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8850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9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docx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

植物实习报告(共8篇)

第1篇:

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正确地辨认植物。

熟悉植物的名称(学名和拉丁名)分布,习性和经济价值。

实习时间:

2021年6月7日

实习地点:

太原市动物园

二、动物园简介:

太原动物园占地79.36公顷,有各种树木50余种,绿地率达85%以上,各种动物165种,2000余头(只),其中有白犀牛(Ceratotheriumsimumsimum)、亚洲象(Elephasmaximus)、长颈鹿(Giraffacamelopardalis)、斑马(Equusburchelli)、羚牛(Budorcastaxicolor)、野驴(Equushemionus)、美洲虎(Pantheraonca)、金钱豹(Pantherapardus)、黑熊(Ursusthibetanus)、棕熊(Ursusarctos)、褐马鸡(Crooptilonmantchuricum)、丹顶鹤(Grusjaponensis)等珍稀物种,是山西省唯一的集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繁殖、展览于一体的专类动物园。

全园共分7个展区:

鸟语蓝天(鸟禽区)、热带亚热带动物区、花果山(灵长类区)、自然山林、草原风情(食草动物区)、服务休闲区、科普教育区。

动物园的规划以“人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为主题,建造成一个动物最接近大自然环境最适合动物生存的空间。

在饲养和观赏方式上,变以往的封闭式静态参观为圈养和散养相结合的动态参与方式,满足了人们亲近动物的愿望,创造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

太原动物园,北部为猛兽室;中部为鸟馆、水禽;南部为猴舍、熊猫、海豹馆,褐马鸡,珍珠鸡、羚羊、梅花鹿也杂居其间。

园内遍植树木花卉,并以大量盆花点缀其间。

白色拱桥横跨南北湖,三条平坦宽阔的园路通往各动物展区。

展区按地域分为三大观区:

即大型食草、食肉兽类观区;禽鸟、中小型食肉、杂食兽类观区;中小型食草兽类观区。

各观区又按动物的科目分类组成展馆。

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等,还有异国的白犀、长颈鹿、狒狒、斑马等动物。

动物园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环境优美;动物种类繁多,娱乐设施齐全。

三、实习内容:

1.暴马丁香:

(Syringareticula)

别名:

暴马子、白丁香、科属:

木犀科丁香属。

形态习性:

落叶大灌木,高达10m;树皮紫灰色或紫灰黑色,粗糙,具细裂

纹,常不开裂;枝带紫色,有光泽,皮孔灰白色,常2~4个横向连接单叶对生,

叶片多卵形或广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5~10cm,宽3~5.5cm,先

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通常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全缘;叶

柄长1~2.2cm,无毛。

树姿美观,花香浓郁,可做蜜源植物和提取芳

香油,是公园、庭院及行道较好的绿化观赏树种

2.金叶女贞:

(Ligustrumlucidumcv.)

科属:

木犀科女贞属

形态特征:

金叶女贞是由加州金边女贞与欧洲女贞杂交育成的,高2~3米,冠幅1.5~2米。

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

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

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

金叶女贞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通逶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

用于绿地广场的组字或图案,还可以用于小庭院装饰。

3.碧桃:

(PrunuspersicaBatsch.var.duplexRehd.)

别名:

粉红碧桃、千叶桃花。

科属:

蔷薇科(Rosaceae),李属。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小枝红褐

色,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

花单生或两朵生于叶腋,重瓣,粉红色。

其它变种有白色、深红、洒金(杂色)等

生态习性:

喜光、耐旱,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生长期要求加强管理,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耐寒能力不如果桃。

4.红瑞木(Cornusalba)

别名:

红梗木、凉子木科属:

山茱萸科梾木属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也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

老干暗红色,枝丫血红色。

叶对生,椭圆形。

聚伞

序顶生,花乳白色。

花期5-6月。

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10月。

生长习性:

性极耐寒、耐旱、耐修剪,喜光,喜较深厚湿润但肥沃疏松土

5.槐树:

(SophorajaponicaLinn.)

别名:

国槐、槐蕊、豆槐等科属:

豆科槐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5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

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

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

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

花果期9-12月。

6.连翘:

(Forsythiasuspensavahl)

别名:

一串金,旱连子、落翘等科属:

木犀科连翘属

形态特征:

连翘为蔓生落叶灌木,高1m-3m,基部丛生,枝条拱形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褐色,稍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

花:

典型4数花。

习性特征:

连翘的萌生能力强,在平茬后的根桩或干支,都能繁殖萌生,较快地增加分株的数量,增大分布幅度。

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

7.柳树:

柳树分垂柳和旱柳。

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

是落叶灌木。

柳树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

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柳根生长为主。

旱柳:

(SalixmatsudanaKoidz)

形状:

杨柳科柳属。

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

单叶互生,披针形,叶背灰白

色。

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蒴果,种子具种子毛。

分布:

产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

北京城乡常见栽培。

耐寒,耐旱。

用途:

防护林及绿化树种,亦可作用材树种。

垂柳:

(SalixbabylonicaL.)

形状:

杨柳科柳属。

落叶乔木,枝细长,下垂。

单叶互生,披针形。

雌雄异

株,柔荑花序。

蒴果,种子有种子毛。

分布:

产于亚洲、欧洲、美洲。

北京的公园、水旁常见栽培。

耐寒,耐水湿。

用途:

绿化及观赏。

镘头柳:

(SalixmatsudanaKoidz.Var.umbraculiferaRehd)

形状:

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

落叶乔木,分枝密集,树冠阔卵形,呈镘头状。

单叶互生,披针形。

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分布:

北京公路旁、公园常见栽培。

耐寒,耐旱。

用途:

观赏树种,绿化。

8.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别名:

百花王、木芍药、洛阳红等科属:

芍药科芍药属

形态特征:

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

株高1-3m,可达2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

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

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

花萼有5片

生活习性:

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

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

喜光,亦稍耐阴。

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

花期4-5月。

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9.芍药:

(PaeoniaLactiflora)

别名:

将离、离草、婪尾春等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

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

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

花大且美,有芳香,花生枝顶或生于叶腋;而牡丹花只生于枝顶,这是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之一。

芍药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5-8个月。

生长特征: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

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

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10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Sieb.etZucc.)

别名:

小叶女贞科属:

木犀科、女贞属。

落叶灌木。

产地分布:

原产于我国中南地区,现北方各地广泛栽培,日本也有分布。

北京中山公园苗圃有栽培。

形态特征:

株高达3m。

幼枝具柔毛。

单叶对生,叶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3~5cm,全缘,端尖或钝,背面或中脉具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下垂,长仅4~5cm,生于侧面小枝上,花白色,芳香;花具短梗;萼具柔毛;花冠管长于花冠裂片2~3倍。

核果黑色,椭圆形,稍被蜡状白粉。

花期6月。

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适应性较强,喜光照,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方式:

多用播种繁殖,扦插也可。

移植成活率高。

园林用途:

由于此种耐修剪,作造型树或绿篱使用。

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11睡莲(Nymhaeatetragona)

别名:

子午莲、水芹花科属:

睡莲科、睡莲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花卉。

根状茎粗短。

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

习性特征:

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在岸边有树萌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

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

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

花后结实。

10~11月茎叶枯萎。

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

12.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Presl)

别名:

香樟、木樟、乌樟等科属:

樟科樟属

形态特征: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冬芽卵圆形。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活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

13.白杨树(PopulusbonatiiLevt)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5~10米。

树皮灰白色,枝圆棒状,棕色或灰棕色,幼时有柔毛。

单叶互生,有托叶;卵圆形,长4~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有两枚显著的腺体,边缘具微齿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有灰色细毛

生活习性: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

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14.蔷薇(Rosaspp)

别名:

野蔷薇、刺蘼、刺红等科属:

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

植株丛生,蔓延或攀援,小枝细长,不直立,多被皮刺,无毛。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有短柔毛,叶轴与柄都有短柔毛或腺毛;托叶与叶轴基部合生,边缘篾齿状分裂,有腺毛

生长习性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

不耐水湿,忌积水。

新株定植时要施入腐熟有机肥。

霜植后头一二年可于每年深秋开沟施一次基肥,以利生长和开花。

萌蘖性强,耐修剪,抗污染。

15合欢树(Albizziajulibrin)

别名:

合欢,夜合树,芙蓉树科属:

豆科合欢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伞房状花序,雄蕊花丝如缕状,半白半红,有“马缨花”、“绒花”之称。

树干浅灰褐色,树皮轻度纵裂。

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

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小叶10~30对,镰刀状圆形,昼开夜合。

伞房花序头状,萼及花瓣均为黄绿色,五裂,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花期6~7月。

果实为荚果,成熟期为10月。

生态习性:

阳性树种,好生于温暖湿润的环境;耐严寒,耐干旱及瘠薄。

夏季树皮不耐烈日。

在砂质土壤上生长较好

16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

别名:

红皮松、短叶松科属:

松科松属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m,胸径1m余;树冠在壮年期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伞形。

树皮灰棕色,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

上枝粗壮,无毛,褐黄色;冬芽圆形,端尖,红棕色,在顶芽旁常轮生有3-5个侧芽。

叶2针1束,罕3针1束,长10-15cm,树脂道5-8或更多,边生;叶鞘宿存。

生态习性:

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25℃时仍可正常生长。

位居泰山海拔1400米处的其名景观树„望人松‟即为油松,终日风吹雾漫,始终生长良好。

但怕水涝、盐碱,在重钙质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四、实习心得: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见识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有金叶女贞(Ligustrumlucidumcv).、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银杏(Ginkgobiloba)、白蜡(Fraxinuschinesis)、泡桐(Paulownia),碧桃(PrunuspersicaBatsch.var.duplexRehd.)等,这些都是我在动物园所看到的,由这次实习我温习了上学期所讲的内容,加深了对植物这一门学科的兴趣。

提高了我对植物的辨认和认知,同时也提升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

第2篇:

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4篇

本文是关于植物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实习概况】

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XX年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XX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长环境;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

二.【实习目的】

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

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实习时间地点】

5月30日:

广西师范学院

6月16日:

广西大明山脚(武鸣)

6月17日:

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

6月18日:

广西大明山(上林)

五.【实习内容】

(一)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

(二)6月16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

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10′—23°8′,东经108°18′—108°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

该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同时大明山也是我国南亚热带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区域之一。

区内地貌复杂,土壤为赤红壤,微团粒性和渗透性较好。

气候条件多样,森林植被茂密,为众多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根据大明山气候特点,原生植被群落应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现植被类型主要是以马尾松—桃金娘灌丛为主。

通过观测,山脚森林由于人类大面积栽种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结构和生态结构植被,但植被生长良好,覆盖较好,但植物群落简单,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森林植被优势种为马尾松,灌木层植物主要是桃金娘,草本植物则有铁芒箕。

如今,大明山低海拔处退化的生态系统植被正处在恢复当中,处在马尾松先锋林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明山原生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

当天,我们在武鸣县大明山西南坡麓,海拔230米左右,北纬23度31分28秒,东经108度20分14秒左右的地方,对当地的植物群落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样方面积为10*10㎡的观察内,我们主要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的数量及生长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乔木调查表:

(见表2)

灌木层调查表:

(见表3)

草本层调查表:

(见表4)

层间层调查表:

(见表5)

乔木层的建群种是马尾松,郁闭度大约为0.5左右,层高3至8米左右。

灌木层的优势种是桃金娘,郁闭度大约为0.38左右,层高0.2至2.0米左右。

草本层主要代表植物为铁芒箕,其生长活力旺盛,郁闭度大约为0.1左右,层度多在0.1到0.6米左右,且多数处于孢子期。

层间植物多为爬山虎、木防己、海金沙、牛白藤等藤类。

层高遍布整个植物样方。

(三)6月17日,我们来到广西弄拉自然保护区。

弄拉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马山县东部,以古零镇为中心的喀斯特石山区,与大明山的不同,这里是由白云岩、龙岩、石灰岩发育而成的黑、棕色石灰土,有石漠化。

土壤淋溶等现象,属峰丛洼地型地貌。

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5公里,保护区总面积8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3.7%。

该保护区也是石灰岩地区适生树种造林技术推广示范区,该地石山区原生植

植被类型属于,其中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

其中保护区海拔最高山峰为766m。

弄拉林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同时为了发展经济,在保护区中有许多用材林、经济林和农作物。

蕴藏的生物种类较多,同时由于土壤性质特点,不利于植被的生态恢复,因此建立保护区对保护原生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有重要作用。

在弄拉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植物,包括内容如下:

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

是最原始的维管束植物。

大都为草本,少部分为木本。

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

其中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主要有蜈蚣蕨、乌蕨等。

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门中两大类之一。

种子的胚有两枚子叶。

植物体各异,叶脉网状,花的各部多为五数。

保护区内包括的双子叶植物主要有豆科、马鞭草科、大戟科、无患子科、芸香科、蔷薇科等。

单子叶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

绝大多数为草本,极少数为木本,维管束分散,茎及根一般无次生肥大生长,叶一般为单叶、全缘,叶片与叶柄未分化,或已明显分化,井常有叶柄的一部抱茎成叶鞘。

区内包括的单子叶植物主要有禾本科、龙舌兰科等。

在保护区的山脚树木覆盖率达到30%左右,多为人工种植的用材树种,有高大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在山脚优势种主要是顶果木、狗骨木、围涎树、任豆、肥牛树、墨西哥柏等。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约在200m到300m左右的石灰岩山地区,由于坡度变陡,植被开始发生变化。

主要的优势群落变成灌木层,优势种为老虎刺,还有吊丝竹、芸香竹、米念芭、菜豆树、相思树、苦楝树等。

海拔大约500m左右,山体土壤薄而少,因此,主要是灌木草本植物,没有高大的乔木。

优势种是芸香科的芸香竹。

其他为五节芒、粽叶芦等。

这些植被都表现为矮小、茎细,适应土层薄的地方生长。

因为石山地区土壤比较贫瘠且总量较少,土壤堆积在石缝中,为提高存活率和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也为获取更多的营养以保证植物本身的生长需要,在此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经过自然选择进化出了发达的根系,这在整个石山地区都比较普遍。

我们并没有到达入核心区,老实说该地区经过长期的封山育林,大部分已经恢复成石山地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其中山顶以壳斗科青岗栎为建群种,而山腰以下则栽种较多的竹子、菜豆树、龙眼等经济林与用材树种,这种种植模式已经成为石山地区资源立体化应用的典范,对石山地区的植被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弄拉自然保护区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有效措施,使生态植被得到恢复。

保护区内保存着原生性很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这些阔叶林水源涵养丰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级别,以更好地保护好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原始性的自然景观,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和进行科考等项工作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6月18日,我们来到上林县,该县位于大明山的东北坡,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大明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上林地区的大明山脉地处北回归线以北,拥有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植物种类。

我们跟随老师从山脚一路行走一路学校认识植物,直到到达海拔650米的缓冲区。

由于植被地理分布不是决定于某个单一因素,既有纬度地带性的痕迹,也存在着经度地带性的烙印,而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规律,又是受水平地带性的制约,

即服从纬度和经度地带性规律综合的影响。

植被在山地垂直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它们在结构、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的变化相关。

理论上大明山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事实上大明山,800-900m以下为季风常绿阔叶林,(800-900)——(1200-1400)m,为山地常绿阔叶林,1200-1400m以上的为山顶矮曲林。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明山现状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大致为:

海拔200m以下多为人工农业植被,如:

水稻、玉米、甘蔗等;200-500m是大面积的马尾松林、岗松等次生灌丛及少量的次生沟谷雨林;500-800m主要是马尾松林、人工八角林及次生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