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7657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6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

5课题课本22页我学会了吗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得数想口诀,也能够根据口决列算式,可以由算式想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亮亮要帮奶奶找药,他可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们吧!

学生完成问题的解决。

学生还能提出问题,让他们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列式

二、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基础训练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完成了课本的这项练习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编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的运用。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3.9.22

课型:

测试

内容:

单元测试卷。

测试目标: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13.9.23

课型:

讲评

教学目标

1.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

2.培养学生养成课前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不能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错因及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人数19人,参加考试人数19人,及格数18,及格率为93%,其中成绩较好的有:

13人。

(一)试卷整体分析

1.分析试卷:

(1)试卷的试题的形式与平常单元测试的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2.分析学生:

(1)学生的书写不够工整,有涂改的现象。

(2)学生的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填空、选择题及解比例部分做得较好,但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试卷讲评流程

(一)检查学生小组纠正错误情况—分类讲解—小结—巩固练习—再次检测—完成满分卷。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1.填空题。

(1)第1题到第3题考察知识点为圆柱表面积的认识,这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第4题到第7题是考察计算,前一题同学们的得分率较高,但第7题失分很严重。

①让学生说说自己做错的原因,并让做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师演示教具,重点讲评第7题的解题方法。

2.判断题。

这一次的考试,判断题完成得很好,满分的不少,只错一题的却很多。

这一类题是考察知识点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3.选择题。

①第3题,是考察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理解及应用,在这道题里许多同学丢分了。

主要原因是:

没有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更没有理解高与半径的关系应该怎样去求。

师重点讲解第3题的解题方法,必要时可以以题多解。

②第4题,师让学生说说理由。

③即时练习。

4.计算与操作题。

①这次的解下面的比例与画一画,得满分的同学很多。

②在计算下面零件的体积这道题中,丢分的有不少。

让学生说说求零件的体积就是求哪些图形的体积的和。

师通过教具演示分析,让学生明白道理。

③即时练习。

(四)小结。

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五)布置作业:

修改试卷

教学反思:

同学们能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能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1课题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

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

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

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

”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3.9.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重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难点:

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红领巾、三角板、纸、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

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

“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

学生:

观察剪好的五角星。

师:

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哪里还有角?

(2)、什么是角?

……

二、学习新知:

师:

在图中你发现那里有角?

能上来指一指吗?

学生:

同为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

你能说说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

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

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

理解角,认识角。

师:

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

学生给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师小结: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

你能做一个角吗?

学生:

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认识直角:

出示情景图

师: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

学生:

到情景图上找角。

出示:

显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

学生:

观察并再一次认识角。

师:

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

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

(1)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形状一样……

师:

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

你看,直角符号像什么?

你还在哪见过直角?

学生:

在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画面中的角,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

由此引出对角的认识和学习。

 

2课题课本25页自主练习

授课时间:

2013.9.25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重点:

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直角的画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师: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找找角,下面的图形中那些是角?

并说说为什么说他们是角。

出示图片:

学生:

学生独立做出判断,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同学汇报,主要说说那个是角,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1、4、6、7这些图形是角,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且边是直直的组成,所以这些图形是角。

而其他的图形,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所以他们不是角。

2、说说你见过的角。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方面的找角。

3、师:

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请你看看下面的图形中有没有直角,如果有就用直角符号标上。

学生可以用直角尺帮助去量一量来验证,并且标上直角符号。

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画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直角的画法,然后教

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直角,最后用直角板老验证。

关键提示学生要标上直角符号。

5、看图列式: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6、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7、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练习画角之前,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具体事物如三角板、扇子等上的角的样子,分析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的样子,然后根据角的组成各部分名称,练习画角。

 

3课题信息窗2玩调皮猴

信息窗解读:

这幅情境图是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手工课上玩调皮猴的情景。

在玩的过程中通过一个小朋友提出的“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这个问题,引出对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和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授课时间:

2013.9.26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三角板、卡纸、剪刀、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

观察图画。

交流自己的发现。

(为什么这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

二、新授。

师: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看出这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

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

我认为是两根木条的长短不一样。

我认为是角的大小不一样。

……

师:

同学们发言真积极,还有想说的吗?

学生:

我观察发现,调皮猴身上的木条的长短是一样的。

师:

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测量一下。

学生:

木条的长短确实一样,调皮猴的高度是与角的大小有关的。

师:

哪个角比较大呢?

请你估计一下。

学生:

小组交流,探索。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清在投影上展示讲解一下。

学生:

我们是这样做的,把这两个角描下来,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我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第一个角比直角大,第二个角比直角小。

我们用纸折出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再放到第二个角上比较。

……

师:

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

谁估计对了呢?

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

说说为什么?

学生:

我喜欢第二种,这种方法又快又简便。

师: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用第二种方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一个任务:

你们能再三角板的帮助下给他们分分类吗?

学生:

在小组里练习分类。

师:

谁想上来分分看看?

学生:

请几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分给大家看,要边说边分。

师:

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大家再在小组里分分,说说这些角的名称。

学生:

在小组里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刚才学习的非常认真,那你能不能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这些角?

你的周围又没有这样的角?

你的生活中又没有这样的角?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再交流。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来折一折锐角和钝角。

然后用三角板来验证一下,折的对不对。

用纸片来拼一拼锐角和钝角。

你会画锐角和钝角吗?

那就请你来画一个吧。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直角、锐角、钝角

教后反思: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玩,在玩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进一步以我们的调皮猴为什么不一样高了呢?

这一问题引出对角的大小比较的学习。

4课题课本27页自主练习

授课时间:

2013.9.28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三角板、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因为在课堂上练习过,所以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说几个就可以。

2、比较角

用三角板先来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

在班级中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角的,为什么说他们是锐角和钝角。

3、画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锐角和钝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

4、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一样的活动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能数出个数就可以,不要再过多的扩展,以免增加学生的难度。

6、这是一个做角的活动。

可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

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与本单元的信息窗首尾呼应,突出了动手操作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认真观察,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7、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8、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一方面深化了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了画角的知识。

练习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合作交流学习角的画法。

 

5课题课本28页我学会了吗

授课时间:

2013.10.7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难点:

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

该图图文并茂,用一首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

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中所包含的各种角。

然后组织交流回顾,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1、找一找图中的锐角、直角、钝角。

2、找出两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并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3、你能用带角的图形来创作一幅画吗?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这节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图,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体现能力培养和数学美的教育。

 

课题实践活动一-—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信息窗解读:

本实践活动是在第二册已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

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记录和了解人身体的有关数据,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与探索意识。

授课时间:

2013.10.8

课型:

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的数学。

2、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身的联系,数学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数学人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的数学。

教学难点:

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测量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1.5米长的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通过怎样才能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呢?

复习有关厘米和米的知识,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2、教师向学生了解询问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小秘密,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我们身上还有其它的小秘密,进入活动。

由此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在认识庹、身高、脚长、拳的周长,让学生们进行估测,来调节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对估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29页的插图。

提问:

插图中学生是如何分工的?

都是由做什么的?

他们各自是如何进行测量的?

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他们是如何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的?

如何记录?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整理。

3、小组测量。

(1)小组内分好工,有测量的、被测量的、记录的,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真实的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

(3)小组整理记录让学生填写p29上的表,做到记录准确,书写认真。

4、分析整理。

小组内同学进行比较分析测量数据,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比较的方面。

如每位同学的庹长与身高的关系、拳的周长与脚长的关系、同学与同学庹长、身高、拳的周长、脚长的关系等。

然后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关注规律的总结,启发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加深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特别是与自己身边的关系,让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性。

三、书写活动报告。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测量后,组织学生进行书写本次的活动报告。

书写时要提醒学生做到说清活动的内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收获、以及在活动中的感想。

在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存在数学,落实《新课标》中的“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新知识以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

让学生通过书写活动报告,更深入的了解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四、实践活动练习。

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了庹长、身高、拳的周长、脚长的关系。

虽然我们重新研究和发现了他们存在的各种关系,但毕竟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老师祝贺你们的成功,老师这里有一个新的问题不能够解决,老师想让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帮老师解决,这也是一次你们自己发现获得知识的机会。

一、调查内容。

1、每个人的身高与腿长的关系?

2、腿长与裤子长短的关系?

3、你关心自己的身高吗?

4、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成长呢?

二、调查方法。

先通过同学了解每个同学的身高、裤子的长短,同学家长的身高、裤子的长短,然后全班或小组内进行交流信息,并进行记录、整理。

三、调查表。

姓名

身高

腿长

裤长

四、分析后回答以下问题。

1、你发现身高与腿长有什么关系?

2、你发现腿长与裤长有什么关系?

3、你通过调查获得了那些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知识?

五、书写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书写你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发现了什么?

都进行了那方面的活动?

有哪些感想?

对一些习惯不好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板书设计:

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又注重智力发展,学生热衷于实践方面的课程,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动,在活动中获得未知的新东西,更喜欢这个过程。

避免了单纯的说教和想象,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获得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到的知识。

其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的良好机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许多的活动不可能一个人单独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又需要多个人的配合协作,同时又离不开个人的积极思考。

因此这个过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最后,给学生一个同学之间知识进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和情感。

是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的一个机会,可以让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培养。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3.10.9

课型:

测试

内容:

单元测试卷。

测试目标: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13.10.10

课型:

讲评

教学目标

1.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

2.培养学生养成课前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不能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错因及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人数19人,参加考试人数19人,及格数18,及格率为93%,其中成绩较好的有:

13人。

(一)试卷整体分析

1.分析试卷:

(1)试卷的试题的形式与平常单元测试的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2.分析学生:

(1)学生的书写不够工整,有涂改的现象。

(2)学生的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填空、选择题及解比例部分做得较好,但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试卷讲评流程

(一)检查学生小组纠正错误情况—分类讲解—小结—巩固练习—再次检测—完成满分卷。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1.填空题。

(1)第1题到第3题考察知识点为圆柱表面积的认识,这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第4题到第7题是考察计算,前一题同学们的得分率较高,但第7题失分很严重。

①让学生说说自己做错的原因,并让做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师演示教具,重点讲评第7题的解题方法。

2.判断题。

这一次的考试,判断题完成得很好,满分的不少,只错一题的却很多。

这一类题是考察知识点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3.选择题。

①第3题,是考察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理解及应用,在这道题里许多同学丢分了。

主要原因是:

没有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更没有理解高与半径的关系应该怎样去求。

师重点讲解第3题的解题方法,必要时可以以题多解。

②第4题,师让学生说说理由。

③即时练习。

4.计算与操作题。

①这次的解下面的比例与画一画,得满分的同学很多。

②在计算下面零件的体积这道题中,丢分的有不少。

让学生说说求零件的体积就是求哪些图形的体积的和。

师通过教具演示分析,让学生明白道理。

③即时练习。

(四)小结。

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五)布置作业:

修改试卷

教学反思:

同学们能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能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第四单元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

1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