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2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docx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目及答案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知识问答样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它里面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

歌,古时也称“诗三百”,分“____”、“____”、颂”三大类。

2.《大学》“____”和《论语》“____”一起合称为“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

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3.古代的“六艺”指礼、乐、射、御、____、____。

4.屈原的代表作是____,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带有自传性质的最长的抒情

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5.《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着名诗人____的作品。

6.____和____是盛唐时期两位着名的诗人,人称“李杜”。

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用来称赞诗人____的。

8.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杜甫被人称为“诗圣”,王维则被人称为“’。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使至塞上》。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____>。

11.岑参是唐代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与之齐名的是____。

12.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是____。

13.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

石和曾巩。

14.司马迁的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是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5.就词的主要风格而言,宋词大略划分为和两派。

16.元末明初时期,罗贯中的长篇章回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部作品以宏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展示了一幅反映三国时期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

政治、外交斗争历史的生动画卷。

同一时期,另一部长篇巨着是施耐庵的____。

17.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

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一。

18.曹雪芹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19.蒲松龄写的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的文言短篇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

对鬼、狐、仙、妖的描写,曲折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唱爱情,情节变幻离奇。

20.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等。

21.周树人于1918年5月用笔名“鲁迅”发表小说____,这篇小说为新文学第

一篇白话小说。

22.20世纪20年代提倡新格律诗的诗歌流派是。

代表人物闻一多在《诗

的格律》中提出了着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3.请分别写出下列作家的代表作。

朱自清:

老舍:

郁达夫:

24.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长篇小说____

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5.葛朗台是法国作家笔下的人物,和我国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一样,是

个吝啬鬼的形象。

26.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有:

____、____等。

27.卡西莫多是维克多·雨果《》中的人物,他虽然长得丑陋,却有一颗高

尚的心灵。

28.《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

29.《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的作品。

30.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____》《》、《》。

31.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2.____朝创设科举制,其后一直为历史沿用,于清末年被废除。

3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指的是一、____和一。

3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和。

35.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月日。

3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包括:

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和____

37.宋代科学家____撰写了《梦溪笔谈》。

38.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被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3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省,简称。

40.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

41.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由于引力引起的。

42.第一次工业革命,以____的发明为标志。

43.世界上第二大洋是____。

44.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它又称DNA重组技术。

45.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且说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

名言的物理学家是____。

46.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o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

促进公司发展。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o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ong()

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ong(攻)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ong(功)字。

47.请写出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

48.有的词颠倒一下字的先后顺序,意思却大不一样,比如书写——写书,你还能说

出三个这样的词吗?

49.“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应”读音为第声。

50.“一小撮碧螺春茶”的“撮”的声母为______。

51.“肉”的结构是。

52.“任”和“种”用于姓氏时,分别读____、____、____。

53.“灸”与“炙”形相近,又都有“火”这个部件,可见都与“火”有关,请你为它们注音,并说说如何区分它们:

54.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________,

使学生获得____。

56.《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按____年一贯制整体设计,根据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

57.识字是和.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

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58.“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语文课程标准》第____学段提出的要求。

59.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

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60.阅读教学过程是、____、之间对话的过程。

6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能写简单的作文和

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62.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和应对的能

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63.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____一是

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65.《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做出了具体的

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三

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66.《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________,创造性

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

67.实施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____,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

学生的健康发展。

68.要坚持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69.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____和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

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70.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71.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____。

7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____》。

73.我国的《一一____》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的专着。

7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中。

75.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一____。

76.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人是

——O

7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原则____。

78.“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的原则____。

79.主张“教育即生活”的西方教育家是____一。

8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一。

8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的名言。

82.朱永新先生主持的一____,是以一切人的发展为宗旨,是基于人文培

养的素质教育,是着眼精神成长的生活教育。

8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意和行。

84.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

——。

8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感知

运算水平、一____、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86.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87.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要做好、、考虑

教法三方面的工作。

88.在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目标、动作技

能目标三大领域。

89.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一。

90.“对偶的道德小故事”实验是由做的。

9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

关注生存、____~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9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93.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的是

——。

94.《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有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

书育人、、终身学习。

9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9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7.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是第一生产力。

和的全面发展。

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是:

,改

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00.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二、选择题

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四个部分,字母表共有

()个字母,它规定了字母的形体、名称及排列顺序。

A.21B.24C.26D.28

2.请把下列惯用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疾风知尽草B.敏于事而呐于言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下面一段话之中四个空白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

这些诗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

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

这里有()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万里凝”的壮阔雪原,有()的风雪酷寒,这里有()的悲壮,有()的惆怅无

奈,有……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E.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A.你欢迎,我不欢迎。

B.你欢迎我?

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

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5.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A.中秋节重阳节清明B.春节中秋节清明

C.元宵节重阳节清明D.元旦中秋节清明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倾情(qun)茁壮(zhuo)瞬息万变(shun)B.双眸(mu)凝望(ning)万籁俱寂(lcii)

C.慰藉(jie)亲吻(wen)连缀绵延(zhui)D.肃穆(su)震颤(zhan)雷霆万钧(ting)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陨落奥恼心旷神怡盛气凌人B.赃物震撼德高望众因地制宜

C.绵延驰骋芒刺在背顾名思意D.迂徙颠沛迫不及待无与伦比

8.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

B.《水浒》——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

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侠义管辖惬意奇思遐想B.讪笑禅让擅长丧魂落魄

c.污秽晦暗教诲讳疾忌医D.褪色兑现蜕变脱口而出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_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

B.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的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的思路。

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D.姚明的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

11.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是()。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策》

B.《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

C.《骆驼样子》一一老舍——“人民艺术家”

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1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

阔胸怀。

B.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

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c.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

地接受并享有吗?

D.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

笛卡儿说“读一

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诗人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截然相反的两类人。

一类人,虽生犹死;一类人,

虽死犹生。

这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诗的前两句运用“兴”的手法,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

词的开篇用笔新巧,以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为后面描写人物风情做了

铺垫。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

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14.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15.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

正确的一项是()。

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

16.“鸿雁传书”的故事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史学家司马迁B.汉武帝刘彻

C-常胜将军霍去病D.不辱使命的苏武

1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B.“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人民的深情嘱托和殷切

期望。

C.《自然》杂志刊登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I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报告。

18.列括号中汉字部首正确的一组是()。

A.墙(土)部眉(目)部臧(戈)部欧(欠)部

B.串(l)部疑(矢)部含(口)部魁(鬼)部

C.句(勺)部头(、)部渠(氵)部肆(县)部

D.怠(心)部磨(广)部旧

(1)部也(乙)部

19.为作家选择相应的文学作品:

老舍()巴金()鲁迅()茅盾()

A.《子夜》B.《茶馆》

C.《呐喊》D.《家》

20.下列诗句中的红并非表示“红色”的句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B.半匹红绡一丈绫

C.风掣红旗冻不翻D.映日荷花别样红

21.《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用()手法勾画出一副剪影垂钓图。

A.比喻B.拟人C.借喻D.借代

22.“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

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23.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着有《鲁滨逊漂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24.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

(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只有你去请,他才会来。

C.(l)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

(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

些差错。

25.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_毫无差别B.鬼使神差c.差之毫厘D.差强人意

27.“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群乌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出自陶渊明的诗作《读山

海经》,这里“孟夏”是指()。

A.农历四月B.农历五月c.农历六月D.农历七月

28.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下列

人物和称号对应正确的还有()。

A.诗鬼——李贺B.诗豪——白居易

c.诗魔——刘禹锡D.诗佛一王之涣

29.下面关于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B.文人四友:

琴、棋、书、画。

c.花中四君子:

松、竹、梅、兰。

D.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30.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B.十c.十一D.十二

3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B.杂费

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

32.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

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3.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34.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

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

A.七、八B.七、九c.六、七D.六、八

35.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

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3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

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B.学校

C.监护人D.基层性群众组织

37.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以

38.校长由()依法聘任。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

4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

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A.鼓励B.支持C.协调D.鼓励和支持

4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

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学习

42.县级以上()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

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教育行政部门B.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公安部门

43.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

经费标准。

A.相当于B.等于C.高于D.低于

44.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收费用。

A.责令退还B.双倍退还C.没收D.追缴

4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公办学校的性质。

A.变更B.调整

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D.改变

46.我国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

47.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的权利。

A.初级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

4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

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

49.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

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A.合理B.合法C.不合法

5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

应依法()。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

5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

5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

53.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