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188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全自动蛋品保鲜保洁生产线技术改造

2、承办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

****畜禽有限公司

地址:

**省荆州市川荆州区九阳食品工业园

****畜禽有限公司位于荆州区西门九阳食品工业园内,于2004年注册成立。

公司专营鸡蛋收购、加工、冷藏,产品主销香港、澳门等地区,现有收购网点30个。

公司现有工作人员150人,加工车间2个,面积9000平米。

2008年新建3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占地14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主要包括蛋鸡养殖车间、饲料加工车间及办公楼等。

公司目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发展蛋鸡养殖业,现已签约600余户。

公司2005年荣获荆州市农村“十佳中介服务组织奖‘”并被评为“纳税大户”,2006年经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审核,认定为“荆州市2006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被授牌“**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原则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1)2011年度国家新产品计划申报要求、2011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2)鄂财企发[2006]74号《湖弱省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荆州市畜牧业2003——2007年发展规划》;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编制的主要原则: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带动效应为出发点,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新技术,扩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同时考虑,减少污染,消除工厂生产对环境和职工健康的危害。

4、项目的理由与过程

荆州市禽蛋养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禽蛋年产量总规模已达20万吨。

荆州市在****畜禽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已深入人心。

公司敞开价格向农户回购鸡蛋,目前日收购量已达30万枚以上,而公司的保鲜保洁生产线日处理量只有10万枚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急需技改扩能。

另外,通过技改可使原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提高,减少破损、延长保质期,劳动效益可提高4倍以上,品质更稳定,生产也更环保。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属技改项目,在原厂区范围内进行,厂址位于**省荆州市荆州区西门九阳食品工业园。

现有加工车间9000平方米。

2、项目建设规模

技改前,年加工规模为8000万枚鲜鸡蛋,技改后加工规模为3.5亿枚/年鲜鸡蛋,扩产2.7亿枚/年。

3、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政策环境

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原则:

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

国家对加快发展农来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1)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

(2)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为农户提供服务,可给予财政补助。

(3)加强扶持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当地农业发展“十二五”计划已经出台,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对农业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农来的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发的种植积极性,从而确保了养殖饲料的供应。

因此,本项目的政策环境十分优越。

(2)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符合荆州市及荆州区“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项目位于荆州区,采用先进技术和专业配方生产,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3)市场容量较大,项目市场竞争力较强。

本项目主要目标市场为香港及澳门市场。

项目单位现有销售网络较为健全,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交通运输较便捷。

项目选址**省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荆州市荆州区,地处荆州古城西门,毗邻荆门、当阳两市。

镇村公路分别与207、318国道、汉宜省道、宜黄高速公路并网,距沙市水运码头、荆州火车站近10公里,水路、陆路、铁路四通八达。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得于蛋源的采购和运输。

(5)项目技术优势明显。

公司是一家从事多年的专业蛋品加工企业,拥有多年从事生产加工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

(6)地域优势

荆州市荆州区境内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地域条件,十分适宜优质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

(7)龙头优势

公司作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长期坚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运作,已建成优质蛋鸡养殖基地35万只,带动1000多农户从事蛋鸡养殖产业,对全区及周边乡镇农业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

4、项目技改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1)技改投入总资金

技改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52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2500万元。

本项目技改投入总资金580万元。

(2)资金筹措建设单位自筹300万元,银行贷款280万元。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名称

指标

项目达产年增加产量

年加工15000万枚鲜鸡蛋

项目达产年增量销售收入

5000万元

年平均增量销售收入

4000万元

年平均增量总成本

3800万元

增量内部收益率

46.27%

增量财务净现值(Ic=12%)

1200万元

增量投资回收期

3.0年

增量借款偿还期

3.5年

 

第二章市场预测

据农业部畜牧年答统计,2009年,全国禽蛋产量为3723.65万吨,人均占有量20.5公斤,而**省同期产量为118.11万吨,人均占有量17.8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公斤。

说明**省包括荆州市的蛋鸡养殖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荆州市年产禽蛋20万吨,产量占**省的16.9%,说明荆州市已经成为**省蛋鸡养殖的主要基地之一。

2009年12月全国蛋品平均价为6.95元/公斤,同期**省为8.09元/公斤,因此荆州市发展蛋鸡养殖业的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公司加工生产的鲜鸡除了供应本地外,还外销至香港、澳门等地,产品十分畅销,香港、澳门人口分别为681万人、45万人,公司在港澳地区建有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已与港澳三大客户产品购销合同,年订购量达1亿枚以上,因此,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建设方案比选

单从规模经济性考虑,规模越大,经济性越好,竞争力越强。

但技改规模不仅要考虑到现有的规模的经济性,还要从市场、环境、投资大小和筹资能力、管理水平、区位、项目建设难易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

2、推荐方案

根据对设备的工艺测量,确定本技改项目的技改规模为3.5亿枚/年鲜鸡蛋。

二、产品方案

技改前产品及产量:

年加工8000万枚鲜鸡蛋,其中:

土鸡蛋5000万枚/年,罗曼鸡蛋3000万枚/年。

技改后,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如下:

三、产品价格

产品定价应以市场供求关系及企业生产成本而定,本项目产品定价以近几年来市场价中较低价格为依据而制定并以此作为财务评价的依据。

技改前,年加工8000万枚鲜鸡蛋,销售收入6800万元。

技改后,年加工鲜鸡蛋3.5亿万枚,其中新增2.7亿枚。

产品单价:

土鸡蛋0.5元/枚,罗曼鸡蛋0.48元/枚。

预计年销售收入1.2亿元,增量收入为5200万元。

本报告在财务评价中对技改前产品的产量、定价及销售收入以企业2010年经济数据为依据。

 

第四章厂址选择

一、厂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本项目在原企业基础上进行,地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西门九阳食品工业园。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

本项目场址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使用权类型为批准拨用,加工车间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3、土地利用现状

厂区内已建成厂房及办公楼、食堂、宿舍,并已投入正常运营,水、电、路等均配套完善,为技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项目区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

荆州市地处**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崃,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汀鄂经济纽带,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Ð。

境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30.2公里,呈带状分布。

2、地质••••地貌••••水系

荆州市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

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

全市海拔250米以上的低山493平方公里,占81.19%。

山丘分布于本部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米。

岗地分布于荆州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县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

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18米。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

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50—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荆州市河流交错、湖泊密布。

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

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

荆州湖泊众多,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

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05万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

3、气候

荆州市属弱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辐射总量4366.8~4572.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1823~1978小时,日照率为41%~44%。

年均气温16.2°C~16.6°C,无霜期250~267天,年降水量1100~1300mm左右。

4、社会环境条件

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

8个县市区下辖103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387个居民委员会、2891个村发委员会以。

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公里,占**省国土面积的7.6%。

其中平原湖区占78.8%,丘陵低山区点21.2%;市区面积155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59平方公里。

近年来,全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观统领“三个文明”建设,突出新型工业化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兴市”战略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协调发展,城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0亿元,增长8.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5∶43∶32,固定资产投资108.2亿元,外贸出口1.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优势产业特色显现。

近几年来,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57.27万公顷以上,监得县粮食、洪湖市水产、公安县棉花和松滋市生猪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百强之列。

2004年,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为304.29万吨、12.15万吨和47.6万吨,生猪出栏334万头,水产品产量63万吨,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本地达140万亩。

农业总产值193.59亿元,约占全省的11.4%,居全省第二位。

其中,畜牧、水产、林业产值分别达42.39亿元、43.39亿元、1.82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市农业产值的比重达45%。

棉花、油菜基本实现优质化,优质稻、优质水产品、优质三元猪比重分别达44.6%、65%和75%。

二是农来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

全市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8家。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家、5家,总量规模居全省前列。

农民专业协会、公司制农业企业、种养和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新型农村市场主体不断发展,达3500多家,农业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

品牌农业建设得到加强,共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识94个,居全省第一位。

2004年农产品出口交货值5890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二。

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04年,全市农发负担总额3.79亿元,比上年减少2.04亿元,减35%,发放粮食直补资金9519.2万元,早稻良种补贴资金873万元,中稻良种补巾4130万元。

农民负担总额比改革前2001年减少4.16亿元,亩平减少76.78元,人平减少104.68元。

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工业发展势头较好。

牢固树立“工业兴市”战略思想,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6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36家,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15.2%,增速为6年来最好水平;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5.9%;工业企业入库税金9.5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为40%。

5、交通运输条件

荆州是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国国土开发一级轴线(长江)与二级轴线(京广、焦柳铁路)在此交汇,长江483公里黄金水道穿越境内,207国道纵贯南北,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横跨东西,沙市港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沙市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构成了荆州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相衔现代交通网络;襄(樊)--荆(州)、荆(州)--常(德)高速公路,特别是竣工通车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使荆州承东接西、连南纳北的地域和交通优势更为明显。

荆州是**省第二大信息枢纽节点和信息传输中心,通信技术装备、通讯能力、用户规模、业务总量等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

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信息高速公路”光缆干线有一纵一横两条骨干光缆从荆州通过,全市信息、通信业已具相当规模。

荆州市自古以来是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和物资用地。

水、陆、空交通极为使得。

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之一沙市港是国家二娄通商口岸,可停靠5000吨的船舶,年吞吐能力800多万吨;沙市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飞机,辟有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深圳等15条航线;荆沙铁路货运通达全国;207国道纵贯南北,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供水、供电充足;邮电通讯便捷;;海关、商检、口崖管理机构健全,为开展直接进出口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生产及配套能力,发挥当地经济优势,项目建设拟在原厂址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建设。

该地址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1)地势平坦宽阔。

所选地址地势平坦宽阔,空气清新,便于与现有设施配套,综合效率高。

(2)交通方便,通讯发达。

(3)气候适宜。

项目区光照充足,年太阳辐照量105—108午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6.3℃。

(4)农副产品丰富,可为项目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2010年度,荆州工农业总产值完成90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社会各项工作面进步。

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粮油稳区,苗木富区,工业强区,引资兴区”的经济发展思路。

即把挖掘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全区农区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在全区建立了八大基地:

万亩优质粮油基地、万只草食动物基地、万头良种牲猪基地、百万只家禽生产基地、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万亩水果某地、万亩水产品基地。

以苗木产业为例,目前全区实际发展苗木面积达16万亩,初步形成了“三点四线”的苗木产业发展格局,苗木产业已成为荆州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第五章主要工艺及设备方案

一、主要工艺流程

蛋品加工工艺流程:

清洗→消毒→检测→干燥→喷油(保鲜油)→干燥→分级分拣→贴标→喷码→包装→入库。

二、主要设备方案

主要设备清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1

自动选蛋机

韩国SEYANGTECH1.2万枚/小时

1套

10

10

2

清洗机

韩国SEYANGTECH1万枚/小时

1套

15

15

3

喷码机

韩国SEYANGTECH1万枚/小时

1套

15

15

4

全自动饲料生产线

韩国SEYANGTECH10万吨/小时

1套

80

80

5

变压器

150KVA

10

6

全自动洗蛋机

韩国SEYANGTECH

1套

110

110

7

全自动洗蛋、杀菌、干燥、裂纹检测、分级分检、喷码及包装生产线

韩国SEYANGTECH4万枚/小时

1套

340

340

8

合计

580

三、自动化控制方案

本项目是综合开发的、现代化的中型蛋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工艺操作复杂,工艺参数控制精度要求高,产品质量、效率以及能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快速通信功能,直接向全厂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调度系统传递数据,便于全厂生产调度、经营管理和优化过程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做下面的三件事;

一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通过计算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只通过几个简单的操作就能使整个生产线内所有受控设备分工段按工艺设计要求以最佳的方式自动、连锁、有序的和停止。

自动检测和处理设备故障,并能自动发出报警;一旦发生设备故障系统立即按照程序预定的方案自动停止想关设备,防止故障范围扩大。

同时能记录和分析设备故障。

二是生产管理自动化。

通过自动采集生产数据,自动统计出生产产量、产率和各种料仓内的物料品种、存储量(这要求进出仓都有计量设备),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

为生产管理者实现最优化生产提供准确数据。

另外,系统能自动统计出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故障率、故障原因,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影响生产的各种,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参考数据。

三是实现系统集成最优化。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理念实现控制原理优化设计、元件造型、精细制作,有效的解决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四、工程方案

公司现有加工车间2个,面积9000米。

2008新建35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占地140亩,建筑面积15000米。

主要包括蛋鸡养殖车间、饲料加工车间及办公楼等。

另外配套建成宿舍、食堂、门卫、厕所等辅助用房,本项目不需要土建。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厂址环境条件

1、大气环境

目前厂址地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二类地区”的要求。

2、水环境

该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基本属于二类水质。

二、项目的污染源、污染物

本项目产生废水、废气、废液和废渣及噪声等污染源和污染物。

废水是生活污水。

废气包括氨气、SO2、H2S。

废液主要是机油和蛋清。

废渣包括煤渣及城市固体垃圾。

噪声主要由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

1、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Ⅱ类)。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1)废水。

本工程排水按水质划分成五类:

生产污水(包括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清净废水及后期雨水,从设计上做到清污分流。

装置内设有初期雨水调节池,使其按照一事实上速度与其他生产污水一起送污水预处理场处理,排往后港镇污水场进一步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

生活污水由厂区内管网汇集排入后港镇生活污水管网,进一步处理。

清净废水和后期雨水通过管网排入城镇的雨水河道。

(2)废气。

本工程排出的废气主要是锅炉排出的烟道气,通过一定高度的烟囟排入大气。

对可回收的废气进行回收或用作辅助燃料,其余经一定高度的排气筒大气。

(3)废渣。

废渣包括固体、膏状物和液体。

此项目产生的不可燃的固体或膏状废弃物,按照镇政府的统一规划进行安全掩埋。

所产生的有机液体废弃物,进行适当处理可作有机饲料。

(4)噪声。

本工程工作环境的噪声控制将按《工业企业厂蜀噪声标准》(GB12348—1990)进行设计。

对高噪声的设备,将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3、环境监测

本项目自建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的项目主要有各污水外排口水质、外排废气污染物、装置区空气的污染物、噪声及必要的废渣污染物等。

三、环境保护投资

环境保护投资由三废治理设施费、绿化费及监测设施费三部分组成,工艺装置中包含兼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本工程各装置采用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路线和清洁工艺,同时在工艺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措施,对所排放的三废采用的治理措施是有效的。

本项目实施中将按环评报告相关的审批意见执行。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

本项目不涉及易爆及有毒物品,项目在加工过程和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的挥发性以及装置机械伤害、噪声是造成本项目职业安全和卫生的主要危害因素。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的主要设计标准和规范

为了确保项目投产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项目实施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设计过程中不仅考虑装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同时结合工业卫生、防火防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

从安全卫生角度出发,除了选择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路线外,还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如下: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

(2)《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劳字[1998]48号)。

(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2、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和高质量的设备,为安全生产提供基本保证。

3、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采取保护措施

在危险部位和关键部位及存放、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采用先进可靠的检测技术,设置联锁报警自控系统,确保安全运行。

电力设计严格按照规范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

对于因突然停电而会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备有两路电源。

对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建(构)筑物屋面采用避雷网或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

4、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生产区设置必要的检测报警和相应的消防设施,包括空气泡沫消防系统,装置上设置喷淋水系统。

凡表面温度达60摄氏度以上的设备和管道均采取绝热防护措施。

5、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装置投产前,必须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安全教育制度、健全作业证制度、究全检查制度等。

在综合办公楼内设有急救站,在生产岗位置事故柜和急救器材等。

三、消防设施

生产区的消防由全厂的低压水消防系统和生产区内的其他消防系统组成。

(1)低压消防水系统。

与生产给水为同一系统,该系统既供生产用水,也做消防车取水水源。

本系统主要由全厂环状管网和设于管网上的消防火枪所组成。

管网最小管径为DN300毫米,消火栓间距40—45米。

(2)泡沫消防系统。

各生产装置和单项设施根据其特殊要求设置,分别设立固定和半固定泡沫消防系统。

(3)其他消防系统。

根据各生产装置和我国的规范要求,由各装置自行设置。

如水喷淋系统、喷雾系统、CO2灭火系统及其他各种手提式灭火器。

(4)火灾报警系统。

在全厂设置消防系统等联锁的火灾报警系统,及时检测火灾并向操作人员和消防站报警,形成一个整体的防火、灭火的消防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