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75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3教师招聘考试浏阳参考卷Word格式.doc

7.艾宾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声是(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

8.下面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9.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C)。

①文字材料情境②语言描述情境③形、声、色情境④问题情境⑤实验情境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0.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C)。

A.心理规律的掌握 

B.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C.心理素质教育D.理想教育

11.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调动学生的(A)。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D.逻辑思维

12.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这是一种(B)现象消极作用的表现。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13.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B)。

A.搜集信息的能力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创新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B)。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15.“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16.教师是(B)。

A.教育过程的主体 

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C.教育过程学的主体 

D.教育内容的主体

17.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B)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

18.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19.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

木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D)。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教学D.变式教学

20.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D)。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21.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B)提出的。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D.苏联维果斯基

2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C)。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2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4.“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

一种教育方法?

(C)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2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D)。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D.创造性

2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C)。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水平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27.许多人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B)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2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2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3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C)。

A.导向性 

B.对等性 

C.强制性D.有序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题,每小题 

1.5分共22.5 

31.德育的主要途径有(ABCD)。

A.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校外活动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CD)。

A.认知 

B.理解 

C.分析 

D.综合

33.依随于是否作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被称为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可分为(ABD)

A.奖赏训练 

B.取消训练 

C.惩罚训练D.回避训练

34.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ABCD)。

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C.重视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35.教育民主化纵深发展的表现是(BD)。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36.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七个层次的需要理论,同时,他还将七个层次需要分成( BC)。

A.生存需要 

B.基本需要 

C.社会需要D.高级需要

37.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BD)

A.主导性 

B.先导性 

C.整体性D.全局性

38.知识的过程有知识的获得和(BD)。

A.知识的迁移 

B.知识的保持 

C.知识的扩展 

D.知识的提取

39.教育学的首要任务是(BD)。

A.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

C.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D.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40.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ACD)。

A.依从 

B.逆反 

C.认同 

D.内化

41.问题的解决有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AD)。

A.提出假设 

B.扩充假设 

C.运用假设D.检验假设

42.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D)。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D.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4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44.教育目标的作用有(ACD)

A.导向作用 

B.保障作用 

C.评价作用 

D.激励作用

45.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0。

分共 

7。

5分)

46.“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47.组织教学是教学开始的组织活动。

48.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

(×

49.教育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和决定的。

(√)

50.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一变化一凝固”三个阶段。

51.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5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学对象。

5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54.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55.研究表明,学习的数量程度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5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人性心理特征。

5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58.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侧重点的教育。

59.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20 

世纪 

20年代。

6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 

小题,每小题 

61.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教养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

6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63.如何针对学生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面对这种差异,要实行因材施教的策略。

因材施教的基本策略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扬长的策略,二是补短的策略。

所谓扬长的策略是指使男女生行李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而补短的策略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

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同的优秀品质。

实施因性教育,首先教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她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劣势的弥补。

再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善于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客观的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教育。

此外,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具有智力互偿、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等相互补偿作用。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进行因性教育,其基本的策略都是扬长补短,最终目的是措施男女生各方面的心理机能和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各自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完全一致的。

64.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

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多少:

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0 

分 

l

65.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但它的创设,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构成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些;

而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出现时,要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教学实践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但表扬和奖励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任务不生产生兴趣。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主体今后的行为,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一般而言,不管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都是有利的。

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

使差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 

66.下面是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

荀子说:

“干越夷貉之子,生长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康德说: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人是教育的产物。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说法中的不尽科学之处。

(3 

以上几种说法均存在片面的问题。

荀子和洛克的观点均属于外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这种观点虽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完全否定的遗传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因而是片面的。

卢梭的观点将人的教育类同于植物的形成,将教育简单化,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片面的。

康德的观点过分强调的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没有认识到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是片面的。

(2)分析上述材料,试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7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而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组织性。

第三,教育可以控制和利用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第四,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人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和不足。

但再认识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

第一,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教育的可能性和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从教育自身的影响条件看,教育必须是高质量的。

总之,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生物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人就谈不上发展,但环境和教育规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他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不能违背人身心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