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7946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docx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secret

 

正文部分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3依据规范及规程

1.4勘察阶段及等级划分

2勘察方法及工作完成情况

2.1勘察工作布置

2.2勘察方法

2.2.1钻探方法

2.2.2室内实验方法

2.2.3原位测试方法

2.2.4测量方法

2.3本次工作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3场区岩土工程条件

3.1场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3.2区域地质构造和稳定性

3.3不良地质作用

3.4地层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5水文地质条件

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1工程抗震

4.1.1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4.1.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4.2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评价

4.3地基均匀性评价

4.4地下水、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4.5抗浮设防水位

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5.1地基土承载力

5.2天然地基方案分析评价

5.3复合地基方案分析评价

5.4桩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6基坑开挖、支护与地下水控制

7岩土工程结论及建议

 

正文附件

1勘察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2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3地基土的承载力计算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5高层建筑复合地基的变形验算

6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

 

附图

1、图例 图1

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2

3、工程地质剖面图图3-1~22

4、钻孔柱状图图4-1~67

5、固结试验成果图图5-1~15

6、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图图6-1~9

7、颗粒分析成果图图7-1~9

附表

1、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表表Ⅰ

2、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表Ⅱ-1~5

3、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表Ⅲ-1~5

4、标准贯入试验分层统计表表Ⅳ-1~5

5、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统计表表Ⅴ

6、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报告表Ⅵ

7、水质分析报告表表Ⅶ-1~3

8、土的腐蚀性报告表表Ⅷ-1~3

报告附件

1、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

2、拟建场地波速测试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XX庄园XX期工程位于XX路路南,XX宾馆东侧,交通便利。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及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平面布置图,拟建建筑物概况如下表:

主要建筑物概况表表1

建筑物名称

层数

结构形式

室内地坪标高

地下室

C6、C9商住楼

16层+1层

框架结构

77.30

1层

C7、C8商住楼

18层

框架结构

77.30

1层

A2、A3、A5、A6、A7、

A8、A9、A10、A11、

A12、A13住宅楼

3层

砖混结构

76.78、76.70、76.70、76.60、76.52、76.40、76.85、76.78、76.78、76.60、76.60

A1住宅楼

4层

砖混结构

76.70

拟建住宅楼位置详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该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资料及设计所需参数。

依据委托任务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

⑴查明拟建建筑场地地质构造、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提供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⑵查明场地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其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措施。

⑶实测拟建场地地基土的剪切波速,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并判定建筑抗震地段类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提供设计特征周期等抗震设计参数。

⑷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和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⑸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能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对可能采用的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供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

分析、评价地基基础方案,并推荐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

⑹对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施工降排水等方案做出评价。

提供基坑支护、降排水有关技术计算参数,并提供基坑支护、降排水方法的建议。

1.3依据规范及规程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及规范、标准进行:

⑴ 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

⑵《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⑶《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⑸《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⑻《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⑼《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1);

⑽《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⑾《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⑿建设部《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144号);

⒀山东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编制标准》(DBK14-S3-2002)。

1.4勘察阶段及等级划分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详细勘察。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判定拟建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如下:

类别

拟建物名称

工程重要性等级

场地复杂

程度等级

地基复杂

程度等级

岩土工程

勘察等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抗震设防

类别

C6、C9商住楼

二级

三级

三级

乙级

乙级

标准设防类

C7、C8商住楼

二级

三级

三级

乙级

乙级

标准设防类

A1、A2、A3、

A5~A13住宅楼

三级

三级

三级

标准设防类

2勘察方法与工作完成情况

2.1勘察工作布置

勘察工作沿拟建建筑物周边及角点共布置勘探孔67个(由于场地原因,部分勘探孔位置有所偏移),高层建筑部分布置24个,多层建筑部分布置43个。

其中高层建筑部分,布置控制性勘探孔8个,孔深25.00m,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5.00m,一般性勘探孔16个,孔深20.00m,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3.00m;对多层建筑部分,布置控制性勘探孔11个,孔深15.00m,一般性勘探孔32个,孔深10.00m。

2.2勘察方法

根据委托任务书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结合本次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在收集分析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试验及室内试验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2.2.1钻探方法

钻探的目的主要用于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分布规律,采取岩、土、水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确定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水质分析指标。

野外施工投入3台XY-1型钻机,采用合金钻具钻进,重锤少击法取原状土。

2.2.2室内实验方法

取岩、土、水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以取得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水质分析指标。

对钻孔中所采取的土样均进行常规物理力学项目试验:

压缩试验采用标准法,剪切试验采用直剪快剪。

对部分土样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

对岩样进行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地下水进行水质简分析,并对土的腐蚀性进行试验分析。

土工试验及水质分析试验由我公司测试中心试验室完成。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委XX市XX公司试验室完成。

2.2.3原位测试方法

勘察工作原位测试手段主要为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主要用于测试地基土的原位强度指标,并据以确定地基土的密实度、承载力等指标。

波速测试主要用于确定地基土的等效剪切波速、确定建筑场地类别及场地土的类型。

波速测试采用廊坊产XG-1型悬挂式波速测井仪。

每栋高层布置一个波速测试孔。

2.2.4测量方法

各孔口坐标属西安坐标系,高程属黄海基准高程。

共完成测量点67个,由我公司专业测量人员完成。

勘察点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平面布置图及控制点进行实地测放。

2.3本次工作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野外施工日期为XX年5月27日~6月1日,勘察报告于2009年6月10日提交。

勘察工作共完成:

钻探1020.00m/67孔;取土样130件、岩样8组、水样3件;标准贯入试验124次;波速测试试验80点/4孔。

本次勘察工作是在进行野外实地踏勘,收集了附近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来确定勘察工作量的,满足有关现行规范、规程要求。

为了提高本次勘察资料的准确性,每个环节、工序均严格依照现行规范、规程进行。

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编录,对所取得的钻探及有关岩土工程资料随时整理。

野外钻探及原位测试工作符合现行有关规程规定。

室内试验按照现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规定进行。

勘察资料整理符合建设部《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144号)、山东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编制标准》(DBK14-S3-2002)及有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

3场区岩土工程条件

3.1场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XX市东北郊,区域地貌单元属河流冲洪积平原。

拟建场区为耕地,地形较平坦,勘察点高程75.48~76.90m,最大高差为1.42m。

场地周边较空旷,西邻滕州宾馆,北边、东边为耕地,南边为荆河。

3.2区域地质构造和稳定性

在大地构造分区上,滕州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南部,区域范围包括鲁西断块、徐淮断块、苏北—胶南断块和鲁东断块。

其中鲁西断块、鲁东断块和徐淮断块录属于华北地台,苏北—胶南断块属于扬子地台。

拟建场地位于鲁西断块区内。

近场区范围内发育有近南北向峄山断裂、界河断裂、官桥断裂和木石断裂,近东西向陶枣断裂、曹王墓断裂、凫山-龙宝山断裂和张坡断裂及北西向苍尼断裂等8条主要断裂,以上断裂均距离场区较远,为非全新活动断裂,对拟建场地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拟建场区内无活动断层通过。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并结合场地附近已有资料表明,该场地及其附近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说明该拟建场地稳定性良好。

3.3不良地质作用

拟建场区在勘察深度范围未发现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3.4地层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野外钻探,结合原位测试结果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拟建场地地基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7层,分述如下:

1层粘土(Q4al+pl)

褐色,硬塑。

土质不甚均匀,局部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砂粒。

切面较光滑,摇震无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

场地南部地表下0.4m一般为耕植土,含少量植物根系。

该层分布普遍,揭露厚度0.50~1.60m,层底标高74.45~76.13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指标

数值

w

γ

kN/m3

e

Ip

IL

Cuu

kPa

φuu

°

Cq

kPa

φq

°

α1-2

MPa-1

Es1-2

MPa

N

样本数量

15

15

15

15

15

6

6

9

9

15

15

12

最小值

20.1

17.1

0.677

18.5

0.05

19

15.4

51

17.6

0.18

5.83

5

最大值

25.9

19.3

0.924

24.7

0.23

33

19.5

70

21.9

0.33

9.90

7

平均值

22.9

18.4

0.798

20.2

0.13

23

17.3

60

19.3

0.24

7.68

5.8

标准差

1.4

0.7

0.065

1.4

0.06

5

1.4

6

1.4

0.04

1.22

0.6

变异系数

0.06

0.04

0.08

0.07

0.48

0.23

0.08

0.11

0.07

0.18

0.16

0.11

2层含姜石粘土(Q4al+pl)

黄褐色,硬塑,局部可塑。

含约20%的姜石,粒径一般0.5~5cm,最大13cm。

局部姜石含量偏高,另见少量铁锰质氧化物。

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较高。

该层分布普遍,揭露厚度0.50~1.40m,层底标高73.58~75.37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指标

数值

w

γ

kN/m3

e

Ip

IL

Cuu

kPa

φuu

°

Cq

kPa

φq

°

α1-2

MPa-1

Es1-2

MPa

N

样本数量

20

20

20

20

20

6

6

13

13

20

20

23

最小值

20.7

17.8

0.729

17.7

0.05

23

15.2

58

18.6

0.18

5.39

6

最大值

26.9

19.4

0.917

25.2

0.28

34

18.6

80

23.3

0.34

10.35

14

平均值

24.3

18.5

0.810

21.2

0.13

27

16.7

70

20.8

0.24

7.74

9.2

标准差

1.8

0.4

0.055

2.1

0.06

5

1.3

7

1.5

0.04

1.22

2

变异系数

0.07

0.02

0.07

0.10

0.45

0.17

0.08

0.10

0.07

0.17

0.16

0.2

3层粘土(Q4al+pl)

褐黄色,硬塑。

土质较均匀,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偶见姜石,切面光滑,摇震无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该层分布普遍,揭露厚度2.10~4.40m,层底标高69.44~72.86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指标

数值

w

γ

kN/m3

e

Ip

IL

Cuu

kPa

φuu

°

Cq

kPa

φq

°

α1-2

MPa-1

Es1-2

MPa

N

样本数量

32

32

32

32

32

6

6

26

26

32

32

34

最小值

20.4

17.8

0.619

17.1

0.04

28

13.0

61

16.7

0.17

5.83

6

最大值

27.2

20.2

0.922

28.8

0.21

41

18.3

82

24.3

0.32

10.40

14

平均值

24.7

19.0

0.772

22.9

0.12

35

15.8

74

20.7

0.22

8.42

9.2

标准差

1.8

0.5

0.056

2.5

0.04

5

2.1

6

2.1

0.04

1.34

2.7

变异系数

0.07

0.02

0.07

0.11

0.35

0.15

0.13

0.08

0.10

0.18

0.16

0.3

4层粗砾砂(Q4al+pl)

棕黄色,稍密~中密,饱和。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局部含少量粘粒及中砂颗粒。

颗粒级配一般。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南部,揭露厚度0.80~4.30m,层底标高67.08~71.1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9次,其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16.2击,修正后的锤击数平均值为14.2击。

共取扰样18件,根据试验结果,其不均匀系数CU=13.50~22.53,曲率系数CC=0.07~0.34。

5层粉质粘土混砂(Q4al+pl)

灰绿色,局部棕黄色,硬塑,局部可塑。

土质不均匀,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含35%左右的砂粒,局部较集中,切面不光滑,摇震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分布普遍,揭露厚度0.70~3.50m,层底标高67.77~69.90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指标

数值

w

γ

kN/m3

e

Ip

IL

Cq

kPa

φq

°

α1-2

MPa-1

Es1-2

MPa

N

样本数量

7

7

7

7

7

7

7

7

7

11

最小值

17.6

17.5

0.577

10.2

0.14

32

17.1

0.18

6.99

10

最大值

23.1

20.0

0.858

15.2

0.34

71

22.5

0.24

8.76

19

平均值

20.0

18.7

0.714

11.9

0.25

57

19.5

0.22

8.00

14.8

标准差

2.1

0.9

0.096

2.1

0.07

13

2.0

0.02

0.70

0.09

2.6

变异系数

0.10

0.05

0.13

0.18

0.30

0.23

0.10

0.11

0.09

0.17

6层全~强风化砂质泥岩(P)

褐灰色,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且手能掰断。

风化程度不均匀,存在球状风化,强风化砂质泥岩夹全风化砂质泥岩,岩芯呈土状。

该层分布普遍,揭露厚度4.00~9.80m,层底标高58.73~64.78m。

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5次,实测锤击数平均值35.1击,修正后的锤击数平均值29击。

其局部全风化砂质泥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指标

数值

w

γ

kN/m3

e

Ip

IL

Cq

kPa

φq

°

α1-2

MPa-1

Es1-2

MPa

样本数量

8

8

8

8

8

8

8

8

8

最小值

27.1

17.2

0.772

17.7

0.12

64

12.9

0.19

5.31

最大值

31.8

19.5

0.998

24.6

0.37

72

20.0

0.34

9.89

平均值

28.9

18.4

0.892

21.0

0.24

67

17.7

0.25

7.90

标准差

1.8

1.1

0.099

2.2

0.09

3

2.2

0.05

1.56

变异系数

0.06

0.06

0.11

0.10

0.36

0.04

0.12

0.22

0.20

7层中风化砂质泥岩(P)

褐灰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石英及长石。

风化程度不均匀,岩芯多呈柱状,少量呈短柱状及块状,锤击不易碎。

岩芯采取率约85%,RQD约70。

该层分布普遍,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均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3.00m。

该层共取岩样8组,其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0.05MPa。

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3.5水文地质条件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途径主要为地下径流和地面蒸发。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在4.40~5.30m,水位标高为70.68~72.15m。

据访问,地下水位年变幅1m左右。

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1工程抗震

4.1.1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滕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

4.1.2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根据波速测试报告,拟建场地覆盖层深度范围内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Vse=242.00~251.00m/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拟建场地4#、24#孔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9#孔、15#孔、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并结合本次勘察资料,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4.1.6条规定,该拟建场地属Ⅱ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40s。

拟建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4.2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稳定性良好,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4.3地基均匀性评价

拟建建筑物地基,工程地质单元相同,基础持力层性质相同且持力层底面坡度均小于10%,为均匀地基。

4.4地下水、土的腐蚀性性评价

据水质分析报告和土的腐蚀性报告: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其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及其中的钢筋、对钢结构均无腐蚀性(详见正文附件2)。

4.5抗浮设防水位

场地地下水的水位标高为70.68~72.15m,水位年变幅1m左右,即年最高水位为73.15m左右,而C6、C7、C8、C9商住楼的基底标高约72.50m(基坑开挖约4.00m),应进行抗浮设防。

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可按73.15m考虑。

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5.1地基土的承载力

5.1.1岩土工程性质评价

1层粘土,分布普遍,厚度较小,力学性质一般,具中等压缩性。

2层含姜石粘土,分布普遍,厚度较小,力学性质较好,具中等压缩性。

3层粘土,分布普遍,厚度较大,力学性质好,具中等压缩性。

4层粗砾砂,分布较普遍,厚度不均,力学性质一般。

5层粉质粘土混砂,分布较普遍,厚度不均,力学性质一般,具中等压缩性。

6层全~强风化砂质泥岩,分布普遍,厚度较大,力学性质好。

7层中风化砂质泥岩,分布普遍,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予揭穿,力学性质良好,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5.1.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

综合确定各层地基土承载力建议特征值fak(kPa)如下: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kPa)表表2

岩土名称

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1层粘土

160

2层含姜石粘土

170

3层粘土

200

4层粗砂

230

5层粉质粘土混砂

230

7层全~强风化砂质泥岩

260

8层中风化砂质泥岩

1000

5.2天然地基方案分析

5.2.1高层建筑(C6、C7、C8、C9商住楼)

根据委托任务书,拟建C6、C9商住楼为16层+1层建筑,拟建C7、C8商住楼为18层建筑,均设1层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按天然地基考虑,估算C6、C9、C7、C8商住楼基础埋置深度在4.00m左右。

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估算C6、C9商住楼平均压力pk为324kPa左右,C7、C8商住楼平均压力pk为342kPa左右。

分析本次勘察资料,参照相应工程地质剖面图,基础埋深按4.00m考虑,拟建C6、C7及C8、C9商住楼应以3层粘土作基础持力层。

3层粘土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Pa及303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