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3095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 两种电荷.docx

人教版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1两种电荷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15.1两种电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正电荷D.失去正电荷

2.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安全帽B.布手套C.橡胶鞋D.钢尺

4.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D.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5.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6.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水溶液,橡胶等

D.导体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有正电荷自由移动

7.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8.甲乙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两球带电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都带正电

B.两球都带负电

C.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负电

D.若甲带负电,则乙可能不带电

9.在原子中,绕核高速运转的粒子是(  )

A.质子B.中子C.电子D.核子

10.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原子核B.电子、质子C.质子、中子D.原子、中子

11.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将它们互相摩擦后分开,由于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摩擦后得到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带负电B.甲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12.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相互排斥B.分子间相互吸引

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  电,用它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

14.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单位)的颗粒物。

有一款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空气进入净化器静电箱内被电离,使PM2.5颗粒带电,然后被静电箱的带电极板吸附,这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  ,来实现对室内空气净化的。

15.秋天,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会吸起碎纸片,这是  现象;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电。

16.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

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互相  。

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  (选填“正”或“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  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17.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B和C互相排斥,则B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者“不带电),A和C互相  。

18.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  电,B与C一定能相互  。

(填“排斥”“吸引”)

19.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而带上了  ,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

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  电,乙带  电,丁带  电。

 

三.作图题(共1小题)

21.如图所示,两个悬挂的带相同电荷的小球A和B处于静止,请画出小球A所受到的重力和斥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到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顺序

1

2

3

4

5

研究材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材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  电。

(2)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  (选填“强”或“弱”)。

(3)由表中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玻璃和尼龙摩擦后,尼龙将带  电。

23.探究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1、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在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3(a)所示,观察现象

2、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3(b)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3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3(b),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分析

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

(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  (相同/不同)的。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是因为玻璃棒  (失去/获得)电子。

你认为丝绸  (带电/不带电),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2)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

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  (吸引/排斥)的;

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  (吸引/排斥)的;

因此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

  

(3)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  (吸引/排斥)的;

(4)因此我们推断: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  (相同/不同)的。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15.1两种电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

解:

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当一个物体失去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当得到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

故选:

A。

 

2.

解:

AB、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吸管得到电子是带负电餐巾纸失去电子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推开,则吸管和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吸管带负电;故AB错误;

CD、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吸管带正电,说明吸管失去电子,吸管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一些,餐巾纸得到电子,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C。

 

3.

解:

A、塑料安全帽的材料是塑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布手套不易导电,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橡胶鞋的材料是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钢尺的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D正确;

故选:

D。

 

4.

解: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电荷在毛皮与橡胶棒间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故C错误;

D、橡胶棒虽然能带上电荷,但橡胶棒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

B。

 

5.

解:

A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故A错误,C正确;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B错误;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D错误;

故选:

C。

 

6.

解:

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A正确。

B、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但有电子,故B错误;

C、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酸碱盐水溶液是导体,橡胶是绝缘体,故C错误;

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不只是正电荷自由移动;金属是导体,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故D错误。

故选:

A。

 

7.

解:

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

B。

 

8.

解:

读图可知,两只轻质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说明两只小球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若甲带正电,则乙带负电或不带电;若甲带负电,则乙带正电或不带电,故D正确。

故选:

D。

 

9.

解:

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中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

故选:

C。

 

10.

解: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但是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其中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故选:

D。

 

11.

解:

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乙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

将它们相互摩擦甲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乙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

分开后再让甲乙相互接触,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乙会相互吸引。

故选:

C。

 

12.

解:

用手上向下捋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而使细丝张开。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

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板会吸引不带电的轻质小球。

故答案为:

正;吸引。

 

14.

解: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颗粒带电后,会被静电箱的带异种电荷的电极板吸引,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

故答案为:

微米;相互吸引。

 

15.

解:

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起碎纸片,是因为梳子摩擦起电而造成的;

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梳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

摩擦起电;负。

 

16.

解:

(1)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电子带负电,阳极板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运动;

(2)在运动过程中电子遇到尘粒容易被吸附,使尘粒带负电(接触带电),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发生电中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故答案为:

吸引;负;重力。

 

17.

解:

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B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由于C和B互相排斥,所以B一定时带正电,故C带正电,A和C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

带正电;吸引。

 

18.

解:

∵A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说明A、C带异种电荷,

∴A带负电;

而A与B相互排斥,说明A和B带同种电荷,

∴B带负电;

而C带正电,

所以B与C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

负;吸引。

 

19.

解: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而带上了电荷,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电荷中和,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轮胎常用导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故答案为:

电荷,导体。

 

20.

解:

已知丙带正电,甲排斥丙,则甲带正电;甲吸引乙,则乙带负电;丙吸引丁,则丁带负电。

故答案为:

正;负;负。

 

三.作图题(共1小题)

21.

解:

两个悬挂着的带相同电荷的小球A和B处于静止,小球A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向上的拉力外,还受到B对它向左的排斥力,过小球A的重心,分别沿重力和斥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其所受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

解:

(1)因为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所以石棉和玻璃摩擦后,石棉带正电,玻璃带负电;

(2)按照题意,可知所给出的材料中次序越后的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越强,羊毛与木棉摩擦后,羊毛带正电,所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木棉要弱;

(3)可先比较玻璃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负电,玻璃带正电,再比较尼龙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正电,尼龙带负电,可判断它们带电情况。

故答案为:

(1)负;

(2)弱;(3)能;负。

 

23.

解:

(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相同的;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带负电,因为丝绸得到电子;

让丝绸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如果排斥,说明丝绸是带电的;

(2)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

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排斥;

因此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吸引;

(4)因此我们推断: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

(1)相同;正;失去;带电;让丝绸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2)排斥;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吸引;

(4)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