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3784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知识梳理: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的政治制度: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王位世袭制:

(特点:

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相、卿士;地方:

侯、伯)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周王统治。

  内容:

①周王将王畿以外的一些_____________等分封给________、_______和古代________,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

  ②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权利:

在自已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在自已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影响:

积极: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_______的统治。

②开发______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③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

诸侯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危及中央政权。

(是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

  特点:

  __,_

  ____: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实质:

西周政权的组织形式。

  破坏:

时间:

  

  原因:

主要原因:

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

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目的:

为巩固____

  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上的矛盾。

  含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特点:

①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家”和“国”密切结合。

③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④等级森严

  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___________,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作用:

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_

  __和_

  ____,强化王权。

  礼乐制度

  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附: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三代)

  ①以_________为核心,带有浓厚的_____色彩。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知识梳理: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前提: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

  内容:

1、首创皇帝制度;

  ①“始皇帝”的来历:

秦王______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_______,功过________”,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嬴政宣布自己为“_________”,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②特征:

皇帝独尊

  皇位

  皇权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________(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_______

  )、________(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丞相之下还有

  ,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三公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________手中。

  决策方式:

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_______,最后由______裁决。

减少决策失误。

  3、地方实行郡县制

  内容:

(1)地方行政机构分________两级。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________。

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设________。

  

(2)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___________。

  作用:

实现对__________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

①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③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三)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积极:

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对国家的统一,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④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

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知识梳理: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汉朝:

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1)原因:

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封国势力扩大威胁朝廷

  

(2)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结果:

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1)原因:

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

  

(2)结果:

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

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军事上: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结果: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_________的祸根。

  4、元朝:

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

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措施: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归中央直管,其他地方设行省

  ②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2)意义: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汉朝:

削弱相权

  

(1)原因:

汉初相权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2)措施:

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3)结果: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

  魏晋南北朝:

分散相权,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

  隋唐:

分散相权

  

(1)措施: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辖六部)

  

(2)影响:

①相权一分为三,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消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4、宋朝:

分割相权

  

(1)措施:

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影响:

削弱了相权,皇权加强

  5、元朝:

相权扩大

  

(1)措施:

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2)结果:

相权日大,对皇权构成威胁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

  .汉朝:

(1)制度:

主要实行________。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

_______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

制度:

________。

  3.隋唐:

制度:

________。

________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_______,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①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把读书上、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历史朝沿用,影响深远;消极━━①科举考试仅注重知识内容的考查,忽视了实践能力。

②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官吏的控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知识梳理: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君主专制的新高度——明朝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废______、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的__

  ___从此被废除。

  废除宰相制度原因:

①历史原因:

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致皇权不稳;

  ②直接原因:

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擅权;

  ③根本原因: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影响:

积极: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消极:

皇权过分集中也易造成太监乱政

  2、内阁的设立:

①明太祖设立___________(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设立______,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机构,是________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君主专制的顶峰——清朝

  

(1)清初承袭明制,设___

  __管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______________来处理。

  南书房的设置:

康熙在宫内设

  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军机处的设立

  ①时间:

雍正帝。

  ②为处理西北__

  ___,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官员充任。

  ③权限:

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跪受笔录。

  ④积极作用:

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____

  _____。

  ⑤结果:

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_______手中。

  ⑥标志: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____

  __。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

  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

①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②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思想;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极大妨碍社会进步,拉大东西方差距。

  知识梳理: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产生条件:

  、地理因素:

多山、多岛、靠海

  2、政治因素:

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3、经济条件: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雅典民主制发展历程

  

(1)雅典梭伦改革(Bc6c初),奠定雅典民主的基础。

  背景:

社会矛盾尖锐:

新兴工商业者、平民与旧氏族贵族之间矛盾

  内容:

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四个公民等级;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意义:

①动摇了旧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②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Bc6末),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内容: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作为选举单位;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⑤“陶片放逐法”;

  意义:

①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②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③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改革(Bc5c),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内容:

①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30岁以上)——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鼓励公民参政——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意义: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黄金时代”

  3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相对平等

  4实质: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即奴隶主的民主)。

  5.雅典民主制评价:

  

(1)积极:

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局限:

①只是“________________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②___________的产物。

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④狭隘的城邦体制,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知识梳理: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含义:

公元前6c末—7c,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形成阶段: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早期罗马国家只有________,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____________》。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________的诞生。

  积极作用:

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保护了平民利益。

  实质:

(局限性)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法律体现阶级性。

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阶段: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含义: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使用范围主要是限于罗马公民之间,所以被成为公民法。

  

(2)原因:

①罗马帝国扩张,疆域扩大,为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②政治经济发展,出现新矛盾,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变化(主要原因)

  ②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

  ③法学家也积极编撰法典

  (3)措施:

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法律保护。

  (4)结果:

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阶段: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篡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___________》,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三)罗马法的主要(核心)内容:

保护__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五).罗马法的影响

  积极:

(1)对帝国统治的影响:

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它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缓解了社会矛盾。

③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2)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①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②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拿破仑法典》、《权利法案》、美《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人权宣言》都以罗马法为理论基础;现代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都受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③成为近代__________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2

  局限性:

维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知识梳理: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过程:

1640年,革命爆发,处理查理一世。

1688年,“________”,标志革命结束。

  二、确立与发展过程

  

(一)确立:

《权利法案》

  .时间:

1689年,议会颁布《___________》。

  2目的:

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______的权利,保证议会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力。

  4.意义:

(1)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________”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确立起来。

  

(2)资产阶级通过______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______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二)发展:

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的形成

  形成:

18世纪初(1721年),沃尔波尔是第一位首相

  2成员组成:

  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原则: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大政方针上与_______保持一致。

内阁对______负责。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首相的权力: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政策、掌握______大权。

首相通过议会掌握______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三)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意义:

1832年议会改革,加强____________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推动代议制的发展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统而不治②议会权力至上③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国内意义:

①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使各派的斗争处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稳定了社会环境;③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专制独裁,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2国际意义: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典范。

  知识梳理: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前提: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独立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二)依据:

1787年宪法

  背景:

①独立战争后,松散的______无权,各州的权利很大,导致独立之初,美国形势严峻。

  ②为了建立强有利的中央政府(目的)。

  ③资产阶级领导人受启蒙思想影响(理论)

  2内容:

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②把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三权分立。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大权。

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3原则:

  

(1)联邦制原则:

确立了美国的_______政体,它维护了______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2)分权与制衡原则:

按_________学说,推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_____(全国性议会:

立法,掌管财政)、______(统管全国的司法体系:

法院)和______(全国最高行政长官:

总统)三个部门。

  (3)民主原则:

规定了总统和议员由______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4评价:

  进步性:

(1)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2)强调国家权力,突出

  原则,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美国的联邦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局限性:

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三)确立:

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

  (四)发展完善: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民主党和共和党)

  过程:

①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②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形成。

  2特色: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

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附: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不同点:

  项

  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产生背景

  封建传统薄弱

  封建势力强大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四年,不得超过两届

  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权力

  掌握国家的实权

  无实权,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制约与平衡关系)

  首相可以解散议会,议会也能罢免首相两者互相牵制

  、

  相同点:

(1)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其核心特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2)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知识梳理: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背景:

  

(1)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

  

(2)根本原因:

波旁王朝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法国长期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为君主制提供土壤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2、内容:

  

(1)行政权归于总统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②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归于议会

  ①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②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③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

  ④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意义: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确立的前提:

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①德意志的分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实力强大的普鲁士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2)方式:

三次王朝战争

  (3)结果:

1871年的意志帝国建立,统一大业完成

  2、确立的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内容:

  ①确立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A、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掌握国家大权

  B、

  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c、

  宰相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D、

  议会作为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E、

  帝国议会作用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②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A、帝国政府拥有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2)特点:

①专制主义、军国主义②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3)评价:

  ①积极作用:

推动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②局限性:

保留了君主制度,军国主义传统延续,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附:

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比较项

  法国

  德国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立法权在议会

  不

  同

  点

  政体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元首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