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658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20040413##市农牧局路建彬陈孝爱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营造和培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办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在我市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分工分业的形成,为使农村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衔接,生产、加工、销售连为一体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1、各类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不断增加。

  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近年来,市、县、乡各级组织始终把促进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来抓,使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

  据调查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47个,其中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到了55个,占农产品加工企业252个的218种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15家,占加工龙头企业的272;粮食加工企业3家,占54;棉花加工企业1家,占18;蔬菜加工企业21家,占341;啤酒原料加工企业9家,占163;肉类加工企业1家,占18;乳品加工企业4家,占72;草产品加工企业2家,占36;其它龙头企业1家,占1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85个,专业批发市场10个;经纪人和专业大户1000多个。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出现了多样化、大发展的趋势。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和经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和竞争力都有了较大提高。

  到去年底,全市55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达63亿元,年均销售额达88亿元,实现税收2475万元;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固定资产达154亿元,年销售收入45亿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平均固定资产达83961万元,年均销售收入达232亿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平均固定资产达322127万元,年均销售收入达721745万元。

  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10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182,500—1000万元的8家,占146,200—500万元的19家,占345,200万元以下的18家,占327。

  全市55家种子、粮食、棉花、蔬菜、牧草、啤酒原料、乳品、肉类等8大类重点龙头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40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24,2003年的实际加工量达343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204,占农产品加工总量的723。

  兰州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好牛乳业、雄鹏、祁雪等4家乳品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7万吨,2003年加工奶制品148万吨,占奶产量175万吨的846。

  ##大业和玉门大业2家草产品加工企业的年设计加工能力20万吨,2003年加工草产品653万吨,占草产量的23。

  敦煌种业等15家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加工能力134万吨,2003年加工种子124万吨,约占种子总产量的85。

  特别是敦煌种业、好为尔乳业##分公司、巨龙集团、西域阳光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加工龙头企业抓住机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开展资本运营,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3、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强,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各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2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47。

  其中55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1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6。

  在55个重点加工龙头企业中,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敦煌种业2003年种子产业和棉花收购加工两大主业共带动农户7万多户,建立生产基地55万亩,向农户结算种子、棉花收购款73亿元,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业草业有限公司带动农户2万多户,建设优质牧草生产基地45万亩,生产优质紫花苜蓿2万多吨,实现收入18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900元。

  ##西部农业科技有限公

  司原##西部商贸公司2003年带动肃州区银达、总寨、上坝和东洞等乡镇的2000户农民种植洋葱和啤酒大麦青苗4000多亩啤酒大麦苗3000多亩,洋葱1000亩,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亩均收入达2000元,户均增收4000元,好为尔乳业##分公司2003年收购加工乳品6000吨,带动肃州区果园、银达、泉湖、怀茂等乡镇的2000多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5000多元。

  敦煌市南湖乡是一个以葡萄种植为主的葡萄生产专业乡,全乡葡萄面积达13万多亩。

  2002年针对葡萄市场行情好时商贩抢收抢购,销路不好时压级压价的问题,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组建了敦煌市南湖乡葡萄产业协会,发展会员1153户、4600多人,经过会员选举产生会员代表75名,并依法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

  通过协会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不仅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了较大提高,而且销售价格持续上涨,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近两年来,葡萄总产分别达到了4000万公斤和5000万公斤,单价由1元公斤上涨到了12元公斤,远销广州、成都等10多个城市。

  仅此一项,全乡葡萄产业年均增收400—500万元,人均增收800—1000元。

  2003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40元,名列全市5个农业县62个乡镇的榜首。

  肃州区近几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兴乳品加工龙头、建奶源基地作为发展奶牛产业的突破口来抓,2003年奶牛饲养量达264万头,其中,泌乳奶牛达到1万头,奶产量达到16万吨,新建的好为尔、好牛、祁雪、雄鹏等乳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奶牛产业,使奶农增加收入12亿元,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40元。

  玉门市针对光热资源条件差,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空间小,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和草产品加工业,积极走兴草养畜之路。

  1999年引进成都大业草业公司,在玉门镇兴建了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草产业。

  截止2003年底,全市种草面积达到了11万亩,年产青干草11万吨,除种草养畜转化外,企业收购加工销售45万吨,仅此一项带动农户15万户,与种粮相比,增加收入720万元,人均增收120元。

  肃州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草原兴发肉制品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肉鸡300万只、肉牛2万头、肉羊40万只。

  公司积极推广新技术,带动农户发展绿鸟鸡,2003年加工肉鸡、肉牛、肉羊1800吨,年销售收入2160万元,辐射带动300多农户饲养绿鸟鸡180多万只,养鸡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500元。

  4、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趋于紧密。

  利益连结机制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利润返还和股金分红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通过改造传统模式、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订单农业等方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

  通过改造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的传统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兴办养殖小区,集中饲养、统一服务、分户经营,形成了企业建小区,小区带农户的新模式。

  通过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了其在规范经营行为、信息咨询、价格协调、利益维护、纠纷调解和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通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用订单的形式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既解决了农民面向市场调结构的问题,避免了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003年全市农产品的订单化率达到了70,其中有80以上的订单生产是由龙头企业组织完成的。

  敦煌种业2003年的种子生产订单面积达1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

  ##大业和玉门大业的优质紫花苜蓿订单生产面积达17万亩,占全市优质紫花苜蓿面积的60。

  拥有5个产业分会、8个专业分会和550个会员的##市养殖协会,联合5家企业投资2300万元,建成了占地1060亩,辐射带动金塔县、玉门市两个分市场的西部牛羊交易市场,入驻客户37户,已累计交易牛羊800多批次,交易肉牛肉羊4万多头只,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

  由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殷俊林牵头组建的集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生产资料供应、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俊林蔬菜专业协会,吸纳了周边7个乡镇的300多户蔬菜种植户入会,发展日光温室蔬菜4600多亩,年生产销售蔬菜18万吨,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推动了肃州区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肃州区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85万亩,亩均收入达7876元,23的温室亩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

  安西县三道沟镇在制种协会的带动下,制种业由最初单一的瓜类制种发展到瓜类、玉米、小麦、蔬菜等四大类15个品种,制种农户由最初的200户发展到了1500多户,制种面积由5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8000多亩,农民来自制种产业的纯收入也由原来的15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元,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17。

  特别是去今两年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号召,坚持巩固、扶持、培育、提高的方针,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形成了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心,上连企业,下连农户的组织形式,健全完善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5、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第一车间。

  近年来,我们按照立足资源定产业、围绕龙头建基地、扬长避短布区域、根据需求扩规模的思路,加大了基地建设力度,相继建设了乳业、牧草、肉牛肉羊、棉花、制种、蔬菜、优质专用粮

  和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基地。

  一是依托好为尔、好牛、祁雪、雄鹏等乳品加工企业,通过加大调引力度、加强冻配繁育、落实胚胎移植和强化饲养管理等措施,扩张基地,增加总量,建成了以肃州区为主的乳业产业基地。

  2003年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305万头。

  二是依托##大业、玉门大业等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坚持退耕还草和荒地种草结合,种植紫花苜蓿和引进优质高产牧草并重,加强田间管理和牧草转化增值共举,扩大牧草基地规模,建成了以玉门、肃州、安西为主的优质牧草生产基地。

  全市优质牧草面积达到3004万亩。

  三是依托草原兴发集团##分公司,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指导原则,加大引种、纯繁、改良力度,发展一胎多羔杂交肉用羊和良种肉牛,积极推广模式化设施养殖技术,建成了以肃州、玉门、安西、金塔县市、区为主的肉牛肉羊肉鸡生产基地。

  全市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99万头和31124万只。

  四是依托棉花加工企业,通过加大间作套种、高密度栽培、地膜移栽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和高产优质抗病棉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力度,改善棉花品质,优化区域布局,建成了以安西、敦煌、金塔为主的60万亩优质高产棉花基地。

  五是依托敦煌种业、丰乐种业、东方公司等制种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稳步扩大内繁,面向国外市场,大力发展外贸制种,不断扩延制种的范围和品系;积极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以品牌占市场,提高我市种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把我市建成了全国第二大出口创汇制种基地。

  去年底,全市制种面积达2449万亩。

  六是依托肃州巨龙脱水菜、津蒲菜业等脱水菜加工龙头企业和肃州区春光蔬菜批发市场、玉门市北坪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了20万亩精细瓜菜生产基地。

  七是依托飞天面粉、星火面粉等面粉加工龙头企业,建成20万亩的以加工专用型、高产兼用型、高油高淀粉专用型等为重点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八是依托西部商贸公司,金塔西域阳光公司、玉门参乐公司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成了以大麦育苗、蕃茄、南瓜、酒花、孜然、中药材、洋葱、花卉等区域特色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5万亩。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与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要求和产业化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在55家重点加工龙头企业中,全市最大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敦煌种业2003年的销售收入仅为45亿元。

  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不足10家,龙头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低,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二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

  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

  从纵向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三是品牌意识差。

  我市的许多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有较好的品质和特色,但其品牌不响,知名度不高。

  截止目前,申报注册的农产品品牌仅有15个,许多优质农产品没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低。

  四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而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行业协会大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五是龙头企业融资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贷款难,资金筹措难,严重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今后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要打算

  1、扶优扶强,继续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工、流通企业,它与农民有着密切联系,肩负着带动农户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重任,它的兴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从今年起,全市每年新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个、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个、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50个。

  2、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拧紧产业链条。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发展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加以推广。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价格协商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今年,全市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组建行业协会5个。

  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靠科技进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棉花、粮食、蔬菜和肉类等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进行攻关,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系列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包装,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的特

  色名牌产品。

  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鼓励龙头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改变农产品初加工、低附加值的现状,不断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无害化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航空母舰,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5、着力开拓培育市场,健全市场网络体系。

  一是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切实转变各级领导就生产抓生产的做法,把眼光从过去只盯在资源上转移到资源与市场的结合上,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完善市场网络体系,扩大农产品流通。

  二是抓好市场建设。

  结合城市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产地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三是结合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以市农牧局农业信息中心为主体,覆盖县市、区、乡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市、县、乡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和农产品经营大户提供信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