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3394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docx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及堵漏技术

摘要

随着城市建筑日趋向地下空间纵深发展,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渗漏主要表现为:

地下室底板和侧壁的渗漏、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穿地)管、穿墙螺栓渗漏、结构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水等。

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主要组成都分。

因此,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话题非常有意义。

并根据实际经验介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补漏的几种方法,以及在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堵漏技术

第1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象征,此时的高层建筑几乎都会设有地下室作为设备层或停车库。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工程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主要组成都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下工程由于深埋在地下,时刻受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如防水问题处理不好,致使地下水渗漏到工程内部,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影响人员在工程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工程内部装修和设备加快锈蚀。

使用机械排除工程内部渗漏水,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和经费,而且大量的排水还可能引起地面和地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和破坏等。

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和渗漏一直以来都是工程界是较为关注的问题。

 

第2章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的防水比一般建筑工程防水的要求更严格,它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各种房屋的地下室及不允许进水的地下构筑物,其墙与底面长期埋在潮湿的土中或浸在地下水中。

为此,必须做防潮或防水处理。

防潮处理比较简单,防水施工比较复杂。

在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由于深基础的设置或建筑功能的需要,一般均设有一层或数层地下室,其防水功能十分重要。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保证各个部位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和规程来施工,故一般地下室防水工程或多少都出现渗漏现象。

这里结台我自身工作的施工经验,浅谈高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修补堵漏技术的运用。

 

第3章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3.1组织好设计图纸会审和施工队伍资质及施工人员资格的审查

施工图设计是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根据建设单位对地下室的功能要求,设计方应在防排并举、刚柔结合,在采用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多种防水方案中,迭择一最佳的适合方案。

严把图纸设计关,要了解设计对地下室防水期抗渗等级,防水构造的做法,以及对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具体要求,与设计人员一起认真分析设计的利学性和可靠性,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视,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要严格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业绩,人员组和质保体系,选择一支技术水平高,素质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队伍,按程序精心施工;要重点抓住事前,事牛的质量控制,根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列出质量预控点,加强跟踪检查;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各环节以及构造做法等都要严格把关。

3.2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准确计量

施工单位要进行严格的抗渗混凝土配制的专题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既使很采用掺外加剂法,还要采用粗,细骨料两级配配制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能力。

另外,选择性能良好的膨胀剂,还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水泥用量≥300kg/m3,砂率宜为35—45%,水灰比≤0.55,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

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

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

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及道路运输状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减小温度裂缝。

最后要说的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

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

2.3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比如:

①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500左右处,而且最好呈槎(凸)形;②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固牢,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③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固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④穿墙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盘,并预埋准确;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也要在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盘,拆模后抹灰前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

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盘。

3.3加强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

3.3.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的处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处理不当将功亏一篑。

在工程施工中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做成企口并增设钢板止水带(-300mm×2mm),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板墙起台(200mm高)时,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

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混凝土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

3.3.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但在地下室墙板施工时采用,极易形成渗水点,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克服了这一弊病。

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口,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3.3穿墙管道处理

一般工程地下一层穿墙安装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中均进行了防水处理。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于穿墙管道处留置套管,套管焊止水环,浇筑时套管周围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3.4采用性能好质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

这是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施工前应收集各种防水材料性能及使用情况资料,选择施工方便,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必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及准用证,还需经抽样送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方要派专人进行工序把关验收,应跟踪进行工序质量监控,每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在地下室埋得较深、地下水位又较高、抗渗性能要求又高的情况下,设计应选用多层复合防水措施,在做好结构防水的前提下,在外墙做多层柔性防水,并在紧靠地下室外墙周围分层夯填粘土,墙内侧做五层柔性防水,即可收到较好的防水抗渗效果。

 

第4章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堵漏技术

4.1常用的堵漏方法

修堵漏水时,应弄清渗漏水的来源、流量及压力的大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堵漏方法有抹面堵漏法和灌浆堵漏法。

4.1.1抹面堵漏法

抹面堵漏法的特点是先堵漏、后抹面,堵漏的原则是以大化小,将面漏变为孔漏、将线漏变成点漏。

堵漏后,进行抹面防水施工,这一步与堵漏同样重要,可以防止因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堵漏施工不周所致在原漏点以外的薄弱部位产生渗漏。

适用大面积堵漏。

4.1.2灌浆堵漏法

根据工程渗漏水情况(水的流量、流速)以及渗漏部位布置灌浆孔,并选用适宜的灌浆设备和灌浆材料,将浆液压入裂缝及孔隙的深部至灌满裂缝和空隙并固化,而达到堵水的目的。

适用于修补局部渗漏。

4.2渗漏水的检查

地下防水工程中,常见的渗漏现象一般分为慢渗、快渗、急流、高压急流等。

在修堵前,必须找出渗漏水点的准确位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漏水量大的部位可以直接观察到慢渗,可参照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检查:

①漏水部位擦干,立即在漏水处薄薄地撒上一层干水泥,表面出现的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漏水的孔或缝。

②如上述方法尚不能检查渗水的位置时,可用水泥胶泥(水泥:

促凝剂为1:

1)在漏水处涂一薄层,并立即在表面均匀撒上一薄层干水泥,干水泥表面的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漏水的孔或缝。

4.3抹面堵漏法

4.3.1使用材料

水泥、砂、水、水玻璃促凝剂、确保时、防水宝、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4.3.2孔洞漏水的修堵方法

对一般孔洞漏水,可先将漏水处的松散部分及污物清除,并洗刷干净、用防水剂拌制的速凝水泥胶浆,捏成与孔洞大小接近的锥形小团,待其即将凝固之际迅速用力堵塞于孔眼处,并向孔壁四周挤压使其与孔壁紧密结合。

  当孔洞与水压较大时,可凿至结构深部,在孔洞底部铺碎石,碎石上覆盖一层与孔洞面积大小相同的油毡(或铁片),用一胶管穿透油毡到碎石中,用胶浆或干硬性混凝土将管四周封严,使漏水集中于胶皮管中流出。

待胶浆(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胶皮管拔出,按一般孔洞漏水堵漏法堵塞胶皮管留下的孔眼。

4.3.3裂缝漏水修堵方法

  对一般裂缝漏水,应先将裂缝部位别成“八”字形边坡沟槽,深约30mm、宽约l5mm,冲洗干净后,将水泥胶浆快要凝固时迅速堵于沟槽中并挤压密实。

裂缝过长时可分段堵塞。

当裂缝漏水的水压过大时,在凿开裂缝的沟底上嵌一小绳,绳长15~20cm,裂缝较长时,可分段进行,段间留空隙2cm,把快要凝固的水泥胶浆条压于放绳的沟槽中并迅速压实,然后抽出小绳再压实一次,使漏水顺绳孔于溢留口流出,按此法堵完整段裂缝,最后再按孔洞漏水方法堵塞预留的溢流口。

孔洞和裂缝漏水堵塞后,宜在表面加抹一层防水浆和一层防水砂浆保护。

4.4灌浆堵漏法

4.1使用材料

反应型化学灌浆材料,如丙凝、氰凝以及水泥浆液或水玻璃液等。

4.2适用范围

由于灌浆材料凝固的抗压强度,一般都低于结构的设计抗压强度,且浆液凝固后弹性较差,因此采用灌浆材料只能使用以下范围:

带水带压堵漏、地下人防洞库、地下室车库堵漏、混凝土工程裂缝、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的灌浆密封堵漏等。

4.4.3灌浆防水堵漏施工方法

(1)清理:

 详细检查、分析渗漏情况,确定灌浆孔位置及间距。

清理干净需要施工的区域,凿除混凝土表面析出物,确保表面干净。

(2)钻孔:

 使用钻孔工具沿孔洞四周钻泄压孔,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宜≦45°,钻孔深度小于等于结构厚度的2/3,钻孔必须斜穿过主漏水孔。

但不得将结构打穿,因流动水较大孔洞内的粉尘会自行冲洗干净。

用清洗机冲洗灌浆孔,直至灌浆孔出水清澈则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3)埋嘴:

 观察主漏水孔的压力,水流不急压力不大时可用快干堵漏剂埋注灌浆止水针头,(根据施工情况也可打入木楔再用快干堵漏剂封堵,结构稳固后再重新钻开木楔再安装膨胀止水针头)。

当结构达到一定的强度没有渗漏时,其它泄水孔分别安装膨胀止水针头,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灌浆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

墙面慢渗也依次安装膨胀止水针头。

漏水点分别按层次错位安装不同型号止水针头,这样灌浆可以从深层至表层完全密实灌浆。

堵塞所有孔洞、缝隙。

 (4)灌浆:

 使用高压灌浆机试压,不得超过后混凝土结构受压范围。

向灌浆孔内灌注化学灌浆料。

单孔逐一连续进行。

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分钟,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灌浆孔。

待所有的孔都灌完后,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再次灌浆以保证压力最大化。

墙面灌浆顺序则为由下向上;待所有的孔灌完后同样也是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回灌一次。

(5)拆嘴:

 灌浆完毕24小时,确认不漏即可去掉或敲掉外露的灌浆嘴。

清理干净已固化的溢漏出的灌浆液。

(6)补强:

 用防渗漏水泥基渗透型结晶抗压密封剂进行全面封堵或刚性RG材料抹面作保护层增强,最后用聚合物JS防水涂料,将分涂三遍以作表面防水处理。

 

第5章结论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应放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控,才能从蚤根本上控制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

另外,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二是细部构造防水应精心施工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陈金安.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年4月第12期.

[2]王晓峰,王炳华.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特点[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7期.

[3].大型地下室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李建芬1999华南理工大学

[4]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探讨谢达峰2005中国建设信息部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