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3446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1.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1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中学时代

【常考必记】

1.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P3-4

(1)告别小学,跨进中学,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

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3)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4)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中学时代具有怎样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P4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3.中学时代,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4

(1)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2)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3)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4)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4.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P5-7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5.我们为什么要珍惜中学生活?

P6-7

①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6.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自我发展的机会?

P6

(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7.理想的“我”是怎样的?

(或重塑新自我,有哪些基本要求?

)P7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8.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P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9.什么是梦想?

P9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

10.梦想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或作用)?

P9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11.少年梦想的特点?

P10

(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2.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原因=作用+特点)P9-10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3.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P11

(1)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

(2)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14.为什么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P11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②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15.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P11-13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

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⑤努力也有方法。

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16.什么是努力?

P12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17.青少年应如何对待志向?

P12

(1)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2)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18.努力的方法有哪些?

P13

(1)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

(3)学思并进。

(4)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常考必记】

1.学习的起源:

P15

指雏鹰开始学习飞翔。

2.如何看待(或正确认识)学习?

P15-17

(1)地位:

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譬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3)范围: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4)表现: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5)态度: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

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6)终身学习:

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学习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为什么我们要终身学习?

P17

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学习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4.学习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或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P18-19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3)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5.为什么说学习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P18

(1)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2)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3)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4)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6.体味学习,你有哪些感受?

P20-21

(1)学习中有快乐。

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

即使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7.如何体味学习的快乐?

P20

(1)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

(2)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3)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4)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8.为什么说学习是辛苦的?

P21

(1)即使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2)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

(3)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

(4)学习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9.怎样学会学习?

P22-24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10.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的原因及要求?

P22

(1)原因:

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2)要求(或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什么关系):

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②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11.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P23

(1)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12.转变学习方式,我们应如何做?

P23-24

(1)合作学习:

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2)探究学习:

我们可以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

(3)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课发现自己

【常考必记】

1.认识自己的原因是什么?

P26

(1)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2)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探寻这些问题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2.我们越来越关注自我的原因:

P26

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3.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P27

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己?

P28

(1)生理方面: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

(2)心里方面:

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3)社会方面:

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5.认识自己的途径:

P29

(1)自我评价:

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6.自我评价对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P29

(1)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2)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7.他人评价对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P29

(1)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2)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8.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P30

(1)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9.接纳与欣赏自己的原因:

P32

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10.如何接纳自己?

P33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11.怎样欣赏自己?

P33

①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12.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P34-36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13.如何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潜能?

P35

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常考必记】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P39-40

(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3)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梳理并反思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

P40

(1)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

(2)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友谊具备怎样的力量?

P41-43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4.朋友对我们产生了哪些影响?

P41

(1)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

(2)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5.我们为什么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P42

(1)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

(2)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3)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6.在交往中,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P43

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7.真挚友谊的特质体现在哪些方面(或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P44-46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②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②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

②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8.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的认识有哪些?

P46-48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9.为什么要澄清对友谊的认识?

P48

(1)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2)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常考必记】

1.建立友谊,我们要怎样做?

P49-50

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会有惊喜,也会有意外,还有一点儿冒险。

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

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建立友谊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面带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真诚夸赞、寻找共同之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要保持好奇等等。

2.我们应怎样呵护友谊?

P51-53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以诚相待。

3.呵护友谊,为什么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P52

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②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

③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4.朋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如何处理?

P52

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5.如何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P53

①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

②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聪明的我们要学会选择:

哪些朋友可以深交;哪些朋友可以保持较好关系;哪些朋友可以慢慢疏远,甚至要保持距离。

6.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P55

(1)特点:

虚拟、平等、自主

(2)影响:

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友圈。

②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7.面对网上交往,我们应如何做?

P56-58

(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不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

8.网上交往中,要具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

P56

(1)对陌生人的邀请,不易接受;

(2)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3);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常考必记】

1.怎样认识教师职业?

P61-62

(1)历史: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现代:

①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当今:

①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老师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对此应持何种态度?

这种态度有何意义?

P63-64

(1)原因: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2)态度:

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3)意义:

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3.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P66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P67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P68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2)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6.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P68-69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

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②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常考必记】

1.什么是家庭?

P71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有什么重要性?

P72-73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①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②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①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②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3.中国人心中的“家”是怎样的?

P74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4.为什么孝亲敬长?

怎么样孝亲敬长?

P74-75

(1)原因: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