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229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试题全 答案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docx

针灸试题全答案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B

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

B

A中医理论B经络理C腧穴理论D藏象理论

2、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C

A青铜器时代B石器时C仰韶文化时期D奴隶制度时代

3、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C

A《难经》B《针灸甲乙经》c《十四经发挥》D《黄帝内经》

4、以下哪一条不是针灸的特点:

C

A适应证广B疗效显著C手法柔和D应用方便

5、最早在太医署设制针灸科的朝代是:

C

A明代B晋代C唐代D宋代

6、针灸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朝代是:

D

A宋代B晋代C隋代D唐代

7、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D

A明代B晋代C唐代D宋代

8、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是:

D

A晋代B隋代C唐代D明代

9、著《针灸大全》的作者是:

A

A徐凤B何若愚C张介宾D高武

10、撰写《针灸聚英》的作者是:

D

A徐凤B何若愚C张介宾D高武

11、“针经”一般是指:

D

A《针灸大成》B《素问》C《针灸甲乙经》D《灵枢》

12、华佗创立了著名的:

A

A夹脊穴B经外奇穴C阿是穴D隔物灸

13、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针灸治疗的疾病有:

D

A20种B23种C34种D43种

14、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D

A《针灸大成》B《内经》C《针灸甲乙经》D《难经》

15、最早传到国外的针灸著作是:

D

A《灵枢》B《千金要方》C《内经》D《针灸甲乙经》

16、《外台秘要》中专门论述了:

A

A灸法B针刺补泻手法C火针法D火罐疗法

17、最早传入国外的针灸学专著的朝代是:

B

A明代B晋代C唐代D宋代

18、创子午流注针法的作者是:

B

A徐凤B何若愚C汪机D高武

19、《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B

A王惟一B杨继洲C滑伯仁D皇甫谧

20、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的资料是:

C

A《黄帝内经》B《脉经》C《足臂十一脉灸经》D《经脉》

21、最原始的针刺用具是:

C

A骨针B竹针C砭石D陶针

22、我国第一个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C

A皇甫谧B王执中C王惟一D孙思邈

23、首先提出“十四经”名称的医家是:

A

A滑伯仁B王冰C孙思邈D汪机

24、明代针灸医学的总结性书籍是:

A

A《针灸大成》B《针灸大全》C《针灸聚英》D《针灸问对》

25、《针灸大全》的作者是:

D

A杨继洲B吴谦C滑伯仁D徐凤

26、针灸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C

A公元562年B公元552年C公元6世纪D公元16世纪

27、王执中的著作是:

B

A《针灸问对》B《针灸资生经》C《十四经发挥》D《针灸甲乙经》

28、经络理论的系统论述是在A

A.《内经》B《脉书》C《难经》D《甲乙经》

29、经脉的“脉”字本义是指D

A.经隧B营血C卫气D血管

30.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A

A.十二经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奇经八脉

31、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A***

A.无名指B.小指.C.中指D.食指E.拇指

32、十二经的命名,主要包涵了哪些内容C

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阴阳、脏腑D.脏腑、手足、五行

33、足三阳经在躯干的分布规律是C

A.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B.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

C.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位后D.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

34、下列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D

A.肝与心B.胆与心包C.肾与大肠D.心包与三焦

35、在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D

A.额头部B.头面部C.上肢部D.胸部E.下肢部

36、在经络系统中,离、入、出、合是指下列哪个的循行特点A

A.十二经别B.十二经筋C.十二皮部D.十五络脉

37、十二经筋的命名,主要包涵哪些内容A

A.手足、阴阳B.阴阳、手足、五行

C.手足、阴阳、脏腑D.手足、脏腑、阴阳

38、同名阳经在下列何处连接D

A.胸B.腹C.手足D.头面

39、在心中衔接的经脉是D

A.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B.足少阴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阴心经D.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

40、在无名指处连接的是C

A.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B.手少阳三焦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C.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D.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

41、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衔接于B

A.心中B.肺中C.小指D.大趾

42、营气从足阳明胃经流注到的下一条经是B

A.胃经的同名经B.胃经的表里经

C.足少阳胆经D.足少阴肾经

16.从足太阴脾经运行到的下一条经是D

A.脾经的同名经B.脾经的表里经C.足少阳胆经

D.手少阴心经

17.在鼻旁衔接的经脉是A

A.一对表里经B.一对同名阳经C.一对同名阴经

D.一阴一阳经

18.在食指衔接的经脉是C

A.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B.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D.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19.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衔接于C

A.耳旁B.耳中C.外眦D.内眦

20.位于腹部第三侧线的为D

A.胆经B.胃经C.肾经D.脾经

21下列何者不属于十五络脉E

A任脉络B督脉络C手厥阴络D足太阳络E阴跷络

22下列何者不属于十四经B

A手阳明经B带脉C督脉D任脉

23下列何者不符合经别循行特点B

A离B行C出D入

24下列何者有错误?

B

A头气街B颈气街C胸气街D腹气街

25在目内眦会合的经脉是D

A手足阳明经B阴阳维脉C任督脉D阴阳跷脉

26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其“角”是指A

A头B手C胸D腹E足

27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B

A经筋B经别C皮部D络脉

28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是D

A阴络B阳络C浮络D孙络

29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C

A头面B腹C四肢末端D胸

30不属于“四海”的是A(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

A阴脉之海B血海C髓海D气海

31在奇经八脉中有“血海”之称的是:

C

A督脉B阴维脉C冲脉D带脉

32沟通腹部经气的是B

A督脉别络B任脉别络C脾之大络D浮络

33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上部分的是:

d

A十二经脉B十二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

34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经在……交接C

A胸中B肺中C心中D腹中

3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正确的是B

A、手之三阳从头走手B、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C、手之三阳从手走胸D、足之三阳从足走头

36在奇经八脉中有“阴脉之海”之称的是B

A、督脉B、任脉C、阴维脉D、阴跷脉

37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的经脉是A

A、阴阳跷脉B、阴阳维脉C、冲、带脉D、任、督脉

38将络脉之气散布于头部的是:

b

A、任脉别络B、督脉别络C、冲脉别络D、脾之大络

39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的是:

B

A、十二络脉B、十二皮部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

1《针灸甲乙经》中载有腧穴B

A、160个B、349个C、354个D、361个

2现有的经穴数目是B

A、349个B、354个C、360个D、361个

3符合经穴概念的是A

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4符合奇穴概念的是B

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5光明穴的命名是依据B

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现代医学知识

6三阴交穴的命名是依据A

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地貌天体

7水沟穴的命名是依据D

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地貌天体

8攒竹穴的命名是依据C

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参照动植物名称D、地貌天体

9神阙穴的命名是依据B

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建筑物名称D、地貌天体

10中脘治疗胃痛属于腧穴的A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1梁门治疗胃痛属于腧穴的A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2翳风治疗耳病属于腧穴的A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3具有远治作用的是A

A、十二经腧穴B、十四经腧穴C、奇穴D、阿是穴

14合谷治疗头面病症属于腧穴的B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5支沟治疗耳病属于腧穴的B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6一些五输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病,这属于腧穴的B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7太冲治疗胁肋胀痛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

18腧穴可分为D

A、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B、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

C、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D、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9针刺天枢穴既能通便,又能止泻,这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

20针刺合谷穴既能发汗,又能止汗,这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

21针刺曲池穴既能治疗高血压病,又能纠正血压过低,这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

22针刺大椎穴能退热,这属于腧穴的d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

23针刺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这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

24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A

A、经穴B、腧穴C、奇穴D、阿是穴

25五输穴分布在D

A、腕踝关节附近B、腕踝关节上下C、肘膝关节附近D、肘膝关节以下

26络穴共有C

A、12个B、14个C、15个D、16个

27俞募穴位于D

A、肘膝关节以下B、背腰部C、胸腹部D、躯干部

28八会穴分布于B

A、头面躯干部B、躯干四肢部C、颈项躯干部

29郄穴共有C

A、12个B、15个C、16个D、60个

30临床上最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是A

A、骨度分寸定位法B、自然标志取穴法C、指寸取穴法D、简便取穴法

31前发际至后发际为D

A、5寸B、8寸C、9寸D、12寸

32眉心至大椎是D

A、8寸B、12寸C、13寸D、18寸

33眉心至前发际是B

A、1寸B、3寸C、4寸D、5寸

34大椎至后发际是B

A、1寸B、3寸C、|4寸D、5寸

35前发际至大椎是D

A、12寸B、13寸C、14寸D、15寸

36后发际至眉心是D

A、12寸B、13寸C、14寸D、15寸

37耳后两完骨之间为C

A、6寸B、8寸C、9寸D、12寸

38耳后两乳突之间为C

A、6寸B、8寸C、9寸D、12寸

39天突至歧骨为C

A、6寸B、8寸C、9寸D、12寸

40天突至胸剑联合为C

A、6寸B、8寸C、9寸D、12寸

41歧骨至脐中为B

A、6寸B、8寸C、9寸D、12寸

42脐中至横骨上廉为B

A、3寸B、5寸C、8寸D、9寸

43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B

A、3寸B、5寸C、8寸D、9寸

44两乳头之间为C

A、3寸B、5寸C、8寸D、9寸

45大椎以下至尾骶为C

A、17椎B、19椎C、21椎D、23椎

46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之间为C

A、9寸B、12寸C、13寸D、16寸

47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为B

A、8寸B、9寸C、12寸D、13寸

48与督脉相交的八脉交会穴是B

A.太溪B后溪C太冲D合谷

49与阴维脉相交的八脉交会穴是C

A.公孙B外关C内关D百会

50下列那穴是八会穴

A.曲池B大杼C太渊D足三里

51下列哪穴不是络穴B

A.列缺B合谷C大包D通里

52下列哪穴不是下合穴A

A.梁丘B阳陵泉C委中D委阳

53治疗妇科疾病的首选穴是C

A.足三里B内关C三阴交D阴陵泉

54八会穴中的腑府会是B

A.足三里B中脘C阳陵泉D胃俞

55募穴都分布在D

A.头部B背部C四肢D胸腹

56.膀胱的“募穴C

A.气海B.膀胱俞C.中极D.肾俞

57督脉穴位中与十二经脉交会最多的是b

A.百会B.大椎C.风府D.水沟

58以下哪穴不是络穴C

A.公孙B内关C太溪D丰隆

59.以下哪穴是原穴C

A.公孙B内关C太溪D列缺

60根据骨度分寸,除……外,两者间距都是9寸

A.两完骨间B.天突至歧骨C.腋前纹头至肘横纹D.胸剑联合至脐中

61在下列穴位中,不是原穴的为B

A.腕骨B.合谷C.阳池D.丘墟

62八会穴中的髓会穴指:

D

A.百会B.肾俞C.大杼D.悬钟

63人体经穴总数是B

A.365B.361C.367D.670

64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A

A.腕踝关节附近B.头面部c.肘膝关节附近D.躯干部

65不在四肢部位的特定穴是D

A.原穴B.井穴C.荥穴D.募穴

66不在本经上的募穴是C

A.中府B..日月C.京门D.期门

67曲泉穴的五行属性DA.合土穴B井金穴C井木穴D合水穴

68哪穴不是八脉交会穴C

A.内关B列缺C申脉D头临泣

69没有募穴的经脉是D

A胆经B膀胱经C肝经D任脉

70没有五输穴的经脉是A

A.任脉B大肠经C胃经D肾经

71足厥阴肝的络穴是B

A大钟B蠡沟C中都D足三里

72脾经的络穴是C

A大都B足三里C公孙D大包

73腕肘横纹间的距离是B

A10寸B12寸C13寸D9寸E8寸

74哪条经上有6个募穴D

A督脉B脾经C胃经D任脉

75肘关节附近的6个穴都是D

A原穴B输穴C络穴D以上都不是

76腧穴的分类为C**

A.十二经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B.十二经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

C.十四经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D.十二经经穴络穴阿是穴

77内关穴的属性为B

A.手厥阴经郄穴B手厥阴经络穴C手厥阴经原穴

D八脉交会穴

78以下哪穴不是脏腑背俞穴C

A心俞B肝俞C膈俞D三焦俞

79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A

A.13寸B.9寸C.12寸D.10寸.

80中脘穴的定位方法属于B

A中指同身寸B骨度折量法C横指同身寸C体表解剖标志

81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的特定穴是B

A井穴B下合穴C原穴D合穴

82《内经》中所记载的经穴数约为A

A.160个B.200个C.309个D.361个E.349个

1、督脉穴位中与十二经脉交汇最多的是B

A百会B大椎C风府D神庭E水沟

2、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E

A灵台B膈俞C筋缩D督俞E至阳

3、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B

A百会B大椎C风府D神庭E水沟

4、督脉与足太阳、阳明经交汇穴是D

A百会B前顶C风府D神庭E水沟

5、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的穴位是D

A会阴B中极C长强D腰俞E曲骨

6、治疗高热的首选穴是A

A大椎B二间C内庭D鱼际E后溪

7、具有养血安神,升清阳作用的穴位是B

A神庭B百会C大椎D神道E命门

8、以下除-------均为督脉腧穴

A人中B素髎C神堂D上星E腰俞

9、督脉与任脉的交汇穴是

A石门B气海C阴(龈)交D神闕E水分

10、位于脐下2寸的穴位是

A会阴B曲骨C中极D关元E石门

11、任脉起于小腹内止于

A咽喉B口唇C鼻旁D目眶下E齿

12、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汇穴是

A会阴B曲骨C中极D关元E石门

13、三焦的募穴位于

A脐上1寸B脐下1寸C脐下1.5寸D脐下2寸E脐下3寸

14、气会是

A膻中B巨闕C中脘D玉堂E鸠尾

15、《灵枢》所称“育之原”是指

A中极B气海C神闕D中脘E鸠尾

16、化食积,以下何组穴位最佳

A中脘膻中B上脘中庭C下脘璇玑D中脘建里E上脘中脘

17、关元、神闕同用,主要目的是

A理下焦B调肝肾C益肾元D回阳固脱E暖胞宫

18、手太阴肺经在前臂部的支脉是从何穴位分出

A孔最B列缺C经渠D鱼际E以上均不是

19、在下列经脉中起于中焦的是

A任脉B督脉C冲脉D肺经E心经

2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B云门C孔最D列缺E少商

21、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的穴位是

A大陵B间使C少府D商阳E太渊

22、手太阴肺经的郄穴是

A列缺B孔最C尺泽D曲泽E太渊

23太渊穴是

A经穴B气会C络穴D荥穴E腧穴

24、在手太阴肺经中治疗头项强痛可以选

A中府B尺泽C列缺D太渊E鱼际

25、起于本脏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B足厥阴肝经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E足太阳膀胱经

26、腕横纹尺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的穴位是

A大陵B神门C太渊D解溪E劳宫

27、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是

A少冲B中冲C关冲D少府E少泽

28、下列有关心经的循行错误是

A出属心B上挟咽C系目系D却上肺E抵掌后锐骨之端

29、位于小指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的穴位是

A少海B小海C少泽D少冲E中冲

30、心经中善治暴暗、心痛的腧穴是

A少海B灵道C通里D阴郄E神门

31、治疗盗汗常选配

A灵道B通里C阴郄D神门E少府

32、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穴位是

A曲泽B少海C尺泽D小海E曲池

33、手厥阴心包经在何穴处分出支脉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A郄门B间使C内关D大陵E劳宫

34、以下经脉中除-------外都经过肺

A手少阴B手厥阴C足厥阴D足少阴E手阳明

35、位于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阳溪B阳池C神门D大陵E太渊

36、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B少冲C通里D神门E足临泣

37、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中冲B少冲C天池D极泉E少府

38、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B肘横纹下4寸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E肘横纹下2寸

39、腕背横纹桡侧,当两筋间的穴位是

A阳池B阳溪C合谷D大陵E阳谷

40、入下齿中的经脉是

A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阳小肠经D任脉E足厥阴肝经

41、善于清化湿热的穴位是

A合谷B三间C阳溪D曲池E偏历

42、治疗汗症以下列哪个为主穴

A曲池B温溜C阳溪D合谷E偏历

43、孕妇禁针的穴位是

A合谷B手湿C曲池D挟突E迎香

44、以下除-------之外,均为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所过之处

A前臂B上臂C食指桡侧D上齿E颈部

45、“入耳中”的经脉应是

A手阳明经B足阳明经C足太阳经D手太阳经E足少阴经

46、扶突后0。

5寸的穴位是

A天容B天窗C天牖D天鼎E以上都不是

47、以下属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是

A听会B听宫C耳门D上关E下关

48在肩胛冈上窝正中处的穴位是

A秉风B天宗C曲恒D髃俞E肩中俞

49、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

A中冲B关冲C少冲D少泽E隐白

50、治疗腰背痛可取

A少泽B后溪C腕骨D支正E小海

51、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胃B胆C脾D肝E大肠

52、与督脉相通的腧穴是

A支正B小海C腕骨D养老E后溪

53、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是

A丝竹空B中冲C少冲D关冲E少泽

54、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数为

A24B20C23D19E27

55、常用于治疗胁痛、便秘的腧穴是

A关冲B阳池C外关D支沟E液门

56、耳屛前三穴,其归经由上至下的分别是

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E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57、下列各穴位中,属三焦经的穴位是

A率谷B听宫C听会D完骨E耳门

58、下列穴位属于胃经的是

A禾髎B巨髎C素髎D颧髎E瞳子髎

59、下列穴位,不属于胃经的是

A水突  B伏免   C扶突D髀关   E以上都不是

60、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阳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61、脐下2寸旁开2寸的穴位是

A气冲   B冲门    C水道   D归来  E子宫

62、位于腹部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阳脾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阳胆经

63、足阳明经有几条分支

A2条B3条C4条D5条E6条

64、阑尾炎患者,多在----------出现压痛点

A天枢B大肠俞C足三里D上巨虚E下巨虚

65、治疗痰证的首选穴是

A中腕B膻中C足三里D丰隆E解溪

66、“骨会”位于-------

A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B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D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E大椎突开1寸上2寸

67、“血会”位于

A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B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D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E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8、心、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