

2C1NO(g)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为K3=______________。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

则2NO(g)+C12(g)

2C1NO(g)反应的△H和a的关系为△H=________kJ/mol。

(3)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1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1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

①由图A可判断T1T2,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②反应开始到10min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mol/(L·min)。

③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n(NO)/n(C12)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点。

28.(14分)电子工业中,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调节溶液pH,可得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为5,则c(Fe3+)为:

mol·L-1。

(己知:

Ksp[Fe(OH)3]=4.0×10-38)

(2)某探究小组设计如下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1用足量FeCl3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②FeCl3蚀刻液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其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③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④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7

7.0

1.9

沉淀完全时

6.7

9.0

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

⑤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Cu2(OH)2CO3难溶于水)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得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磷酸铁锂是锂电池中最有前景的正极材料,磷酸铁是其前驱体,充放电时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某研究性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图中简称废料,成份为LiFePO4、碳粉和铝箔)进行金属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FePO4可溶于稀H2SO4,不溶于水和其他的酸。

②Li2SO4、LiOH和Li2CO3在27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22.7g和1.54g,

在373K下,Li2CO3的溶解度为0.72g

③Ksp[Al(OH)3]=10-32Ksp[Fe(OH)3]=4×10-38

(1)操作1为:

(2)滤液A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可以提高操作1浸出率的方法有(写出3种)。

(4)完成操作3中的离子方程式:

(5)该锂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

(6)操作4中应选择试剂:

(7)沉淀C的成分: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R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L,最高能级上只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X单质。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积等于R、W、X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

Z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YX4-的空间构型是:

_______;与YX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填化学式);HYX4酸性比HYX2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简式为RX(WH2)2的化合物中R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molRX(WH2)2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

_______________。

(H为氢元素,下同)

(4)往Z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WH3,可生成[Z(W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A.[Z(W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在[Z(WH3)4]2+中Z2+给出孤对电子,WH3提供空轨道

C.[Z(WH3)4]SO4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5)某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黑点代表Z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Z和Y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Y与Z形成的化合

物属于(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Z原子和Y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cm

(只写计算式)(Z原子位于体对角线上)。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分子式是:

;烃A的名称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2)①下列对该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

A.水溶性比苯酚好B.能发生消去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D.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②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符合下列条件的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A.遇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B.分子中甲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C.苯环上共有三个取代基

(4)已知:

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按先后顺序写出以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甲酸(

)合成路线中两种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7.D8.B9.C10.D11.C

12A【解析】A.25℃时NH4CN水溶液显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HCN电离程度小于NH3•H2O电离程度,则25℃时的电离常数K(NH3•H2O)>K(HCN),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C.析出沉淀时,AgCl溶液中c(Ag+)=

=

mol/L=1.56×10-8mol/L,Ag2CrO4溶液中c(Ag+)=

=

mol/L=3×10-5,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2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Cl-、CrO42-

D.常温下pH=7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c(CH3COO-)。

13.B【解析】

A.由图可知,右侧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右侧铁板为阴极,故左侧铁板为阳极,故A为电源正极。

B.左侧铁板为阳极,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溶液中的Cr2O72-氧化,反应生成Cr3+、Fe3+,发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C.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pH增大。

D.13.44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6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Fe2+)=

=0.6mol,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

被还原的Cr2O72-的物质的量为:

0.6mol×1/6=0.1mol。

26.(15分)

(1)bdef(2分,注:

答不全给1分,全对给2分,只要多选或错选则该空为0分)

(2)Al2O3+6H+=2Al3++3H2O(2分),Fe2O3+6H+=2Fe3++3H2O(2分)

(3)取少量滤液2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含Fe3+,否则不含Fe3+(2分);Fe(OH)3(2分)

(4)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过滤(1分)

(5)Al2(SO4)3+H2SO4+2NH3·H2O+22H2O=2[NH4Al(SO4)2·12H2O]↓

或Al2(SO4)3+H2SO4+2NH3+24H2O=2[NH4Al(SO4)2·12H2O]↓(2分)

(注:

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配平不给分,漏写“↑”或“↓”等符号扣1分)

27.(14分)

(1)K12/K2(2分)

(2)289-2a(2分)

(3)①<(2分),<(2分);②0.1(2分);③2(2分);

(4)A(2分)

【解析】

(1)已知:

①2NO2(g)+NaCl(s)

NaNO3(s)+ClNO(g)

②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

将①×2-②可得:

2NO(g)+Cl2(g)

2ClNO(g),平衡常数K3=K12/K2,

(2)2NO(g)+C12(g)

2C1NO(g)反应的△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2×630+243)-(2a+2×607)=(289-2a)kJ/mol,

(3)①根据图像可知T2>T1,降低温度c(C1NO)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②反应开始到10min时,c(C1NO)=1mol/L,则v(C1NO)=

=0.1mol/(L·min),

则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v(C1NO)=0.1mol/(L·min)

③2NO(g)+Cl2(g)

2ClNO(g)

起始(mol/L)210

反应10.51

平衡10.51

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2/12×0.5=2,

(4)n(NO)/n(C12)的比值越小,说明若n(NO)不变,n(C12)越大,所以NO的转化率越大,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A点。

28.(14分)

(1)Fe3++3OH-=Fe(OH)3↓(2分),4.0×10-11(2分)

(2)①Fe3+、Fe2+和Cu2+(2分,注:

答对1个或2个给1分,答对3个给2分,但只要出现错误的离子符号,则该空为0分)

②抑制氯化铁水解(2分)

③将Fe2+氧化成Fe3+,以便后续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2分)

④3.2≤pH<4.7(2分,注:

答到3.2<pH<4.7给1分)

⑤4H++Cu2(OH)2CO3=3H2O+2Cu2++CO2↑

或4Fe3++3Cu2(OH)2CO3+3H2O=4Fe(OH)3+6Cu2++3CO2↑(2分)

(注:

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配平不给分,漏写“↑”或“↓”等符号扣1分)

36.(15分)

(1)过滤(1分)

(2)CO2+2H2O+NaAlO2=NaHCO3+Al(OH)3(2分)

(3)升温,搅拌,增大浓度,增加时间等;(2分)

(4)2LiFePO4+H2O2+2H+=2Fe3++2Li++2PO43-+2H2O(3分)

(5)LiFePO4-e-=FePO4+Li+(3分)

(6)NaOH(2分)(7)Li2CO3(2分)

【解析】

(4)正极废料中LiFePO4、碳粉和铝箔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铝被溶解,滤渣A中含有LiFePO4、碳粉,在操作3中LiFePO4被双氧水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LiFePO4+H2O2+2H+=2Fe3++2Li++2PO43-+2H2O。

(5)该锂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FePO4-e-=FePO4+Li+。

(6)滤液B中含有硫酸铁,操作4是将铁离子沉淀的过程,可以选择试剂氢氧化钠。

(7)根据流程图和信息②,沉淀C为Li2CO3。

37.(15分)

(1)[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1分)

(2)正四面体(1分);CCl4等(1分);HClO4有3个非羟基氧,而HClO2有1个非羟基氧(2分);

(3)sp2(1分);7NA(2分);(4)A(2分);

(5)①CuCl(2分);②共价(1分);③

(2分)

【解析】根据信息可推断出R、W、X、Y、Z分别为C、N、O、Cl、Cu.

(1)Z为Cu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Z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2)根据上述分析,YX4-为ClO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4+(7+1-2×4)÷2=4,没有孤对电子,则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型;与ClO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AB4型分子,其中一种分子为CCl4;HYX4为HClO4,HYX2是HClO2,HClO4有3个非羟基氧,而HClO2有1个非羟基氧,所以HClO4的酸性比HClO2强。

(3)结构简式为RX(WH2)2的化合物是CO(NH2)2,据C、N、O、H的成键特征,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NH2

NH2,C原子形成3个σ键,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1molCO(NH2)2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7NA。

(4)A.在[Cu(NH3)4]SO4中,内界离子[Cu(NH3)4]2+与外界离子SO42-形成离子键,Cu2+与NH3形成配位键,NH3中N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A项正确;B.在[Cu(NH3)4]SO4中Cu2+提供空轨道,NH3给出孤对电子,B项错误;C.[Cu(NH3)4]SO4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元素,C项错误;答案选A。

(5)根据上述推断,Y、Z分别为Cl、Cu,Cl在晶胞占有的位置8个顶点、6个面,

Cl原子的个数8×1/8+6×1/2=4,Cu原子在晶胞的位置在体心,全部属于晶胞,Cl个数是4。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Cl;

②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离子键,小于1.7形成共价键,铜与Cl电负性差值3.0-1.9=1.1<1.7,该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③设边长为acm,ρ=m/V=(4/NA×M)÷a3,a=

,该晶胞类似于金刚石的晶胞,Cu和Cl最近的距离是体对角线的1/4,即距离为

cm。

38.(15分)

(1)C7H7O3N(1分);甲苯(2分);取代反应(2分)

(2)①AD(2分)

(2分)

(3)10(2分)

(4)

(2分),

(2分)

【解析】由题目可推知:

A为

,B为

.C为

,D为

,F为

,G为

(2)①A.羧基、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其水溶性比苯酚好,密度比苯酚的大,故A正确;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D.含有羧基、氨基,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

AD;

(3)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为

,A.遇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说明结构中含有酚羟基;B.分子中甲基与苯环直接相连;C.苯环上共有三个取代基,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为甲基可能的位置)4种,

4种,

2种,共10种,故答案为: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