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927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docx

蒙特梭利中班教学教案设计

蒙台梭利中班上学期课程

(一)

第1课时:

课程名称:

色板3(绿色,棕色)

活动准备:

色板三(绿色,棕色)

活动目的:

直接:

认识颜色的深浅变化

间接:

培养敏锐的视觉观察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将色板3中绿色的渐变色板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

将盒盖盖好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

(3)请幼儿回答取出的这一组的色板都是什么颜色。

通过搜索找出最深的红色和最浅的红色放在工作毯的上方中部。

复习深浅的名称练习。

请幼儿将绿色渐变色板排序。

(4)将棕色渐变色板取出,通过视觉搜索找到最深的和最浅的棕色,放在工作毯的上方中部,进行三阶段名称练习。

将这2块放回,进行排序。

请幼儿参与排序。

(5)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4)提示教具的归位。

第2课时:

课程名称:

认识数字1---10

活动准备:

砂数字板1---10

活动目的:

直接:

了解数字的笔顺笔画,会按照笔顺写数字

间接:

培养幼儿对于数字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铺好工作毯,取砂数字板,介绍今天的工作。

将砂数字板从托盘中取出,1—5正面朝上,6--10背面朝上依次放在工作毯的右侧。

(2)   取数字板12345,进行名称复习。

(3)   取数字6,翻转砂数字板,左手固定,右手以两指抚摩,命名。

依次进行7,8,9,10的命名。

(4)   运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名称教学。

巩固练习。

(5)   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邀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3课时:

课程名称:

有生命与无生命的认识。

活动准备:

麦片,小麦,鱼,鱼的骨骼,汽车,马,狐狸,皮衣,树木,桌子等物体的图片。

有生命,无生命的字卡。

活动目的:

直接目的:

了解有生命、无生命的含义。

间接目的: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铺好工作毯,取来教具,介绍工作名称。

将教具取出放在工作毯上。

(2)教师展示图片,告知名称:

麦片,小麦;鱼,鱼的骨骼;汽车,马;狐狸,皮衣;树木,桌子。

(3)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那些东西是会生长,会呼吸的?

那些是不会生长,不会呼吸的?

幼儿参与选择后,把有生命的小麦,鱼,马,狐狸,树木,放在一列,把无生命的一组放在相对的另外一列。

(3)教师归纳:

像小麦,鱼,马,狐狸,树木这样的事物,就是有生命的。

像麦片,鱼的骨骼,汽车,皮衣,桌子等这样的事物就是无生命的。

(4)请幼儿再举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4课时:

课程名称:

描画金属嵌板

活动准备:

将金属几何图形嵌板中的圆形嵌板及彩色铅笔、纸等材料放在托盘里、桌椅、垫板、笔架

活动目的:

直接:

巩固正确的握笔动作,训练小肌肉灵活度。

间接:

为书写做准备,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换新曲子走线。

(3)走线结束后,把小朋友们分组,来到桌前做准备。

2教师展示

(1)   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引导小朋友们分组坐:

把椅子轻轻拉出,整理衣服坐到椅子上,脊柱正直,双臂自然放在大腿上。

(2)   请小朋友们坐。

(3)   教师把托盘放在桌子上,将彩色铅笔笔尖朝左水平排放在笔架上。

(4)   取垫板和纸放在桌面上,纸放在垫板上,圆形嵌板放在纸上。

教师示范握笔方法:

左手拿起彩色铅笔的左端笔尖与笔杆相连处,右手示范正确握笔动作,大拇指、食指、中指张开,慢慢拿握住与左手相连的笔杆。

松开左手。

(5)   左手扶嵌板的圆柄,右手握笔沿嵌板的外轮廓逆时针方向描画。

(6)   请每个小朋友尝试。

(7)   教师示范并指导归位:

先把工作材料整齐的放到托盘内,再站起来,把椅子轻轻送回。

端托盘放回语言区教具架。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选择工作地点,取工作毯并铺放整齐或者摆放桌椅。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轻轻放到工作地点。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

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根据幼儿兴趣在自由工作之后可组织集体活动: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形中装饰:

如波浪、锯齿等。

第5课时:

课程名称:

几何立体组(球体,圆柱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

几何立体组(球体,圆柱体,圆锥体)

活动目的:

直接:

认识不同的几何立体,增强对不同事物的触觉感受。

间接:

培养敏锐的触觉和视觉分辨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铺好工作毯,将教具取来,教师介绍:

“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几何立体组。

(2)教师展示教具:

将球体从底座上取下来,放在手中握一下,旋转几次,放在毯上滚动一下,命名“这是球体。

”请幼儿传着摸一遍。

放回底座上。

依次进行圆柱体,圆锥体的命名。

(3)用三阶段名称教学法进行巩固练习。

可以根据幼儿的掌握程度,进行蒙眼的辨认练习。

(4)反复操作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6课时:

活动名称:

系鞋带

活动准备:

衣饰架、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

学会正确系鞋带,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间接: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适应新曲子走线。

(3)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

(1)   拿取工作毯。

教师取来衣饰框,介绍新工作:

系鞋带。

请小朋友们坐在老师的两侧。

(2)   示范解鞋带:

双手各捏线的一端打开结,从最下方开始,左手固定,右手的食指将线从扣眼里挑出。

将线放在衣饰框的上方。

从左到右,把衣襟打开,抚摸边框,请幼儿观察,表示完全打开。

(3)   系鞋带:

把衣襟合上,右手取线的一端将线从最上方的扣眼里穿过再穿过另一个扣眼。

将线的两端对齐。

将线展开平放在两侧。

左侧的线从上到下穿进右侧第二个孔内,右侧的线从上到下穿进左侧第二个孔内,再拿着两根线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从下到上穿进孔里。

依次完成x形鞋带。

中间可以请幼儿参与练习。

(4)   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取自己的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回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2)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

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3)归位。

第7课时:

课程名称:

几何嵌板橱四边形屉与卡片对应

活动准备:

几何嵌板橱四边形屉,卡片

活动目的:

直接:

懂得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能通过视觉搜索的方式找到相对应的抽象图形。

间接: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视觉敏感性。

为学习平面几何做准备。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   教师示范:

将嵌板一一取出横向放在工作毯的上方,将实心卡竖向排

列在工作毯的左侧。

粗线卡和细线卡反扣放在右下角。

取一个嵌板放在自己面前,提示:

“我们来找出和它一样的实心卡。

”将嵌板反转,在左侧的实心卡上方进行比对,当遇到与自己手中一样的实心卡时停下来,将实心卡和嵌板一起拿出放在工作毯的中部,将嵌板放在实心卡上面进行重合比对,并放在卡片上。

(3)   请幼儿参与工作,将所有嵌板与卡片配对。

再依此进行粗线卡和细线卡的对应工作。

最后找出相同嵌板框嵌入。

(4)   反复练习。

(5)   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自由工作。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4)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8课时:

课程名称:

认识数棒1---10

活动准备:

数棒

活动目的:

直接:

认识1—10数名数量的对应关系。

间接:

培养数概念。

为数学运算做准备。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取数棒散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今天的工作。

(2)   复习数棒1—5,接着进行6---10的认识。

这是数棒6,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左到右抚摩数棒,说:

“这是数棒6”

(3)   请幼儿抚摩一遍。

(4)   依次进行数棒7,8,9,10,分别抚摩过,命名。

(5)   运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名称。

(6)   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9课时:

课程名称:

我喜欢的动物

活动准备:

猫,狗,猪,鱼,乌龟,熊猫,大象,老鼠,鸡,燕子等动物的模型或图片

活动目的:

直接:

会用语言表述具体的事物

间接:

培养自信的品质和敢于表达的勇气。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

换新曲子走线。

(3)走线结束后,把小朋友们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

(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分别展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动物。

(3)老师首先在这些动物当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以熊猫为例,将熊猫图片拿在手中说出:

熊猫喜欢吃竹子,浑身毛茸茸的,很可爱在动物园里能看到它。

请幼儿在这些动物当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找到相应的图片,并说出这个动物的特征。

(4)鼓励幼儿将所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出来。

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征询幼儿的意见:

“你喜欢小老鼠吗?

喜不喜欢小猫呢?

还有什么动物是你喜欢的?

(5)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选择工作地点,取工作毯并铺放整齐或者摆放桌椅。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轻轻放到工作地点。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

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

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根据幼儿兴趣在自由工作之后可组织集体活动: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形中装饰:

如波浪、锯齿等。

第10课时:

课程名称:

听觉筒(序列)

活动准备:

音筒、纸张、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

辨别声音的强弱;

间接:

增强听觉辨别能力和秩序感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

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

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请幼儿取工作毯,并致谢;

(2)   幼儿去拿取音筒控制组。

(3)   教师取出控制组最强的与最弱的,轻轻摁压在音筒顶盖部,其余四指握筒身,放在耳边,上下轻轻摇晃;听过之后命名:

这是强的,这是弱的。

再取声音中等的一个与最强的和最弱分别倾听比较,得出:

比强的弱,比弱的强,它是中等的。

(4)   将音筒全部拿出来散放,示范找出最强的,依次将音筒按照强弱顺序排好:

听任意两个音筒,强的放在左侧,再拿手中弱的与另一个听,仍然把强的放在左侧,再判断两个强的谁更强放在左侧。

依次进行。

(5)   请幼儿操作;

(6)   指导幼儿一起收回工作,放回教具架。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11课时:

课程名称:

剪圆形

活动准备:

画有圆形图案的彩色纸,小剪刀,盛放碎纸片的小筐。

活动目的:

直接:

熟练使用剪刀,会沿曲线轮廓剪。

间接: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铺好工作毯,取来教具,介绍工作名称。

(1)   教师将一张彩色纸放在自己面前,左手固定,右手两指沿着圆形的轮廓抚摸一遍。

取小剪刀,将纸片拿在自己手里,演轮廓将圆形剪下来,注意动作要缓慢。

将剪好的圆形展示给所有幼儿看,将剪下来的碎纸放在小筐里。

(2)   邀请幼儿参与尝试。

反复练习。

(3)   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本次练习结束后,为了安全,最好将剪刀从教具柜上收起来。

第12课时:

课程名称:

几何嵌板橱方形屉与卡片对应。

活动准备:

几何嵌板橱方形屉与3组卡片

活动目的:

直接:

懂得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能通过视觉搜索的方式找到相对应的抽象图形。

间接: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视觉敏感性。

为学习平面几何做准备。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   教师示范:

将嵌板一一取出横向放在工作毯的上方,将实心卡竖向

排列在工作毯的左侧。

粗线卡和细线卡反扣放在右下角。

取一个嵌板放在自己面前,提示:

“我们来找出和它一样的实心卡。

”将嵌板反转,在左侧的实心卡上方进行比对,当遇到与自己手中一样的实心卡时停下来,将实心卡和嵌板一起拿出放在工作毯的中部,将嵌板放在实心卡上面进行重合比对,并放在卡片上。

(3)请幼儿参与工作,将所有嵌板与卡片配对。

再依此进行粗线卡和细线卡的对应工作。

最后找出相同嵌板框嵌入。

(4)反复练习。

(5)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4)提示教具的归位。

第13课时:

课程名称:

认识五官三步卡

活动准备:

头,眼睛,鼻子,嘴,耳朵的三步卡

活动目的:

直接:

学习认识头,眼睛,鼻子,嘴,耳朵

间接:

增强幼儿的书面阅读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取出有图有文字的第一步卡片,认识五官的名称和图像。

一一介绍完毕。

(3)将有图无文字的卡片摆出,请幼儿找到与第一步相对应的图片,再把字卡摆出来,请幼儿为相应的图片配上字卡,用第一步卡订正。

(4)将第一步卡收起来,第二步卡仍然留在工作毯的中部,字卡放在工作毯一侧,请幼儿根据图片找出字卡孩子找出字卡。

然后拿第一步卡订正。

(5)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邀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教师注意要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材料。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14课时:

课程名称:

触觉板排序

活动准备:

触觉板第四组控制组

活动目的:

直接:

增强幼儿的触觉感受,及分辨细微事物差别的能力。

间接:

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和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将操作组的触觉板散放在工作毯上,提示:

“我们来找出最粗糙的一块触觉板。

”一一抚摸触觉板的表面,找出最粗糙的一块。

(3)示范2块以后就可以请幼儿参与工作,将触觉板按照粗糙程度的的不同进行排序。

(4)将序列当中的某一块取出,请幼儿根据感觉和触摸进行归位。

(5)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邀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4)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15课时:

课程名称:

几何图形嵌板多边形屉

活动准备:

几何嵌板橱多边形屉中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

活动目的:

直接:

使幼儿认识正多边形

间接:

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将八边形,九边形,十边形嵌板一一取出整齐摆放在工作毯上方,嵌板屉放在嵌板下面。

左手三个手指拿起正八边形嵌板放在自己面前的工作毯上,用右手食指,中指从最左的一个边按顺时针顺序沿周围轻轻抚摸,动作缓慢注意左手不动,右手不离开各边,边操作边提示名称,“12345678,这是正八边形”依次进行九边形,十边形的展示,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名称练习。

(2)   教师示范从柜中找出和这个相同的图形嵌入。

(3)   请幼儿参与工作,进行嵌入工作的巩固练习。

(4)   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坐到小桌子前,老师分发工作材料。

(2)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4)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作品展示位置。

根据幼儿兴趣和操作程度,教师可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加入与粗线卡和细线卡的对应工

第16课时:

课程名称: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配字卡

活动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嵌板,相应字卡

活动目的:

直接:

培养幼儿阅读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间接:

培养幼儿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铺好工作毯,取来教具,介绍工作名称。

(2)   教师出示图形,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图形。

提示“这是圆形,这是圆形的字卡。

”将字卡和嵌板放在一起,点读字卡上的文字。

再依次给三角形,正方形配上相应字卡。

(3)   将字卡打乱顺序,放在工作毯的一侧,请幼儿根据图形找到相应的字卡。

(4)   将嵌板留在工作毯上,嵌板放在工作毯的一侧,请幼儿根据字卡找到相应的嵌板进行对应。

反复练习。

(5)   请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

(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

(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

(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17课时:

课程名称:

数棒1—10与实物对应。

活动准备:

数棒1—10,彩色圆片55个。

活动目的:

直接:

了解数名数量的对应关系

间接:

培养幼儿对于数字的兴趣,为以后的加减运算做准备。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   铺好工作毯,取来教具,数棒散放在工作毯上,砂数字板和圆片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角。

介绍今天的工作。

(2)   取数棒1,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左到右抚摩数棒,说:

“这是数棒1,1表示有一个圆片”,取1个圆片和数棒放在一起。

依次进行其他数棒的对应练习。

示范1组以后就可以请幼儿一起来做。

将1—10的数棒与事物的对应进行完。

(3)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工作,进行数棒与实物对应的巩固练习,用数量找数棒。

取若干个圆片放在手里,请幼儿数一数数量,再根据数量找到相应的数棒。

(4)   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3.自由工作

(1)   邀请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2)   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3)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18课时:

课程名称:

认识乌龟

活动准备:

一只乌龟放在鱼缸或水盆里,乌龟嵌板。

活动目的:

直接:

认识乌龟及乌龟的身体构造。

间接: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品质。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椅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

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桌面上进行此项工作。

先将乌龟取来,教师介绍:

“今天的工作是“认识乌龟”。

(2)教师将乌龟放到桌子上,请幼儿观察一下乌龟是什么颜色的,乌龟有几只脚爪,背上有什么特点。

乌龟的脖子在哪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