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8760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docx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意识需求,驱动行为,力量)

2.正式组织【12】——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两个人有意识协调的行为。

3.非正式组织【13】——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两个人无意识的体系化和类型化心理因素的系统)

4.组织内部平衡——是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4.1.直线职能制【07】——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4.2.直线制——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

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同直线。

4.3.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按产品、地区、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

各事业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较大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可根据经营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总公司主要负责研究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掌握投资、重要人事任免、价格幅度和经营监督等方面的大权,并通过利润指标对事业部实施控制。

4.4.矩阵制——由横纵两个管理系列组成,一个是职能部门系列,另一个是为了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横纵两个系列交叉,构成矩阵。

5.管理【08】——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6.所有权——是指对主体拥有财富这一特定事实给予社会性的认可和保护。

7.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力,是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一种行为关系。

8.私营企业:

指个人企业和在个人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合伙公司、两合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形态。

9.个人企业——是企业最原始的状态,不具备法人资格,投资者拥有全部经营权,并承担全部经营责任。

10.合伙企业——是最原始的公司形态,出资者对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历史上合伙公司往往是家族成员的联合形态,其中有家族纽带起维系作用。

11.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以上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

其中无限责任所有者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12.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负责人的企业法人。

13.股份有限公司——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4.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

15.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时予以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16.组织结构【16】——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为确定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必须确定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沟通与协商、程序化)

17.管理幅度【11】——每一个管理者能直接有效协调的下属的人数毕竟又是有限的数量,受认识和情报处理能力的制约,管理者的有效协调人数有一个客观的限度,称之为管理幅度。

18.业务规范【10】——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物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19.制度化管理——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

20.动机【14】——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20.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21.领导【09】——是领导者运用权力和影响力引导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领导工作主要借助于权力和影响力,是一项推动和运用管理体系的工作。

(用个人魅力影响下属,让他们努力工作实现目标)

22.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凭借一定的符号载体,在个人与群体间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与互通信息的过程。

(用符号作载体传达思想情感信息,达到目标的过程)

23.正式渠道沟通——是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层级系统运行、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例如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以及组织正式颁布的法令、规章、公告等。

24.斜向沟通——指在正式组织中不同级别又无隶属关系的组织、部门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25.非正式沟通——是不按组织结构中正式的沟通系统传达消息而让消息在组织结构中任意流动。

26.1.组织文化——是一种渗透于企业组织各方面、各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组织的风气、风格。

26.2.组织文化——以组织基本目标和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包括成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内的一整套观念和行为方式,就是组织文化。

27.体系惯性【05】——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

28.个人惯性——指个人在长期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观念、准则和思维方法、工作习惯等。

第二篇企业战略原理(2015注意案例)

1.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命硬方目征指)

2.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3.战略目标【14】——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包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总体规模、竞争能力、技术能力、市场份额、收入和盈利增长率、投资回收率以及企业形象等。

4.协同作用【05】——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

5.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

6.经营单位战略——是战略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

7.能力——将众多资源组合在一起,来实现企业特定的任务和活动的才能。

7.潜在进入者——指产业外随时可能进入某个产业而成为竞争者的企业。

8.进入壁垒——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9.核心能力——企业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比其他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能力。

9.价值链——企业每项生产经营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

10.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常用方法。

10.平衡计分卡【16】——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

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

学习与成长、内部经营流程、客户、财务。

11.低成本战略——企业在价值链上最低限度的降低成本,使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从而使企业和顾客受益于这种低成本战略。

11.差异化战略——指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行业内其它企业无法提供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以独具一格的特色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提供独特的产品获优势)

12.集中化战略【08】——是指企业集中力量为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或重点经营某种产品的特定部分、特定市场而建立的竞争优势战略。

(集中力量提供产品和服务给某一细分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13.蓝海战略——通过寻找无人竞争的,全新的市场空间和全新商机,以及开发新的思维来创造新的改变。

(名词解释)(学苑总结)

14.战略联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业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15.并购战略【12】——合并:

同等企业之间的重新组合,新建立的企业常常使用新的名称。

16.收购——一个企业(收购者)收购和吸纳了另一个企业(被收购者)的业务。

17.垂直整合战略【13】——垂直整合战略扩展了原来同产业的竞争范围。

后向于资源的供应者,前向于最终产品的终端使用者。

18.公司紧缩战略——是指对公司的股本或资产进行重组从而缩减主营业务范围或缩小公司规模的各种资本运作的途径和方法。

(重组资本,缩小业务规模)

19.战略控制——战略控制是监督战略实施进程、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战略有效实施、使战略实施结果基本上符合预期计划的必要手段。

(监督进程纠正偏差,达到预期计划)

20.分工——是指企业为创造价值而对其人员和资源的分配方式。

21.整合——是指企业为实现预期的目标而用来协调人员与职能的手段。

22.纵向分工——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有效地贯彻执行企业的战略,选择适当的管理层次和正确的控制幅度,并说明连接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工作以及各项职能的关系。

23.钻石模型——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分析工具。

他认为,一个国家影响某个行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组织战略和竞争。

 

第三篇市场营销P298

1.市场——是指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2.市场营销——是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

3.关系市场营销——企业与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目的。

交易市场营销能使企业获利,但企业更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因而保持并发展与顾客的长期关系是关系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

4.网络营销——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体,并用相关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以更有效地促成交易活动的实现。

(企业用互联网和相关方式方法理念,做营销活动,达到有效促成交易的目的。

5.绿色营销——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企业用科学规范的原则和开发和交换产品价值的方式,达到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的目的的管理过程。

)雾霾-注重环境

6.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多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以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

*****(名词解释)(企业用产品或服务为道具实现感情思行等方面的设计的方法,达到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最终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

)试驾-切身感受

7.口碑营销——是把口碑的概念应用于营销领域的过程。

即吸引消费者、媒体和大众的注意,使他们主动谈论你的品牌、公司和产品,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公司及产品,树立品牌,加强市场认知度。

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传播的,也从而为媒体提供了报道的价值所在,由此形成的这种良好品牌效果的过程就叫口碑营销。

(企业通过吸引别人注意,让别人主动自发谈论你的品牌,从而让人们通过这些口碑了解你的品牌产品和公司,达到加强市场认知度的过程。

)口口相传的推荐

8.数据库营销——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概率,借助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传播营销信息,以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

(企业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预测概率,定位产品和传播信息,达到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

)猜你喜欢

9.文化营销——企业营销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发现、培养或创造某些核心价值观念,并且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和沟通策略,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企业用在营销活动中有意识地发现、培养或创造核心价值观念的方法,做企业目标市场的文化适应和沟通策略,达到经营目标的营销方式)中国老字号的文化

10.1.负需求——大多数人对某个产品感到厌恶甚至愿意出钱回避的一种需求状况。

10.2.无需求——目标市场对产品毫无兴趣或目不关心的一种需求状况。

10.3.潜伏需求——消费者有强烈需求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

10.4.下降需求——市场对产品需求呈下降趋势的一种需求状况。

10.5.不规则需求——市场需求在一年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10.6.充分需求【13】——产品或服务的目前需求水平和时间等于预期的需求水平和时间的一种需求状况。

10.7.过量需求——产品或服务的目前市场需求超过了企业所能供给或所愿供给的水平的一种需求状况。

10.8.有害需求——市场对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务等需求。

 

10.经营观念——也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思想和意识。

*************(名词解释)

11.市场导向——是指整个企业的各级主管和各职能部门都注重顾客目前及未来需求的市场情报的收集及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传播,进而促使整个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企业让成员关注、收集和传播顾客需求情报,达到企业对市场作出正确反应的目的。

12.客户观念——是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

(企业用搜集客户信息,确定客户价值,做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的产品和服务,达到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购买量,确保企业利润增长的目的。

13.CRM顾客关系管理——是一种市场导向的企业营销理念,同时也是面向顾客优化市场、服务、销售业务流程,增强企业部门间集成协同能力,加快顾客服务的响应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14.交叉销售【05】——借助CRM,发现现有顾客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销售多种相关服务或产品的一种新兴营销方式。

(企业用CRM来发现顾客多种需求,提供多种相关产品或服务,达到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新兴营销方式。

15.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是企业通过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实现企业使命和目标的管理过程。

16.无差异市场营销【07】——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之后,不考虑各子市场的特性,而只注重子市场的共性,决定只推出单一产品,运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尽可能多的顾客的需求。

渠道、促销和定价方面都加以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各个子市场的需要。

17.集中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集中所有力量,以一个或少数几个性质相似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试图在较少的子市场上占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18.市场定位【11】——企业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获得稳定的销路,要从各方面为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

这就是市场定位。

(企业通过培养产品特色,树立市场形象,达到在顾客心中形成特殊偏爱,使产品获得稳定销路。

)比如麦当劳不仅是餐厅,是氛围。

19.市场营销战略【09】——是企业根据可能的机会,选择一个目标市场,并试图为目标市场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营销组合。

P344(名词解释)(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提供有吸引力的市场。

)*******

20.大市场营销(6P)【12】——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能够影响自己所处的市场营销环境,而不应单纯地顺从和适应环境。

因此市场营销组合除了产品、价格、地点、促销等4P之外,还应该加上两个p,即权利和公共关系,要运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打破国际或国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开辟道路。

(名词解释)

21.中间商市场——是指那些通过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转售或出租给他人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个人和组织。

P370(中介买进卖出,购买商品和劳务,卖给别人,获取利润)

22.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思想、主意等。

产品整体概念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

23.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24.产品组合——是指某一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

产品大类(产品线),是指产品类别中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组产品。

(洗发水,沐浴露)

25.产品项目——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具体产品。

(A洗发水,B洗发水)

26.品牌扩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包括推出新的包装规格、香味和式样等。

******P413(名词解释)

27.产品生命周期【08】——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28.产品概念试验——就是用文字、图画描述或者用实物将产品概念展示于一群目标顾客面前,观察他们的反应。

(名词解释P423)

29.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

也就是说,市场营销渠道包括某种产品供产销过程中的所有有关企业和个人,如供应商、生产者、商人中间商、代理中间商、辅助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等。

30.分销渠道——是指某种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取得这种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所有企业和个人。

因此,分销渠道包括商人中间商和代理中间商,此外,它还包括处于渠道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或用户。

但是,它不包括供应商、辅助商。

(常考,需回看书本)

31.分销渠道的宽度——是指渠道的每个层次使用同种类型中间商数目的多少。

它与企业的分销策略密切相关。

而企业的分销策略通常可分为三种:

即密集分销、选择分销、独家分销。

31.1.密集分销——是指制造商尽可能地通过许多负责任的、适当的批发商、零售商推销其产品。

31.2.选择分销【10】——制造商在某一地区仅仅通过少数几个精心挑选的、最合适的中间商推销其产品。

31.3.独家分销——是指制造商在某一地区仅选择一家中间商推销其产品,通常双方协商签订独家经销合同,规定经销商不得经营竞争者的产品,以便控制经销商的业务经营,调动其经营积极性,占领市场。

32.分销规划——是指建立一个有计划的、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垂直市场营销系统,把制造商的需要与经销商的需要结合起来。

(名词解释,从未考过)

33.促销组合——是指企业根据促销的需要,对广告、销售促进、宣传与人员推销等各种促销方式进行的适当选择和综合编配。

34.物流【14】——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

35.人员推销——是指企业通过派出销售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

36.佣金制度——是指企业按销售额或利润额的大小给予销售人员固定的或根据情况可调整比率的报酬。

 

第四篇财务管理P501

1.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09】——是指财务管理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

本书所建立的是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的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根据财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理财环境的要求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是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

(名词解释)(利用知识根据规律,依据事实假设研究问题)

3.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通常不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或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前进的,这种循环叫经济周期。

4.经济体制——为了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制定并执行决策的各种机制。

5.理财主题假设——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6.持续经营假设——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的,认为每一个理财主体都会无期限地经营下去。

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

7.有效市场假设——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只有在有效市场,财务管理才能正常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

(法马——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强式)

8.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名词解释)(经营,采用政策,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稳中达到价值最大)

9.时间价值【14】——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报酬率。

10.年金【11】——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付款方式可分为普通年金或后付年金、即付年金或先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名词解释)

11.企业筹资——公司作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12.股票——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3.发起设立——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14.募集设立——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15.增资发行——公司成立后在其存续期内,为增加资本,多次发行新股份。

16.发行价格——发行公司将股票出售给投资人所采用的价格,也是投资人认购股票时所必须支付的价格。

17.累积订单式——首先由承销团与发行公司商定定价区间,通过市场促销征集在每个价位上的需求量;然后分析需求数量分布,由主承销商与发行公司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18.净现值【12】——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NPV)

19.内部报酬率【13】——(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的贴现率,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注:

内部报酬率也可以叫贴现率,也即利率。

20.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报酬。

(名词解释)

21.非系统性风险——又叫分散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如员工罢工、市场竞争失败等。

22.系统性风险【05】——由于某种因素给市场上所有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宏观经济状况、税法、财政措施、货币政策。

23.固定成本【08】——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折旧费、租金、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

24.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同业务量的总量成同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而产品单位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是保持不变的。

25.资本成本【16】——也称为资金成本,是指公司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

26.可赎回债券——是指发行公司可以按照发行时规定的条款,依一定的条件和价格在公司认为合适的时间收回的债券。

P594(名词解释)*****

27.附认股权证——在发行正常债券的同时,附有一份认股权证。

认股权证是公司发行的一种凭证,规定持有者有权在规定期限内、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普通股的选择权,通常作为给予债券持有人的一种优惠而随债券发行,以吸引潜在的购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