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92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1页

第六单元

11到20各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难点:

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第73~74页,练习十七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数的组成和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数?

你能按不同的顺序说说吗?

(教师板书0~1010~0两种方法)

2、(课件演示)请你们看一看,在这幅图中,上面都有些什么?

它们的数量有多少?

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小组反馈。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数、读数。

(1)一起把11~20之间的数读一读。

(2)观察这些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比较特殊?

(3)读直尺上的数,比比数的大小。

2、了解数的组成。

(1)一起来看大屏幕,默默地数一数,共有几根小棒?

(课件演示10根小棒。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几个十?

添上一根,共有几根?

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课件演示其过程。

(2)同桌合作摆出12根小棒,说一说1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继续摆,你们能摆到几,怎样摆的?

说说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师说数字,学生摆小棒。

(5)20根小棒是几个十?

为什么在2的后面写上一个0呢?

小组讨论一下。

3、对口令练习。

4、了解位数:

看看黑板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

(有两个数字的数

叫两位数,只有一个数字的数叫一位数。

三、巩固练习

1、读卡片上的数:

17、19、20、16、12、18

2、读出书上85页中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找出数学书的第8、12、17、20页。

4、填空。

 10( )( )13 14( )( )( )18 19 ( )

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5、看图数数,练习十七第四题。

四、作业:

写数字。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写法(第7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认识计数器;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

地读、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数位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数数。

(1)从1数到20,从15数到9。

(2)从1起,2个2个地数,数到20。

2、猜数。

(1)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2)20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3)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4)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认识数位。

1、学生在磁力板上放小棒,边放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1捆的右边放4根小棒。

问学生现在共有几根小棒?

2、告诉学生:

右边的4根表示4个一,所在的位置叫个位。

左边的1捆表示1个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

3、利用计数器直观写数。

(1)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

从右起第一档叫个位,第二档叫十位。

十位上有几

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2)出示一捆零4根小棒。

问:

共有几根小棒?

1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答后,师把一捆小棒放在数位表十位的上面,把4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

师边说边板书:

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

(3)学生自己摆出1捆零7根小棒。

问:

1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指名上台把1捆小棒和7根小棒分别放在数位表上相应的位置。

再叫学生在数位表下相应的位置写数字17,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4)出示2捆小棒,先让学生放在数位表上合适的位置,再对着数位表写数。

组织学生讨论:

有2个十在哪一位上写几?

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办?

出示2根小棒,指名上台放法,再写数。

比较两处“2”,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同时强调:

“20”的个位上的0不能丢。

(5)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75页第1、2题。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82017161412

3、看图写数:

十七十三二十十八十四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5913820171

板书设计:

十位

个位

1

4

1

7

2

0

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6+410-27+32+79+0

7-710-98-39-73+5

2、读数,并说出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8132016151912

3、看图,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4+3=73+4=7

△△   △    7-3=47-4=3

二、教学新知。

1、学习例4。

(1)请学生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10+3=1313-3=103+10=1313-10=3(老师板书)

(2)理解算理,讨论:

10+3=13,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为什么10加3得13?

(用数的组成知识来理解)

同样方法理解其余3个算式。

(3)用所学的方法完成78页做一做。

看图列出4道算式。

(4)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引出课题: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2、教学例5。

(1)出示11+2=让同学摆小棒想算法。

(2)引导学生看书观察例6,并用计数器拨珠帮助学生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边拨珠边讲:

先拨11,加2就在个位上拨入2。

教师小结:

先把个位上的1和2相加得3,10再加3得13。

同时板书。

(3)同理用计数器帮助计算13-2=11,并说说算理。

4、认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看书自学。

(2)指名认读。

5、完成88页做一做2,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1+2   16-2   10+7   14-4

15+3   13-1  11+2   8+10

2、拓展性学习:

(1)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和它同样多,和是多少?

(2)10+()>16()+11<15

3、课堂练习本。

四、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数序知识,培养估算能力,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计算方法。

1、看图写算式。

○○○○○  ○○  

()+()=()()+()=()

○○○○○  ○   

()—()=()()+()=()

2、填空。

(1)1个十和8个一组成()。

(2)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2个十组成的数是()。

(4)和15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比20少2的数是()。

3、在○里填上“>”、“<”或“=”。

10+3○917-6○1012+2○13

18-8○16 7+10○1619-10○10

4、口算练习。

10+2=13+4=7+10=14-2= 0+14=

11+3=18-5=16+2=15-3=15-2=

二、指导完成练习十五1~5题。

1、独立完成80页第1题。

2、第2题估计:

这堆辣椒大约有几个?

3、看图写数第4题。

4、出示第5题袋鼠妈妈跳远情景图,组织学生讨论:

(1)数一数袋鼠一次能跳几格?

从11开始,一次就跳到几?

(2)说说小明是怎么算的?

(按照数数的顺序,数出11后面的第4个数)

说说小红是怎么算的?

(11加上袋鼠向前的4格)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指导完成数学游戏。

(1)按要求给得数是8的算式和得数是10的涂上颜色。

(2)自己设计并给得数是13的算式和得数是14的算式涂上颜色。

(3)让学生辨别图中有哪几种动物。

(4)表扬计算细心,涂色细致,画面整洁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