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017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docx

中考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复习题

第九单元从世界看中国

基础知识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

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

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临海(从北到南):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行政区划行政区:

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

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本节重点:

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

二、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①我国人口的国情是: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

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②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2、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

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构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

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

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考点解读

1.你知道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及原因吗?

我国东西端有着明显的晨昏差异,当夏季北京时间6点时,最东端的乌苏里江早已洒满阳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

这是因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

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60多度,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故东西两端的地方时相差4个多小时。

当夏季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地方时已是7点多,帕米尔高原地方时还不到凌晨3点,因而表现为明显的晨昏差异;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当我国2月时,北部的哈尔滨仍是冰天雪地,而南国的海南岛是春耕时节。

2.请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占全国总人口的94%,而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西部人口稀疏,占全国总人口的6%,面积则占57%。

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主要原因:

东部地形较平坦,气候较湿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经济条件都优于西部地区东部耕地多、气候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西部自然条件较差,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此人口稀少。

3.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

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4.为什么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形势非常严峻。

这样,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你知道我国民族构成特点吗?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主要构成如下:

民族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最多地区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56个

55个

8%

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

云、贵、川

壮族

珞巴族(藏)

我国人口超过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

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

寒带。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答案:

D

例3(2018广东东莞)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所处纬度高B.我国跨纬度大C.离海远近不同D.地形起伏大

解析:

我国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冬季相差大的原因是我国跨纬度大。

答案:

B

例4(2018福建泉州)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有()

A.56个B.55个C.54个D.53个

解析:

我国民族构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答案:

B

例5(2018福建)

(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B帕米尔高原

C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D曾母暗沙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海陆兼备、陆上有15个邻国

D领土跨近50个纬度、寒带面积广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的地理位置如下表: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

东西跨经度60多度,南北跨纬度50多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领土四至点:

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南端曾母暗沙,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答案

(1)B

(2)D

预测试题

1.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

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C.尼泊尔、锡金D.阿富汗、巴基斯坦

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壮族人口最多

C.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D.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3.我国既临海,又在陆上与外国相邻的省区有两个,它们的简称是()

A.辽、桂B.吉、桂C.滇、辽D.闽、辽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B.壮族C.蒙古族D.藏族

5.下列简称中,两省(区)相邻的是()

A.藏、黑B.京、沪C.陕、吉D.湘、鄂

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北稠密,西南稀疏B.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C.东南稠密,东北稀疏D.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7.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的国家是()

A.蒙古B.俄罗斯C.印度D.朝鲜.

8.下列国家,同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是()

A.俄罗斯、蒙古B.阿富汗、巴基斯坦C.韩国、日本D.朝鲜、越南

9.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10.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A.省,县,乡B.省,自治区,直辖市C.省,地,市D.国家,首都,省

1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12.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

A.53°NB.135°EC.4°ND.73°E

13.下列国家中不是我国陆上邻国(或地区)的是:

A.泰国B.俄罗斯C.阿富汗D.尼泊尔

14、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单位中,全部濒临海洋的是:

A.山东、河南、辽宁、河北B.江苏、河北、安徽、山东

C.天津、上海、北京、重庆D.广东、广西、福建、山东

1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民族均匀分布B.大杂居,小聚居C.各民族单一分布D.大聚居,小杂居

16.下列对我国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的国家B.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热带

C.和蒙古国一样,是一个内陆国D.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17.下列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巴西

18.我国海上最大渔场位于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9.下列省级行政区名称与简称、行政中心相连正确的是

A.

山东—鲁-济南

B.

广东—桂-广州

C.

西藏—藏一西宁D.

甘肃—甘—石家庄

20.下列对我国人口和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2,是世界人口最多国家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我国目前共有55个少数民族D.少数民族分布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21.小明在停车厂看到了四辆汽车的牌号,你能帮他把牌号与其所属的省级行政区连接起来吗?

沪C06996

鲁B28390

粤A57489

黑P00236

广东省黑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

 

22.读下图,完成要求:

⑴.在图的相应位置填出四点:

⑵.写出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

___,___,___,___

⑶.写出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

平洋的位置______

⑷.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领土南北

端距离约为___千米。

⑸.我国的陆上邻国有___个,海

上相望国家有___个。

23.根据以下几个省的轮廓,判断他们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省区

简称

行政中心

 

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将下列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

A.吉林省B.新疆C.北京D.上海E.重庆F.广东G.香港H.台湾

⑵图中字母A代表的直辖市是。

B代表的直辖的是。

25、读“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的面积与人口比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国家: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中国陆地面积约为

_______平方千米,

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

人/平方千米。

(3)中国的总人口是A

国人口的_________倍。

(4)从图中发现我国人口

特征是什么?

这将给社会

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什么

不良影响?

 

26.读中国政

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国地陆地领土面积为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

第位。

⑵我国濒临的海洋有渤海、

黄海、___海、和__海,

其中___海是我国内海。

⑶广东省的行政中心是__

黑龙江省的简称是___。

⑷我国纬度最低的省是___。

⑸图中①表示的是__海峡,②

是___岛。

⑹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

长达两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15个,请任写出其中的两个

____、____。

 

八年级中国地理

第九单元从世界看中国

1B2D3A4B5D6B7B8B9C10A11A12C13A14D15B16D17C18C19A20C

21广东省-粤A57489黑龙江省-黑P00236上海市-沪C06996山东省-鲁B283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