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0411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7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docx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

必修三专题2

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7小题,共0分)

1.(2010年3月福建省高三质检21题)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

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项目

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人间喜剧》

戏剧

巴尔扎克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体裁B.作者C.特点D.评价

2.(2010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一模2题)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3.(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5题)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4.(2010年5月漳州市高三质检14题)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

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

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

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B.真实情景C.情趣意境D.人物形象

5.(2010年3月莆田市高三质检4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6.(2010年3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3题)“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

A.书法B.中国画C.文学D.戏曲

7.(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

“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乙都正确C.甲错误,乙正确D.甲乙都错误

8.(2010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推动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是

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

9.(2010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政府鼓励商业活动

A.①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10.(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研究商代历史,我们可以选择

①《诗经》②甲骨文③《史记》④青铜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11.(2010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一模)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

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0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三模3题)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13.(2010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4.(2010年山东省威海市二模10题)明清时代,以记载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式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发展。

下列情景有可能在清代作品中出现的是

①某人家中摆有青花瓷和彩瓷②一徽剧艺人参加了进京演出

③王家人由于亲戚入值南书房而感到荣耀④一男子因不留辫子遭到官府惩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16.(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

17.(2010年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质检14题)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

C.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18.(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8题)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19.(2010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二模)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

“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B.重理论C.重民众D.重实验

20.(2010年3月山东省泰安市一模14题)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D.主流思想的演变

21.(2010年5月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文综14题)下图是《天工开物》中对我国某一手工业生产工序的介绍。

据图判断,这一手工行业是

A.制瓷业B.造纸业C.棉纺织业D.印刷业

22.(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4题)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

23.(2010年浙江省绍兴市一模14题)图6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

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4.(2010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

晋人尚韵,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据此标准,唐人

A.尚法B.尚态C.尚志D.尚理

25.(2010年4月广州市高三二模)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千金方》

26.(2010年5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3题)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以下对两幅书法作品的鉴赏较贴切的是

A.图1是草书作品,“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B.图l是行书作品,“既工整又活泼”

C.图2是隶书作品,“笔意秀劲,韵致超逸”

D.图2是楷书作品,“飞洒活泼,富于图案美”

27.(2010年5月三明市高三质检17题)现代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中国传统乐器有些本来就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②中西结合的改变,使得京剧不再姓“京”了

③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④外来元素的加入必然破坏本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2010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三模)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

29.(2010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一模)小黄是书法爱好者,他对书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下列研究结论有误的是

A、唐代书法注重法度和规范

B、隋唐书法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多样化

C、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D、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30.(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一模14题)2010年央视电视剧《神话》中,主角易小川穿越时空来到秦朝。

下列发生的情节可能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

A.在铁匠那里买了把锋利的灌钢刀来防身

B.被秦始皇任命为九原郡刺史,监察辖区内官员

C.带领秦军,用火炮攻打岭南地区

D.人们把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事迹画成壁画,予以纪念

31.(2010年5月宁德市高三质检15题)图8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局部),对此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唐太宗为玄奘取经而撰的序文

②碑文书体工整清晰、活泼潇洒

③大唐时期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④碑文是王羲之亲笔书写的真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2.(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一模13题)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33.(2010年5月厦门外国语学校高考模拟16题)“‘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

“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

34.(2010年5月南平市高三质检15题)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指出出现表中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古代中国战乱较少D.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35.(2010年5月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热身考试15题)老师介绍右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

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36.(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3题)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37.(2010年4月山东省淄博市二模9题)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从中可以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请仔细观察下列文物的拓片,根据其中的信息判断哪些一定是赝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38.(南京市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4题)明代冯梦龙廓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①城市生活丰富②商品经济发展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9.(2010年5月福州三中高考模拟15题)千年“木活字”印刷技艺活存福建宁化客家祖地(如下图)。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活字印刷开端于北宋②此印刷技艺属于文化和自然遗产

③图1所刻的“木”应是反文单字④它的发现极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0.(2010年4月北京市宣武区一模15题)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1.(2010年浙江省湖州市二模19题)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

A.刚强骁勇B.阴险狡诈C.凶狠残暴D.刚烈正直

42.(2010年吉林省延边市一模28题)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43.(2010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二模10题)《贞观长歌》塑造了李世民及魏征、房玄龄等历史人物形象。

下列镜头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是

A.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B.唐太宗正聚精会神欣赏《墨梅图》

C.房玄龄用楷书书写奏折,陈述国事D.御书房悬挂着文征明的书法作品

44.(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一模13题)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下图是展品“东汉书信纸”。

它原衬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

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

以上介绍和以下图片说明东汉时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45.(2010年3月山东省滨州市一模16题)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见右图)后人评价曰: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46.(2010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一模)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A.作为文学追求家“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

47.(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二模27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图①为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B.图②为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C.图③为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

D.图④为明清时期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48.(2010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二模15题)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49.(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4题)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0.(2010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高考模拟)“……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

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

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A.写意画B.风俗画C.山水画D.宫廷画

51.(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检16题)费正清这样评价宋朝:

“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

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①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②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③宋词繁荣④散曲成为诗歌的主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2.(2010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二模10题)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入欧洲这样评价“它们都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

B.这些发明推动欧洲由农业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

C.火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

D.印刷术的传人改变了欧洲的教育与知识生活

53.(2010年5月南京市三模4题)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54.(2010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二模)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

“(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

”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文人贫穷地位低下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

55.(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一模27题)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6.(2010年5月辽宁省锦州市高三质检28题)《九章草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亲

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7.(2010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二模14题)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②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

58.(2010年4月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21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

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

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

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

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

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3分)

(3)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

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6分)

 

59.(2010高考广东文综38题)(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6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8分)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9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

 

60.(2010年1月广东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