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808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以及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经验,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过程有总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

○重点:

1.巩固新生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难点:

1.巩固新生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要求学生

掌握:

三大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认识:

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和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

了解:

民主革命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主要外语词汇:

SocialistRevolution,theGeneralLineofTransitionPeriod,

PeacefulRedeem,theFoudationofSocialist

★辅助教学情况:

板书,课堂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的发展问题上,达成了三个基本共识:

革命的成功标志这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中心任务由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并且这个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实践,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共识进行的。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

   

(1)国际形势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的是美苏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国际合作走向战后对抗,是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互相对峙进行冷战的局面。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新中国的巩固与发展,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苏联迅速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国力更加强大。

在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出现了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在国际上得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东欧、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以及民族独立国家的承认、同情和支持,也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欢迎。

这种形势对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是有利的。

   战后,美国在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大大削弱的基础上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为了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同英法等国结成以它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阵营,到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紧张局势,甚至发动侵略战争。

这个侵略阵营在欧洲对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实行冷战;在亚洲则顽固地与中国人民为敌,拒绝承认新中国,并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这种形势对新中国是不利的。

   

(2)建国初期的国内形势

   建国初期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

   一方面,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整个中国大地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这是形势的主流。

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严重的困难,面临许多严峻的考验。

   

   在军事政治方面,国民党反动派还有100多万军队盘踞在西南、华南几个省份和台湾等沿海岛屿,进行垂死挣扎。

反动派溃逃时在大陆遗留下200多万政治土匪、60多万特务分子、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他们同当地恶霸势力相勾结,在各地进行疯狂的破坏和捣乱。

他们还寄希望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妄图卷土重来。

在新解放区约有3亿多人口的地区,土地制度的改革尚未进行,地主阶级没有完全被打倒,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还是主要矛盾。

   新中国在财政经济方面极为困难。

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与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加上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反人民战争的摧残,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自然经济十分强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1949年全国受灾面积达800万多公顷,灾民约4000万亟待救济。

城市中大约有400万失业者和大量的半失业人员,需要人民政府予以安置和救济。

国民党政府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也要包下来管饭吃。

更为突出的困难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的局面,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依然存在着,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而直接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

这种状况,使新中国面临着比苏联和东欧各国革命胜利后更为艰巨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上述形势表明,新中国建立之初,一方面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尽快地制止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这是涉及到新生的人民政权能否存在与巩固的更为困难、更为紧迫的大事。

因此,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用最大的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以便为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更好的条件。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1)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建立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的国家政权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对过渡时期的国家性质、政权机构、人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规定的国家性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建国的政治基础,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的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2)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党和政府有了在全国实践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可能。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已经说明: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是人民共和国的五种经济成分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共同纲领》又进一步规定了“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成分,削弱资本主义成分,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准备。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思想

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和能力迅速涤荡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消灭了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氛围。

在教育方面,建立和加强革命教育;扩大招生数量,以适应大规模经济、文化建设之需;科学文化方面,设立中国科学院;在文艺工作方面,提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间组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大河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

在这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被废除,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就已经是一个“属于社会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区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了。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前途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对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的性质,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并做了科学的理论说明。

一般来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来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这能否说中国的革命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呢?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他说:

“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

”也就是说,中国革命的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性质也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那么,新旧民主革命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领导阶级不同了。

这是根本区别。

五四运动前,革命由资产阶级来领导。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随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时代不同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毛泽东根据列宁和斯大林的基本思想,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支持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在这个时代,殖民地的反帝斗争,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鼠疫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指导思想不同了。

五四运动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革命前途不同了。

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

但革命导师列宁多次强调,无产阶级应当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在革命胜利后,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就是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问题,也就是怎样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做出了正确的分析,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这是对中国革命的正确认识。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必须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只有到遥远的将来,待中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没有看到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一种是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企图超越民主革命阶段,一步跨进社会主义,从而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

这两种错误认识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过惨重的损失。

只有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国内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仍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建国后头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以便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为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前提条件,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950年6月,中共在北京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党的政治策略是:

抓住主要矛盾和主攻方向,“不要四面出击”,“不可树敌太多”,应该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当前最主要的敌人,同时作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和“三反”(1951年,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五反”(1952年,反对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运动。

到1952年底,我国胜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各项任务。

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后,毛泽东认为,在彻底打倒了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就是剩下的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就阶级矛盾而言,无疑是主要的革命对象。

因此,他断言:

“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这就是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

过节上市西门中国同帝国坠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德军本矛盾作这样的认定,实际上就是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来了。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及进行恢复国民经济、枕骨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   

   抗美援朝

      正当全国人民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时候,新中国又面临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危险。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中共中央从挽救朝鲜危局、保卫祖国安全以及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根本立场出发,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心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进行战争较量。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

10月19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但也是隐蔽地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打响了第一仗,从此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两大阶段,这场战争以中朝军队的胜利而结束。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农村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这次土改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搞得最好的一次。

   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

   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新中国还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它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不可避免的一场较量。

它同当时的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并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

通过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空前安定的局面,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恢复工农业生产

   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在中共中央边打、边稳、边建方针的指导下,全国人民努力恢复工农业生产并有重点地进行了经济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政府除有步骤地实行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互助外,还领导农民兴修水利,防治水旱灾害。

在这些水利建设中,比较著名的有治淮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和官厅水库工程。

新中国建立后展开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对农业增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与奖励农业生产的政策,比如规定合理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鼓励农民按国家计划种植各种作物;适时发放农业贷款,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缺乏牲畜、农具、种子、肥料等困难;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提倡和发展供销合作、保护贸易自由及奖励丰产等,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就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工业中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这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到1952年,3年中使原有的铁路基本畅通,同时还投资新建成成渝(四川成都到重庆)、天兰(甘肃天水到兰州)、来睦(广西来宾到睦南关)三线,使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4万多公里。

3年中使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7万公里,其中有通往拉萨的康藏和青藏公路,沟通新疆和内地的兰新公路等。

   这时国家还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占4%,比较重要的有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鞍钢无缝钢管厂和大型轧钢厂、抚顺和西安的发电厂、山西重型机械厂等,这些企业的建成,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合理调整工商业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

在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中,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1949年私营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3%,1950年私营商业的商品零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85%。

他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到1950年春物价稳定后,由于长期通货膨胀形成的虚假购买力消失,过去为三大敌人服务的行业失去市场以及政府在工作中的缺点等原因,使私营工商业出现了暂时的严重困难,由此而引起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开始全面调整工商业。

这次调整工商业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而以调整公私关系为中心。

这次调整不但使私营工商业渡过了难关,而且有很大的发展。

1951年同1950年相比,私营工商业户数增加11%以上,生产总值增加39%,零售额增加36.6%。

这一年资本家所得的利润超过在国民党统治下22年的任何一年。

当然,这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加工订货等业务的扩大,实际上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2、开始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官僚资本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压制打击民族资本。

所以,无论从推翻蒋介石政权来讲,还是从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来讲,都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由于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没收它将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一方面,它将摧毁蒋介石政权的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它将剥夺大资产阶级,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民族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区别:

第一,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同官僚资本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二,民族工商业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

因此,保护和发展它们,对解放区的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有重要意义;第三,允许它在革命胜利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不会给新中国带来危害,因为国营经济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所以,毛泽东指出“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对他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印上了初级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私营经济在数量上是明显上升,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和国民经济调整的进行,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大大增加;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日益巩固,使得中国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大大增加,远远地超过了资本主义增长的因素,这就使得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也不可能长期地处于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而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日益成熟,中国最终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以上事实表明,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它本身具有过渡性,是处在很深刻的变动之中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的积累和增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内在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再次作出深入的论证。

他说“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中国步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是要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因为知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从建国开始,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于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宣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正确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国真正获得独立和走向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到1953年,中国已经具备了将实现工业化提上日程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的工商业做了合理的调整,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争取国民经济好转的三个条件已经实现;从国际上看,朝鲜战场上,战火已经熄灭,周边的局势已经稳定,同时苏联同意给中国提供经济援助。

国际条件比较有利。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开始起步的,一五计划是在中央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编制的,这个计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参照了苏联的经验,加上反复修改,做法慎重,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的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我国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进行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的起点非常低,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有依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迅速改变,只有钢铁和机器制造也发展了,轻工业装备才有保障,才能给农业更大的支持只有能源和运输业发展了,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同时我国处于和美国军事对峙时期,需要我们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增强国防力量;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他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