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2320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docx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器材

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我的猜测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步骤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观察到的现象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结论

我认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蚕卵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蚕卵,桑叶,放大镜

我的猜测

蚕卵近似圆形,很像小米粒。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最后变成灰绿或紫黑色

步骤

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并作好记录。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提供放大镜,仔细观察。

4、汇报交流观察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结论

我认为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温度计

实验器材

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两支

我的猜测

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步骤

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结论

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

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我的猜测

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测量出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步骤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观察到的现象

测量出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结论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器材

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等

我的猜测

认识蹄形、条形、环形磁铁

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观察到的现象

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结论

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实验器材

磁铁、一枚铁钉、塑料杯、玻璃、木条、回形针、铝片、铜导线、薄木片、纸片、大小不等的硬币、烧杯、水、弹簧、橡胶皮、布条

我的猜测

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

步骤

拿磁铁依次靠近以上材料,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铁材料制成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不是铁材料制成的

结论

我认为磁铁吸引铁质的物体,而且只能吸引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

磁铁、一枚铁钉、塑料杯、玻璃、一张纸、铅笔、硬币等

我的猜测

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铁

步骤

实验步骤:

在磁铁和铁钉之间分别放上纸、布、玻璃、塑料片、薄木片、橡胶片等物体,观察磁铁还能吸不吸铁钉

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观察,磁铁隔着一些薄的物体也能吸铁钉

结论

我认为磁铁隔着一些薄的物体也能吸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

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

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

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结论

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

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我的猜测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到的现象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结论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

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我的猜测

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到的现象

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结论

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

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我的猜测

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步骤

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

观察到的现象

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结论

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不同物质的溶解

实验器材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各一份,烧杯4个、钥匙、水。

我的猜测

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步骤

将四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内,观察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观察到的现象

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结论

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我的猜测

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步骤

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观察胶水或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

3、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

观察到的现象

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结论

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

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我的猜测

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

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观察到的现象

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结论

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

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我的猜测

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步骤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溶解后,再加入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成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观察到的现象

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结论

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

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我的猜测

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步骤

1、轻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

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观察注射器里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结论

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

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

我的猜测

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步骤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

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结论

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昼夜交替

实验器材

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我的猜测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步骤

1.讨论:

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2.游戏:

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3、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

由西向东

观察到的现象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结论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看月亮

实验器材

月相盒

我的猜测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新月→→上弦月→→满月→残月→下弦月

步骤

1.介绍月相盒.

2..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结论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光的行进

实验器材

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

我的猜测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步骤

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做一个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照镜子

实验器材

平面镜、记录纸

我的猜测

步骤

1.讨论:

你准备怎样来玩镜子?

2.交流实验方法、教师适时重点引导。

3.学生边"玩"镜子边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结论

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研究透镜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

我的猜测

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成像的作用。

步骤

1.观察不同透镜的特点。

2.研究不同透镜的作用。

观察到的现象

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结论

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七色光

实验器材

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

我的猜测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步骤

1.巧造彩虹。

2..合成彩色光实验。

3..滤光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结论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我的猜测

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回形针、铁钉、盐水;不容易导电的是如橡皮、木头。

步骤

2、轻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3、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

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观察注射器里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结论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

我的猜测

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装玻片标本。

4.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结论

 

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地球的内部

实验器材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

我的猜测

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步骤

1.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2.观察地球构造模型。

3.自制地球构造模型。

观察到的现象

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

结论

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蜡烛的变化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

我的猜测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

步骤

1.点燃蜡烛。

2.观察蜡的变化。

3.观察蜡烛的火焰。

4.蜡烛燃烧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结论

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铁钉生锈了

实验器材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

我的猜测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步骤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组装实验装置。

3.观察记录发生的变化〔一周后。

观察到的现象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结论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变色花

实验器材

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

我的猜测

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

步骤

1..制取紫甘蓝水。

2..检验物质酸碱性。

3..实验总结。

观察到的现象

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结论

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洗衣服的学问

实验器材

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

我的猜测

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

步骤

1、选取相同大小的干净布,涂画相同且适量的污迹。

2、将带着污迹的布同时分别放入烧杯中。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3、同时进行搅拌,并努力保证搅拌次数一致。

4、取出布片,放置于利于观察的白纸〔或其他物体上,观察污迹发生的变化,用排序的方法记录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结论

 

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

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我的猜测

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

步骤

1.点燃花生米。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3.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注意不要烫到手。

观察到的现象

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

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结论

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解释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

实验器材

试管夹、试管架、试管〔水若干、大头针、蜡烛、酒精灯、火柴

我的猜测

实验结论:

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

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步骤

1、将蜡烛块放入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2、点燃酒精灯,对着试管上部加热,注意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时要转动试管,以使试管上部均匀受热,然后持续给试管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

3、观察试管底部蜡烛块的变化。

4、正确熄灭酒精灯。

将热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小心烫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

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结论

实验结论:

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

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