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345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综合教案

第一单元户外活动安全记心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常识,知道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一二课时安全亲近水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水的认识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亲近水资源”的活动中来。

使学生了解有关水的基本性质、用途。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增长科普知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关于水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增进与水的情感,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网络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内容:

1、明确主题,分解研究专题。

2、确定研究专题,自主选择伙伴。

3、制订活动方案,设计研究表格,明确研究方法。

一、导入并揭示主题:

阳光,使我们的生活一片明媚;空气,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清新,但还有一种物质是生命延续不可缺少的,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水对我们的重要,但当你汗流浃背需要冲凉时,当你嗓子里冒烟,口渴难耐时,对于水,你会有一种近乎疯狂的迫切需要。

那时,你就会意识到,这种透明的液体,对于你我,将是多么地重要!

水,这一生命的源泉,将会给予你我无尽的亲切感。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

亲近水资源

二、指导分解研究专题:

(一)、要想亲近一种事物,必先对其多一些了解,同学们,你们现在对水有多少认识?

1、我们今天研究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

走近科学的水。

我一直因为水是最普通不过的东西,根本没有注意过它,别说研究了,但这几天筹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对水产生了一种无比亲切之感,对它多了一些了解,但从科学角度来说,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同学们,能帮帮我吗?

2、引出问题:

①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书籍查阅,网络搜索,询问爸爸妈妈或者初高中的哥哥姐姐。

摘抄、打印、记录)

启发性谈话:

同学们对于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有点陌生,但是不怕,就是因为不了解,我们才要想方设法认识它。

谁来出一个金点子,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资料?

在查询过程中,一定还会出现一些我们没有学过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迎难而上,攻克到底!

资料记录方法摘抄、打印、记录。

过渡:

“人可三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

这个说法虽然不够精确,但却反映了水在生命中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只知道口渴就喝水,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喝水?

水在生命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吗?

出示问题:

②水在生命体中发挥的作用?

应该怎样研究这个问题?

(书籍查阅,网络搜索,询问爸爸妈妈或者初高中的哥哥姐姐。

摘抄、打印、记录)

(二)之所以走近水,是为了对其关注,我们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

关注身边的水。

①引出:

同学们都知道,水力资源除了可以用来发电,还可以提供很强的运输力。

②、过渡:

水不仅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又是生活生产无法离开的物质。

但在我们的周围,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浪费水的现象。

你注意了吗?

③、其实还有不少此类的现象,如果睁大我们那双火眼金睛,你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你打算在哪些地方做一些调查?

(家庭、学校、小区公共设施、其他公共场所)你准备以哪种方式来调查?

(观察、拍照)

④过渡:

生活中是有一些浪费用水的不文明现象,但也有节约用水的技巧。

你知道吗?

⑤这些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节约水资源,亲近水资源,我们需要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你打算何处去获得?

(观察、调查、实践)

三、指导合作分工事宜:

1、过渡:

今天,我们将亲近水资源这一活动分解成了两个大主题,又从两个大主题中分解出五个小问题。

算起来任务可不轻,如果每个问题都研究,可能忙不过来,即使能做完,肯定不够细致,所以,这是我们就需要——分工。

不过事先说好的哦:

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分家之意。

2、好,下面我们就开始分工。

本来我想自作主张给大家分工,可又怕同学们对自己的任务不满意。

让你们自己挑吧,又有问题了,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具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你们只挑难的,简单的反而没人研究了。

我数了一下,咱班共有人,现在有5个问题,打一个大胜仗,咱们有五个问题,为了均匀分布,打个大胜仗,咱们平均每人共同调研一个问题。

(组织分组,学生举手示意,老师注意搭配人数)。

3、推选组长,鼓励合作。

(虽然分好了小组,但如果仍是各自为战、群龙无首,仍是一盘散沙,为使活动有组织、有成效,每小组推选一位组长。

4、学习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更要有组织有计划,以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为使计划更规范,我们要做一个调查表格。

5、发放表格,参看样板。

6、小组讨论填写表格,鼓励将调查地点及方式想得更全面一些。

7、小组展示。

8、安排任务:

按计划展开活动,组长每天组织一次碰头会,,交流一下所得,讨论一下

行动方向。

四、以题激趣。

其实,在老师的活动设计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环节,就是——融入亲切的水。

怎样个融入方法,那我要在看看同学们的调查研究的成果如何了,是不是对老师的这个设计有点期待,好的,那我们努力实践吧!

第三四课时外出游玩讲安全

教学目的:

通过案例的引导,使学生明白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到安全。

教学过程:

一、案例聚集。

1、星期六下午,小雯和小津到郊外游玩。

天色已晚,她俩在郊外迷了路,急得在路边哭泣起来。

2、暑假里,几位同学结伴去登山。

在山顶上,小芳背靠一根大树枝,准备留影。

“咔嚓”一声,树枝断了,小芳掉下了山崖。

分析:

发生这些意外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外出游玩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智慧加油站。

1、外出游玩安全守则P8

2、不安全的游玩行为;

3、外出游玩发生意外怎么办?

三、火眼金睛

观察P9的图,同学们都有哪些不注意户外活动安全的表,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下表中补充完整。

四、我们在行动。

1、情景表演

2、编制班级《郊游安全告知书》

五、安全记我心。

1、郊游安全小要诀

2、拓展活动

六、总结与交流

第二单元远离火灾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防火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防火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及面对火险时的自救逃生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树立主人翁意识,为家庭、学校的消防安全建设提供改进建议。

活动重难点:

1.了解基本的防火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防火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及面对火险时的自救逃生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收集人类利用火进行生产生活的图片,以及火灾事故危害的相关报道。

活动过程:

第一二课时危险的火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让学生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2、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以及学生的自救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防火自救的方法,培养小学生应变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引发火灾的危险源、提高防火意识。

教学准备:

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展示各种火灾图片。

师:

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你们想说什么呢?

你在哪里看到这样可怕的场面?

有什么感受?

生:

小组交流

师: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火灾有多么可怕了,那你们知不知道引起这么大火灾有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火苗呢,本节课我们一起认识“危险的火苗”。

(板书课题)

二、认识火苗,引发火灾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小火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火苗甚至生火星,就能引发一场火灾,带来一场灾难。

(出示图片)

师:

你还知道哪些能引发火灾吗?

(野炊的火没熄灭,打雷产生的火星,未燃尽的带火星的炉灰,电褥子没拔,点燃的蜡烛,蚊香靠近可燃物,打火机……)

师:

小小的火苗能引发可怕的火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说:

房屋被烧毁,人员被烧伤,甚至有人被烧死,那么如果一旦有火灾发生,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呢?

现在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看谁能想出好办法来。

三、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

生:

学生先自由回答

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并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逃生方法。

如:

拨打119时要注意的事项,关门求生等

四、竞赛检查

师:

好了,同学们,发生火灾是原因,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的方法,我们都了解、知道了,大家记住多少呢?

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看谁在比赛中回答得又多又准。

1、抢答题(课件出示题)

2、判断题(课件出示题)

五、结束

1、谈谈收获与体验

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一颗小小的火星能引起火灾虽然我们掌握了逃生自救的方法,但生活中要以预防为主,所以老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拍手学唱《儿童防火歌》来结束本节课。

(课件出示歌词)

  

第三四课时不让火神光临

 一、教学导入。

    1.观看火灾事故资料,教师讲述。

    2.阅读“案例聚焦”栏目中的案例。

    3.小组交流阅读案例后的感想,讨论这次火灾发生的原因及能否避免这场大火。

二、理解燃烧的必备条件。

  1.小组成员讨论燃烧产生的条件。

  2.各组推选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的结果。

  3.理解、总结燃烧的必备条件。

三、学习室内防火要点。

  1.和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家里、学校宿舍里容易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讨论在室内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2.学习“智慧加油站”栏目的相关内容。

四、学习室外防火要点。

1.教师展示室外活动场景图片,分析其中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2.学习“智慧加油站”栏目中相关的内容。

3.回忆交流自己以前在户外活动时是否有过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反思并提出今后的改正措施。

五、巩固学习成果。

熟记“日常防火小口诀”。

六、火灾隐患大搜索。

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由各组分别负责校园、家庭、居住地附近的消防安全检查任务。

2.小组讨论,确定搜索范围、任务分工等。

3.各组开展考察活动,寻找并记录各种火灾隐患。

4.召开班级讨论会,讨论发现的火灾隐患可能导致的危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六课时当火灾发生时

一、教学导入。

  1.阅读“案例聚焦”栏目中的案例情节。

  2.分组讨论看完视频后的感想,评论案例中不同人物的表现。

二、学习报警方法和注意事项。

  1.一位同学上台模拟报火警,其余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2.学习“智慧加油站”栏目中报火警的4个要点。

三、学习火灾的逃生方法。

  1.分组讨论不同场所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

  2.学习“智慧加油站”栏目中的相关内容。

  3.说一说书上给出的四种火灾逃生用品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辨析书上给出的火场逃生做法是否正确。

四、学习不同火灾类型的灭火方法。

  1.观看图片,讨论不同物体起火时的灭火方法。

  2.学习“智慧加油站”栏目中的相关内容。

五、巩固学习成果。

   熟记“火场逃生要诀”。

六、“我们在行动”活动1:

火场脱险演习。

  1.回顾火灾逃生知识要点。

  2.制订本班火场脱险方案。

  3.模拟火场如何逃生。

  4.对演习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交流。

七、“我们在行动”活动2“火灾逃生路线设计。

  1.查阅资料,了解逃生路线一般应包含的要素。

2.小组成员分头对学校宿舍或家庭住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考察。

3.汇总考察结果,讨论并确定最佳逃生路线。

4.绘制火灾逃生路线图。

第三单元黏黏世界

教学目的:

1、知道收集“黏斗士”的资料和各种途径,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寻找生活中各种用途的“黏斗士”,积累生活经验。

3、在制作糨糊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4、在测试黏性时,能够科学公平地制定评价标准。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收集“黏斗士”的资料和各种途径,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制作糨糊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第一二课时寻找“黏斗士”

教学目的:

1、知道收集“黏斗士”的资料和各种途径,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寻找生活中各种用途的“黏斗士”,积累生活经验。

教学重、难点:

知道收集“黏斗士”的资料和各种途径,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以画激趣,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

喜欢。

师: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粘贴画,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师:

这粘贴画美吗?

生:

美。

师:

谁知道这画是用什么东西南粘上去的吗?

生:

是用胶水粘上去的。

师:

对,你们说的真好。

生活中像胶水一样可以粘东西的还有哪些呢?

生:

还有透明胶、白乳胶、双面胶、固体胶、普通胶水„„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黏斗士。

(出示、并齐读课题:

《认识生活中的“黏斗士”》)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普通胶水、透明胶、固体胶、双面胶、白乳胶)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其中五种“黏斗士”。

(指一生读一读)

二、讨论方法,明确要求。

师:

聪明的孩子们,我想请你们做一个大胆的猜测,猜一猜在这些“黏斗士”的王国里谁更粘?

生:

自由猜测汇报。

师:

同学们说的答案可多啊,到底谁更粘呢?

(做实验)对,实践出真知!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结果。

师:

为了实验的公平和公正,你认为在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的提示讨论一下,(课件出示提示。

)生:

各小组进行讨论。

师: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汇报,其他人作补充。

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①粘的材料要一样;②胶的用量要差不多;③粘的面积要一样;④粘的时间要保持一致。

师:

这些就是我们实验时的活动要求。

师:

粘完后请每个小组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比较:

(课件出示。

)生:

全班齐读(或点名读):

由一位同学尽量以相同的力摇动本组作品。

最早被摇开的或松动的,为黏力最弱(用1表示);依次为轻度黏力(用2代表)、中度黏力(用3表示)、高度黏力(用4表示)、黏力最强(用5表示)。

师:

你们理解这评判标准吗?

生:

理解。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探究不同的胶水对相同材料的黏性。

师:

根据这些要求,和评判标准,我们先来探究不同的胶水对相同材料的黏性。

师: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五种胶水,和一种材料,但每个小组的材料都不一样,要求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胶水粘相同材料,看看这五种胶水的粘性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拿出1号实验袋里的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时要注意分工与合作,还要注意观察并做好记录。

现在开始。

生:

动手实验,师巡视。

师:

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师:

你们组粘的是什么?

结果怎么样?

生:

各小组汇报。

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填入实验结果。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表格,从表格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若干个学生回答。

师:

对呀,不同的“黏斗士”对同一种“材料”具有不同的黏性。

(板书)2、探究相同的胶水对不同材料的黏性。

师:

不同的胶水对同一种材料具有不同的黏性,那如果我们用相同的胶水来黏不同材料,结果又会怎样呢?

请同学生们拿出2号实验袋,让我们再次一起动手探究,相同的胶水对不同材料的黏性。

生:

动手实验,师巡视。

师:

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实验结果。

师:

你们组用的是什么胶水粘的什么材料?

效果怎么样?

生:

各小组汇报。

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填入实验结果。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

(若干个学生回答。

师:

对呀,相同的“黏斗士”对不同的“材料”也具有不同的黏性。

(板书)

师:

通过这两次的实验,我们知道这五种“黏斗士”对不同的“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粘性,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但不同的“黏斗士”对不同“材料”的粘力是不一样的。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像普通胶水和白乳胶,它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挥它们的粘性。

除了这些外,这五种“黏斗士”本身也具有一些优缺点。

你们知道吗?

谁来说一说?

生:

回答。

师:

大家说得真好!

老师给你们归纳了一下,请看大屏幕。

(出示,请一位学生读。

)普通胶水:

使用方便、粘性更长,但不容易干

透明胶布:

透明度好,但粘性不长,遇湿冷空气较容易脱落。

固体胶:

使用方便、容易干,但遇空气容易硬化。

双面胶:

比透明胶的粘性更强一些,隐藏性强,更美观。

白乳胶:

操作性比较强,用途比较广,适宜要质材料的粘合,无毒无害,但不易干、耐水耐湿性差。

四、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师:

接下来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看看碰到以下这些情况,该选用哪种“黏斗士”?

为什么?

(请看大屏幕)1、书裂成两半后,用()粘比较合适。

2、书中的一页(有字的地方)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用()粘比较合适。

3、装修工人要把两块木材粘在一起,用()粘比较合适。

4、老师上课时贴板书,用()粘比较美观又不会损。

五、总结巩固,拓展延伸。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是什么?

生: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对,这些“黏斗士”都具有一定的粘性,且各自都有优缺点,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所粘的材料和“黏斗士”的优缺点来选择舒适的“黏斗士”。

第三四课时“糨糊斗士”诞生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各种“黏斗士”的寻找,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粘合方法。

2、通过对尝试使用各种粘合方法,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粘合方法。

学习选择合适的方法粘合材料。

3、学习使用表格的方法对“黏斗士”的特点进行归类整理。

4、了解淀粉加热后成糊状,以及遇碘呈蓝紫色的特点,能用碘来测试哪些物品中含有淀粉。

5、尝试使用淀粉、水等材料制作糨糊。

教学准备:

木片、胶水、钉书机、细绳、纽扣、“502”胶水、双面胶、“百得胶”、硅胶、淀粉、土豆、米饭、芋头、粉笔、面粉、萝卜、水、烧杯。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讨论,提出问题:

1、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解了一些“黏斗士”的特点,请同学们来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

2、今天我们也来自己制作一份“黏斗士”。

二、分组活动,初步探究:

1、教师制作一份“黏斗士”,学生观察。

(教师用纯淀粉加水搅拌,加热后制成“黏斗士”)

2、老师为每组准备了3份粉状物品(淀粉、食盐、滑石粉),你能找出其中哪一份是淀粉么?

活动一:

了解淀粉的特性。

3、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三种物品(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等进行观察)

4、由于用观察的方法不能直接区分哪一份是淀粉,请学生利用试剂来进行区分(清水、碘酒)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试剂在测试前后颜色的变化。

5、小结:

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我们可以利用淀粉的这个性质来区分淀粉。

三、利用淀粉的特性,寻找含有淀粉的物品。

1、我们需要制作一份“黏斗士”,可是仅有一点淀粉,且被弄脏了,你能在这些物品中找到含有淀粉的物品么?

(土豆、米饭、芋头、粉笔、面粉、萝卜)活动二:

寻找哪些物品中含有淀粉

2、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这些物品中含有淀粉?

(师生讨论)

3、学生检验,汇报结果。

(土豆、米饭、芋头、面粉、萝卜中都含有淀粉,萝卜中的淀粉含量比较少)

四、制作“黏斗士”

1、我们已经发现土豆、米饭、芋头、面粉、含有比较多的淀粉,那么能否利用这些物品,制作一份“黏斗士”?

2、阅读书本第9页,了解“黏斗士”的制作步骤。

(准备材料——搅碎——加水——熬煮)

3、学生根据制作步骤,制作“黏斗士”。

注意:

土豆、米饭、芋头应课前煮熟,加热时应注意安全。

4、交流各组制作的“黏斗士”。

(用什么材料,用“黏斗士”粘贴2张纸,进行检验)

五:

检验“黏斗士”的黏性

1、我们自己制作的“黏斗士”都可以粘住纸张,那么谁的“黏斗士”黏性更强些呢?

2、分组讨论:

用什么办法可以检验“黏斗士”的黏性。

3、师生交流。

4、选择其中2中方法进行比较。

六:

总结、评价:

1、我能用碘酒检验淀粉及哪些事物中含有淀粉。

2、我或者我们能利用土豆、米饭等自己制作一份“黏斗士”。

3、能用简单的方法判断糨糊的黏性。

第五六课时比比谁更黏

教学目标:

1、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以公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2、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3、能从比赛结果中学会自我反省,并总结出各种“黏士”的特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各种“黏斗士”的特性。

2、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公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

各种“黏斗士”、并按制作材料进行分组:

纸、木头、塑料、布。

2、教师的准备:

课件、画有表格的大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1、播放课件:

福建土楼图片(学生欣赏)

师问: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历经地震,也依然不倒,为什么这些土楼能几百年不倒呢?

(指名回答)

2、揭示活动主题,板书课题:

《比比谁更黏》

二、实验探究

1、提问:

什么是“黏斗士”?

(指名回答)

2、各组的组长介绍自制的“黏斗士”。

(生介绍)

3、设立比赛项目(出示课件):

粘纸比赛、粘木片比赛、粘布比赛、粘塑料比赛。

4、试验一:

粘纸比赛

(1)、(出示课件)了解比赛材料和比赛规则

(2)、各组组长做好比赛的分工工作。

(3)、(出示课件)制定评判标准。

(4)、学生活动(5)、小组汇报成绩。

5、试验二:

(出示课件)粘木片比赛、粘塑料比赛、粘布比赛

(1)、比赛规则、分工、评判标准与试验一相同

(2)、组长定好实验顺序

6、学生活动

7、学生汇报成绩、上台展示成果。

三、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几场试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指名回答)

四、拓展延伸

1、举例说一说“黏斗士”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课件:

土楼图片)问:

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猜猜土楼几百年来不倒的原因?

3、课后思考:

如何防止糨糊变质

第四单元珍惜我们的眼睛

教学目的:

1、了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的知识和方法。

2、了解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实践调查。

3、了解制作宣传海报的基本要求,能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4、培养珍爱眼睛、珍爱身体、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的知识和方法。

2、了解制作宣传海报的基本要求,能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第一二课时用眼习惯小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养成用眼好习惯。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调查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各科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

3、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讨论要求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养成用眼好习惯。

学会设计一份用眼习惯小调查,初步学习整合、统计和分析搜集的信息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由游戏猜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