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3251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docx

解剖生理学考试复习讲解

解剖与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标准解剖学姿势:

通常以人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目向前平视是作为标准解剖学姿势。

2.冠状切面:

又称额状切面,通过冠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3.阈电位:

当细胞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受激细胞膜上Na+通道少量开放,出现Na+少量内流,使膜的静息电位值减小而发生去极化。

当去极化进行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Na+通道的电压依从性,引起Na+通道大量激活、开放,导致Na+迅速大量内流而爆发动作电位。

这个足以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4.兴奋-收缩偶联:

是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过程。

其包括三个步骤: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处;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5.神经节:

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

神经节可分为脑脊神经节和植物神经节两大类。

脑脊神经节位于脊神经后根和某些脑神经干上,植物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6.突触: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一般,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7.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发挥其调节作用。

8.红细胞凝集:

将两种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出现红细胞彼此黏集成团,这种现象成为红细胞凝集。

其实质是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凝集原)和相应的抗体(凝集素)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

9.收缩压:

收缩压就是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上升,心脏收缩的中期,动脉内压力最高,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亦称高压。

10.舒张压:

是心脏舒张末期,血液暂时停止射入动脉,而已流入动脉的血液靠血管壁的弹力和张力作用,继续流动,对血管壁仍有压力,这时的血压称作舒张压,亦称低压。

11.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

包括两部分:

肺充气时引起叹气抑制效应,称肺充气反射;肺放气时所引起的吸气效应,也称肺放气反射,此反射当用力呼气才发生。

12.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13.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的滤过是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而其滤过率则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原尿的量。

14.肾糖阈:

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当血糖浓度达到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了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将开始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5.绝对不应期:

在组织兴奋后的一段时期内,不论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兴奋,兴奋性降低到零,时间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峰电位时期。

16.前负荷:

是指心肌收缩之前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即在舒张末期,心室所承受的容量负荷或压力就是前负荷,实际上是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张力的反应,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

17.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可以使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

18.继发性主动转运:

是物质跨膜转运方式的一种。

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有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

19.内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当因子Ⅻ与暴露的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接触时,因子Ⅻ被激活并启动凝血过程。

20.窦房结:

窦房结是个卵圆形的柱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形,是心正常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起搏点。

21.二尖瓣:

是附于左房室口周缘的二片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有阻止左心室的血液流回左心房的作用。

22.心力储备:

指心脏在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下,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心输出量的能力。

心力贮备可用最大心输出量与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之差值表示。

23.Starling机制:

心肌收缩力是心肌纤维初长度的函数,即心脏具有自动调节并维持博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平衡关系的能力。

意义:

在生理范围内,心脏能将回流的血液全部泵出,使得血液不会在静脉内蓄积。

二、选择

1.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是B

A.1.0~1.5B.2.0~3.0C.4.0~5.0D.6.0~7.0E.8.0~9.0

2.好下列哪项不属于胃酸的生理作用D

A.激活胃蛋白酶原B.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C.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

3.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生理作用D

A.杀菌B.激活胃蛋白酶原C.水解蛋白质

D.初步消化淀粉E.促进维生素B12吸收

4.下列关于胃排空的叙述,正确的是B

A.食物入胃后30分钟开始排空B.高张溶液比等张溶液排空快

C.普通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2~3hD.排空速度为糖>脂肪>蛋白质

E.人的情绪也能影响排空

5.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D

A.紧张性收缩B.蠕动C.逆蠕动D.容受性舒张E.分节运动

6.胆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成分是A

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醇D.脂肪酸E.卵磷脂

7.食物或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最长的部位是D

A.胃B.十二指肠C.空肠和回肠D.结肠E.直肠

8.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B

A.静息电位的水平B.0期去极化的速率C.平台期的长短

D.超射值的大小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9.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D

A.Na+内流、K+外流B.Na+内流、Ca2+外流

C.Ca2+外流、K+内流D.Ca2+内流、K+外流E.K+内流、Na+外流

10.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C

A.0期去极化的速度B.超射值的大小C.平台期的长短

D.静息电位水平E.阈电位水平

11.有关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正确的描述是A

A.Ik通道进行性失活是自动除极最重要的原因

B.If电流进行性减弱,这种电流可被铯阻断

C.Na+内流进行性增强,这种电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D.L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受儿茶酚胺调控

E.T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12.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C

A.有利于增强心肌收缩能力B.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

C.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的交替D.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E.形成折返

13.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高见于C

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快速射血期末

D.减慢射血期末E.等容舒张期末

14.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容积最小E

A.快速充盈期末B.减慢充盈期末C.等容收缩期末

D.快速射血期末E.减慢射血期末

15.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C

A.1/15B.1/10C.1/4D.1/2E.3/4

16.射血分数是指A

A.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D.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脏血容量

17.心室射血的后负荷是指B

A.心室内压B.主动脉血压C.主动脉脉压

D.总外周阻力E.中心静脉压

18.容量血管是指E

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微动脉D.毛细血管E.静脉

19.动脉血压升高时,下列哪项不是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D

A.心交感紧张性减弱B.心迷走紧张加强

C.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减弱D.交感舒血管紧张性加强

E.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20.人体各部分体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B

A.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B.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E.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21.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E

A.Na+浓度B.K+浓度C.Cl−浓度

D.胶体渗透压E.总渗透压

22.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B

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

D.K+含量高E.Cl−含量高

23.正常人的血浆pH为E

A.6.8~7.0B.7.0±0.05C.7.2±0.05D.7.0~7.4E.7.4±0.05

24.父母一方为A型,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D

A.只有AB型B.只有A型或B型

C.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D.A型、B型、AB型、O型都有可能

E.只可能是AB型或O型

25.下列哪种情况下ADH的分泌将会减少D

A.大出血B.大量出汗C.严重呕吐或腹泻

D.大量饮清水E.血糖浓度升高

26.I−从血液转运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内的方式是C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继发性主动转运

D.被动转运E.入胞

27.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B

A.血中氨基酸浓度B.血糖浓度C.血中脂肪酸浓度

D.乙酸胆碱E.胰高血糖素

28.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D

A.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的扩大和缩小

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29.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A.胸膜脏层和壁层紧贴B.胸膜腔与外界封闭

C.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D.吸气肌收缩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30.血液中CO2的含量主要取决于A

A.CO2分压B.O2分压C.血液的pH

D.血液的温度E.血红蛋白浓度

31.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B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层

32.关于动脉血CO2分压升高引起的各种效应,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C

A.剌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B.剌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C.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D.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E.使血液中CO2容积百分数增加

33.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D

A.直径越大,传导越慢B.增加细胞外K+浓度可加快传导

C.髓鞘越厚,传导越慢D.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可加快传导

E.麻醉不影响传导速度

34.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既有树突又有轴突B.与相邻细胞有突触联系

C.细胞间普遍存在缝隙连接D.有随细胞外Na+浓度改变的膜电位

E.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35.下列关于经典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属于非定向化学性突触

B.含各类递质的突触小泡无形态差异

C.各类递质均在激活区释放

D.激活区位于前膜上对应于后膜受体的位置

E.后膜受体都是化学门控通道

36.脊休克现象的产生和恢复,说明D

A.脊髓具有完成各种感觉、运动和反射活动的完备能力

B.脊髓本身无任何功能,仅为中枢传出的最后公路

C.切断时脊髓功能全部丧失,以后的恢复由高位中枢代偿所致

D.脊髓可完成某些简单反射,但正常时受高位中枢调控

E.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活动有易化作用,而无抑制作用

37.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B

A.腱反射B.肌紧张C.屈肌反射D.对侧伸肌反射E.节间反射

38.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具有以下哪一种功能C

A.形成模糊感觉B.激发情绪反应C.具有唤醒作用

D.维持身体平衡E.增加肌紧张度

39.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E

A.呼吸道粘膜受分泌物或异物刺激而引起咳嗽

B.异物轻触眼角膜而引起眨眼动作

C.扣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而引起小腿前伸

D.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而缩回

E.闻到食物香味而引起唾液分泌

40.激活中枢内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的生理意义在于D

A.产生发怒和恐惧的情绪B.产生愉快和痛苦的情绪

C.调节情绪生理反应D.激发和抑制产生行为的动机

E.调节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

41.躯干骨不包括A 

A.锁骨B.椎骨C.肋D.胸骨E.骶骨

42.胸锁乳突肌:

C

A.一侧收缩,使头屈向对侧  B.一侧收缩,使面转向同侧

C.两侧收缩,头向后仰D.受颈神经前支支配

E.起自锁骨前面

43.开口于下鼻道的是C

A.上颌窦B.额窦C.鼻泪管D.蝶窦E.腮腺

44.左冠状动脉:

B

A.发自胸主动脉 B.发出前室间支和旋支

C.营养右心房D.与右冠状动脉没有吻合

E.走行于房间沟内

45.输尿管的狭窄位于B

A.肾与输尿管移行处  B.输尿管起始处

C.越过大骨盆入口处D.穿尿生殖膈处E.肾盂

46.胸导管A

A.起于乳糜池B.经食管裂孔入胸腔  C.注入奇静脉  

D.注入右头臂静脉E.位于脊柱后方

47.颞部外伤出血患者,行压迫止血的合理部位是B

A.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B.外耳门前上方颧弓根部

C.上颌动脉D.内眦动脉E.桡动脉

4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C

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

49.应急反应时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增高,引起心血管和呼吸等活动加强,这一调节属于D

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旁分泌调节

D.神经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

50.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E

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神经分泌调节

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

51.在神经轴突膜内外两侧实际测得的静息电位C

A.等于K+的平衡电位B.等于Na+的平衡电位C.略小于K+的平衡电位

D.略大于K+的平衡电位E.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52.下列关于神经纤维膜上电压门控Na+通道与K+通道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

D.都有失活状态E.都有静息状态

53.生理学所说的可兴奋组织E

A.仅指神经B.仅指肌肉

C.仅指腺体D.包括神经和腺体

E.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

54.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内外两侧电位发生倒转,称为D

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极化

55.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仅因Na+通道失活所致B.仅因K+通道激活所致

C.由Na+通道失活和K+通道激活共同引起D.仅因Cl−通道激活所致

E.由K+通道和Cl−通道一同激活所致

56.在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浆内的Ca2+来自C

A.横管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外Ca2+内流

B.细胞膜上NMDA受体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外Ca2+内流

C.肌浆网上Ca2+释放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内Ca2+释放

D.肌浆网上Ca2+泵的反向转运

E.线粒体内Ca2+的释放

57.容量血管是指E

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微动脉D.毛细血管E.静脉

58.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影响血流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A

A.血管半径B.血流形式C.血液粘滞度

D.红细胞比容E.血管长度

59.心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D

A.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B.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

D.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60.从下蹲位突然站立而发生晕厥的原因是E

A.低垂部位静脉舒张B.血液发生倒流C.贫血

D.心率突然减慢E.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降低

三、填空

1.每块骨骼肌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

2.肾实质分为两部分,即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

3.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

4.神经系统按功能和位置不同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5.感受血压的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

6.上呼吸道包括_鼻__、__咽_、__喉__。

7.翼点位于颞窝区内,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的会合处。

8.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生门裂。

9.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10.安静情况下,当肾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组织自身调节调节的结果。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组织自身调节)

11.(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血液中H+变化非常敏感。

12.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前(前或后)负荷;

13.肌肉等张收缩时,后负荷越小,收缩的速度越大。

14.缝隙连接是一种细胞间的孔道,它对电荷通透性很大。

(电荷,化学物质)

1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时,肺泡表面张力将增大;肺弹性阻力将增大。

三、简答与问答

1.神经与肌肉生理

1)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怎样形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形成原因:

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其中细胞外液中的Na+、Cl-浓度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K+、大分子蛋白质离子比细胞外液多。

而静息的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对其它离子的通透性极低,故K+能顺浓度梯度扩散到膜外。

于是随着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即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是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迅速发生膜电位的一过性波动。

动作电位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峰电位的形成原因:

细胞受刺激时,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由于细胞膜外高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内流起吸引作用,于是Na+迅速内流,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Na+的较高浓度势能,Na+继续内移,出现超射。

故峰电位的上升支是Na+快速内流造成的,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由于Na+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Na+电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K+通道开放,K+电导增大;在膜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K+迅速外流,故峰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所致;

后电位的形成原因:

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化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外流所致。

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2)神经纤维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与动作电位之间有何相关关系?

兴奋性变化的机理是什么?

时期

与动作电位的关系

兴奋性

可能机理

绝对不应期

锋电位

降至零

Na+通道开放后就完全失活,

不能立即再次被激活

相对不应期

负后电位前期

逐渐恢复

钠通道部分恢复

超常期

负后电位后期

超过正常

钠通道大部分恢复,

而膜电位靠近阈电位

低常期

正后电位

低于正常

钠泵的活动增强,使膜电位值加大,

膜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加大

3)试述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属于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基本过程是:

当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处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相使轴突末稍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使一部分Ca2+由细胞外进入膜内。

Ca2+一方面降低轴浆的黏度,有利于囊泡的移动;另一方面消除突触前膜的负电位,便于囊泡和突触前膜接触而发生融合。

乙酰胆碱呈量子式释放,并靠扩散通过接头间隙。

乙酰胆碱同接头后膜即终板膜的N2受体结合,引起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允许Na+、K+和少量Ca2+同时通过,出现了Na+内流和K+的外流,总的结果出现了终板膜的部分去极化,这一电变化称作终板电位。

当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终板电位的影响下而去极化到该处膜的阈电位水平时,就在肌细胞膜上引发一次动作电位,而乙酰胆碱可在2ms时间内被胆碱酯酶消除。

4)粗细肌丝滑行的横桥周期是怎样的?

1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前的静息状态,肌球蛋白的横桥部分水解ATP成ADP和Pi。

ADP和Pi依然紧密结合在肌球蛋白上,能量贮存在横桥中。

2钙离子释放后与肌钙蛋白的结合使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暴露了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无钙离子释放时,肌纤维处于静止状态。

3肌球蛋白发生构象改变,横桥头部拖动肌动蛋白细肌丝向肌节中间移动,ADP和Pi被释放。

此过程使贮存在横桥头部的ATP化学能量转换成横桥摆动的机械能。

4横桥头摆动结束后,如果没有新的ATP进入,则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保持一种僵直的结合状态,新的ATP结合到已释放ADP和Pi的ATP酶位点,解除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的连接,横桥恢复初始构型,ATP被水解准备迎接下一个横桥周期。

5)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的骨骼肌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反应过程?

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的倒转和复原,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

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的传播。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在有髓神经纤维是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纤维传导快且“节能”。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3)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实际上是“电-化学-电”的过程,神经末梢电变化引起化学物质释放的关键是Ca2+内流,而化学物质ACh引起终板电位的关键是ACh和Ach门控通道上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后结构改变导致Na+内流增加。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是指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某种中介性过程,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

有三个主要步骤: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纵管系统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

其中,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5)

骨骼肌的收缩:

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胞质内Ca2+浓度增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变构,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活化位点→处于高势能状态的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部发生变构并摆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