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4383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x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号文关于印发一九九九年

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

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原行业

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了修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混

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

术语和符号标准的要求修改了有关符号和术

语与年以后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配套并

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在全国六个大区进行了大量的水泥和

混凝土强度试验的基础上与实施的水泥新标准相适应修改了

混凝土强度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和增加了混

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的调整和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条件的规定

增加了采用快测强度或早龄期强度推定强度等规定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

三环东路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邮编

本规程参加单位是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公司沈阳北方建设集团上海徐汇区

建工质量监督站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四建集团有

限公司中建三局建筑技术研究设计院北京住总构件厂深圳

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是韩素芳许鹤力艾永祥路来

军张秀芳徐欣丁整伟陈尧亮佘振阳魏荣华韩秉

刚朱艾路杨晓梅陈社生李玮刘树财白显明

目次

总则

术语符号

术语

符号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配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抗渗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

本规程用词说明

总则

为统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

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

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

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

术语

普通混凝土

干密度为的水泥混凝土

干硬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且须用维勃稠度表

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的混凝土

流动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的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的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

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级的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

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级的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及其以上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

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或预计会因水

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符号

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水泥抗压强度实测值

水泥强度等级值

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

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

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粗骨料用量

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细骨料用量

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用水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外加剂的减水率

砂率

水泥密度

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细骨料的表观密度

水的密度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

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

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

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

定时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组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和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

值小于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级其强度标准差

计算值小于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

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取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水灰比在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

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

选取

表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

项目指标

维勃稠度

表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

项目指标

坍落度

注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

量可增加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

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

水灰比小于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

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以本规程表中坍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

坍落度每增大用水量增加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

凝土的用水量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外加剂的减水率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混凝土砂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

规定

坍落度为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

粒径及水灰比按表选取

表混凝土的砂率

水灰比卵石最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

注本表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

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

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

本表中的砂率系指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坍落度大于的混凝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

在表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砂率增大的幅

度予以调整

坍落度小于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环境条件结构物类别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素混凝土

钢筋

混凝土

预应力

混凝土

素混凝土

钢筋

混凝土

预应力

混凝土

干燥环境正常的居住或办公用房屋内部件不作规定

潮湿环境

高湿度的室内部件

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的部

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且经

受冻害的部件

高湿度且经受冻害的室内部件

有冻害和除冰剂

的潮湿环境

经受冻害和除冰剂作用的室内和

室外部件

注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配制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外o_r_i_g_F_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

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在

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

术规程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

等的规定

当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

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

引气减水剂引气剂的掺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并经试验确

定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的规定混凝土的含气

量亦不宜超过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应作坚固性试

表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

粗骨料最大粒径最小含气量

注含气量的百分比为体积比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

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

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

注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

的粗骨料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计算配制强度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

土的水泥用量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

用的计算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级时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

计算

式中回归系数

水泥抗压强度实测值

当无水泥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中的

值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

水泥强度等级值

值也可根据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强度关系式推

定得出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回归系数和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回归系数和应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通

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

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表

采用

表回归系数选用表

石子品种

系数

碎石卵石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本规程第条

的规定确定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的砂率可按本规程第条的规定选取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砂率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其值可

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水泥密度可取

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细骨料的表观密度

水的密度可取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

时可取为

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应按现行行业标

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和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规定的方法测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配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

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

表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

额定搅拌量的

表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骨料最大粒径拌合物数量

及以下

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

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

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

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

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

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条确定的

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

加和减少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

和减少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

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

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

三块试件标准养护到时试压

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

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养护强

度或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

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相对应

的灰水比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用水量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

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

水泥用量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

确定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和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

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基础上按选定的灰水比进行调整后确定

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

应根据本规程第条确定的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

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

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

式中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

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计算值的时按本规程第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

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

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

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可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

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抗渗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含

泥量不得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减水剂或引气

减水剂

抗渗混凝土宜掺用矿物掺合料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

程第章和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

砂率宜为

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

抗渗等级

最大水灰比

混凝土以上混凝土

以上

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

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

试配时宜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其试

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个试件中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

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

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还应进行含气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

合本规程第条的规定

抗冻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

质硅酸盐水泥

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含泥量不得大于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细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抗冻等级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

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

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

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抗冻混凝土宜采用减水剂对抗冻等级及以上的混

凝土应掺引气剂掺用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本规程第

条的规定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

程第章和第章的规定外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尚应符合表

的规定

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

抗冻等级无引气剂时掺引气剂时

及以上

高强混凝土

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硅酸盐水泥

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对强度等级为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

应大于对强度等级高于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

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含

泥量不应大于泥块含量不宜大于其他质量指标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

方法的规定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含泥量不应大于

泥块含量不应大于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活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且宜

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除应按本规程第

章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试验资料选取

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

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按本规程第章

的规定确定

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水泥和矿物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本规程第

章的规定进行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

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

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

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用该配合比进行不

少于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的规

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

石子品种泵送高度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

碎石

卵石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筛孔的颗粒含

量不应少于

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

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除应按本规程第

章和第章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

宜大于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

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

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

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

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大体积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

的掺合料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

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

章和第章的规定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

或测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

行或应符合的规定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