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408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docx

《化工原理I》填空题解析

这是化工原理题库的填空选择部分,14年化原部分最后一道萃取的选择题是从这上面改编的,还有一道是过滤部分的一个简单计算,基本上是考书本基础知识,概念理解,公式的推导(书上公式的变形,去年出了一道,忘了是精馏还是吸收的公式变形了)和应用(简单计算)。

注意:

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本上

《化工原理》上册考试题

姓名学号班级

一填空

1牛顿粘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流体。

2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3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压力升高液体的粘度将()。

4某流体的相对密度(又称比重)为0.8,在SI制中,其密度ρ=(),重度γ=()。

54℃水在SI制中密度为1000kg/m3;重度为();在工程单位制中密度为();重度为()。

6油品的比重指数°API越大说明油品的比重越()。

(小)

7处于同一水平面高的流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是(),(),()。

8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则真空度为()。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

9如衡算基准以J/kg表示,柏努利方程可表示为();如用N/m2表示,则柏努利方程为()。

10经典形式的柏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是:

()、()、()。

11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

()。

12判断流体流动方向的依据是()。

13流体在圆管内作层流流动时,速度分布呈(),平均流速为管中心最大流速的

()。

14雷诺数的物理意义为()。

15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做层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流速的()倍,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为()。

16当Re为已知时,流体在圆形管内呈层流时的摩擦系数λ=(),在粗糙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λ与()和()有关。

17流体在管内做湍流流动时(不是阻力平方区),其摩擦系数λ随()和()而变。

18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湍流流动时,其摩擦系数λ主要与()有关。

若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平均流速曾大至原来的2倍时,摩擦阻力损失约为原损失的()倍。

19已知某油品在圆管中稳定流动,其Re=1000。

已测得管中心处的点速度为0.5m/s,则此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为()m/s。

若油品流量增加一倍,则通过每米直管的压头损失为原损失的()倍。

20流体在等径水平直管的流动系统中:

层流区,压强降与速度()成正比;极度湍流区,压强降与速度()成正比。

21孔板流量计与转子流量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是恒(),变();后者是恒(),变()。

22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摩擦系数λ(),管道总阻力损失()。

23流体在一段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平均流速为0.5m/s,压强降为10Pa,Re为1000,问管中心处的点速度为()m/s。

若流速增加为1m/s,则压强降为()Pa。

24空气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气体质量流量一定,当气体温度升高时,Re值将()。

25LZB—40转子流量计其转子为不锈钢(比重7.92),刻度标值以水为基准,量程范围为0.25~2.5m3/h,若用此转子流量计来测量酒精(比重:

0.8),则酒精的实际流量值要比刻度值()。

测酒精时,此流量计的最大流量值为()m3/h。

26某转子流量计,其转子材料为不锈钢,测量密度为1.2kg/m3的空气时,最大流量为400m3/h。

现用来测量密度为0.8kg/m3的氨气时,其最大流量为()m3/h。

27液柱压力计量是基于()原理的测压装置。

用U形管压差计测压时,当一段与大气相通时,读数R表示的是()或()。

28U形管压差计用水作指示液,测量气体管道中的压降,若指示液读数R=20mm,则表示压降为()Pa,为使R读数增大,而Δp值不变,应更换一种密度比水()的指示液。

29套管由φ57×2.5mm和φ25×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为(),润湿周边为(),当量直径为()。

30测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量的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若改用转子流量计测量,当流量增大时,转子两端压差值将()。

31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若仅增大管径,则摩擦系数变(),直管阻力变(),计算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变()。

32某流体在管中作层流流动,在流速不变的情况下,管长、管径同时增加一倍,其阻力损失为原来的()倍。

33流体在管中作层流流动,当u,d不变,管长增加一倍时,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倍;当u,l不变,管径增加一倍时,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倍;若流量不变,当d,l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时,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倍。

34减少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Σhf的措施有(),(),()。

35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36因次分析法的依据是()。

37已知搅拌器功率P是搅拌桨直径D、转速N、流体密度ρ及粘度μ的函数,即:

P=f(D,N,ρ,μ),利用因次分析法处理,最终所得准数关系式中共有()个准数。

38通常指边界层的范围是()。

39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40在测速管中,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的测压管液面代表(),流体流过测速管侧壁小孔的测压管液位代表()。

41测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若改用转子流量计测量,当流量增大时,转子两端压差值将()。

毕托管测量管道中流体的(),而孔板流量计则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的()。

42当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流体的速度分布,应选用()测量。

43在套管环间流动的流体,若外管的内径为d2,内管的外径为d1,则当量直径de=();边长为a的正方形风管的当量直径de=();边长为a×b的长方形风管的当量直径de=()。

44套管由Φ57×2.5mm和Φ25×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等于(),润湿周边等于(),当量直径等于()。

45边长为0.4m的正方形管道,其润湿周边长为(),当量直径为()。

46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和()。

47影响离心泵理论流量的因素有(),()。

48()是离心泵直接对液体作功的部件,而()则是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的部件。

49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和()。

50在相同流量下,离心泵的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这是因为()存在。

51离心泵扬程的含义是()。

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流量和扬程指的是()时的流量和扬程。

52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管路上,关小出口阀门后,真空表的读数(),压力表的读数()。

53当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大时,流量(),泵出口压力()。

(变大,变小,不变)

54用离心泵在两敞口容器间输液,在同一管路中,若用离心泵输送ρ=1200kg/m3的某液体(该液体的其它性质与水相同),与输送水相比,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泵出口压力(),轴功率()。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55离心泵的总效率η反映()、()和()三项能量损失的影响。

56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流量(),效率(),轴功率()。

57推导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两个基本假定是:

(),()。

58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现象。

59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现象。

60若离心泵入口处允许的最低压力以P1允表示,大气压力以Pa表示,汽蚀余量以Δh表示,则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

()。

61在某高原地区(大气压强为680mmHg),用一台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4.4m的离心水泵从井中吸水,若泵体与水面的垂直距离为3.5m,此泵()。

A.操作正常;B.发生气蚀;C.电动机超载;D.泵出口压力过高。

62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随液体温度的升高而(),随吸入罐上方压强的升高而(),随流量的增加而()。

63离心泵铭牌上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是当大气压力=(),且被输送的液体为()℃时的数值。

642B19型号的离心泵,2代表(),19代表()。

65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等。

66离心泵的主要特性曲线有()、()、()等。

67离心泵在两敞口容器间输液,当被输送流体的密度改变后,离心泵的()、

()及()均保持不变。

68离心泵性能曲线上的一点流量为Q,扬程为H,则当叶轮直径车削5%后,在新的性能曲线上,当流量为0.95Q时,扬程为()。

69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

70管路特性曲线的一般表达式是()。

71离心泵用出口阀调节流量实质上是改变()曲线,用改变转速来调节流量实质上是改变()曲线。

72调节离心泵工作点的方法主要有(),(),()。

73在如图的管路中,离心泵于额定点下操作。

当调节阀门使流量增加时,则泵前真空表读数(),泵后压力表读数(),泵的扬程(),泵的轴功率(),泵的效率()。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74管路特性曲线和离心泵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若需改变这一交点的位置,常采用()的方法以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或(),()的方法以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75并联操作中的每台泵与其单独操作时相比,流量(),压头()。

(较大,较小,不变)

76两台相同的泵串联后,与单台泵独立操作相比,每台泵的流量(),压头()。

(增大,减小,不变)

77并联管路的特点是:

A)并联各管段的比能损失();B)主管流量等于并联的各管段流量();C)并联各管段中是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78选择离心泵时,首先应根据()确定泵的类型;然后根据()和()选择合适的型号;若所输送液体的密度不同于水的密度时,应()。

79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的单位是(),其物理意义是()。

80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生产能力)是指()。

81往复压缩机的余隙系数是指()。

当气体的压缩比一定时,若余隙系数增大,则容积系数(),压缩机的吸气量也就()。

82选择压缩机时,首先应根据()选定压缩机的种类。

结构形式确定后,再根据生产中所要求的()和()确定规格型号。

83一球形石英颗粒,在空气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若空气温度由20℃升到50℃,则其沉降速度将()。

84反映颗粒形状的因数,常用球形度φ来表示,球形度φ表示的是:

()。

85颗粒的沉降速度ut是指:

()。

86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和()有关,而与()无关。

87含尘气体通过长为4m、宽为3m、高为1m的除尘室。

已知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03m/s,则该除尘室的生产能力为()m3/s。

88在降沉室的设计中,如仅增加降沉室的高度,其生产能力()。

固体颗粒在降沉室中沉降下来的条件是()。

89某含尘气体中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为0.025m/s,降尘室的尺寸为长×宽×高=4×3×1m3,则该室的最大生产能力应为()。

90含细小颗粒的气流在降尘室内除去小粒子(沉降在斯托克斯区),正常情况下能100%除去50μm的粒子,现气体处理量增大一倍,原降尘室能100%除去的最小粒径为

()μm。

91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时,随流速从小到大可能出现的三种状况是(),(),

()。

92当颗粒层处于流化阶段,床层的压降约等于()。

93恒压过滤时,滤浆温度降低,则滤液粘度(),过滤速率()。

94对恒压过滤,当过滤面积A增大一倍时,如滤饼不可压缩,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

()倍,如滤饼可压缩,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

95已知q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A,qe为Ve/A,Ve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液体积为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在恒压过滤时,测得Δτ/Δq=3740q+200,则过滤常数K=(),qe=()。

96回转真空过滤机,回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转鼓的表面积为S,转鼓的浸没度为ψ,则一个过滤周期中,过滤时间为(),过滤面积为()。

97转筒真空过滤机,转速越快,每转获得的滤液量就越(),单位时间获得的滤液量就越(),形成的滤饼层厚度越(),过滤阻力越()。

98转筒真空过滤机,回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转鼓的表面积为S,转鼓的浸没度为φ,则一个过滤周期中,过滤时间为(),过滤面积为()。

转鼓浸没度是()与()的比值。

99转筒真空过滤机,整个转鼓回转操作时大致可分为(),(),()和()四个区域。

100当旋转半径为r,每秒钟转速为n,则分离因数为()。

101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是原来的()倍,气流速度是原来的()倍,生产能力是原来的()倍。

102颗粒群筛分组成中用到的“目”是指:

();目数越多,则粒径越()。

103颗粒的粒度分布愈不均匀,所形成床层的空隙率越()。

在器壁附近床层空隙率较(),床层中心处空隙率较()。

104旋风分离器当切向进口气速相同时,随着旋风分离器的直径越大,其离心分离因数越

();而离心分离机随着转鼓直径的增大其分离因数越()。

105旋风分离器的直径越大,除尘效率越();温度越高,分离效率越()。

106黄铁矿燃烧炉出口的炉气,流量为20000m3/h,用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除尘效率为95%,压强降为1000Pa。

现因为减产,炉气减为15000m3/h,但炉气含尘情况不变,此时分离器的除尘效率()(增大,减小),因为  () ,压强降为 ()Pa。

107表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两种不同方式是用()和用()。

108对于一定处理量的含尘气体,选择(或设计)旋风分离器时要依据()和()。

109评价旋风分离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和()。

110计算颗粒沉降速度ut的斯托克斯公式为(),此式适用于()情况。

111流化床中,当气流速度()时,这个气流速度称为带出速度。

112流化床的压降随气速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113在固体流态化的操作过程中,增大流体的流速,则流化床的总压降△P将()(增大、减小、不变)。

114用流化床进行某分子反应,反应气体的密度为0.568kg/m3(实际操作条件下),粘度为2.9×10-5Pa.s,催化剂颗粒平均直径为0.2mm,颗粒密度为3500kg/m3。

根据工艺要求,流化数为3,已知床层压降为1.98×104Pa。

在此条件下,床层实际操作气速为()。

若床层空隙率为0.77,则床层高度为()。

115有三个床径相同的流化床装置,内装相等重量的同种均匀固体颗粒,当操作气速u1>u2>u3时(均为正常流化),试比较其起始流化速度umf1,umf2,umf3的大小();全床压降△P1,△P2,△P3的大小();床高L1,L2,L3的大小()。

116流化床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有()和()。

117流化床中有两种不同的流化形式,即()和()。

118当颗粒层处于流化阶段时,床层的压降约等于()。

119在固体流态化的操作过程,增大流体的流速,则流化床的总压降△P将(),单位床层高度的压降△P/L将(),床层的高度Lf将()。

120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时,随流速从小到大可能出现的三种状态是()、()、()。

121正常操作的气固流化床,其气速应大于()速度,小于()速度。

水平管气力输送气速的下限是()速度,垂直管气力输送气速的下限是()速度。

122钢的导热系数为(),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为(),20℃水的导热系数为(),20℃空气的导热系数为()。

A.45W/m℃;B.0.6W/m℃;C.0.026W/m℃;D.16W/m℃

123碳钢的导热系数为(),铜的导热系数为(),20℃空气的导热系数为(),20℃水的导热系数为()。

A.370W/m℃;B.0.6W/m℃;C.0.026W/m℃;D.45W/m℃

124物体黑度是指在()温度下,物体的()与()之比,在数值上它与同一温度下物体的()相等。

125液体沸腾根据温度差大小可分为(),(),()三个阶段,实际操作应控制在()。

126单层圆筒壁热阻的表达式为()。

127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厚度b1>b2>b3;导热系数λ1<λ2<λ3。

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热阻大小为R1()R2()R3;各层导热速率Q1()Q2()Q3。

128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就愈

(),其两侧的温度差愈()。

129多层圆筒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若某层的平均导热面积最大,则通过该层的热流密度()。

130在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中,通过各层的热通量()。

131将两层厚度相同、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包在圆形管道上,应该将导热系数()的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

132一包有石棉泥保温层的蒸汽管道,当石棉泥受潮后,其保温效果应(),主要原因是()。

133将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按自大而小的顺序排列:

空气流速为25m/s时的α1;空气流速为6m/s时的α2;水的流速为1.2m/s时的α3;水的流速为2.5m/s时的α4;蒸汽膜状冷凝时的α5。

()>()>()>()>()。

134试用符号>或<判断下面各组传热系数α的数值大小。

A:

α空气()α水;B:

α水蒸气冷凝()α水;

C:

α湍流()α过渡区

135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时给热系数α的测定实验中,如何判断实验过程是否稳定?

()。

影响本实验稳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136影响两固体表面间辐射传热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

137外包绝热材料的蒸汽管道,当蒸汽压力增大时,绝热层外表面与空气之间的给热系数将(),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将()(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其主要原因是()。

138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侧的对流给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与()侧流体的温度。

139冷却水将一定量的热流体由100℃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15℃,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方案Ⅰ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0℃,方案Ⅱ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5℃,则用水量W1()W2,所需传热面积A1()A2。

140黑体表面温度由40℃加热到347K,则辐射能力增加为原来的()倍。

141黑体是指:

()。

142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成正比,还与()成正比。

143某物体(可近似为灰体)在20℃时,其黑度为ε=0.8,则其辐射能力的大小为(),其吸收率为()。

144液体沸腾根据温度差大小可分为()、()、()三个阶段,实际操作应控制在()。

145冷凝现象有()冷凝和()冷凝,工业冷凝器的设计都按()冷凝设计。

146计算冷凝对流传热系数时,关联式中的Δt项表示()。

147在冷凝给热过程中,滴状冷凝的给热系数较膜状冷凝的给热系数约可高出()倍。

148将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改为双程的作用是(),但这将使()减小,()增大。

149饱和蒸汽冷凝时,Δt越大,α越();液体核状沸腾时,Δt越大,α越()。

150蒸汽冷凝放热时,要经常注意排放(),这是因为()。

151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冷流体从20℃被加热到50℃,热流体从100℃被冷却到70℃,则逆流时的Δtm=()℃。

并流时的Δtm=()℃。

152有一套管换热器,环隙有119.6℃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管壁温度应接近()℃。

153换热器中,热流体由200℃冷却到140℃,冷流体由20℃升高到35℃,热流体的热容量流率较小,则传热效率为()。

154水与苯液进行换热,水由20℃升至35℃,苯由80℃降至40℃。

苯的热容量流率较小。

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ε=(),热容量比R=()。

155计算冷凝对流转热系数时,蒸汽冷凝潜热按()温度取,其余物性数据按()温度取。

156在一卧式加热器中,利用水蒸气冷凝来加热某种液体,应让加热蒸汽在()程流动,加热器顶部设置排气阀是为了()。

157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中,设置折流挡板,以提高()程流速,设置隔板以提高

()程流速,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158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折流挡板的形状主要有(),()等。

159列管换热器设计成多管程是为了()。

160在列管换热器中,蒸汽一般通入()程,压力高的物料则走()程。

(壳;管)

161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径时,一般来说,蒸汽走()程;易结垢的流体走()程;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走(20)程。

162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径时,一般来说,蒸汽走管();易结垢的流体走管();高压流体走管();有腐蚀性流体走管();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走管()。

(外;内;内;内;外)

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考试题

一填空

1牛顿粘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流体。

;牛顿)

2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减小)

3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压力升高液体的粘度将()。

(增大;不变)

4某流体的相对密度(又称比重)为0.8,在SI制中,其密度ρ=(),重度γ=()。

(800kg/m3;7848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