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458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docx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摘要】尽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大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次化疗后病情进展,进入二线治疗。

因此目前二线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的焦点。

二线治疗药物:

多烯紫杉醇、培美曲塞、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显着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靶向治疗

Second-linetherapy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

XUJian-ping.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TumorHospital.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Despiteimprovementsinfirst-linechemotherapy,themajorityofpatientswith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progressafterinitialtherapyandarecandidateforsecond-linetherapy.Asaresult,second-linetherapyhasbeenamajorfocusofclinicalcancerresearch.Second-linetherapywithsingle-agentdocetaxel,pemetrexed,gefitinib,orerlotinibofferspatientsasignificantsurvivalandQOLadvantage.

【Keywords】NSCLC;second-line;chemotherapy;targetedtherapy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

而6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治疗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

目前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健择、伊立替康、长春瑞滨等对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有效率为20%~30%。

与顺铂联合应用时缓解率为35%~50%,中位生存期为9~11个月,66%~78%的症状得到改善,1年生存率接近35%。

铂类与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方案已经成为当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尽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取得一些进展,但其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大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次化疗后病情进展,进入二线治疗。

因此人们更关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前二线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焦点。

  1二线化疗

 多烯紫杉醇 它是一个半合成的紫杉类衍生物,诱导和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同时抑制已形成的微管解聚,产生稳定的微管束。

由于微管束的正常动态再生受阻,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正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在体外人瘤株筛选和动物试验中对多种肿瘤均有效,属于广谱的抗肿瘤植物药。

剂量限制性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体液潴留多见于多疗程化疗后的患者,适量的皮质甾体类激素能预防其发生。

泰索帝对顺铂耐药的NSCLC无临床交叉耐药。

国外一组Ⅱ期研究证实,在初次含顺铂化疗失败或复发的NSCLC,泰索帝可产生16%~25%的缓解率。

7个Ⅱ期研究的312例NSCLC病人,单药泰索帝100mg/m2,3周为一周期,总的缓解率为14%~20%,中位生存时间最长不超过7个月,1年生存率为25%~44%。

因此单药泰索帝成为第一个NSCLC含铂类化疗失败后的标准二线治疗。

2000年,Shepherd等[2]开展的一项有影响的临床试验,应用单药泰索帝75mg/m2二线治疗NSCLC病人,与最好的支持治疗比较,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个月及个月,生存时间延长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7%及12%,1年生存率提高25%。

明显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并改善了症状。

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较最佳支持疗组具有明显优势。

这表明泰索帝二线治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3]。

TXT320试验,TXT75mg/m2或100mg/m2,与NVB或IFO二线治疗NSCLC的Ⅲ期临床试验,第一组TXT100mg/m2;第二组TXT75mg/m2;第三组NVB30mg/m2,每周1次,4周为一周期;第四组IFO2g/m2,每日1次,连续3天,4周为一周期相比较。

尽管有的病人既往化疗应用过紫杉醇,TXT100mg/m2及TXT75mg/m2组的总的缓解率分别为%及%,而NVB及IFO组的缓解率仅为1%。

TXT75mg/m2组的生存时间最长,32%的病人生存超过1年,其他两组分别为21%及19%。

据上述两个大型的Ⅲ期临床随机研究显示,Docetaxel二线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和%,中位TTP分别为周和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37%和32%,优于最佳支持治疗和去甲长春花碱、异环磷酰胺[4,5],因此泰索帝成为目前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

 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叶酸抑制剂的抗代谢药,抑制DNA合成的三种关键酶:

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环氧丙酰胺核糖核苷酸甲基转移酶,从而抑制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

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黏膜炎及腹泻,所有这些毒性通过补充叶酸及VitB12明显降低。

2003年,澳大利亚学者Smit等[6]进行了培美曲塞二线治疗81例NSCLC的Ⅱ期临床试验,均为一线治疗中或一线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进展,培美曲塞500mg/m2d1,21天为一周期。

入组病人按既往是否使用铂类药物分为两组,其中79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中位缓解期为个月,中位生存期为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为48%,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2个月。

主要毒性为可逆性骨髓抑制。

因而认为非铂类药物一线化疗失败后3个月内的晚期NSCLC,培美曲塞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2004年Hanna等[7]应用培美曲塞和泰索帝二线治疗571例NSCLC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培美曲塞500mg/m2静注,补充叶酸、VitB12及地塞米松;泰索帝75mg/m2d1静注,同时服用地塞米松,21天为一周期。

既往90%应用铂类,28%应用紫杉醇。

共化疗2241周期。

培美曲塞和泰索帝的缓解率分别为%及%,病情稳定率分别为% 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及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及%,培美曲塞的疗效与泰索帝相似。

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及%,,贫血发生率分别为%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2%及1%。

Hanna等的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和泰索帝二线治疗NSCLC疗效相近。

但培美曲塞与泰索帝相比临床耐受好,骨髓抑制轻。

2006年的ASCO会议上,Demarinis[8]更新了该研究的生存期结果。

此研究分析了自2003年1月首次资料分析以来23个月内所搜集到的数据。

结果显示,培美曲塞组和泰索帝组的OS相似,分别为个月和个月,风险比也相当。

再次表明培美曲塞作为N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对生存期的影响与泰索帝相似,在毒副反应方面比泰索帝明显减少,患者更容易耐受。

2004年培美曲塞被美国FDA批准用于NSCLC的二线治疗。

 新药Vinflunine,一种新的氟化的长春花植物碱衍生物,动物实验具有高度的抗肿瘤活性。

VFL320mg/m2,3周为一周期,单药治疗既往接受铂类化疗的NSCLC病人,62例可评价疗效,38例肿瘤得到控制,5例达PR,持续个月,33例SD,PFS为个月,%周期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周期出现Ⅲ度贫血及血小板少见,≥Ⅲ度非血液学毒性包括肌痛、疲乏、口腔炎、便秘、腹痛及关节痛。

认为VFL对疾病控制率及PFS的疗效乐观,毒性易于处理并可逆,进一步临床试验正在进行[9]。

  2靶向治疗

虽然细胞毒药物的新药研发不断进步,但对于提高晚期NSCLC的生存期十分有限。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我们把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称之为“靶向治疗”。

研究最为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EGFR家族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信号传导抑制剂、凋亡诱导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等。

 吉非替尼是与ATP竞争性结合的小分子,能选择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影响信号传导。

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研究最为广泛。

Ⅰ期研究表明对包括NSCLC在内的多种实体瘤有效。

国外两个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口服吉非替尼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化疗失败的NSCLC,其有效率分别为%和12%,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和43%,生存期分别为个月和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27%,前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和个月。

IDEAL1和IDEAL2二线或三线治疗NSCLC优于常规二线化疗药物docetaxel的7%~10%的有效率。

另外靶向治疗如果有效,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较化疗有效时间持久,IDEAL1的中位有效持续时间为13个月,IDEAL2为7个月。

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常出现在服药后的8~10天。

Gefitinib的疗效和既往化疗、PS评分、EGFR表达尚无明确相关,女性、腺癌、不吸烟者、EGFR突变和含支气管肺泡癌成分者对Gefitinib有较好的疗效。

250mg剂量组较500mg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包括腹泻和皮疹,皮疹的发生可能和疗效相关。

ISEL研究[12]比较了Gefitinib与最佳支持治疗二线治疗晚期NSCLC,虽然总体上Gefitinib未能较最佳支持治疗进一步改善总体生存,但亚组分析显示,该药明显延长亚洲患者总体生存。

2006年NCCN指南推荐吉非替尼用于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NSCLC。

 厄洛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其分子结构与吉非替尼稍微不同,侧链成镜像对称,因此它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区ATP结合袋结合的亲和力更高、特异性更强。

BR21试验[13]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NSCLC第一次显示出生存优势的临床试验。

Erlotinib有效率为%,而安慰剂有效率1%,中位有效持续时间分别为个月和个月。

与安慰剂相比,中位PFS更具优势,分别为个月和个月,中位OS两者分别为个月个月,非吸烟者生存更具优势。

5例患者因为毒性终止治疗。

另一方面,Erlotinib明显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乳腺癌Her-2和herceptin疗效关系不同,EGFR表达与TK抑制剂疗效间没有显示出明显关联,EGFR拷贝数、EGFR突变与TK抑制剂疗效明显相关,特别是存有突变。

NSCLC的EGFR突变患者约85%是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尤以前者获益更为明显。

与Gefitinib相似,不吸烟者、女性、腺癌特别是肺泡癌和东方人对Erlotinib疗效较好,日本人的疗效是西方人疗效的3倍。

皮疹与生存明显相关,无皮疹者中位生存个月,Ⅱ~Ⅲ皮疹者为个月,Gefitinib这种关系不如Erlotinib明显。

厄洛替尼在单药作为二、三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能显着延长各种类型NSCLC患者的生存期,在全世界超过60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晚期NSCLC二、三线治疗。

TRUST[14,15]是一项给晚期NSCLC患者提供厄洛替尼治疗的大型、Ⅳ期开放性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特罗凯对亚洲晚期肺癌的疾病控制率为77%,中国大陆更高达81%,PFS为~个月,而3~4度的毒性发生率3%。

82%的患者出现皮疹,但严重皮疹的发生率仅为10%,其他副作用也少见。

可以这样说,厄洛替尼是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并可良好耐受的治疗药物。

 其他靶向药物ZD6474是一种口服制剂,能通过靶向抑制VEGF、EGF和RET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16]。

Natale等[17]比较了ZD6474与吉非替尼在一线或二线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失败的患者中的疗效和毒性,共16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入组,ZD6474的PFS明显高于吉非替尼组的PFS,8周疾病控制率两组分别为45%和34%。

在间歇后,37例从吉非替尼转为ZD6474治疗,其中16例获得8周疾病控制,29例从ZD6474转为吉非替尼治疗,7例获得8周疾病控制。

两者OS差异无显着性,分别为个月和个月。

副作用主要是腹泻、皮疹和无症状的QT延长。

此研究结果表明ZD6474获得了比吉非替尼更长的PFS,值得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有学者[18]评价了ZD6474单药治疗铂类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在53例可评价患者中,6例PR,27例疾病得到控制,主要毒性作用同上。

Heymach等[19]进行的随机双盲研究,比较了ZD6474+多西他赛与DOC单药相比治疗以铂类为一线化疗失败的局部进展或转移NSCLC的疗效和毒性。

共入组127例患者,随机分到ZD6474100mg+DOC,ZD6474300mg+DOC,DOC单药。

结果显示三组的PFS分别为19周、17周及12周。

亚组分析显示,不管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是否为腺癌,在PFS上ZD6474+DOC均比DOC单药有优势。

Sorafenib是一种小分子的Raf激酶抑制剂,还可以阻断VEGFR、PDGFR、Flt-3和c-Kit激酶,主要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

Sorafenib单药二线治疗晚期NSCLC,入组54例患者,其中49例为Ⅳ期患者,51例可评价的患者中,4例PR,59%的患者达SD,MST为周,中位TTP为周,常见的毒副作用包括腹泻、手足综合征、疲乏和恶心,1例患者因咯血而死亡[20]。

另一项Ⅰ期临床试验sorafenib联合iressa 治疗复发的NSCLC,32例病人入组,主要毒副作用是腹泻、ALT升高、疲乏、皮疹、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1例患者PR,20例SD,中位PFS为18周[21]。

Sunitinib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制剂,阻断肿瘤细胞的VEGFR、PDGFR、Flt-3和c-Kit激酶活性,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乏、腹泻、骨髓抑制、皮疹等[22]。

Sunitinib治疗肺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一项研究入组63例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单药sunitinib50mg/d,连服4周休2周直至病情进展,有效率为%,SD为41%[23]。

  3联合治疗

 联合化疗一些研究探讨了泰索帝单药与联合用药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

Park等[24]应用卡铂联合泰索帝二线治疗22例晚期NSCLC,卡铂AUC=5d1,泰索帝75mg/m2d1,21天为一周期。

1例PR,7例SD,14例PD,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骨髓抑制为主要毒副作用,但可很好地耐受。

与其他二线化疗方案相比,该研究的疗效令人失望,认为二线治疗已使用铂类的晚期NSCLC,卡铂联合泰索帝似乎不可取。

Takeda等[25]二线治疗65例ⅢB期及Ⅳ期病人,一组单用泰索帝60mg/m2d1;另外一组泰索帝60mg/m2d1,健择800mg/m2d1、8,21天为一周期,治疗直至肿瘤进展停药。

泰索帝联合健择总生存期风险比为;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个月及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7%及38%,无病进展时间风险比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个月及个月。

认为泰索帝联合健择对已治疗的病人由于间质性肺病变的高危因素而毒性增大,因此单药泰索帝仍为NSCLC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

Pectasides等[26]应用单药泰索帝与泰索帝联合依立替康对比二线治疗含铂类化疗复发后130例NSCLC患者,一组泰索帝75mg/m2d1;另外一组泰索帝30mg/m2d1、8,依立替康60mg/m2d1、8,21天为一周期,每周期评价毒性,每2周期评价疗效。

泰索帝联合依立替康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泰索帝,分别为20%及14%,但此种差异无显着性,泰索帝联合依立替康的TTP长于单药组,分别为个月及个月,P=,总的生存时间分别为个月及个月,P=,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分别为37%及34%,P=。

认为泰索帝联合依立替康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并不高于单药泰索帝,单药泰索帝仍为治疗NSCLC标准的二线治疗。

上述研究均发现两药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较单药组有所提高或相似,但总的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延长,而毒性明显增加,因此,目前晚期NSCLC二线治疗不主张采用泰索帝的联合方案。

一项Ⅱ期临床试验,评估每2周一次应用依立替康联合健择治疗难治或耐药的30例NSCLC病人,依立替康150mg/m2,随后应用健择1000mg/m2d1、15,28天为一周期。

结果,27例病人可评价疗效、生存时间及毒性,Ⅲ度血液学毒性包括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Ⅲ度非血液学毒性包括腹泻,肝脏损伤,呼吸困难及恶心。

无Ⅳ度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发生。

疗效PR:

5/27,SD:

9/27及PD:

13/27。

中位生存时间为个月,1年生存率为%。

认为2周方案的依立替康联合健择治疗难治或耐药的NSCLC具有抗肿瘤活性,易于耐受,疗效高,中位生存时间长[27]。

Kouroussis[28]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健择与草酸铂联合二线治疗24例NSCLC病人。

健择1500mg/m2d1、8,草酸铂130mg/m2,d1、8,21天为一周期。

所有病人皆可评价毒性,23例病人可评价疗效,3例PR,6例S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个月,无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Ⅲ度白细胞下降4例,Ⅲ度贫血3例,Ⅲ度血小板下降2例,Ⅲ度神经毒性2例,健择与草酸铂联合化疗的毒性易于耐受,对已治疗病人的疗效并未明显提高。

因而认为健择及依立替康单药及联合化疗的结果,并不优于泰索帝或培美曲塞。

 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EGFRTKIs毒性低,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不叠加,因此人们一直对化疗药物联合TKI治疗NSCLC寄予厚望,然而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联合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联合应用可以增加疗效,但有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性别、吸烟及用药顺序可能会影响结果,研究中虽有部分患者受益,但其疗效仍待深入研究。

一项Ⅱ期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贝伐单抗二线治疗晚期NSCLC临床研究报道,共入组36例患者,31例可评价疗效,其中PR8例,SD14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个月。

研究表明该联合方案反应率令人鼓舞,患者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3.3靶向药物联合治疗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Herbst等[29]报道了40例治疗后复发的NSCLC接受厄洛替尼150mg/d联合贝伐单抗15mg/kg的研究结果,8例达到部分缓解,26例疾病稳定,中位生存时间为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个月,一年生存率高达54%。

该项研究提示贝伐单抗和厄洛替尼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靶向药物联合,用于难治性晚期NSCLC是安全和有效的,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该研究也是靶向药物联合运用在肺癌中的首个成功报道。

4小结

总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失败后,可选择的二线药物为:

多烯紫杉醇、培美曲塞、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二线化疗应进行多少周期缺乏随机对照Ⅲ期研究的证据目前尚未定论。

目前证据不支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采用二药联合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方案选择的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在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与治疗不良反应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是二线方案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

而二线治疗是优先选择靶向药物还是细胞毒药物目前也未定论。

很明显,NSCLC这类实体瘤不是单个分子生物学事件。

NSCLC生物学上的异质性使之仅有少部分患者对EGFRTKIs治疗效果较好。

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或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评价新的治疗和制定治疗措施时,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应该较肿瘤疗效更为重要。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有效的配合将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SocinskiMA,MorrisDE,MastersGA,et CollegeofChestPhysicians.ChemotherapeuticmanagementofstageIVnon-smallcelllungcancer.Chest,2003,123:

226S-243S.

2ShepherdFA,DanceyJ,RamlauR,et randomizedtrialofdocetaxelversusbestsupportivecare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previouslytreatedwithplatinum-basedchemotherapy.JClinOncol,2000,18:

2095-2103.

3DanceyJ,ShepherdRA,GrallaRJ,et oflifeassessmentofsecond-linedocetaxelversusbestsupportivecare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previouslytreatedwithplatinum-basedchemotherapy:

resultsofaprospective,randomizedphaseIIItrial.LungCancer,2004,43:

183-194.

4FossellaFV,DeVoreR,KerrRN,et phaseIIItrialofdocetaxelversusvinorelbineorifosfamideinpatientswith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previouslytreatedwithplatinum-containingchemotherapyregimens.JClinOncol,2000,18:

2354-2362.

5SchuetteW,NagelS,BlankenburgT,et IIIstudyofsecond-linechemotherapyforadvancednon-mallcelllungcancerwithweeklycomparedwith3-weeklydocetaxel.JClinOncol,2005,23:

8389-8395.

6SmitE,MattsonK,vonPawelJ,et assecond-linetreatmentofnon-smallcelllungcancer:

aphaseIIstudy.AnnOncol,2003,14:

455-460.

7HannaN,ShepherdFA,FossellaFV,et phaseIIItrialofpemetrexedversusdocetaxel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previouslytreatedwithchemotherapy.JClinOncol,2004,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