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8670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课时作业.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作业第2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5

一、知能巩固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瀛洲(yínɡ)天台(tāi)

剡溪(shàn)嵊县(chènɡ)

B.渌水荡漾(lù)谢公屐(jī)

熊咆龙吟殷岩泉(yǐn)水澹澹(dàn)

C.訇然中开(hōnɡ)青冥(mínɡ)

惟觉时之枕席(jué)摧眉折腰(shé)

D.霓为衣兮(ní)洞天石扉(fēi)

梦游天姥(lǎo)越人语天姥(yù)

解析:

本题要注意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形声字不能只读半边,要注意读音的变化,“折”在“摧眉折腰”中读“zhé”,“语”在意为“告诉”时读“yù”。

“嵊”“姥”这些形声字,不能只读半边。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虚词,其用法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忽魂悸以魄动 路幽昧以险隘

B.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恍惊起而长嗟

C.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D.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求假暂归

解析:

表修饰的连词/表顺接的连词。

答案:

B

3.下面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B.吴越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解析:

C项为比喻,其余为夸张。

答案:

C

4.下列诗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D.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解析: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D.及既上,苍山负雪

解析:

例句中“上”为登上,动词。

A.向上,名词作状语;B.上等的,形容词;C.上面,名词;D.登上,动词。

答案:

D

6.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关词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古来万事”指自古以来纷繁的世事,重点是政坛上蝇营狗苟、投机钻营的事。

B.“如此”是指上段中梦游天姥所见到的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的奇物仙境。

C.“别君去兮何时还”一句照应题目,用以抒发心志,“君”指东鲁诸公。

D.“白鹿”是指古代传说中神仙或隐者的坐骑,诗中提到它在于寄寓自己现实失意之后求仙访道、逍遥出世之想。

解析:

B项,“如此”指梦境消失之快,快乐不长久。

答案:

B

二、文段选读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

B.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C.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常年不熄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自怨自艾的心情。

D.颔联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

置身在这样的诗境,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解析:

“自怨自艾的心情”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答案:

C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

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想到常年不熄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意思对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菩萨蛮(其二)

[唐]韦庄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④断肠。

【注】 ①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广明元年(880年)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882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

这首词即作者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②只合:

只应。

③垆边:

指酒家。

④须:

必定。

(1)下列对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水碧于天”是江南生活的美。

“画船听雨眠”是江南风景的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江南的人美。

通过这些写出江南的美。

B.“莫还乡”实际正是由于想到了家乡。

他没有用“不”字,而是用的“莫”带有叮嘱的口吻,是想还乡,但是由于诗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饱尝离乱之苦,有故乡欲归而不能的苦衷。

C.游人留恋江南,合乎常情,异地为客,不愿还乡,似有悖常理,但正因如此,才更加表现江南的好处。

D.词语反复出现,是为了强调。

“人”“江南”“老”“还乡”诸语反复出现,既强调了“江南好”“江南的生活值得游子留恋”,更突出了“游子思故乡”的主题。

解析:

“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的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的美。

答案:

A

(2)陈廷焯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纡,曲也),似达而郁”,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江南真美,自己又还没有老,根本不必回乡,写得直率、旷达,看似表达出对美丽江南的喜欢,而直率旷达的背后却是作者因故乡战乱频发,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沉郁和苦闷。

(示例二)江南好写得旷达欢愉,其实压抑着作者心中思乡的抑郁。

文尾直抒回乡不得的沉郁是借助前面写江南好曲折表达的。

(“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是说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

)(意思对即可)

三、时文选萃

9.(2018年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

(2)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

枚马①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 ①枚马:

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枭雄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首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

“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错误,且并不都是在讴歌古人。

答案:

B

(2)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韵悠长;②高诗欲抑先扬,开篇极言梁王汇聚贤才的繁盛,其后急转直下,写到世殊时异,空余高台陈迹、秋风衰草,顿挫跌宕,悲慨万端。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西塞山①下作

[唐]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 ①西塞山:

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

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

③爨(cuàn):

烧火做饭。

(1)下面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D.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解析:

“渐映”写舟行的渐进过程,不是写月光的逐渐明亮。

答案:

B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②“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③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云比喻成飞絮,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对比,写出了西塞山的奇特地势,加以渺茫起伏的云絮飘飘,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一种艺术境界。

四、综合创新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说: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______①_____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

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行则轻车肥马,______②______,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

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让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

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______③______,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答案:

①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②那中国诗歌史定将黯然失色

③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1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

但是这款App每天仅有2个字的免费体验,完整版需付费最低40元(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纸质版才24.9元),引起了许多人的吐槽。

纵观一些使用度很高的工具类词典,在App版本开发上都普遍延续了免费使用的特点。

比如牛津、剑桥出版的英汉互译词典。

可见要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工具类词典App就必须免费。

因为在网络时代,只有免费的东西才会赢得广泛的用户基础;收费的东西,必定无人过问。

①要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工具类词典App不一定必须免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免费的东西不一定会赢得广泛的用户基础

③收费的东西,不一定无人过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