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3341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脚手架工程方案.docx

脚手架工程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1#~8#公寓楼和地下车库组成。

其中1#公寓楼地上17层,局部16层、10层,裙房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4.30米(裙房高度14.30米);2#公寓楼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3.70米;3#、4#公寓楼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4.00米;5#公寓楼地上11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32.50米;6#~8#公寓楼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2.80米。

±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7.100米。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钢管脚手架结合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一、脚手架搭拆方案

1、材料要求

1.1、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级(壁厚不足3.5mm时应缩小立杆间距),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结疤、裂纹、分层、错位、压痕、毛刺、划道和硬弯。

钢管必须涂防锈漆。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25kg,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大于2.2m,其它杆不大于6.5m。

所用钢管必须全部刷黄色油漆,做为底部架立杆的钢管必须刷黄、黑相间油漆,油漆为30cm一档,做为醒目标志。

1.2、对于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

1.3、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8.1.5的规定。

1.4、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严重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

当锈蚀深度超过规范表8.1.5序3规定,整批锈蚀严重的不得使用。

1.4.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表8.1.5序号4的规定。

1.5、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5.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1.5.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气孔、砂眼、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1.5.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1.5.4、扣件贴扣面应平整,活动部位应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1.6、竹脚手片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笆片,竹笆片不可有断裂、滑移现象。

2、脚手架搭设

2.1、脚手架基础摊平夯实。

C20砼浇筑100厚、宽2000、外侧设排水沟。

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每根立根底部设底座或垫板。

2.2、底层内外立杆下面垫尺寸为300×300×100mm的C20砼垫块或

12#槽钢铺设

2.3、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1.0m,步高为1.8m,内立杆离墙0.2m,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2.4、脚手架与建筑物的连墙件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为每层,且不大于2步,水平方向每隔三跨设一拉结点。

顶部及转角处加密。

且上、下错开布置,即梅花型排列。

连接点宜靠近主接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具体拉结点做法见附图。

2.5、当搭至有刚性结点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2.6、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2.7、脚手架从第二步开始设置防护栏杆、踢脚杆。

防护栏杆高度为1.2m,踢脚杆高度为18cm,顶排增设栏杆一道。

其中1.3m一道,0.9m一道,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均应设在立杆内侧。

外架外侧全部张挂杭州市建设主管部门认证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

安全网应用不小于18#铅丝绑扎并张挂严密。

2.8、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9、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2.9.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9.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10、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m。

2.11、脚手架大横杆的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2.11.1、大横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3跨。

2.11.2、大横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12、小横杆的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2.12.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内外立杆横向间距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

2.12.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二之一。

2.13、剪刀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1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2.15、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2.16、脚手架每6根立杆设一组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为50度左右,剪刀必须撑至外架顶端。

2.17、脚手片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2.17.1、脚手片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17.2、脚手片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2.17.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片,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2.17.4、脚手架脚手片应层层满铺,铺设方向垂直墙面横向铺设,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采用1.2mm的镀锌钢丝四点绑扎在纵向水平杆上。

2.18、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18.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18.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2.18.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18.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2.18.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2.19、在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2.20、脚手架四周必须设置良好的避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接地点与主体结构基础连接。

2.21、小横杆布置应在立杆左右交错设置,每端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少于10cm。

2.22、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2.23、落地架搭设顺序:

立杆→小横杆→大横杆→拉结杆件→栏杆→踢脚杆→脚手片→剪刀撑→安全网。

2.24、外架与各楼层之间设置进出通道,坡度为30度角,宽度为1.2m,通道采用木板铺设,两边设1.2m高防护栏杆和18cm高踢脚杆,并固定牢固。

2.25、防护棚、卸料平台不得依附在外脚手架上,应单独搭设。

3、悬挑架搭设特殊要求

3.1、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梁采用16#槽钢,16#槽钢与砼楼面固定采用2φ20钢筋制成Ω形抱箍,两边脚锚固长度每边不少于25cm,与梁、板钢筋焊牢,预埋在梁、平板钢筋砼中。

上部采用木头对拔榉固紧,并用铁钉钉好固定,防止槽钢移动或翻倒。

3.2、脚手架的立杆必须套在槽钢上所焊的φ25钢筋,φ25钢筋长度不小于20cm,以防止立杆滑动,钢管与槽钢焊接必须熔焊,保证焊接的强度。

3.3、每根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不得小于109KN,采用3只绳卡双钢丝扎头扎牢,固定牢固。

3.4、钢丝绳上部吊环均采用φ18钢筋制作,吊环埋置长度不小于于30cm.

3.5、悬挑梁采用16#槽钢,转角处采用16#工字钢,对悬挑外侧大于3m处,在底部用16#槽钢做斜撑加固(度角30-45度)。

3.6、焊条为E43,均应满焊,焊缝不少于8mm。

3.7、预埋吊环的砼强度达C20时,可拉钢丝绳,脚手架每挑可达10步,结构施工阶段每挑可有一层操作层,装饰阶段不多于二层操作层。

悬挑脚手架在未拉钢丝绳时,每挑最多搭设4步,其中操作层只能有一层,楼板砼等级不应低于C20。

4、脚手架拆除

4.1、拆除顺序:

安全网——脚手片——剪刀撑——防护栏杆——踢脚杆——连墙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

4.2、立杆、剪刀撑等接长杆件拆除,应由二人以上人员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

4.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4、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5、操作者应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站立位置以及用力均需得当。

4.6、翻掀脚手片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行向里翻起竖立,禁止外翻使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4.7、运输至地面的杆件,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4.8、脚手架拆除,应配置良好的通讯设备。

4.9、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区禁止非工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施工,并设专人负责警戒。

4.10、拆除时应沿建筑物四周一步一步递减,不允许上下同时作业,二步同时拆除,或一前一后踏步式拆除,严禁分立面拆除。

4.11、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未拆除部位,防止留有隐患造成人为事故。

4.12、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拆除(禁止夜间实施拆除作业)。

4.13、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严格按高空作业规定执行和遵守安全纪律及拆除工艺要求。

4.14、拆除物件应由垂直运输机械安全输送到地面,杆件必须二点绑扎吊运,严禁将各构配件抛掷至地面。

4.15、拆除前对每个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安全技术措施

5.1、安全网:

全封闭张挂。

安全网与安全网搭接处用18#铅丝连接在一起,要求搭接严密,不得留有空隙。

安全网应张挂在外立杆内侧,脚手片不得外露。

5.2、高血压、心脏病、视力不良等患者及酒后的人严禁上架作业。

5.3、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工具要妥善放在工具袋内,在脚手架上不得打闹,严禁高空掷物。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5.4、遇到六级以上大风及有雾、雨、霜、雪等天气时,不得在脚手架上操作。

5.5、脚手架堆放重量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规定为:

结构施工阶段3KN/m2,装饰施工阶段2KN/m2。

5.6、当天搭设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四周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确认无安全隐患时,方可撤离岗位。

5.7、离墙大于200mm处,操作层、首层及中间每隔2排就应做一道封闭,且应封闭严密。

等于或小于200mm时底层、施工层、顶层应做好封闭。

5.8、作业层端部脚手片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5.9、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5.10、严禁将外径48mm和51mm的钢管混用。

5.11、外露杆件(包括第一排钢管)全部刷黄色油漆二道,第一步外立杆则应刷红白相间色标。

5.12、木工支模严禁使用外架,应单独搭设支模架。

5.13、脚手架应经有关部门专职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防电避雷措施

避雷针用φ12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脚手架的立杆上,高度为超出脚手架1.2m,并将所有最上层的纵向水平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

接地线用φ12镀锌钢筋制作,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

在施工期间遇有雷雨时,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离开脚手架。

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值不得大于30Ω。

 

二、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1、计算设定

  脚手架步高1.8m,纵距L=1.5m,横向间距B=1.0m,内立杆离墙0.2m,钢管自重3.84kg/m,截面积4.89cm2,截面模量5.08cm3,回转半径1.58cm,惯性矩12.9×104mm4,密目安全网自重5N/m2,扣件自重15N/个,脚手片自重100N/m2,活荷载在结构施工阶段按3N/m2计算,装饰阶段按2KN/m2计算,本计算书按结构施工阶段操作层一层,装饰施工阶段操作层二层,静载分项系数1.2,活载分项系数1.4,单挑步数10步,计18m考虑。

本计算书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进行计算。

2、大横杆计算

2.1、荷载

标准荷载分项系数设计荷载

自重:

3.84×9.8=37.6N/m1.245N/m

脚手片:

100×0.33=33N/m1.240N/m

活截:

3000×0.33=990N/m1.41386N/m

2.2、强度: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Mmax=[0.105×(45+40)+0.117×1386]×1.52=385N/m

=385×103÷5078=76N/m2<[205]

2.3、挠度:

QL41060.6×10-3×1.54×1012

Vmax=0.677×----=0.677×---------------------

100EI100×2.06×105×12.9×104

l1500

=1.4mm<--=-----=10mm,可。

150150

3、小横杆计算

按简支梁计算。

3.1、强度:

P=45×1.5+40×1.5+1386×1.5=2206.5N

M=1/8×45×1.02+2206.5×0.33=734N/m

=734×103÷5080=144<[205]

3.2、挠度:

5×37.6×10-3×10121061×330(3×106-4×3302)

Vmax=————————————+————————————

384×2.06×105×12.9×10424×2.06×105×12.9×104

=0.02+1.41=1.43mm

l1000

<--=-----=6.7mm,可。

150150

小横杆与立杆间扣件受力:

R=2206.5+45×1.2÷2=2.2KN<8.0KN,可

4、外侧立杆

外侧立杆按悬挑10步计算,小横杆两端各按伸出立杆0.1m计算,因装饰施工阶段操作层考虑两层,活荷载相当于4KN/m2,大于结构施工阶段按一层操作层考虑时的3KN/m2,所以活荷载对小横杆的作用力按4KN/m2计算。

4.1、小横杆传来

⑴、静载:

3.84×9.8×(1.0+0.1+0.1)÷2×10×1.2+100×1.0×1.5÷2×10×1.2+3.84×9.8×1.5×4×10×1.2=3880N

  ⑵、活载:

 4000×1.0×1.5÷2×1.4=4200N

4.2、扣件、剪刀撑、安全网

15×4×10×1.2+1.5×1.414×2×10÷6×3.84×9.8×1.2+1.8×1.5×10×5×1.2=1201N

4.3、立杆自重

10×1.8×3.84×9.8×1.2=813N

4.4、踢脚杆、扶手栏杆

1.5×2×10×3.84×9.8×1.2=1355N

合计:

3880+4200+1201+813+1355=11449N

  4.5、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Wk=0.7μZ.μS.WO

=0.7×1.95×0.083×1.3×0.4

=0.06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杆段变矩MW:

0.85×1.4Wklah2

MW=

10

0.85×1.4×0.06×1.5×1.82

=

10

=0.035KN.m

  4.6、立杆稳定性验算:

l0kμh1.155×1.5×1808

λ=——=————=——————————

ii15.8

=197〈[λ]=210,可!

=0.186

N=1.2(NG1K+NG2K)+0.85×1.4ΣNqk

=11449-4200+0.85×4200

=10819N

NMW

=——+——

AWX

108190.035×106

=——————+——————

0.186×4895080

=126N/mm2<[205N/mm2]

故立杆稳定性符合要求

  5、连墙杆连接强度验算

Nlw=1.4Wk·Aw=1.4×0.06×4×7=2.35KN

Nl=Nlw+NO=2.35+5=7.35KN<8.0KN,可。

  6、槽钢挑架

  6.1、计算设定

本工程从七层开始采用槽钢悬挑脚手架,每10步一挑,步高1.8m,纵距1.5m,横向向距1.0m,槽钢纵距3m(即沿纵向每两跨设一道槽钢)。

内立杆离墙0.2m,脚手架片层层满铺,结构施工阶段考虑一层操作层,装饰施工阶段考虑二层操作层。

悬挑架采用16号槽钢。

IX=7.12×107mm4,WX=10.17×105mm3,重165.9N/m,A=2150m2。

6.2、槽钢弯曲强度及支座反力计算:

槽钢受力情况如图一所示,该受力体系可视为图二、图三所示结构体系的叠加,图二所示M为A点作用力F引起的弯矩,则:

M=FL1=11.449×0.16=1.83KN.m

图二所示结构受力情况为:

-3(-M)3×1.83

RB=-RD=--------=----------=2.64KN

2L22×1.04

MD=-M/2=-(-1.83)÷2=0.915KN.m

Mmax=MB=-M=-1.83KN.m

图三所示结构受力情况为:

Fb2b11.449×0.220.2

RB=----(3----)=-------------(3------)=0.59KN

2L22L22×1.0421.04

Faa211.449×0.840.842

RD=----(3----)=-------------(3-------)=10.85KN

2L2L222×1.041.042

Faba11.449×0.84×0.20.84

MD=----(1+---)=----------------(1+------)=-1.67KN.m

2L2L22×1.041.04

Fab2b11.449×0.84×0.220.2

Mc=----(3----)=----------------(3-------)=0.5KN.m

2L22L22×1.0421.04

图二、图三受力情况叠加,可得槽钢挑架受力情况为:

RB总=11.449+2.64+0.59=14.68KN

RD总=-2.64+10.85=8.21KN

MD总=0.915-1.67=-0.755KN.m

Mmax=M=1.83KN.m

Mmax1.83×106

=-----=----------=20N/mm2<[M]=205N/mm2

W101.7×103

满足要求。

6.3、钢丝绳强度验算:

6.3.1、钢丝绳拉力P:

垂直分为PY=RB总=14.68KN

水平分为PX=PYctgθ=14.68×1.04÷3.45=4.4KN

P=PX2+PY2=14.682+4.42=15.3KN

6.3.2、钢丝绳抗拉强度验算:

aPg

P≤----

K

P——钢丝绳的计算拉力

P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

a——考虑钢丝受力不均匀的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

K——钢丝绳使用时的安全系数

PK15.3×7

则:

Pg≥---=-----------=131KN

a0.82

即本工程所用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不得小于131KN。

拟采用钢丝束为6×37,含绳芯一根,钢丝极限强度为1550Mpa的Ф15钢丝绳,拉结时选用相应的钢丝绳轧头,双钢丝轧头。

6.4、验算预埋吊环的强度

吊环采用Ⅰ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应将吊环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每个吊环拉力不应大于50N/mm2。

本工程采用Φ16吊环,钢筋截面积AS=201.1mm2。

强度验算:

吊环拉应力强度按下式计算:

 P5×103

P吊=-----=----------=12.4N/mm2<50N/mm2,满足要求

 2As2×201.1

吊环抗剪应力:

14.68×103

P=----------=36.5N/mm2

2×201.1

折算应力=12.42+36.52=39〈1.1×215

6.5、不拉钢丝绳时脚手架可搭设步数验算:

考虑到施工时的实际需要,搭设脚手架时会出现不能拉钢丝绳但仍需搭设的情况,故对此进行验算。

6.5.1、按固定螺栓的抗拉强度进行验算:

本工程槽钢与主体连接点采用4根M14号螺栓连接,其净面积ASD=105mm2,容许拉力为17.8KN

NEY=17.8×4×0.5=35.6KN

∑MD=0

F×1.2+F×0.2=NEY×1.2

F=30.51KN

6.5.2、按主体楼板冲切破坏来验算,假定楼板h0=80mm,C20砼70%强度开始工作。

Fl=0.6ftμmho

Ft=0.9N/mm2μm=800mm

Fl=34.56KN

F=29.62KN

6.5.3、按槽钢强度验算:

D点:

MF×1.2+F×0.2

[F]=215=----=----------------

WW

F×1.4×106

=------------

101.7×103

F=15.6KN

6.5.4、按槽钢挠度验算:

L1200

A点挠度[f]=---=------=3.0mm

400400

FL3Fb2L(3-b/L)

f=-----+-----------------

3EI6EI

F×12003F×2002×1200(3-200/1200)

=------------------+--------------------------

3×206×103×712×1046×206×103×712×104

=3.93×10-4F+0.155×10-4=4.085×10-4F

f≤[f]

F≤7.3KN

按挠度验算所得的允许值最小,取7.3KN进行验算,此时脚手架立杆受力标准值为7.3KN,假设操作层一层,活载为3000N,则搭设4步时,受力情况为:

1、小横杆传来:

3.84×9.8×1.2÷2×4+10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