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2049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

             

 

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

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1.1.4  法人代表:

徐义民

1.1.5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1.1.6  建设地点:

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

1.1.7  建设规模:

   新建现代化奶牛养殖场1个,存栏奶牛5000头,其中成年母牛3000头,后备母牛2000头。

基地圈舍建筑面积52187.4m;新建标准化挤奶厅1座,面积4830m。

1.1.8  建设期限:

2011年8月-2012年8月

1.1.9  建设内容:

                  

   新建泌乳奶牛牛舍2栋,面积44807.4m;新建犊牛牛舍、产房1栋,面积2160m;新建挤奶厅1座,面积4830m;新建奶牛场配套辅助设施129910m和公用设施;新增全日粮饲草搅拌机3台套。

1.1.10   建设目标:

   项目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建设现代化大型奶牛场,项目建成达产后,基地场高产奶牛养殖规模达到5000头,泌乳牛群年均产奶量9吨/头,年牛奶总产量2.7万吨。

1.1.11  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7397.3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6897.3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

1.1.12  资金筹措:

   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3个股东出资,其中:

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860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国资公司出资3450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国资公司出资1290万元。

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筹集8297.33万元剩余项目建设资金及500万元铺地流动资金。

1.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内容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产品方案

2      生鲜乳    吨    27000

3      出栏母犊   头    1560

4      出栏公犊   头    240

5      淘汰母牛   头    600

二    经济技术指标

1      销售收入   万元   10435.2     达产年

2      总成本    万元   8780.31     达产年

3     年均净利润  万元    2038.2

4     总投资收益率   %    15.62

5     投资利润率   %    11.72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6.60      所得税后

7     财务净现值  万元   5537.0     所得税后

8    静态投资回收期  年    5.46    含建设期1年

9     盈亏平衡点   %    64.6   以生产能力计算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  中共中央1号文件[2009];

1.2.2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

1.2.3  《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农牧发[2007]14号);

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  综合评价

1.3.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文件。

文件中指出: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保持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是促进产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

  近几年,农六师垦区及周边地区奶牛养殖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农六师垦区开发区乳制品企业对牛奶原奶需求旺盛,原奶供应缺口一直很大,必须加快农六师垦区奶牛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速度,争取在几年内达到存栏10万头的规模,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为了应对农六师垦区牛奶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牛奶业的

现状和发展要求,应及早对农六师垦区的奶产业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调整和规划,以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及时投入新的资源,构建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农六师垦区奶业产业链。

  目前农六师垦区奶牛年均单产4-5吨,而兵团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奶牛年均单产却达7.5吨,主要原因是农六师垦区各地高产奶牛数量不足,规模化养殖比例小,饲养管理粗放,因此,农六师垦区奶牛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应当通过进一步发挥西部牧业公司的各项优势条件和引领示范作用,向农六师垦区持续提供高产奶牛,大幅度提高农六师垦区奶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奶量,以实现农六师垦区牛奶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力促进农六师垦区以及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壮大西部牧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为此,特提出西部牧业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3.1.2  项目的可行性

  “十二五”期间农六师垦区将按照“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依托畜牧业龙头企业,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推行畜禽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提高畜牧业规模和效益。

积极发展奶牛产业,推行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实行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统一操作规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水平。

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年开始建设奶牛养殖基地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在良种繁育技术、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优质粗饲料生产技术、奶牛配合饲料TMR技术、奶牛养殖DHI技术、原料奶质量卫生安全管理技术、奶牛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队伍,成为新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奶牛产业的一面旗帜。

本项目从农六师垦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技术路线合理,可操作性强,项目是可行的。

1.3.1.3  技术的先进性和可得性

  自2005年开始,西部牧业公司率先在兵团农八师大规模推广使用高产奶牛性控冻精这一先进技术并获得成功,母牛犊率达到91.7%。

西部牧业公司掌握的胚胎移植技术在新疆也仅有3家,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将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外成熟、性控冻精解冻、体外受精、受精卵体外成熟等技术组装集成,形成“奶牛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这些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实现“母牛生母牛,五年十头牛”的梦想,将大大加快农六师垦区高产奶牛的繁育速度和改良速度。

1.3.1.4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本项目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原则,将牛粪便全部用于发酵制作有机肥,返田和返还于饲草基地,饲草又用于牛的饲料,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1.3.2  论证结论

通过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良种、先进的饲养技术,发挥畜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高产奶牛养殖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使西部牧业公司和农六师垦区的奶牛单产水平、规模化养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步入全疆领先水平,成为新疆重要的优质高产奶牛示范基地和生鲜乳供应基地。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技术路线正确、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环境效益良好。

   通过财务评价,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6.60%(税后),高于贴现率10%,说明该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从财务上分析是可行的。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促成此项目实施。

1.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4.1由于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影响着国内奶业和奶粉市场,因此项目在实施第一年,应当以推广先进技术和生鲜乳质量为核心,重点抓好节本增效、提高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的工作,以降低经营成本,抵御市场风险,给市场以信心,使项目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1.4.2现代化大型奶牛场需要有大量的专门兽医技术人员,项目单位应当加大对这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短期内培养一支专门的专家和技术骨干队伍,以保证奶牛场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第二章农六师奶牛业现状

2.1农六师奶牛业现状

   农六师地处中亚腹心地带,横跨昌吉州五县二市,师部所在地一五家渠市已经成为乌昌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中心仅38km。

2010年末,农六师垦区奶牛存栏约1万头,主要集中五家渠垦区、军户农场,奶牛养殖大多还停留在农户散养传统模式上,规模化奶牛养殖比例很小,存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6个,牛奶总产2万余吨,全部销往乌鲁木齐市的乳制品加工企业。

农六师周边包括乌鲁木齐、石河子市等兵团辖区内的奶业加工企业有天润、花园、明旺、伊利、娃哈哈乳业等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

近年来各个加工企业不同程度扩大了加工规模,为农六师奶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因此,必须加快农六师奶牛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速度,构建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农六师牛奶产业链。

2.2  项目区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农六师共青团农场是农六师中线的一个中小型农牧团场,建有农业、水稻、农机、科技高标准示范园区4个。

兵团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坐落在共青团农场,总占地面积20万亩,园区内将建成国内一流的、安全、优质的养殖生产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间,共青团农场以结构调整、高产高效为目标,实施生态循环、绿色优农方略。

加快发展绿色有机畜牧业,实现有机生猪存栏22万头、奶牛存栏5500头、肉牛出栏3700头,畜牧增加值2.8亿元,比2010年增长37.5%。

增加绿色覆盖,保护森林、草原、湖泊、水库等自然资源。

建立多功能高效的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系统,防治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2.3  目前农六师垦区奶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奶牛养殖生产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六师垦区成母牛年平均单产4—5吨。

牛场饲草料配制、贮存受到各乡镇对养牛业的重视程度、资源、资金以及奶牛饲养理念的影响不能达到标准化饲养模式的要求,造成后备牛培育投入少、时间长、成本高,成母牛饲草料营养不平衡、产犊间隔长、繁育率低,产奶水平普遍处于中等水平。

西部牧业公司奶牛繁育场生产管理水平在兵团规模化牛场中较高,生产管理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在农六师垦区推广。

2.4  农六师奶牛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该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兵团关于将畜禽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业要求,符合国家、自治区大力发展奶牛业政策,符合农六师畜牧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可以获得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农六师周边兵团辖区内的奶业加工企业近年来不同程度扩大了加工规模,为农六师奶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本项目建设有产业链续接,可以优化牛奶产业链的匹配关系,有明显市场优势。

     第三章奶业市场分析与销售市场定位

3.1农六师奶业市场分析

   2010年末,农六师垦区奶牛存栏1万头,主要集中五家渠垦区、军户农场,奶牛养殖大多还停留在农户散养传统模式上,规模化奶牛养殖比例很小,存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6个,牛奶总产2万余吨,全部销往周边城市的乳制品加工企业。

3.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评估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年需求量  年供给量  性能      质量   价格    营销

 40     18                 当地奶制品企业

           原料奶    符合国标 随行就市

 万吨    万吨                      

   目前以农六师为中心,涵盖乌市、石河子等地的生鲜乳供给存在相当大的缺口,由于原料奶保质期短的特殊属性和对生鲜乳收购的具体要求,加之西部牧业拥有先进的生鲜乳冷链储运配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了机械化挤奶和生鲜乳收、储、运的全程监控,这样既保证了生鲜乳的产品质量,又避免了多头收购造成的无序竞争,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因此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很大。

        第四章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4.1  产品方案

表5-1             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数量            备注

1    生鲜乳   27000吨   泌乳牛3000头,每头产奶9吨/年

2    淘汰母牛  600头

3    出栏公犊  240头

4    商品母犊  1560头

4.2  建设规模

   2011-2012年,新建现代化奶牛场1个,圈舍面积52187.4m;新建标准化挤奶厅1座,面积4830m,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新存栏奶牛5000头,其中能繁母牛3000头。

泌乳牛平均单产水平9吨以上,达产年牛奶总产量2.7万吨。

4.3产品标准

   生鲜牛奶标准执行国家GB/T6914-1986《生鲜乳收购标准》。

包括对生鲜牛乳的感官指标(气味、颜色和组织状态)、理化指标(密度、蛋白质、脂肪、酸度、乳糖、非脂固形物、干物质等)。

必要时可以进行微生物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

         第五章   建设整体布局

5.1牛场布局方案:

  整个牛场由场区和生活管理区组成,总占地面积共400亩。

场区主要由奶牛生产区、饲草料贮存供应区、粪污处理区、道路及绿化区域等组成,主要开展包括奶牛挤奶和转群、饲草料收贮和饲喂、牛奶输出、粪污清理输送和处理以及内部人员生产活动和外部人员参观等场内生产活动。

生活管理区设置在场区外,内部生产人员经专用消毒更衣通道进出场区,参观人员另设有参观走廊和展示区。

5.1.1  设立相对独立的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饲草饲料供应区、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

5.1.2  生活管理区建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

设有办公、生活、生产辅助设施。

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要分开。

5.1.3  生产区建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设置独立的母牛舍、运动场、产房、犊牛舍、荫棚等。

各牛舍之间要相对隔离,布局整齐;周围绿化;净道、污道分开;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的运输距离。

5.1.4  饲草、饲料供应区位于生产区或生活管理区的侧位或下位,设置独立的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青贮窖、干草棚,干草棚中的草垛距房舍在50米以上,有防火设施,有通向场外的通道。

5.1.5  隔离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隔离舍位于场区的边沿,并有单独通道,便于消毒和污物处理,隔离区的设备要有明显的标志。

5.1.6  无害化处理区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的较低洼处,贮粪场的粪污处理设施与生产区、生活管理区之间要保持200米以上的距离。

5.1.7  小区设门卫室、消毒、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入口设消毒室和更衣室。

5.1.8  设置产品质量检验室、档案室等。

5.2建设用地

   项目建设用地400亩由兵团农六师按照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提供,实行先征后返,实现土地零地价,并全程协助办理土地使用手续,该事项已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约定。

           第六章   技术方案

6.1  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6.1.1  技术路线

   项目牛场实行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以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为核心,采用性控和非性控结合繁育技术、奶牛TMR饲喂方式等技术措施,增强奶牛健康,建立高产核心牛群,延长奶牛使用周期,达到提高奶牛单产奶量的目标。

牛场生产操作机械化,在饲料加工、喂饲、挤乳、除粪等环节实现机械化。

饲料配制与混合标准化,按照新生犊牛、从出生到断奶牛犊、育 成牛、泌乳初期奶牛、泌乳盛期奶牛、泌乳中期奶牛、泌乳末期 奶牛、干乳前期、干乳后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

 卫生防疫制度化,建立严格的牛场疫病防控制度,以确保牛场安全和牛奶卫生质量。

 6.1.2  流程图

       成母牛圈       泌乳牛群     干奶牛群

产房

(7天)

      育犊圈    育犊(75-90天)     断奶犊牛(6月龄)

       大育成牛(13-15-18)       小育成牛(7-12月龄)

       青年牛     配种      临产

 6.1.3  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项目牛场采用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TMR是一种将粗料、 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 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喂技术,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 和性能优良的TMR机械设备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浓度一致的全价日粮。

目前这种成熟的奶牛饲喂技术在以色列、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已经普遍使用,我国现正在逐渐推广使用中。

 6.2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分析

 6.2.1  饲草、料需要量

    项目达产年共有奶牛5000头,其中:

成母牛3000头,后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备牛2000头;共需饲草、料60590吨,其中:

精料15330吨,饲草料45260吨。

   表6-1        牛场饲草、饲料需求表

       成母牛   3000头  后备牛   2000头

                              合计

 项目     日粮  成母牛年粮  日粮  后备牛年粮

                              吨

       公斤/头  (吨)  公斤/头   吨

 精料     10    10950      6  4380   15330

 干草     7    7665      3  2190    9855

 青贮     20    21900     12  8760   30660

多汁饲料    3    3285      2  1460    4745

 合计                           60590

6.2.2   草、料供应来源

   牛场所需精饲料由农六师和疆内大型饲料厂供应。

项目区拥有饲草种植基地约10万亩,除供应本地畜禽饲草还有富裕,而且可开发利用作为饲料饲草地的潜力还非常大。

本项目主要在当地购买饲草。

因此饲料饲草是有保障的。

青贮料等所需的量由距奶牛场较近的单位供应,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犊牛全乳由泌乳牛供给。

6.3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以荷斯坦奶牛为主。

项目所需奶牛5000头,奶牛来源均为购买,其中从国外进口纯种荷斯坦奶牛1500头,在国内购买荷斯坦奶牛3500头。

        第七章   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

   本项目建设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1个,养殖规模为年存栏5000头奶牛,奶牛场典型设计方案如下:

7.1  土建工程方案

   奶牛场饲养规模为5000头,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83806m。

7.1.1牛舍建设

7.1.1.1泌乳牛圈舍:

  要求牛舍采取南向,按“一”字型排列,并按群设运动场。

牛舍设计为彩钢结构,±0向上1.4米为砖混护围结构。

1.4米以上为彩钢面板,弧型轻钢屋架,梁底标高2.8米。

共建2栋,每栋牛舍圈养母牛2000头,平均每头母牛圈舍按12.3平方米计算,每栋建筑面积22403.7平方米,长279米,宽80.3米。

共计44807.4平方米。

共建2栋。

牛舍内牛床排列形式采用头对头的双列式,牛床尺寸为1.2米×1.8米,牛床地面应向粪沟作1%度的倾斜。

中间设2米宽饲料运输道,坡度1%,面层为水泥面层,便于清洁,后半部作刻划线,防止牛蹄打滑。

牛床后端设有粪沟和清粪通道,粪沟为明沟,宽35厘米,深10厘米,底坡5-6‰,清粪通道宽1.65米,路面有1%的拱度,划线防滑。

7.1.1.2.  犊牛舍

 犊牛舍饲养对象为哺乳犊牛和断奶后过渡期犊牛;犊牛舍分二个饲养区域,哺乳犊牛单栏饲养,断奶犊牛小群散放饲养,配置一个操作间。

犊牛舍设计为封闭式,冬季限量通风,夏季侧墙敞开。

牛场设犊牛舍和产房。

犊牛舍、产房结构与母牛舍相同,合建1栋。

长120米,宽18米。

合计2160平方米。

产房内的牛床数按成年奶牛10%设置,采用双列对尾式,牛床长2.2~2.4m,宽度为1.4~1.5m,以便于接产操作。

7.1.1.3  隔离牛舍

  要建筑在距其它牛舍200m的偏僻地方,以免疾病传播。

隔离牛舍长60米,宽18米,面积1080平方米。

7.1.1.4特需牛舍

 特需牛舍饲养对象主要为围产牛,另外饲养一部分不适合去主挤奶厅的泌乳牛;特需牛舍分3个饲养区域,1个处置区,并配置一套2×8并列式挤奶厅。

特需牛舍设计为封闭式,冬季限量通风,夏季侧墙敞开。

特需牛舍长138米,宽30米,面积4140平方米。

7.1.2  辅助性设施

 现代标准化奶牛场需建辅助性设施如下:

7.1.2.1  干草棚

  为水泥地坪,简易钢管架库棚,玻璃钢棚顶,棚高4.5米。

考虑到消防要求,在堆草场附近建防火墙,墙高2米。

干草棚长138米,宽30米。

7.1.2.2  青贮窖

  长120米,宽120米,面积14400平方米。

要求青贮窖的位置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粘硬、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7.1.2.3  有机肥仓库84×37.8=3175.2平方米。

7.1.2.4  精料库 长57米,宽30米,面积1710平方米。

为砖混结构,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并做防潮处理。

7.1.2.5  消毒更衣室18×9.6=172.8平方米。

 

7.1.2.6  食堂27×12=324平方米。

7.1.2.7  水泵房3×3=9平方米。

7.1.2.8  围墙:

1.8米高护栏围墙约1600米。

7.1.2.9  地磅:

5.4×4.5=24.3平方米。

7.1.2.10  大门及警卫室44.55平方米。

7.1.2.11  配电室10.5×5.7=59.85平方米。

7.1.2.12  锅炉房360平方米。

7.1.2.13  接待大厅16.2×12=194.4平方米。

7.1.2.14  办公楼

  办公楼为三层框架结构,一层设展览厅、场长办公室、技术办公室,二层设行政办公室、财物办公室、接待室、三层设有普通办公室、大会议室、小会议室。

屋面做法采用平屋面形式,屋面为不上人屋面。

总建筑面积2115平方米。

7.1.2.15  宿舍楼

  宿舍楼共三层,每层20套房间,每间住宿2人,可容纳120名员工住宿,房间内部配有电视、电话、网络设备,每间房有独立卫生间。

总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

7.1.2.16  BRU车间

  卧床垫料再生系统(BRU)。

全群每天需要补充的卧床垫料约50m3,采用BRU可在不增加总量的前提下保证垫料更新和供应。

BRU车间长60米,宽36米,面积2160平方米。

7.1.2.17  挤奶厅

  挤奶厅采用并列式,配置规格为2×48位二套,独立工作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