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7459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docx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简案湘版

第1课笔墨千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

2、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

3、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以

及意境的表现方式。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介绍文房用具笔墨纸砚,以演示的方式展示宣纸上笔墨的效果。

2初步认识中国画:

简单介绍中国画的流变。

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

3用笔—状物传情:

以大观小的认识方法;“不似之似”;灵活变化的空间表现。

4.线描、书法比较:

详解《五牛图》,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了解中国画笔墨特点和意境表现方式

1、介绍文房用具笔墨纸砚,以演示方式展示宣纸上的笔墨效果。

2、欣赏《出水芙蓉图》、《册页——荷花翠鸟图》、《千里江山图》王

希孟、《册页——荷花翠鸟图》、《册页——鱼》朱耷、《韩熙载夜宴图》、

《送子天王图》、《渔翁渔妇图》及篆隶草书图解;

《五牛图》韩滉、《墨葡萄图》(徐渭)、《容膝斋图》倪瓒、《山水图轴》黄宾虹

五、作业与练习

1、由学生归纳中国画的表现特点教师进行补充。

2、参照教材上的一幅作品。

3、撰写一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

4、尝试中国画笔墨感觉。

六、教学反思:

 

第2课梅竹言志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梅与竹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学会梅竹花鸟的基本笔墨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体会;

传统绘画技巧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梅竹形象及象征意味的探讨与讲解。

2画梅技巧的教学:

梅花花朵和花枝的勾画技巧。

3画竹:

竹竿、竹枝、竹叶的画法。

4花鸟绘制:

简要讲解。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梅与竹象征意味

2、画梅的技巧

3、画竹的技巧

4、花鸟的基本用笔手法

五、作业与练习

1、欣赏梅花作品,分析其中寓意和表现手法,写一篇300字小文章。

2、临摹或者自主绘制一幅梅、竹或花鸟图。

六、教学反思:

 

第3课寄情山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时,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学习山水画中树木、山石的绘法和山水画的布局。

二、教学重难点

山水画意境的体会和表现手法的理解;树木、山石等山水画元素的绘画技巧以及山水画布局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欣赏《富春山居图》,体会其中的意境,然后讲解;

2、树木和山石的绘制技巧讲解;

3、山水画的布局讲解。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中国传统山水画介绍

2、树木和山石

3、山水画的布局

五、作业与练习

1、简要画出大小两颗树,表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2、尝试运用所学树木、山石画法,创造一幅山水小品,并与同学交流你所表达的意境。

六、教学反思

 

第4课用笔画触摸细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认识、感受材质,基本掌握运用材质来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材质之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材质的形式语言及运用材质形式特征来进行创作;

材质与形式特征的和谐对比原则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体验探究认识材质(4分钟)

2、认识材质。

问:

你手中的材料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通过触摸、撕扯、敲击、搓揉等手段感受体验石头、布、毛线等不同材质的软与硬、光滑与粗糙等质感特点。

学生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增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问:

日常生活中的材质在人们心中有什么感觉?

例:

石头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感受?

棉花是什么感受?

要表现现代感用什么材质?

要表现古朴感用什么材质?

学生举例说明,讨论不同材质在人们心中的感受。

(石头都很坚硬,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棉花轻盈柔软、温馨;不锈钢可表现现代感;木质材料自然质朴,可表现古朴感。

4、师生共同小结:

材料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用不同的格料表现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习探究材质运用

5、发现细节(讲解)。

6、讨论与学习细节的表现手法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导入:

欣赏《查波罗人复信给苏丹王》,讨论图中你最细化的细节。

2、发现细节

3、细节的表现手法

五、作业与练习

1、用熟悉的工具描绘你认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尽量表现你观察的细节。

六、教学反思:

 

第5课静物画有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情感的关键手段,并能就静物画作品结合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特见解;

2、了解绘画造型基本要素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构图和改画的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静物画构图和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引导学生就课题展开议论:

提问学生:

例如构建一座房子,首先第一步是要干什么?

引入主题

小结: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出于对表现生活的兴趣,描绘那些静止的物体,表达他们的心声,把极其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

2静物画的情感表达(讲解)。

3静物画的构图处理。

4静物写生步骤讲解。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静中有声”,体会画家心灵和情感的交响。

2静物画的情感表达—形、色、质、光影、构图和空间造型

3静物画的构图处理—主次的布局

4静物写生步骤讲解—道具、构图、色调、细节把握

五、作业与练习

参照写生步骤,画一组自己摆放的色彩静物。

六、教学反思:

 

第6课公益招贴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

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XX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

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

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

问:

你有何感受?

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2、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教师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

(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

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展示交流、评价定位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师点评总结。

(六)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公益招贴构成的要素:

图形、文字、色彩

2、公益招贴设计的方法

确立主题—选择要素—绘制草图—组合创作并修改

五、作业与练习

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六、教学反思

 

第7课远古的呼唤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从美术作品中探寻原始人的文化与生活。

2了解原始人各种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原始人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重点体会和理解艺术形式背后所蕴含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历史的久远,时空的屏障,使我们很难确知原始人的文化生活。

遗存在世界各地的石器、风格粗犷的洞穴壁画,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岩画、具有生命感的雕塑….

2欣赏和探讨原始人的各种遗存作品。

3讲解原始人的图画

4讲解原始人的装饰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讨论:

原始人的艺术作品

2原始人的壁画

3原始人的装饰

五、作业与练习

制作面具、服饰、装饰品等演出道具,选择“收获”、“打猎”、“灾难”等原始人生活主题来设计剧情和表演场景,进行模拟演出。

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