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0508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 1.docx

秋季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能力卷1

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能力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明时期,商业出现空前繁荣,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通俗文化的兴起。

商业出版的繁荣特别是图书产品结构的变化,既得益于城镇和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兴起,又反过来促进了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

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和阅读情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与市民阶层趋同。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

虽然早在宋元时期白话小说就已开始兴起,但当时主要是作为说书人的底本而存在,主要依靠说唱进行传播,很少刊刻,即使偶有刊刻,也大都是以单篇形式流传。

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很多书坊开始刊行这类白话小说。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就是在嘉靖时成书并刊行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元末明初,但其广泛刊行也是始于嘉靖年间。

《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

记》商业出版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同类小说的创作。

《三国演义》刊刻后,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创作出来并很快得以刊行。

《西游记》畅销后,神魔小说的创作和刊刻也出现了一个高峰。

一些书坊还组织编纂和刊刻了三大名著的续本,如《西游补》《续编三国志后传》《后水浒传》等。

除了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和神魔小说外,晚明反映普通市民阶层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的世情小说的刊刻更是异常繁荣,其中长篇以《金瓶梅》为代表,短篇小说集则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晚明时期,很多知名文人还积极投身小说的编纂和点评工作中,尤以李贽、陈继儒为代表。

文人士大夫的热心参与使白话小说这类新的文学体裁逐渐被社会接受,也使白话小说成为继汉赋、唐诗、宋词之后又一个重要文学体裁。

除了白话小说之外,日用类书的大量出版也是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晚明时期,随着商业出版的繁荣,日用类书的编纂和刊刻蔚然成风,出版的日用类书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

如晚明绝大多数的日用类书中都有“风月门”“笑谈门”“酒令门”“戏术门”“棋谱门”“琴学门”等,且这类内容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晚明商业出版的繁荣以及由此带来的通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精英阶层对知识的垄断,阅读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普通市民阶层由此成为图书的受众。

为了便于粗识文字的普通市民阶层阅读,晚明书坊刊刻的通俗作品和日用类书不仅注重语言通俗性,而且大部分图书都配有很多的注释和注音。

如熊大木编纂的《唐书志传》中,卷四第三十四节有一句:

“尔兄日前饮酒至酣。

”对“饮酒至酣”,编者做了注释:

“半醉也。

”此类注音注释显然旨在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地扫除阅读障碍。

综上可见,商业出版是晚明通俗文化繁盛的重要驱动力,正是凭借商业出版,通俗文化开始进入公共传播领域,从而一定程度赋予了商业出版大众传播属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晚明时期,正式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

B.宋元时期,白话小说的传播主要依靠说唱,偶有刊刻,也多以单篇形式流传。

C.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直到同类小说成功后才开始广泛刊行。

D.伴随通俗文化的兴起,普通市民阶层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阅读的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体部分从白话小说和日用类图书的大量出版方面阐述了通俗文化的传播。

B.文章以《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的盛行为例论述了晚明世情小说刊刻的繁荣。

C.文章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结尾

部分进一步指出商业出版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使文章论述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西游记》商业出版的巨大成功使得同类小说出现了创作和刊刻高峰。

B.白话小说因为文人士大夫的参与而被社会逐渐接受,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体裁。

C.受白话小说出版繁荣的影响,日用类书大量出版,成为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标志。

D.晚明书坊刊刻的《唐书志传》配有注释是为了方便粗识文字的普通市民阶层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

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

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②和橙花的气味。

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

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

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那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

我亲爱的!

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

”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

你打哪儿来的?

两位老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

两个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

”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

简直喜出望外!

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

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

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

咳,你,天哪!

噢,你怎么样?

发财了吧?

结婚了吧?

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

纳法尼亚③,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

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

”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

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④,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

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⑤,因为我喜欢告密。

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

你别害怕,纳法尼亚!

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

”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

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

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薪金不高……咳,去它的!

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

烟盒很精致!

我卖一卢布一个。

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

好歹能维持生活。

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

噢,你怎么样?

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

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勋章了。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

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

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

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

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

”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

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寒酸相,几乎要呕吐了。

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

他妻子眉开眼笑。

纳法奈尔咔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地上。

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①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

②一种烈性白葡萄酒。

③纳法奈尔的爱称。

④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三五六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

⑤古代希腊人,曾引波兰军

队入境(选自《契诃夫文集》)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是(3分)()

A.这篇小说的开篇极为简洁: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

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

”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B.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C.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但作品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作者有意在减弱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D.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

在这个扭曲的人物形象身上,也能折射出俄国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官本位”的不正常现象,这也从侧面批判了俄国当今社会的不良之风。

5.文中的瘦子是怎样的形象?

文章主要使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6分)

6.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

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2017年,移动支付业

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为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

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

《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

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

(摘自《移动支付:

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

材料二:

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

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

此外,微信方面也透露,继广州和深圳实现乘车码乘坐公交与地铁后,北京和上海也已在合作中。

新一轮百城场景争夺在2018年愈演愈烈。

(摘自《经济参考报》2018年05月17日)

材料三:

“移动支付风险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

”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通常使用二维码扫码支付,近五成人群即使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仍会因为优惠信息扫码。

“一些消费者扫了‘李鬼’二维码被钻了空子,有的扫了来路不明的二维码被嵌入木马病毒,还有人贪图扫码注册账户的赠品而导致个人信息被盗。

”中国银联云闪付事业部张凉说。

人民银行支付工具管理处副处长翁泉表示,移动支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前提是安全、便民和创新,其中安全是支付业务的首要目标。

人民群众用得不放心,便民惠民就无从谈起。

“监管机构对待创新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市场机构在创新中也要负起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市场机构颇为重视的风控方案。

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刘衍波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支付机构可以掌握消费者支付的时间和地点、登录的移动设备和时长、浏览的习惯和喜好,更高效地判断

“你就是你”。

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场景合作处处长谢翔表示,以前,银行想通过电子证书和密码器这种强认证方式把风险拦在支付前端,但安装硬件大大影响了客户的支付体验。

“现在,各家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对涉案账户进行黑名单管理,加强中后台的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发现可疑交易。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的安全离不开数据隐私保护。

”蚂蚁金服安全管理部总监郑亮表示,从数据储存、数据展示到数据使用,再到数据核算,需要全链路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危害消费者支付安全。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6月0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的移动支付金额增长28.80%

B.调查显示:

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比如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等。

C.当用户扫二维码支付时,移动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较为准确的判断扫码支付的用户是不是用户本人。

D.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

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网路的发展,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助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既体现为移动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体现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B.进入5月,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折射出移动支付巨头们竞争激烈的程度。

C.支付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

这说明:

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首要因素,产品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就没有好的市场。

D.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减旧的风险,但也将带来新的风险。

比如移动支付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在为移动支付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可能的数据泄露的隐忧。

9.移动支付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可是移动支付风险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

你认为移动支付如何做到既高效又安全呢?

请结合材料说明。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

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

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

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

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

讼者感之,辄各罢去。

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

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

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

矩性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失大将军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

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

岁余,冀意少悟,乃止。

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令,迁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

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暠同心辅政,号为贤相。

时连有灾异,司隶校尉以劾三公。

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及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

帝不省,竟以蛮夷反叛免。

后复拜太中大夫。

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

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B.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C.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

省用/复以日食免/

D.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廉正的意思。

B.母忧,母亲去世。

古代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

C.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D.乞骸骨,古时指人客死他乡,请求把遗骨归葬故乡。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矩在任雍丘县令时,用礼教方式教化当地民众,效果卓越,民众有争论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亲自教导。

B.刘矩性格耿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忤逆了大将军梁冀的心愿,被贬了官,后来又被大将军梁冀彻底撤了职。

C.刘矩与黄琼等三人一起辅政,天下屡屡发生灾祸,三人因此遭受弹劾,皇上也不省察,最终用蛮夷反叛的罪名罢免了刘矩。

D.刘矩少年就注重个人操守,做官后尽职尽责,颇有政绩,但最终还是因不与权贵交往,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归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

(2)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及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径开门户又翻书。

注:

梦余,梦醒之后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写了雨后初晴,诗人从梦中醒来见到的生机十足又宁谧生动的图景。

B.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非常好。

C.青苔满地,表明已阴雨多时,此时天放晴朗;诗人白日偷闲,睡醒后发现四下无人,只有浓浓绿荫。

D.南风和暖,吹入房中,诗人备觉亲切,索性携书推门迎接。

15.诗歌三、四句用了什么手法?

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与之相似的句子是“,。

(2)《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作者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的细节描写是“,。

(3)《滕王阁序》中的“

,。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一日干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20.中秋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

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5)将改为。

21.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暑假期间,几个回到乡村的同学在闲聊。

这些话语引人关注:

①我喜欢上海,它有国际视野和大都市气息。

②老家很漂亮,又有新政策支持,我想回乡创业,还能陪伴家人。

③我哥在美国,好几个春节都没有回来,父母一直念叨。

④大城市压力大,节奏快,我有点跟不上。

⑤我想接爸妈和孩子到城里生活,可爸妈不愿意离开家乡。

身处大发展的新时代,作为“00后”的你读了上面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话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人生愿景。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800字。

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能力卷(答案)

1.B

试题分析:

A项,“正是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由此可知,不只是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才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还有士大夫的变化;C项,“直到同类小说成功后才开始广泛刊行”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应是《水浒传》的商业出版成功才刺激了同类小说的创作。

D项,“普通市民阶层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阅读的主体”分析错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普通市民阶层由此成为图书的受众”,可见并无主体之意。

故选B项。

2.C

试题分析:

C项,“文章采用……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错误,从文中来看,主要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如二、三两段主要使用举例论证,第五段主要使用引用论证,文中并没用到比喻论证。

故选C项。

3.C

试题分析:

,C项,“受白话小说出版繁荣的影响,日用类书大量出版”错误,文章第四段只是说“除了白话小说之外,日用类书的大量出版也是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晚明时期,随着商业出版的繁荣,日用类书的编纂和刊刻蔚然成风”,文中并无“受白话小说出版繁荣的影响,日用类书大量出版”的信息。

且“成为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标志”中“标志”一说也不准确,第四段说的是“日用类书的大量出版也是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故选C项。

4.A5

.瘦子的形象特点:

(1)真诚、念旧;

(2)虚荣、喜欢炫耀;(3)卑躬屈节,阿谀奉承,庸俗;(4)崇尚权力、等级观念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