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39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面三幅图

1.从图上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个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开心呀!

学习两条格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3.观察第二幅图,告诉孩子阅读要点:

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

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

表情怎样?

5.小结三幅图。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幅图讲解。

三、小结

乐于阅读课外书报,主动去寻求知识,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7个,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多媒体出示画面,船儿归来,音符跳跃)觉得美吗?

你觉得哪儿美?

(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感受金秋水乡的美

1.小朋友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出示:

枫叶、金秋(认读)

过渡:

这是一幅美丽的金秋水乡画,真让人陶醉!

2.出示:

水乡(认读)你们知道'

水乡'

吗?

(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我们无锡就是江南水乡。

3.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上还有些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教学)

学生认读时把相应生词卡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1)烟波(江面上雾气很多)认读

2)芦苇(在图上指出来)认读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3)荷塘认读

4)荷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

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

(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

介绍一下

藕的味道十分鲜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美味,(出示实物'

菱'

)认识吗?

出示:

菱藕(认读)

5)归舟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认读:

夕阳归舟

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这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

想什么?

相机出示:

渔歌渔民们满载而归,放声歌唱

6)过渡:

夕阳西下,渔民们回家了,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饭,不知不觉,悦耳就挂上了天空。

(课件出示:

黑夜的水乡图)

灯火,月光(认读)

4.指导朗读

(两幅图都出现)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

你们喜大有好处。

欢这美丽的水乡吗?

能把它读好吗?

1)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

(师生同读识字)

2)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朋友来读,敢吗?

先练练。

(同桌练读,互相纠正)

3)指名读,师生评议。

5.指导感情朗读

1)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配乐朗读)

2)读得好吗?

老师读的时候,仿佛真的来到了水乡,陶醉于水乡的美,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得美了,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

(学生自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真美!

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朗读,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

三、教学写字芦苇夕

1.读一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

3.自学字的笔顺,告诉朋友怎么把这个字写漂亮?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朗读全文

二、练习说话

1.以《游水乡》为题练说一段话

叙述顺序:

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说

填空:

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____________,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__________。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____________。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___________。

3.小组合作交流三、指导背诵四、教学写字烟归歌灯

1.读一读,怎么记?

2.教授偏旁“火”、“欠”

3.按笔顺描红

识字2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

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

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

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

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

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出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出示:

“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

“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欣赏“狂欢夜”图片。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

“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六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

“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

桥、检;

炮、焰。

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

3)教学“犭”旁。

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一、复习背诵

1.“小老师”检查生字的读音。

2.齐读词语。

二、朗读、背诵课文

1.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要求读出自豪的语气。

3.指导背诵。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2.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呢?

为什么?

(学生练写)

识字3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朗读、背诵韵文。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

(板书)

2.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

这是什么?

毛笔是用什么做的?

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尾”图:

先看图,再看字,说说“尾”是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你怎么记住它?

3.出示“看”:

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小结

1)这“笔、尾、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

小结学法。

三、学习生字:

“灶、歪、尖”

1.出示“灶”图:

指导看图,这是什么?

想想:

砌灶要用什么?

砌成后可用来做什么?

“火”作为偏旁时,要注意什么?

2.出示“歪”图:

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

给“挂得不正”换个说法。

3.出示“尖”图: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

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四、复习巩固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五、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各种方法记忆)

3.指导书写。

4.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六、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指导背诵。

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二、教学生字,正音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教学新偏旁。

3.学生看笔顺、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练写生字。

6.认读课后词语。

7.听写词语。

识字4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一、导入:

“苗”能跟许部首作朋友,大家请看书第13页。

二、学习形声字

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吗?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部首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

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读准字音、组词。

4.学习“描”“瞄”“猫”“锚”

三、巩固练习

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

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

总结。

3.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

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

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

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说话练习

1.你能用书上这4个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

2.指导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六、作业2课时

一、复习:

齐读书上的词语

二、学习儿歌

1.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

正确、流利

3.指名读,师生纠正

4.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赛背,齐背。

三、学习生字

1.学习剩余部分生字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写笔顺。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4.指导写字

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练习1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初步句式的训练。

3.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熟记成语。

5.朗读背诵诗歌。

6.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学具安排:

小黑板

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

2)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组句子。

A.朗读句子,要求读通顺,读连贯。

B.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C.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D.初步认识句式。

第一句:

用两个句子把意思说明白。

第二句:

用一个并列复句把两个意思说明白。

第三句:

用一个单句把句子说明白。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指名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B.分角色朗读。

注意语气。

C.师生共同评论朗读情况。

3.练习朗读。

4.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

二、教学第三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1)出示卡片,认读汉字。

2)引导学生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写,师巡视。

5)反馈。

表扬姿势好、写字写得好的学生。

一、教学第四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A.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B.第一、第二节分别写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读好停顿和轻声,逐步达到生动和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检查朗读、背诵。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

9月10号是教师节,小朋友给老师祝贺节日,还亲手做了贺卡送给老师,大家都是尊敬老师的好孩子。

那天,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2.板书课题;

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投影出示图画,问:

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小朋友怎样做贺卡?

贺卡上会写些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是怎样做贺卡的。

说话时用上'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做,卡片上写了些什么'

等,用几句连贯的话说说。

2)你把贺卡送给哪位老师?

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

老师又会怎样?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句式训练。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练习。

找老师

A.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

B.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

你有什么想法?

把“找老师”是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

送贺卡

A.你找到老师,把贺卡送给他,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B.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C.要把内容说具体,还可以加上:

你怎样走到老师那儿,怎样把贺卡递给老师,怎么说的,是什么神情?

D.出示句式:

我()地说:

“老师()”。

把“送贺卡”的经过说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

会对你说什么?

句式:

老师()地说:

“()”。

4.练习说一段话。

个别练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