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2653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四范文

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景作文指导,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谢邀。

如果是大人,应该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但如果是小孩呢,那你既然玩头条玩的这么顺溜,那个作文也不在你话下,所以小朋友,开动你的脑筋,好好想想作文,作文就是写文章,就是写故事,生活也要高于生活,你可以把你生活中或者影视剧中看到的情节,揉到你的作文里,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相信自己。

执教教师:

张兰建北京市立新学校

本课参评___“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荣获___优课奖项

温儒敏教授认为:

语文课上,教师要凸显语文的本——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同时,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教师要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能力。

教材分析

《美丽的集邮册》所处的单元主题是“方寸世界”。

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小小的邮票世界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无限乐趣。

《美丽的集邮册》是一首语言优美的儿童诗。

它以集邮册为线索,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作为知识点学习对偶句。

在它之前,第三单元的《草原》中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四单元的语文天地中《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

?

》有“高粱举着红灯在舞,玉米咧开嘴巴在乐。

”这样的句子。

在它之后,学校校本教材《经典诗文300篇》中,四年级有《笠翁对韵》的内容;到高年级,学生还将涉及对联的学习。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孩子正处在由自然段的学习到篇章学习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要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能力。

通过课前的预习作业来看,他们拥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经验自己学习新词;他们能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一些知识性的问题:

如半屏山、轩辕柏等。

这学期也正在引导他们学会针对文章内容和主人公进行质疑。

但他们在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和朗读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体会作者的爱国深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画面美、韵律美。

3.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仿写对偶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诗歌的画面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仿写对偶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六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一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美丽的集邮册》、《罗斯福集邮》、《大龙邮票》和《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这四篇课文的标题都与谁有关?

那这个单元的主题“方寸世界”和它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帮助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建立起单元内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单元整合阅读打下基础。

(一)生字教学。

“邮”

1.学生分享:

“邮”字是形声字,左右结构,双耳旁在右。

2.教师补充:

双耳旁是一个很特别的偏旁。

它在左侧时,由“阜”字变形而来,“阜”字本义为土山,故从左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

降、陵、陆。

它在右侧时,由“邑”字变形而来,“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右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

都、郊、邮。

3.学写“邮”字。

出示田字格中邮的占格位置,引导注意右耳刀的起笔位置及与左边“由”的呼应关系;学生练写。

总结书写这一类字的规律:

耳刀在右要稍低,高低错落才美观。

(二)词语教学

1.初读词语。

要求:

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范读词语。

要求:

读出画面,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生字教学,从字源字形上引导学生关注双耳刀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含义,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一个字记住这一类字;并由一个字的书写,总结出这一类字的书写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结合关键词语,把握全诗主要内容

1.展示学生课前预学的三份典型思维,小组讨论,排除最不可能的答案。

2.结合小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策略:

不够正确;不够全面和尽量用原文的词语“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

3.探究能概括主要内容的词语(句子)一般出现的位置。

结合课前下发的阅读材料《圆明园的毁灭》、《美丽的西沙群岛》,寻找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词语(句子)。

本诗中概括全文内容的词语出现最后一小节;拓展材料中的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也在文章的最后。

由此,我们能总结经验:

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有可能在文章的最后出现。

(二)依据具体内容,感悟全诗整体结构

本诗中“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这两个词语出现最后一小节。

具体哪小节写了“壮丽的山河”?

哪小节写了“灿烂的文化”?

第二小节写的是“壮丽的山河”,第三小节写的是“灿烂的文化”。

它们与最后一小节是分总关系。

第一小节是引出这本集邮册,是全诗的总起。

最后明确全诗总——分——总的结构。

【设计意图】概括主要内容一直是难点,更是考点。

我从本班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外显,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比较辨析。

意在渗透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合作探究寻“美丽”

1.依据课前预学,明确这节课的主问题:

为什么说“我”的集邮册“美丽”?

2.搜集提取信息,小组合作学习。

请大家默读全诗,边读边用红笔勾画,努力从诗中去寻找集邮册的美丽。

自主学习后,在组内和同学交流。

(二)交流提升悟“美丽”学生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指导提升。

1.体会山河美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师:

你读得真美!

我听出来了,你为什么要把“多么”“多少”读得这么重呢?

对比朗读:

“西双版纳有着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动人的传说。

师:

你们更喜欢哪句?

生:

喜欢诗中的句子。

因为多么写出了月光照射下的夜色更美,多少写出了数量多,这两个词更好的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师:

所以,你在读这两句的时候,抓住“多么”和“多少”这两个词语读出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你不仅读得好,分析得更好!

了不起!

全班齐读这两句,读出你们的赞叹来!

苏州园林玲珑俊秀,

布达拉宫壮丽巍峨

师:

你知道“玲珑俊秀”是什么意思吗?

生:

经常听到“小巧玲珑”感觉玲珑应该是小而美的意思。

师:

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大家要向他学习!

“俊秀”这个词重在说秀气。

有人去过苏州吗?

苏州园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

和北京金碧辉煌的占地很大的公园不一样。

师:

老师给大家看看苏州园林的图片。

借助图片理解“壮丽巍峨”。

分工朗读。

男生读布达拉宫,女生读苏州园林。

提示:

还记得读词的时候,要求大家努力读出画面来,这次我们就想象这画面来读这两句诗。

因为景物的特点不同,我们的朗读也要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2.体会文化美生动的画像砖是谁描绘?

精美的青铜器是谁雕琢?

师:

你们了解“画像砖”“青铜器”吗?

生结合资料介绍“画像砖”和“青铜器”出示不同题材的图片。

师:

此时,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

生:

你们太了不起啦!

你们真聪明!

是啊,在画像砖、青铜器上,我们感悟到了祖先智慧的结晶劳动的硕果。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读出赞叹来!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出自古都的唐三彩啊,你使多少人着魔……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是?

怎么理解“惊叹”的意思?

(惊讶赞叹)“着魔”(贬义词,在此处是赞美的意思。

)请全班同学齐读,读出赞美来!

3.体会情感美因为这本集邮册记录了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文化,所以它是美丽的。

老师追问:

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集邮册呢?

作者深深地热爱着祖国,他为祖国有这样壮丽的山河,有这么灿烂的文化而感动而自豪、骄傲,这本集邮册也因这份情感更美!

配乐朗诵全诗。

让我们一起来读整首诗,读出祖国壮丽山河美和灿烂文化美!

读出自豪和赞叹!

分工,配乐。

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采用了抓关键词语、对比朗读、想象画面、借助资料等多种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触摸文字传递出来的山河美、文化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字背后诗人热爱、歌颂祖国的情感。

(一)感悟语言美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

最主要的因为是这首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1.出示课后金钥匙:

诗中很多句子是一对一对地写的,读起来觉得特别美。

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苏州园林玲珑俊秀,布达拉宫壮丽巍峨。

2.拓展链接之前接触过的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高粱举着红灯在舞,玉米咧开嘴巴在乐。

”《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生:

这些成对出现的句子字数相等。

4.请你找一找诗中这样的句子,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出变化来。

【设计意图】这首诗语言优美,美在对偶句。

因为之前接触过,我们班学生对这种句式不陌生,也很喜欢。

所以,此环节的设计是想通过第一层次的读出对偶句的不同,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对偶句的内容,为下一环节的练写打下基础。

(二)仿写对偶句

1.课前预习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查找了一些邮票的图片,更有同学带来了自己收集的邮票。

现在让我们也试着用对偶句的形式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邮票,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

2.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美丽的集邮册》

同学们把自己写好的诗句,贴在老师下发的纸板的相应位置,组成新的《美丽的集邮册》。

3.组诗朗诵。

童年是诗,童年是歌。

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的你们都是诗人!

老师选择了几位诗人的对偶句,让它们和原诗中的句子组成了一首新的《美丽的集邮册》。

“仰口湾啊,你流着中华的血汗,金刚山啊,你雕着华夏的脉搏。

”“你看君子兰在阳光的照射下绽放光彩,你看宝塔松在轻风的吹拂下婆娑摇曳。

”“气象卫星,见证了科技的进步,澳门回归,彰显了祖国的强大。

”“民间泥塑,凝注了多少巧手艺人的智慧,少林古刹,实现了多少青春男儿的梦想。

”全班同学朗读原诗中的诗句,诗人朗读自己的句子。

【设计意图】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尝试运用对偶句写自己的邮票,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又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方法积累语言。

1.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美丽的集邮册》。

2.背诵《美丽的集邮册》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前评价: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批文入情悟“美丽”紧扣标题中的“美丽”,以“美丽”为主线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山河美、文化美;感知情感美、语言美。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美的表达。

2.含英咀华习“对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在温故知新的品析中,潜心感悟对偶句的句式特点,而且他们在练写中完成了自己的对偶句首秀,收获了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喜悦。

3.纵横贯通整“资源”无论是生字教学中“邮”的处理,探究中心句出现的位置还是感知对偶句的特点时,都有效整合课内课外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教学从来都是遗憾的艺术。

这节课的练笔环节虽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如果从内容上不局限于写邮票,从形式上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我相信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加充分地展示。

喜欢小兔兔的朋友,请给小兔兔点赞、收藏、转发、关注。

整合内容创设学用转换空间调动积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大与小》单元“语文天地”整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附后)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于明

1.借助回忆,重温文字问题:

学完《“扫一室”与“扫天下”》和《井底之蛙》,哪些文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简评人物,调动积累问题:

能不能用你积累的词句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或者事情?

【设计意图】借助对两篇已学课文的回顾,创设了建构知识的联系环节,同时也是触发学生积累转化与运用的意识启蒙阶段。

词句的选用就是调动积累,对应的评价就是运用积累。

1.承接评价,出示结尾无论是当初不屑小事的陈蕃还是目光短浅的井底蛙,他们最后都有所改变,作者在文中仅用一句话就点明了。

2.创设情境,丰富结尾

(1)质疑设境:

沉思的陈蕃会做些什么呢?

瞠目结舌的井底蛙又会想些什么呢?

(2)提示引路

①借助想象,选择《“扫一室”与“扫天下”》和《井底之蛙》两课中的一课进行结尾的补写。

②写完之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文章补白的环节是学生动笔实践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想象生发的过程。

同时也对已学课文的内容、主旨进行了复习、巩固。

同时也为后续的多层次的写进行了铺垫。

1.整合内容,建立联系

支撑策略1:

读思结合,寻找关联

提示:

能不能选择出适合文章结尾补写需要的话添加到你的文字中。

支撑策略2

合作探究,匹配关联

小组讨论:

哪句名言适合哪个短文的结尾补写?

2.扩展思路,多元融入

支撑策略1:

情境启发,丰富思路人物的听、看、说、写等状态。

支撑策略2:

取舍多样,巧妙融合语句的分解、整合使用

3.对比效果,巩固方法

支撑策略1:

自我对比,分析体验对比:

比较一下自己添加名言前后的效果。

支撑策略2:

印证方法,扩展延伸出示金钥匙内容:

我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了“井底之蛙”和“惊弓之鸟”,同学们都说用得好。

总结:

调动我们的积累,有的时候文字就会笔下生花,更会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自由写的基础上,聚焦学生的主要问题——积累到运用转化意识不够,特意整合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的名言警句进行关联补充,这既是对内容理解的深入,又是对语言材料使用的实践。

名言警句的自然添加的过程就是修改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微语文实践圈”。

1.出示例子,小组评改要求:

(1)找出优点,赏一赏:

聚焦词语使用

(2)明晰问题,改一改:

借助自己的积累来修改

2.对比变化,沉淀方法对比修改前后的变化,将积累转化到运用的意识和方法进行内化。

【设计意图】从修改结尾补白过渡到修改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借助上一阶段形成的“微

语文实践圈”再一次创设能力迁移的空间,迁移的主线是对学生已储备的各种积累的调动。

这种调动的过程是对方法的内化过程。

小组之间的思想撞击更可以将方法在讨论、对比、分享、实践中进行固化。

1.运用方法修改

2.展示交流启发

3.内化方法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逐渐形成的积累到运用方法的内化需要切实的实践空间,空间在梯度变化中匹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最终修改的目标指向了学生自己的习作。

这个过程是之前学习、实践、转化的归属,学生之前的写、改中建构的方法最终指向个性化的运用,学生在“微语文实践圈”又进行一次体验。

1.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难忘的一件小事》,与同学共享。

2.小组合作尝试将组内优秀的习作改成小剧。

想象→补充积累→修改

笔下生华

(一)教师评价:

问卷形式1.对于本单元中有特点的词句,我()。

A能够注意到。

B能够理解意思并愿意积累。

C能够积累并尝试使用。

评价标准:

A达标B良好C优秀

(二)完成表格(自评和互评)

(一)整合设计单元内容,系统发挥“例子”功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而这个“例子”所承担的载体作用是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深度挖掘的。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叶老的基础上将语文教材形容成“例子系统”,从“例子”到“例子系统”说明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不是单一摆放、杂乱无章的,而是整体而系统地承载着语文功能的载体。

这种系统性和整体性如果还是简单地遵循一篇篇课文地孤立地进行教学是难以体现其对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的培养的,所以针对以“单元模块”为主要选文标准的语文课文,我们需要在整合视野下进行整体单元设计,这样教材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例子系统”的综合功能。

这种整体设计具有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训练的序列性等特点,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篇教学所形成的弊端。

整个设计既重视课本教学,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充分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而整体设计的目标绝对不是教师对于教材好恶的取舍,而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出发点,将原来单篇推进中的零散的知识、能力统整一于一个与教材匹配的语文实践空间中。

多个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整体推进过程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创设知行转化空间,灵活运用积累内容

本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创设了结尾补白的环节。

以补白为开端引导学生能够主动与积累建立联系而运用积累,以补白为过渡引导学生能够自然形成能力迁移而修改个人习作。

这样的过程将原来单篇推进的主体课文和单独处理的习作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从语言素材到语言运用因为整合形成了通路。

整节课的设计目标就是给学生的积累转化为语文实践能力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

将多种途径积累的感性的言语收获在实践的空间中进行转化巩固,加强了萌发的实践意识,进而形成积累转化使用的习惯。

在评赏、修改中原来堆砌的机械性语言素材在实践运用的基础上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从量化积累到质性积累搭设了路径,改变以往重视量化,而忽视实用的问题。

喜欢小兔兔的朋友,给小兔兔点赞、转发、收藏、关注一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