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801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B4整理文档格式.doc

经济活动:

(1)能用货币计量的:

经济业务(如进货,销售)

(2)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非经济业务(如计划等)

第二节基本假设

四大假设: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①界定会计核算范围:

企业自身与其他企业;

企业与投资者

②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

峒浦魈宀灰欢ㄊ欠芍魈?

③举例:

独立法人;

非法人(合伙企业);

分公司;

企业集团

(2)持续经营:

①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如提折旧)

②是会计处理方法保持稳定的前提

(3)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①人为划分

②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会计报告

③分为年度和中期(月度;

季度;

半年度)(4)货币计量:

①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

②例外情况: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但编制会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1.收支期与归属期:

(1)收支期:

收入收到,费用支出的期间

(2)归属期:

应获收入,应付费用的期间

(3)现销、现购:

两期一致

应收、应付:

先归属后收支

预收、预付:

先收支后归属

2.权责发生制:

(1)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2)标准:

权利与责任的发生与否

(3)应用:

企业会计及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

3.收付实现制:

(1)现金制.现金收付制.收付实现制.实收实付制

(2)依据:

收到或支付现金

(3)应用:

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大部分业务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 

六大会计要素:

反映财务状况(静态):

(1)资产:

①过去交易或事项

②拥有或控制

③能带来未来经济收益

(2)负债:

②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③偿还方式:

转移资产.提供劳务.借新债还旧债

(3)所有者权益:

①一般情况不需偿还

②先还负债,再还所有者权益

③可参与利润分配

反映经营成果:

(1)收入:

①主营业务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

(2)费用:

①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②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利润:

①营业利润

②利润总额

③净利润

2.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实际成本。

一般情况都采用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

一般用于固定资产的盘盈

(3)可变现净值:

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4)现值:

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

(5)公允价值:

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计量

3.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

资产=权益 

保持相等的四种变动类型:

①等号左边(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②等号右边(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③等号左右同增(资产权益同增)

④等号左右同减(资产权益同减)

(2)收入-费用=利润 

(动态)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经济业务事项:

(1)经济业务:

对外(如产品销售)

(2)经济事项:

对内(如计提折旧)

2.经济业务事项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

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

股票(按持股人不同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债券(按发行者不同分为国?

抑と?

.金融证券和企业证券)等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

存货和固定资产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

各种应收、预付款项

债务:

各种借款、应付、预收及应交款项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

具体表现为利润或亏损,其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7)其他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七种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核心)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算

(7)编制会计报表 

(其中4、5、7是会计循环三大环节)

2.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取得的合法凭证为书面依据

(3)以一套科学的方法为各种手段

(4)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依法设账:

(1)必须设账

(2)必须设完整的账

(3)不得重复设账

(4)记录的真实,完整

4.依法建立会计挡案

5.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6.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1)中文或中文+当地通用文字(民族自治地区)

(2)中文或中文+外文(外商企业)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按归属会计要素不同分为: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一)资产类

1.库存现金→现金,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2.银行存款→支票、存行、存款、存入银行;

随时可以用的。

3.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外埠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

4.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近期出手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如企业为赚取差价为目的购入的股票。

5.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受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卖方角度。

6.应收账款→款未收、收欠款;

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和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先发货,后收钱。

卖方角度。

7.预付账款—企业按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先付钱,后收货。

买方角度、

8.应收股利—企业应收钱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9.应收利息—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如债券投资。

10.其他应收款→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保险公司赔款);

(2)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内部单位周转用备用金;

(5)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11.坏账准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我国采用备抵法。

12.材料采购→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购材料未验收入库的实际成本);

一般用于计划成本法。

13.在途物资—购材料未验收入库的实际成本;

一般用于实际成本法。

14.原材料→材料(购进材料、领用材料、转售材料成本时用本科目);

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15.材料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借方表超支,贷方表节约。

16.库存商品→产品完工、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已完成销售手续单购买单位未提货的产品不应作为库存商品核算,而作为代管商品处理,单独设置代管商品被查簿进行登记。

17.发出商品—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的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也可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

18.商品进销差价—企业采用售价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的售价与进价之间差额。

对于从事商品零售业务的企业(如百货公司、超市等)广泛采用此法。

一般余额在贷方。

19.委托加工物资—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的物资的实际成本。

20.周转材料—包括企业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如包装盒,工具等。

21.存货跌价准备—为存货类科目的备抵科目。

当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本科目。

22.长期股权投资—企业透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股权性投资。

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

2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备抵科目。

当未来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提减值。

24.长期应收款—包括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应收款项。

(可简单理解为期限较长的应收帐款)

25.固定资产→设备、机器(价值=买价+税金+运费);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经营性租赁)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26.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费用的那一部分价值,属于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1)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2)不需要提折旧的有: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当月增加的下月再提,当月减少的当月仍要提。

27.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日的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且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28.在建工程→设备需要安装(含人工费、材料费);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为固定资产。

29.工程物资—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具等。

30.固定资产清理—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31.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专利权(发明等)、非专利技术(技术诀窍等)、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特许权(经营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32.累计摊销—企业对有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属于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

注:

使用寿命有限的,采用直线法摊销,当月增加当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不提;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

3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当预计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是,计提减值。

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34.商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成本大于公允价值)。

企业的名声。

一般看不见,在并购时才体现。

35.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已发生但应有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36.待处理财产损益—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物资的运输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和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负债类

37.短期借款→银行贷款、借款(还款期一年内);

38.交易性金融负债—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如企业为短期融资发行的,计划与短期内赎回的证券。

39.应付票据—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开出的商业汇票。

先买货,后付钱(买方角度)

40.应付账款→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发生的债务。

先买货,后付钱(买方角度);

企业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按账面余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41.预收账款:

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负债。

先收钱,后发货(卖方角度)。

预收款不多的可直接计入“应收账款”贷方。

42.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付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福利费、社保、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及因解除劳务关系给予的补偿等。

43.应交税费→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营业税、城建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辆使用税);

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不通过本科目。

44.应付利息—企业按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45.应付股利—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股票股利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46.其他应付款—企业其他应付暂收的款项。

包括存入保证金(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

47.长期借款:

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

该借款一般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改扩建、大修理工程、对外投资以及为了保持长期经营能力等方面。

48.应付债券—企业为筹集长期的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49.长期应付款—其他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账款。

(三)所有者权益

50.实收资本—企业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即投资者在注册资本数额内的投入资本。

51.资本公积—企业收到投资者超出其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主要用途为转增资本。

52.盈余公积—企业按固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按用途可以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

公益金是用于职工福利设施的资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

般盈余公积又可以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按照国家规定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是由企业自行决定。

其用途有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和分配现金股利。

53.本年利润—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净损失。

年度终了转入“利润分配”。

54.利润分配—企业利润的分配和历年分配后的余额,即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的利润。

它反映的是企业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情况。

(四)成本类

55.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结转的制造费用等;

月末,转入“库存商品”。

56.?

圃旆延谩笠瞪导湮泛吞峁├臀穸⑸母飨罴浣臃延谩0ㄉ导浜挠玫幕锪舷摹⑸导涔芾砣嗽钡墓ぷ省⑸导涞墓潭ㄗ什劬伞⑸导涞陌旃选⑺绶选⒓凹窘谛酝9に鹗У龋怀窘谛酝9に鹗猓每颇恳话阄抻喽睢S喽钭搿吧杀尽薄?

57.劳务成本—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58.研发支出—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五)损益类

59.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重较大)

60.其他业务收入→出主要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包括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装物、商品、销售材料、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

(占比重较小)

61.投资收益—企业进行投资而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损失。

62.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利得,包括接受现金捐赠、处置固定资产收益、现金盘盈、罚款收入等;

63.主营业务成本→企业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而需结转的成本;

64.其他业务成本→企业确认其他其他业务收入而需结转的成本;

65.营业税金及附加→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等;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中核算。

66.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以及专设的销售部门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

67.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工会经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办公费等;

68.财务费用→企业为筹资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金融机构手续费、利息费、汇兑损益以及现金折扣等;

69.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各种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对外捐赠、罚款支出、非常损失等;

70.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常用会计分录。

1、购材料并验收入库(无特别说明,一般视同验收入库)

借: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若不考虑增值税,则不写本科目)

贷:

银行存款 

(支票、存款支付)

应付账款 

(款未付)

应付票据 

(签发商业汇票)

2、购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1)购买时

在途物资

(若不考虑增值税,则不写)

(支票、存款支付)

应付账款 

(款未付)

应付票据 

(签发商业汇票)

(2)入库时

贷:

3、领用材料、发生费用

生产成本 

(产品直接耗用的)

制造费用 

(车间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一产品的)

管理费用 

(厂部耗用)

原材料或相关会计科目

4、接受投资 

(注意投资的形式)

(投资款已存行)

固定资产 

(以设备投资)

实收资本 

(投入、资本)

5、借款 

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借款)

长期借款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6、收回欠款,并存行

应收账款

7、购设备、机器不需安装直接交付

固定资产 

(含税金、运费)

8、购设备、机器需安装的

安装时 

交付时

在建工程 

(买价+运费+税金+人工费+材料费) 

借: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9、提现备发工资

库存现金

10、用现金发放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

11、分配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