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4426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docx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

 

材料及热加工复习资料2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

绪论

一.课程的任务及内容

工艺方法

工程材料———加工工艺———产品件装配试车

工艺过程

基本知识热加工冷加工

成分.组织.性能铸.锻.焊.热(切削加工)

关系.应用

性质:

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综合的技术基础课。

任务:

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学.钢的热处理.常用的金属材料及加工的基础

知识,培养学生合理选材.确定热处理方法及安排工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初步

能力。

先修课:

物理.化学.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等,与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关系

密切。

作用:

打基础为后续课为专业课为工作实践

二.材料及发展趋势

钢:

碳钢.合金钢.铸钢….

黑色金属

金属材料铁:

HT.QT.合金铸铁…

Cu及Cu合金

有色金属AI及AI合金

工程材料其它:

轴承…

普通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例

特种

非金

属热塑性

材工程塑料

料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热固性

有机高特种塑料

分子

材料

橡胶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结构材料机性.物性.化性

工程材料(应用)

功能材料特异物化性能.超导.激光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应用.特点

.陶瓷.高分子材料发展速度很快,但还不能全面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

金属

材料各行各业应用广泛。

原因:

金属材料可满足各种各样的性能。

具体:

1.一般均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2.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

3.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

热处理较大范围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

四.影响金属材料性能的因素

1.化学成分决定组织.性能

2.处理工艺内部组织变化

性能与微观组织有关。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导电.热.磁.密度.熔点

化学性能耐蚀.热.酸.抗氧化

使用性能其它性能耐磨性.承受磨损耐久程度.综合性

机械性能外力作用下表现的性能,变形.失效

性能(力学性能)

铸造性能流动性.收缩性.吸气性…

工艺性能塑性成形性可锻性.冲压性

(加工性能)焊接性

热处理工艺性

切削加工性

根据使用性选择材料用途

选材.选工艺性能是基础

根据加工性选择加工方法

机械性能(力学性能)是设计零件选材的依据,控制材料质量的重要参考。

六大性能九大指标

强度σbσSσ0.2

塑性δψ

刚度E

力学性能指标布氏HBSHBW

硬度洛氏HRAHRBHRC

维氏HV

冲击韧性Akuaku(Akak)

疲劳强度σ-1§1刚度.强度.塑性

作拉伸试验GB228-87低碳钢拉伸试样

OE弹性阶段符合虎克定律呈线形关系

E弹变点

S平台屈服阶段(流动阶段)

S点屈服点

拉伸图(拉伸曲线)

载荷和变形量(伸长量)F-ΔL

或应力-应变图

σ(F/S0)-ε(ΔL/L0)

拉伸过程瞬间自动记录F与ΔL

塑性材料>σb不均匀变形缩颈→断裂

脆性材料>σb断裂

一.刚度抵抗弹变的能力指标弹性模量E

σ

E=——─(N/mm2)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或线形关系.正比)

ε

E↑刚度↑弹性变形小

二.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常温静载

1.屈服点S屈服强度表征材料对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屈服点:

产生屈服时的应力屈服强度(屈服极限)

FS

σS=-----(N/mm2)

S0

2.名义屈服强度(条件屈服强度)σ0.2

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高碳钢.铝.铜

F0.2--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载荷

σ0.2=-------

S0

规定:

残余伸长为0.2%的应力σr0.2或者

非比例伸长为0.2%的应力σp0.2

0.2%是条件屈服强度的“条件”

3.抗拉强度σb拉断前承受的最大应力

Fb

σb=--------(N/mm2)

S0

表征了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变形的能力

Fb即断裂载荷

σb.σS(σr0.2σp0.2)两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是零件选材强度设计主要依据。

屈强比σS/σb↓可靠性↑利用率↓

三.塑性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两个衡量指标δψ

1.断后伸长率(相对延伸率)δ

L1-L0.

δ=----------╳100%与标距长度有关L0↑δ↓

L0

短试样L0.=5d0δ5

长试样L0.=10d0δ10

同一材料δ5≠δ10δ5>δ10不能比较

2.断面收缩率ψ

S0–S1

ψ=----------╳100%不受标距尺寸影响,可靠反映材料塑性

S0

δ↑ψ↑塑性↑与负荷无关

一般塑材δ>2~5%低碳钢

脆材δ<2~5%HT

注意:

塑性好处

(1)零件一旦超载,不致突然断裂破坏

(2)是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

§2.冲击韧性(韧性)抵抗冲击载荷下断裂的能力

应变速度>1%/S为冲击;<1%/S为静载荷

冲击试验法GB229-84冲击试样试验机

 

冲击吸收功AKU=W(H-h)单位J或Kgf.m(1Kgf.m=9.8J)从表盘读出

AKU

aku=--------------J/cm2或Kgf/cm2冲击韧度

S

akuU型缺口

akvV型缺口同一材料akv

脆性↑韧性↓

取决于材料本身.试样形状.尺寸.温度。

用来估计在使用时是否发生脆性断裂,只是一个相对指标,不能用于设计计算。

温度↓AKaK↓冷脆现象

TK脆性转变温度〈Tk.温度脆性↑↑

§3.疲劳强度材料承受交变应力的能力.交变载荷

交变应力: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交变应力σ<σb甚至σ<σs材料断裂称“疲劳破坏”.是危险的

疲劳强度:

材料在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值称为疲

劳强度。

σ-1表示对称循环时疲劳强度

循环基数一般钢材106~107次有色金属108次单位N/mm2

影响因素:

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受零件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因素影响。

∴↑σ-1:

保证材料本身内在质量;零件结构形状避免应力集中;表面强

化(淬火.喷丸.滚压等),↑表面光洁度。

§4.硬度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衡量材料软硬的指标常用压入法

常用硬度指标布氏洛氏维氏

一.布氏硬度测量压痕面积根据GB231-84

HBS淬火钢球压头<450硬度不高.软钢.铸铁.有色.示为╳╳╳HBS

HBW硬质合金球压头<650示为╳╳╳HBW不常用

表示例:

200HBS10/1000/30测量直径查表

★用淬火钢球压头准确不用于成品不能测淬火钢件

常用于测<450HBS原材料.毛坯.退火.正火.调质钢件.铸铁.有色.

二.洛氏硬度测量压痕深度h

K-hK常数

HR=--------无单位

0.002

★有三种指标

金刚石圆锥压头HRC载荷10+140Kgf测淬火硬化钢件

金刚石圆锥压头HRA载荷10+50Kgf测淬火更硬薄层

淬火钢球压头HRB载荷10+90Kgf测软.未淬火钢件.

直接读数,用于成品件或较薄材料的硬度,但不如布氏硬度准确

三.维氏硬度

顶角1360的金刚石四棱锥

载荷小、范围大5–120Kgf

可测软、硬材料..

测两对角线均值查表

标注640HV30/20

麻烦少用洛氏硬度不能测时才用维氏硬度测表面硬化层.电镀层.氮

化层.薄片金属

第二章、金属及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1.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金属键与金属的特性

金属键:

金属原子是依靠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的相互吸引而结合起来的,这种结

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金属的特性光泽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热性良好的塑性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的概念

晶体有规则周期性重复排列

固体

非晶体无规则

晶格:

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空间格子。

“点阵”

晶胞:

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代表意义

结点:

晶格中的每个点。

平衡位置

晶格常数:

晶胞的各边尺寸a.b.c。

大小以Å为单位(1Å=10-10m),晶胞中

各边夹角分别以α.β.γ表示。

a=b=cα=β=γ=900该晶胞称简单立方晶胞,简单立方晶格

晶面:

晶格中各方位的原子面。

晶向:

晶格中各方位的原子列。

2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

两个参数:

(1)配位数:

晶格中任一个原子周围紧邻.等距的原子数目。

愈大愈紧密

(2)致密度:

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与晶胞的体积之比。

n·v

致密度k=--------%致密度↑紧密程度↑

V

晶格类型

面心立方晶格fcc

体心立方晶格bcc

密排六方晶格hcp

晶格常数

a

a

a.c.c/a=(8/3)1/2=1.633

原子半径

21/2·a=4r

31/2·a=4r

d=a=2r

原子半径r

(21/2/4)·a

(31/2/4)·a

(1/2)·a

晶胞原子数n

4

2

6

晶胞体积v

a3=(4r/21/2)3

a3=(4r/31/2)3

3·21/2a3=24·21/2r3

配位数

12

8

12

致密度

74%

68%

74%

最大间隙半径

0.41r

0.29r

0.41r

代表金属

γ-Fe.AI.Cu.Ni

α-Fe.Cr.W.β-Ti

Mg.Zn.α-Ti.Be

结论

最紧密排列

次紧密排列

最紧密排列

晶面.晶向及其原子密度

晶面:

晶格中各方位的原子面。

排列相同位向一致一组平行原子面

称为一种晶面用晶面指数来描述

晶面指数:

表示晶面空间方位的符号。

晶向:

晶格中各方位的原子列。

排列相同位向一致一组平行原子列或

行称为一种晶向用晶向指数来描述

晶向指数:

表示原子列空间方位的符号。

(1)立方晶格中晶面指数的确定方法

a.结点为坐标系原点0,晶胞中三条棱边为空间坐标轴X.Y.Z;

b.以晶格常数a.b.c为单位求出晶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

c.取其截距的倒数;

d.将各倒数化为最小整数,并加圆括号,如(100).(110).(111)为普通

形式。

晶面族:

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同而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可归为一个晶面族。

指数外加大括号{}

例:

(100).(010).(001)归为{100}晶面族

立方晶格中三种重要的晶面族{100}.{110}.{111}

(2)立方晶格中晶向指数的确定方法

a.结点为坐标系原点0,晶胞中三条棱边为空间坐标轴X.Y.Z;

b.过原点作一直线,使其平行于待求晶向,读出该方向上任一点的空间坐标值;

c.将坐标值化为最小整数,并加上方括号[],即晶向指数。

如[100].[110].[111]三种重要晶向为普通形式

∴[]表示一组相互平行的晶向,而不是仅仅表示某一原子列的方位。

所有原子排列相同而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向可归为一个晶向族。

用<>表示

例如:

[100].[010].[001]属<100>晶向族

<100>.<110>.<111>为立方晶格中三种重要的晶向族。

(3)晶面及晶向的原子密度

晶面的原子密度:

通常以该晶面单位面积实际占有的原子数来表示。

晶向的原子密度:

以晶向单位长度的原子数来表示

 

体心立方晶格主要晶面及晶向的原子密度

晶面指数示意图晶面密度(原子数/面积)晶向指数晶向密度(原子数/长度)

{100}(1/4)4/a2=1/a2<100>(1/2)2/a=1/a

X轴

{110}(1/4)4+1/21/2a2=1.4/a2<110>(1/2)2/21/2a=0.7/a

原子密排面面对角线

{111}(1/6)3/(31/2/2)a2=0.58/a2<111>(1/2)2+1/31/2a=1.06/a

体对角线原子密排方向

原子密排面:

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面

原子密排方向:

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向

4.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不同方向上的性能差异

单晶体

各向异性是晶体特有,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一个重要标志

三.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

1、单晶体多晶体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工业用金属一般是多晶体----多个单晶体(晶粒)组成呈现出各向同性

晶界:

晶粒之间的界面

亚晶粒:

晶粒内部晶格位向也不完全一致,其中不同小区晶格位向相差大约

10ˊ--20ˊ.这些小区为亚晶粒。

亚晶界:

亚晶粒之间的界面

2、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金属中原子排列的不完整性

(1)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离位原子).置换原子

特点:

在X.Y.Z三维方向上尺寸都很小

(2)线缺陷---位错(位错线)

刃型位错“┻”

两种位错

螺型位错

特点:

在二维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另一维方向上尺寸相对较长

以位错密度表示“р”单位cm/cm3或cm2

└单位体积中所包含位错线总长度

(3).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特点:

在一维方向上尺寸很小,另二维方向上尺寸相对较大

“亚晶”(亚结构)或嵌镶快

晶体缺陷并非一成不变,总之,对金属的性能和行为有极重要的作用

四.金属的结晶

凝固---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凝固后得到固态物质为晶体,这个转变过程称为结晶。

不规则(液)→规则(固)

1.金属结晶的概念

温度---时间坐标

过冷---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熔点

过冷度△T=T0-Tn

“过冷”是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

△T与V冷.金属种类.结构.纯度有关

同一金属V冷↑△T↑

结晶平台:

结晶潜热补偿了它向外逸散的热量,Tn不变,液.固共存。

2.金属结晶的能量条件

高能→低能

自由能F结晶的驱动力

温度T>T0F固>F液液体较稳

T

T0理论结晶温度

Tn↓△T↑两相F差大,结晶加速

3.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

自发形核难

(1)形成晶核

非自发形核多

(2)晶粒长大:

树枝状方式长大

4.晶粒大小及其控制

晶粒---每个晶核长成的晶体

晶界---晶粒与晶粒的接触面不规则畸变不稳定…塑变抗力↑.强度↑.硬度↑

晶粒小,晶界多,塑韧性好,抗力小

∴控制晶粒要小

形核率(形核速度)N

长大率(长大速度)G

要细化总的要↑N↓G比值N/G↑

★细化晶粒的措施:

(1)提高金属在结晶时的冷却速度(提高过冷度);

(2)变质处理;

(3)振动(机械.超声波…).搅拌.破碎晶粒↑N.压力下结晶

5.金属的铸锭组织指宏观

(1)表层细等轴晶区

等轴晶粒---晶粒在X.Y.Z三维方向近似相等。

特点:

晶粒细小,厚度很薄,各向同性,组织致密,成分较均匀。

(2)柱状晶区

明显的方向性平行向液体中长大

特点:

晶粒细长,⊥模壁,厚度很大,组织致密,各向异性

穿晶(横晶)----柱状晶贯穿整个铸锭各向异性

(3)中心粗等轴晶区

V冷↓.△T小.形核率N↓

特点:

晶粒粗大,组织疏松。

§2合金的结构与二元合金相图

一.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

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钢铁(Fe-C).黄铜(Cu-Zn).青铜(Cu-Sn.Cu-AI…).硬铝(AI-Cu-Mg)

系---所研究合金的系统,由相同的几个元素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合金构

成合金系。

简称系。

Fe-C系.AI-Si系.AI-Cu系…

元---组成合金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称组元。

简称元。

相---一种聚集状态。

合金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同一晶体结构,同一聚集

状态,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单相.多相

相变---合金由一种相变为另一种相称为相变。

Fe在912℃α―Fe→γ―FeBcc→Fcc,液→固,固→另一固…

二.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固溶体

两类相结构

金属化合物

1.固溶体

组成合金的元素在固态下能够溶解某些元素(互相溶解),从而形成一种成

分和性能均匀的新相,称为固溶体。

或者说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所形成的

合金相。

Fe-C合金C溶于Fe中

C溶于γ―Fe(Fcc)中→γ固溶体(A)叫奥氏体

C溶于α―Fe(Bcc)中→α固溶体(F)叫铁素体

☆特征: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然保持溶剂的晶格。

以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存在的位置(分布状况或溶解方式)分:

无限固溶体(连续固溶体)Cu-Ni…

置换固溶体以溶解度分

固溶体有限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中而形成的,溶解度总是有

限的。

(1)置换固溶体d质/d剂>0.59

溶质原子置换溶剂原子,并置于溶剂晶格的结点上所形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

溶体。

溶解方式叫做置换溶解。

☆无限固溶满足三个条件:

(负电性因素;尺寸因素;晶体结构因素)

a.组元原子外层电子结构相近;(电化学因素的影响)(负电性因素)

b.组元间原子半径相差不大(较小);(尺寸因素)(影响溶解度重要因素)

c.组元的晶格类型相同;(首先必要条件)(晶体结构因素)

组元无限固溶归纳三句话:

晶格类型相同;原子大小相近;周期表中位置相近。

★注意:

三个条件必要但不充分!

例Cu与γ―Fe…;Fe与Au…

(2)间隙固溶体d质/d剂〈0.59奥氏体铁素体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

取决于原子半径差和溶剂晶格中间隙半径

无序固溶体分布任意无规律大多数

溶质在溶剂中分布固溶体分

有序固溶体有规律

(3).固溶强化(性能)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的固溶体,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

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一种强化方式,提高材料机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固溶体σb↑.HB↑,但仍不高,仍保持相当δ.ak,工业常用作基本相,还需

一种强化相---金属化合物。

2.金属化合物Fe3CWC…

合金中的两组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相,它的晶体结构.性能.熔

点与两组元都不同,并具有金属特征,这种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Fe+C→Fe3C

┗Bcc.Fcc+┗六方┗复杂晶格硬脆δ↓

正常价化合物

以形成分电子化合物

间隙相

间隙化合物

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1)正常价化合物

特征:

严格遵守一般化合物的原子价规律(金属化合物少数遵守,在金属学

中被叫作正常价化合物)

性能:

硬度大.脆性大.合理分布于固溶体基体上起弥散强化作用。

(2)电子化合物

与正常价化合物不同,化学式不符合(不遵守)化合价规律,而是按一定的

电子浓度组成的,所以,称为电子化合物。

所谓电子浓度.是指化合物中的价电子数与原子数之比。

价电子数┗特征:

一定比值

即:

电子浓度C电==-----------

原子数

性能:

高熔点,高硬度,脆性大,塑性低。

不适于做合金基体,如与固溶体

基体适当配合,可获得良好的机性。

有色金属中为重要的强化相。

(3)间隙化合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

不符合化合价规律取决于二组元的原子半径

都是由过渡族金属元素(Fe.Co.Ni等)与原子直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C.N.H.

B.半径<1Å)形成一种新的晶体结构化合物。

(大的金属占据晶格结点,小的非

金属元素嵌入晶格间隙中)所以,称为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分两类:

a.间隙相b.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d非/d金≤0.59d非/d金>0.59

简单晶体结构Fcc.hcp具有复杂晶格

金属M.非金属X.化学式M4XFe3C.Fe4W2.Cr7C3.Cr23C6

M2X.MX.MX2.┗正交晶格

Fcc---Fe4N.TiN.TiC.VC(α=β=γa≠b≠c)

hcp---Fe2N.Cr2N.W2CdC/dFe=0.63

简单六方晶格WC六个Fe构成一个八面体,内有一

化学成分不固定.如VC含个C.每个Fe为两个八面体所有

C量43~50%(原子%)∴Fe:

C=3:

1各个八面体位向不同,

金属原子可被其它金属原子所置换,

Fe3C中Fe可被Mn.Cr置换形成

(FeMn)3C.(FeCr)3C合金渗碳体。

间隙相不同与间隙固溶体

间隙化合物特性:

高熔点,高硬度,脆性大,塑性低,相对间隙相更高,都

是硬质合金.合金工具钢的重要强化相。

总结:

金属化合物都是硬而脆,不能作基本相。

一般固溶体为基本相+分布少量金属化合物强化相(第二相.中间相.),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塑性,满足使用。

即机械混合物。

(4)机械混合物

单一固溶体强度不够高,应用受限;化合物硬而脆无法用;两者混合,工业

多用。

多相.

常见F+Fe3C→P青铜.黄铜.Ai—Si…

各组元仍保持原来的晶格类型;强度.硬度高于单一固溶体,但塑性.可锻性

不如单一固溶体。

∴锻钢.先加热→单一固溶体(A),再锻打。

组织----显微镜下看到的具有一定形貌或形态的部分称为组织。

有单相.多相

三.二元合金相图

相图---就是表示不同浓度合金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

或叫状态图.平衡图

二元合金系

1.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1.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

(1)匀晶相图Cu-NiAu-Ag…

特点:

两组元在液态.固态均能够完全无限互溶,形成单一均匀无限固溶体。

a.相图分析

b.合金结晶过程

d.杠杆定律及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