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4508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docx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

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思想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和一些精辟的语言。

(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展示课题: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提起《三国演义》,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能脱口而出:

如诸葛亮、关羽、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

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

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成为一部长篇巨著。

2.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

3.容简介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

先是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权之手。

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

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其后,权建立吴国。

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禅,独撑危局。

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

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而返。

后主禅昏职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四、畅谈收获

在介绍完《三国演义》发生的时代背景之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畅谈收获。

使学生充分掌握了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以便带着基础知识再次走进名著,从而更好地理解名著。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到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走近人物

1、说说喜欢阅读课的原因

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

3、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

二、畅谈方法,分析故事

1、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

师相机指导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交流读书的方法

师相机引导并板书:

通读、精读、思考

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

3、运用方法,指导读《草船借箭》

(1)出示视频《草船借箭》

(2)通读故事,理清情节

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板书:

理情节)

(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

师:

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心和鲜明的性格。

(板书:

析人物)

(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

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

得启示)

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

1、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

2、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

3、班交流读书收获

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

1、推荐图书馆的相关名著 

2、教师赠语:

《阅读,终身的承诺》 

 附:

教师赠语:

阅读,终身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抓小说中主要故事情节或片断描写,品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渗透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学生伴随音乐走进教室……)

一、谈话导入,营造气氛。

1、同学们,最近你们在读些什么书?

2、最近大家都在读《三国演义》,能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吗?

(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近一百年三历史风云。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代代传诵。

喜欢读三国故事的同学请举手。

那么,老师出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三足鼎立"指哪几个三分天下?

(东吴、西蜀、北魏)

(3)谁率领大军“望梅止渴”?

(曹操)

(4)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备、关羽、飞)

(5)"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周瑜)

(6)谁三气周瑜?

(7)《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智绝:

诸葛亮,义绝:

关羽,奸绝:

曹操)

(8)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诸葛亮、庞统)

3、师小结评议,重点表扬鼓励。

二、畅谈英雄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乱世出英雄”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

用一两句话说说你敬佩他的理由就更好了。

(随机板书)

2、师:

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时间的限制,今天老师只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聊聊一两位英雄人物,选谁好呢?

(诸葛亮)

3、引导赏析,根据部分情节、人物话语体会人物形象。

(1)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些故事中了解到的?

(生说:

隆中对策、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舌战群儒、设计火攻、空城计、……)

(板书:

料事如神、才华横溢、宽容大度、知恩图报、……)

(2)小结过渡:

诸葛亮是罗贯中倾尽心血描述的他理想中最有光彩的人物。

他手摇羽扇,却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为报知遇之恩,忠心辅佐家天下,恪尽人臣之职,无条件地履行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他七擒孟获、进军泸水、挥泪斩马谡,均显仁爱、耐心、宽容大度。

此人集忠贞、智慧、仁爱于一身。

然而,他却遭到了当时一个人的强烈嫉妒,处处处心积虑设计陷害未成,最终以“既生瑜,何生亮”一声长叹,英年早逝。

那个人是谁?

(周瑜)

(3)周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是从哪个故事中了解到的?

(蒋干中计、火烧赤壁之连环计、苦肉计……)

(板:

才智过人、心胸狭窄)

(4)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故事有哪些?

故事中哪些情节的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你又体会到什么?

(派遣孔明断绝曹操粮道,借曹操之手杀之)出示:

孔明笑曰:

“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

吾故以片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

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候与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

操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

公瑾若去,必为所擒。

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

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

瑜摇首顿足曰:

“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

——选自《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师读,生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试着理解句意,说说体会。

生齐读。

师:

周瑜的阴谋被识破,面对诸葛亮的好言相劝,宽宏大量,非但不感激,谋害诸葛之心反而欲加强烈,他又生一计。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

(草船借箭p100)问:

三日之能造十万枝箭吗?

周瑜明知不能,为何要求诸葛亮完成,还立下军令状?

从中可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知不知道其中的阴谋,为何不揭穿?

从中你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周瑜发出怎样的感慨?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瑜大惊,慨然叹曰:

“诸葛亮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

诸葛亮成竹在胸,巧妙借箭令鲁肃拜服,写鲁肃有何作用?

师:

诸葛亮棋高一着,更刺激了周瑜的妒意、杀机,于是在七星坛祭风中,他派丁峰、徐盛水陆并进,以直接军事行为,“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

可见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然而,这一切丝毫未伤及诸葛亮,他自己却整日处于焦虑、郁闷、折磨之中。

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与周瑜矛盾随着吴蜀双方对荆州的争夺而更加激烈。

诸葛亮变退让为进逼,用神机妙算三气周瑜。

(5)资料补充介绍:

一气:

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襄之地,诸葛亮先他一步,夺去了。

瑜发下:

“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

”的誓言。

二气:

周瑜想借把权的妹妹嫁给备,把备扣下,威胁诸葛亮交出荆州,可诸葛亮用计使周瑜留下了“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佳话,气得周瑜吐血。

三气:

周瑜名收西川,实取荆州,施“假途灭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气得口吐鲜血,金疮迸裂。

临终前发出感叹:

“既生瑜,何生亮!

“既生瑜,何生亮!

”这句话里包含着周瑜怎样的感情?

(敬佩、妒忌、无奈)指导朗读

(6)师:

通过比较交流,发现诸葛亮、周瑜同样都是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令人敬佩,为什么历史评价诸葛亮为“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而周瑜却落下口吐鲜血、金疮迸裂,英年早逝的悲惨下场呢?

嫉妒心强、气量小这一性格弱点,制约并阻碍着他的才智的发挥,也折磨着他的身心。

三、总结延伸

1、通过交流,大家对诸葛亮、周瑜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

你能再次谈谈对他们的认识或想法吗?

2、同学们,你们的感受太真切了!

此时,老师仿佛看到了三国故事中那一鲜活的面容,仿佛听到了故事中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

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吧。

(播放片尾曲及精彩图片)

、课后再读桃园三兄弟、关、的故事,了解三个人物的特点,试着谈谈给你留下的印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吕叔湘先生说过: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

”由此可见,知识不局限于课堂,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你都看过哪些课外读物?

二、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课外读物?

1、师生讨论如何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2、进行速读训练。

方法有两种:

(1)“遮盖速读法”。

准备好一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

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

(2)“限量速读法”。

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三、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1、学会做笔记。

俗话说:

好脑袋不如一支烂笔头。

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

常见的笔记方法有四种。

(1)眉批笔记。

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2)摘录笔记。

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3)提纲笔记。

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4)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

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2.学习做卡片。

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持形式。

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评价放在一起。

四、品三国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讨论书致容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备、关羽、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智绝:

诸葛亮,义绝:

关羽,奸绝:

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三分天下?

(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五丈原)

五、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

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

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说:

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

(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

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

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

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曹操:

(1)生说:

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备:

(1)"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六、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

课外阅读好处显而易见,但要选择好读物,并按合理的阅读方法去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