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7643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骚扰电话该谁管?

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骚扰电话。

”虽有戏谑与夸张成分,但未尝不是人们深受骚扰

电话之害的真实写照:

理财推销、发票开具、中奖兑换、房屋租售、辅导培训,骚扰电话五花八门,商业推广与电信诈骗混为一体,让人感觉“接不完,不胜烦”。

骚扰电话到底有多少?

今年3月,XX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安全白皮书》显示,2015年,全国骚扰电话总量为948亿条,较2014年上涨57%。

这么大的数量,即使设套诈骗的概率有限,最后被骗用户的绝对数也不少。

最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手机上显示,一些被安全软件标注了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骚扰电话还能继续拨打,岂非怪事?

客观地看,骚扰电话的界定确实不容易。

以常见的骚扰号码400+电话为例,除非含有色情、暴力、淫秽等明显违法内容,否则很难认定哪些电话是骚扰、哪些内容属诈骗。

更有人认为,电话通信是公众权利,在不能判定某个号码涉嫌违法的情况下,运营商没有权力擅自停止服务。

这种似是而非的“付费就能使用论”,好像有一定道理,但听起来不免让人心塞。

对每年数以几百亿计的骚扰电话,难道只能听之任之?

据知情人透露,目前骚扰电话分工精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一些所谓高科技软件公司开发出的系统,既能批量外呼,还能语音自动群呼,更能随意更改主叫号码,为骚扰电话推波助澜;有的地方电信运营商为了追求利润,滥用透传技术,出售通道帮不法分子建立呼叫中心,提供交换机等设备支持,更助长了骚扰电话的气焰。

有媒体报道,在这条黑色利益链背后,每通话1分钟,运营商能获得五六分钱的收益。

打击骚扰电话,离不开电信运营商的主动作为。

对个别地方运营商参与骚扰电话产业链牟利问题,各大运营商总部应严格行业规范,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普查,清除内部害群之马。

对授权出售常见骚扰电话号段的代理商家,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在电信号源、号码发放、资质审核、投诉处理等环节都不能放松。

在甄别骚扰电话的技术上,积极与相关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不断改造升级屏蔽软件,让相关软件更有效。

打击骚扰电话,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处罚力度。

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设专门网站,为电信用户申请“别打我电话”服务,把那些申请保护的电话编入“全国别打电话名录”,推销公司如果拨打列入该名录的电话,将被处以1.1万美元的罚款。

德国法律规定,乱打骚扰电话者,将根据情节,除被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外,还将面临最长3年的监禁。

这几年,为打击骚扰电话,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开展“清网行动”,查处了不少伪基站,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根本上管住骚扰电话,还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协作。

电信运营商应当尽到管理责任,工信、工商、金融、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协调机制,提高骚扰电话的拨打成本,加大对违法分子的处罚力度,为饱受骚扰的电信用户讨回一

个清静。

1.下列关于“骚扰电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骚扰电话包括理财推销、发票开具、中奖兑换、房屋租售、辅导培训等电话,商业推广与电信诈骗混为一体。

B.因为骚扰电话每年巨大的拨打数量,即使设套诈骗的概率有限,最后被骗用户的绝对数也不少。

C.很多人手机上显示,一些被安全软件标注了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骚扰电话还能继续拨打。

D.骚扰电话无法屏蔽或打击,每年有数以几百亿计的骚扰电话被拨打,人们只能听之任之。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骚扰电话很不容易界定,除非含有色情、暴力、淫秽等明显违法内容,否则很难认定哪些电话是骚扰、哪些内容属诈骗。

B.骚扰电话分工精细,已经形

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开展“清网行动”,查处了不少伪基站,取得了一定成效。

C.高科技软件公司和电信运营商为了追求利润,和骚扰电话形成黑色利益链,助长了骚扰电话的气焰。

D.德国法律规定,乱打骚扰电话者,将根据情节,除被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外,还将面临最长3年的监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个别地方运营商参与骚扰电话产业链牟利问题,各大运营商总部应严格行业规范,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普查,清除内部害群之马。

B.为了从根本上管住骚扰电话,电信运营商、工信、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应急协调机制,提高骚扰电话的拨打成本,加大对违法分子的处罚力度。

C.打击骚扰电话,电信运营商必须积极与相关互联网公司在甄别骚扰电话的技术上开展合作,不断改造升级屏蔽软件。

D.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设专门网站,为电信用户申请“别打我电话”服务,把那些申请保护的电话编入“全国别打电话名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曰: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

“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常以身翼蔽之D、项伯杀人,臣活之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长于臣

A、若属皆且为所虏B、大王来何操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具告以事

6.对文段中的四个人物及其言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B、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舞剑刺杀刘邦的任务后,于心不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未能把刘邦刺死。

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有礼有节,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

他先指桑骂槐地痛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的讲出刘邦这么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听。

7.翻译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分)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

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

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2分,共6分。

(1)毛泽东面对壮美的山河、广阔的宇宙,触景生情,思有所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沁园春·长沙》

(2)荆轲易水诀别时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记念刘和珍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雅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

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

穿着整齐,一副风雅。

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

“得罪!

”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

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

  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

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

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

当他举烛走

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

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

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

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

他由画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

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

周家主

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

家丁一下把主人卧房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

“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

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

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

“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

”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

”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

“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

”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

“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

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

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峋,笔笔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被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

“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

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排说:

“裱画最忌虫蚀,切记要放进樟木箱内!

”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

“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

赵仲做了人质。

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开初包好的银钱,赵仲走出了大门。

  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

“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

那真品仍在我家!

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而舍

不得出手啊!

  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摔得老远,忿忿地说:

“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

”赵仲飞前一步,捡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地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

  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赵仲不仅是雅盗,而且是智盗。

他先后抓住夫人和周家主人当人质,以便自己脱身,后来又设计骗得《灞桥风雪图》,故事情节峰回路转。

B.作者紧紧抓住“盗”这个特征,分别从赵仲的衣着、作案手法、语言和动作来进行描写。

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C.小说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比如,“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等,都能突出雅盗的“智”“勇”。

D.小说中设置了许多波折,赏古画入神,主人逃脱,自己反被围困;以夫人为质,本可逃脱,却雅兴未尽,沉醉于评点古画;说古画为赝品。

整个小说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E.小说的结尾很有韵味,既强调赵仲为盗实在是生活所迫;还照应了题目,又突出他的“雅”是深入骨子中的;更激起人们对他有志难伸的不平境遇同情与慨叹。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雅盗的特点。

(6分)

                                   

(3)画线的文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4)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8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亮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诚然,从事科学探索的志愿者要有殒身不恤的精神,但领导和组织者要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C.美国选手爱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的打出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D.领导干部应该把握工作方向,制定符合整体利益的政策方针,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眼前的局部利益。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B.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D.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14.下面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______,_________。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______,______。

______ ,___

___!

①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

②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③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

④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⑤所有这一切都唤醒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⑥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A.⑤①③②④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④①⑤⑥  D.⑤⑥③②①④ 

15.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

下面是这次峰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分别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6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处不超过16个字。

(5分)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 ①  ,就会受到惩罚。

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

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 ②   。

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

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

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

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  ③  ,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①                                       

②                                     

③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小敏今年考上南京大学。

老张夫妇利用国庆长假,千里迢迢,悄悄来到南京大学探望女儿,期望给女儿一个惊喜。

没想到小敏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责怪父母不经她同意就来南京,继而抛下父母,和早已约好的同学去苏州旅游了。

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子女,真是值得我们思考。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

请你以高中生小明的名义,给小敏或者老张夫妇写一封信,劝导他们。

正副标题自拟,立意自定。

注意书信格式。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项,原文为“对每年数以几百亿计的骚扰电话,难道只能听之任之?

”,且文章后面有各国打击骚扰电话的行动和措施,并非完全“只能听之任之”。

2.C项,原文只是说“一些所谓高科技软件公司”“有的地方电信运营商”,并非所有。

3.B项,原文为“但从根本上管住骚扰电话,还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协作。

电信运营商应当尽到管理责任,工信、工商、金融、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协调机制,提高骚扰电话的拨打成本,加大对违法分子的处罚力度”,不是已经建立起相关机制。

4、D“撞而破之”中的“破”与D项活字都为使动用法。

B项名词做动词

AC项名词做状语。

5、D例句与D项状语后置。

A被动句B宾语前置句C判断句

6、B“于心不忍”表述不当。

7、

(1)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顾:

1分,辞:

1分,礼:

1分。

(2)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发生非同寻常的事件。

所以:

1分,非常:

2分。

8.表现了一位不以小我为念、关心国计民生、感念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2分)。

因为所管辖地区久旱遇雨,故诗人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即使没有田地,也因大雨的到来而欢欣鼓舞。

(3分)(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学生赏析诗歌时,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要能知人论世。

诗人时为浙西提刑,久晴不雨,秋禾枯焦,现在“且喜溪流岸岸深”,“无田似我犹欣舞”,一位关心国计民生、关心国计民生、感念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9.特点:

雨大,及时。

(2分)

分析:

①诗人半夜梦醒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想象)实结合的手法,通过稻花应秀色、骄阳转作霖表现雨的及时。

(每点2分,两点即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

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秋雨下得突然,(答秋雨的特点是来得突然(首句)也对。

)由“千里稻花应秀色”可以看出秋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秋雨下得很大。

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

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10.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1.

(1)选B、C。

(选对一个得3分)

(2)①偷盗行窃前必化装,穿戴整齐、风雅;②偷盗方式风雅,行窃时,欣赏主人家的书画,弹奏乐曲。

③语言风雅,因画而盗,因画而返,意趣高雅。

④因生活困顿而为盗,但性情中深有雅致,做事机智,有智谋。

(答对3个给满分。

(3)照应上文,具体体现赵仲这个雅盗身份中的雅,学识丰富,情趣高雅;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有波澜起伏的效果;因画而忘盗,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这样一个文人为了心中的雅趣,连自己所爱之物也只能连欺带骗才得手。

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不幸。

(意对即可,每点2分)

(4)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的描述人物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

②以赵仲的雅盗为线索,叙事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③设置了许多悬念,整个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悬念迭起。

结尾赵仲的逃脱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④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